护理研究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Chinese joumal of ethnomedieine and ethnopharmacy ・177・ Nursing Research 术后疼痛的护理研究 肖朝霞 吴湖北省襄樊中心医院, 湖北平 襄樊441021 【关键词】 术后疼痛;镇痛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1 J Ol一0177—02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反应,它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痛感,另一个是个体 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常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疼痛不 仅表现出一系列的躯体运动反应和植物神经内脏反应.还 伴随着复杂的心理活动。 术后疼痛是一种急性疼痛,是困扰外科手术病人的一 个突出问题。据统计,75%的手术病人有比较明显的疼 痛…。由于病人对疼痛的认识存在误区,往往不能及时报 告疼痛,或者拒绝使用镇痛药,影响了疼痛的控制。经过 对我科手术后1天的病人的疼痛进行了调查,发现50%以 上的病人术后有重度疼痛,导致活动、咳嗽、深呼吸障碍, 影响病人康复。本文针对这一情况,分析疼痛影响因素及 护理中的误区,提出疼痛护理的方法,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1影响术后疼痛的因素 1.1痛觉阈 即引起疼痛的最低强度的刺激,或者说是 疼痛最低的可感知强度。健康者都有相似的感知疼痛的能 力。但炎症可使痛觉阈降低,局麻、神经系统损伤或中枢 性止痛剂可使痛觉阈提高,分散注意力与暗示可减轻疼痛。 1.2心理因素疼痛不仅有着性别差异、民族差异,而 且受文化程度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着心理因素的影响 J。 通常情况下人们因为疼痛而引起心理反应,悲伤可致疼痛 加重,控制悲伤可减轻疼痛,这是由于大脑皮层对疼痛的 反应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2术后疼痛护理中存在的障碍 2.1疼痛知识的局限性 2.1.1病人疼痛知识的局限性病人对疼痛相关知识缺 乏,对新观念不了解,认为疼痛是疾病的一种过程,有的 病人认为使用止痛药会影响早日康复,应尽量少用。因此, 虽然许多病人希望术后无痛或尽可能及时解除疼痛,但在 这些思想的顾虑下,约三分之二的病人在主动求医治疗时 已达到严重疼痛程度。 2.1.2医务人员疼痛知识的局限性在临床工作中,医护 人员更注重疾病的治疗和手术的康复,对术后疼痛控制没 有引起足够重视,疼痛治疗知识不足,顾虑品的管 理条例,害怕病人产生药物依赖,担心止痛药的不良反应 和病人对止痛药产生耐药性等。 2.2疼痛评估方法不正确 护士在护理手术病人时,一般 询问病人有无疼痛,而不强调疼痛的程度。有疼痛时也让 病人尽量忍,忍不了再用止痛药。在临床实践中,在对疼 痛评估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错误:(1)忽略了从生理、 行为、功能等方面观察的综合评估。疼痛评估不仅要对病 人休息时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也要对病人在活动、咳嗽、 深呼吸时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2)错误地把病人报告的 疼痛程度作为给止痛药的标准。由于病人没有正确地理解 评估方法或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导,告诉护士的疼痛程度可 能和实际疼痛程度相去甚远,。 2.3疼痛评估缺乏常规性护士会常规地监测术后病人的 生命体征,但对术后疼痛评估缺乏常规性,未引起护理工 作者的重视。据对我院279例手术后疼痛病人问题调查表 明,31.8%的病人没有记录术后疼痛情况,从记录上统计 有20.6%的病人有“主诉疼痛”,而没有疼痛程度,但据 调查统计40.5%病人的疼痛是剧烈的。可见术后疼痛评估 还没有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 3术后疼痛的护理 3.1心理护理非药物治疗护理抑制疼痛的物质,现已 检测出的脑啡肽、强啡肽类物质已有几十种,它们与外源 性吗啡一样,能够控制疼痛的传导,抑制疼痛。情绪、心 理等因素可影响吗啡类物质的产生。心理护理的原理就是 激发机体产生释放内源性吗啡类物质,因此,术后疼痛的 心理护理有着重大的意义。 3.1.1排除恐惧控制焦虑与痛感互为因果的关系,焦虑 程度越重,疼痛程度也越重,因此,排除恐惧、解除患者 的焦虑有利于减轻疼痛。。护理人员应允许并鼓励患者表达 内心的感受,帮助患者松弛,鼓励患者参与护理计划,以 及学习一些预防及减轻疼痛的技巧,使其有自我控制的 能力。 3.1.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尊重患者人格,相信患者的主 诉;接受患者的痛苦等,都有助于患者利用“宣泄”这一 手段来减轻疼痛,与患者谈论疼痛,使患者觉得他能和别 人谈论疼痛,比自己单独承受疼痛要好些。 3.1.3指导患者了解有关疼痛的知识和缓解疼痛的方法帮 助患者认识自己疼痛的性质、意义,以及使患者明白对疼 痛不是无计可施,他本人就能做许多预防或减轻疼痛的事 情:如咳嗽时用枕头按住腹部伤口;有引流管的患者翻身 移动时先侧向哪一边,这些都有助于减少痛苦。 3.1.4分散或转移患者注意力 护士要保持敏感,对于轻 度或中度以下的疼痛患者,可采用视觉分散法,如看电视、 读小说;听力分散法,如听音乐、听故事等。基于一个人 的性格以及以往经历的不同,每个人都会选择某些特殊的 行为方式来适应疼痛反应。 (下转第180页)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护理研究 ・180・ Chinese jounla]of ethnomedicine and ethnophammcy Nursing Research 部渗血用面巾纸轻轻沾去,术后48 h抽出鼻腔填塞物,结 量小,彻底切除病变组织,痊愈率高,患者易接受,但老 合体温变化观察有无脑脊液鼻漏,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年患者多伴有全身性疾病,全麻和局麻后血压波动大,容 鼻腔填塞物取出后嘱患者不要用力擤鼻,避免打喷嚏,用 易诱发脑血管意外;术中患者应用’肾上腺素,易诱发心律 0.9%生理盐水进行鼻腔冲洗,2次/d,保持鼻腔清洁湿润。 失常和心脏病发作,除常规监测生命体征外,特别要加强 4出院指导 心脑血管症状的观察,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对症处理措施; 在患者出院时,护士应做好出院指导,向患者讲明手 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术前术后做好血糖检测和饮食方面的宣 术成功仅仅是治疗的开始,而术后的随访和综合治疗是整 教,积极控制血糖;术后注意对出血症状观察,口腔有分 个治疗的重要环节 J,嘱患者避免用力倒吸或擤鼻,避免 泌物要及时吐出,本组有两例患者术后鼻腔渗血误咽入胃 用力屏气、打喷嚏、咳嗽,术后两周内勿食辛辣刺激性食 内,导致患者呕吐大量血性液体,而极度恐惧,经反复解 物,戒烟酒,2周后可稍吃些微辣食物,以促进鼻腔腺体的 释、安慰才好转;手术前后对患者出现的心理症结及时进 分泌,增强鼻黏膜的修复功能,同时,嘱患者继续进行鼻 行疏导、安慰,以取得配合,可使患者顺利康复,做好出 腔冲洗,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控制血压、血糖,饭后及 院指导,交待患者按时复诊,减少术后并发症,使其获得 时漱口,保持口腔清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 最佳治疗效果。 抗力,预防感冒。局部类固醇激素可以补充创伤后内源性 参考文献 激素水平相对不足,具有强烈的局部抗变态反应、抗炎、 [1]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内窥镜鼻 抗水肿作用,可有效控制囊泡和小息肉生长,防止复发, 窦手术疗效标准[J].中华耳鼻喉科杂志,1998,33(6):134—135. 术后应用半年;对于鼻息肉病应用时间更长。患者出院时, [2]张庆泉,张华,王坤,等.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 围手术期处理[J]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07,21(4):303—305. 将医生填写的鼻内镜手术出院复诊卡送给患者,交待患者 [3]韩德民.鼻内窥镜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83 遵复诊卡及时来院复诊,以巩固手术治疗效果。 —199. 5讨论 (收稿日期:2010.11.12) 鼻内镜鼻窦手术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有以下优点:亮 度高,直视下手术,视野清晰,准确度高,创伤小,出血 ●,lIl,● ◆●I l◆ ◆ I◆I◆I●il●●◆i.◆Il●,1◆◆ii●til◆ ◆◆●◆●●●● -● Jr◆ (上接第177页) 3.2一般护理术后帮助患者摆好舒适体位,使肌肉松 关。使用PCA由于镇痛效果完善,患者对尿意、尿急等不 弛,张力减小,缓解疼痛的肌肉阻力,给患者讲解术后所 舒适感觉明显降低,故易发生尿潴留。术后3—5小时是 带引流管的用途。对于有些患者,为减轻肿痛和切口压力, 排尿最佳时机。因此,术后护士要告诉患者早期排尿,并 可在床上放支架支撑被褥,观察伤切口有无渗出、出血及 解释其意义,以免并发症发生。 感染迹象。按照不同的手术时间允许术后及早给予舒适利 总之,影响术后疼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实践中, 于缓解疼痛的不同体位,如半卧位等。病情允许可及早下 术后疼痛的护理也存有多方面的障碍,有效地治疗术后疼 床活动,疼痛一般在麻醉清醒后2~6小时最强烈,24~ 痛不仅需要护士提高护理技术,更重要的是需要认识上的 72小时逐渐减轻,若患者持续疼痛,应寻找原因,及时 更新。在有效治疗术后疼痛的环节中,护士承担着十分重 处理。 要的责任。护士应通过全身心的观察、护理,可靠地评估 3.3应用镇痛药 注意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由于药物 患者疼痛,正确协助医生制定出适宜的治疗方案和定时准 的吸收和代谢速度因人而异,给予同等剂量的药物后有的 确的预防性给药,可以将疼痛减小到最低程度,减少因疼 患者血药浓度过高,引起呼吸抑制、过度镇静、呕吐等反 痛而产生的不良影响,使外科手术后患者顺利度过术后恢 应;有的血药浓度过低,镇痛无效,患者依然烦躁不安, 复期,避免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和褥疮的发生。解除因疼痛 吵闹不停。所以给药时应观察患者的反应及动态变化,尤 而产生的精神紧张、焦虑情绪。从而使患者情绪稳定,家 其是第一次给药后,应了解患者的反应以确定其用药剂量。 属心情愉快,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也能起到促进作用。 同时,护士应了解各种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注意观察。 参考文献 3.4 自控镇痛(PCA)的护理术后应告诉患者应用PCA [1]叶文琴,朱建英.现代医院护理管理学[M].上海:复星大学出版社, 治疗的目的和使用方法。妥善固定给药导管,保持给药途 2004 4. 径通畅,定期评价镇痛效果,当疼痛较重时,应及时报告 [2]林菊英.中华护理大全[M].南昌:江西科技出版杜. (收稿13期:2010.11.10) 医师,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目前认为应用硬膜外PCA发 生低氧血症和血压下降等并发症的原因与高龄和用药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