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医药杂志2011年8月第33卷第4期Fujian Med J,August 2011,Vo1.33,No.4 产前临床特征不明显,容易忽视。(2)产前胎儿遮 意义。 挡,使宫壁尤其是子宫后壁显示不清。特别是部分 参考文献 孕妇孕周较大时才行超声检查,宫壁更容易受胎体 遮挡而显示不清。(3)合并前置胎盘时,胎盘植入 [1]戴钟英.侵人性胎盘的命名、发病率及病因[J].实用妇产科 容易被忽视。 杂志,2008,24(12):705—707. 总之,掌握合适的孕周行产前超声检查,尤其 [2]陈争春.超声显像胎盘植入21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32(11):1031—1032. 对前置胎盘或有其他高危因素(多次流产史、剖宫 [3]严英榴,杨秀雄,沈理.产前超声诊断学I-M].北京:人民 产史、高龄产妇等)的产妇提高警惕,掌握胎盘植 卫生出版社,2003:102. 入的产前、产后超声图像特点,可为临床提供相关 I-4]常才,戴晴,谢晓燕.妇产科超声学[M].第5版.北京:人 信息,对保障孕妇的生命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 民卫生出版社,2010:647. 多层螺旋CT对肺梗死的诊断价值分析(附8例报告)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二化分院(福州350011) 张和惠赵家通 唐劲松 【摘 要】 目的 通过对肺梗死CT影像表现分析,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肺梗死的CT表现及 临床资料。结果8例中,6例多发,2例单发;主要CT表现有高密度实变影、血管征、肺动脉充盈缺损、胸膜肥厚、胸腔 积液。结论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A)对肺梗死有较高诊断价值,密切结合基础病史及临床表 现,能对本病做出及时、准确诊断。 【关键词】肺梗死;肺动脉栓塞;血管征;CTA;充盈缺损 【中图分类号】R563.5:R4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600(2011)04—0111—03 肺梗死是肺动脉栓塞后因血流阻断而引起的肺 口唇微绀及气急,呼吸困难,7例肺部局限性湿性 组织坏死。肺梗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继发于 哕音,4例局限性胸膜摩擦音,8例P2>A2。 心脏、下肢以及盆腔静脉内的血栓及外伤所致栓子 1.3方法:使用东芝4排CT(Aquilion),平扫+ 脱落,因临床症状和体征均非特异性,本病误诊率 血管造影。扫描方法: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首先 较高,错误的诊断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与预后[1]。 获得扫描定位像,然后从肺尖到肺底行常规扫描。 多层螺旋CT扫描通过快速完成扫描,结合轴位及 扫描条件:薄层扫描1 mm,电压120 kV,电流 三维重建图像即可明确诊断。现将8例肺梗死资料 150 mA,螺距5,探测器4 X 0.5 mm。通过高压注 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梗死诊断 射器从肘静脉注射非离子型碘对比剂欧乃派克含 中临床应用价值。 (300 mgI/m1),1.5 ml/kg体重,速率为4~5 ml/ 1资料与方法 S,注射开始后延迟15~18 S开始扫描。扫描结束 1.1 一般资料:8例肺梗死患者中,男性5例,女 后将得到的容积数据传输至Vitreal工作站,分别 性3例;年龄25~78岁;2例死亡,6例痊愈。有 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重建 明确诱发本病的基础疾病6例,其中双下肢血栓性 (MIP),肺动脉血管3D的CT血管造影(CTA) 静脉炎2例,扩张性心肌病1例,股骨颈骨折内固 重建,观察肺动脉及其分支栓塞的直接征象和肺部 定术后2例,脑中风长期卧床1例。 其他异常征象。 1.2 临床表现:8例均以发热、咳嗽、胸痛、气急 2 结果 来院诊治,其中伴咯血7例。体检:T 37.3~38.5 本组8例中,6例多发,2例单发;肺内病变 ℃,P 95~130次/min,R 20~35次/min,Bp 总数15个,其中双下肺病变12个,中叶3个。 14.5~1S/9~11 kPa。急性面容,8例胸痛,6例 主要CT表现:(1)高密度实变影:15个病灶 1福建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 112 ・ 福建医药杂志2011年8月第33卷第4期Fujian Med J,August 2011,Vo1.33,No.4 均表现为楔形或类三角形,尖端指向肺门类三角形 (3)肺动脉充盈缺损:7例肺动脉CTA提示病变 阴影,底靠近胸壁,部分病灶周边间杂斑片状或蜂 区肺段以上肺动脉内低密度充盈缺损(图3、4)。 窝状影,其内未见支气管充气征(图1、2)。(2) (4)5例病变区局限性胸膜肥厚。(5)6例见胸腔 血管征:12个病灶可见顶部血管征,表现为梗塞灶 少量积液。 近心侧或三角形尖部迂曲、增粗血管影(图3)。 图1 纵隔窗左肺下叶后基底段胸膜下三角形致密影。 图2与图1同一病例。左下肺后基底段三角形病灶 底向胸壁(长箭) (长箭)周边间杂小斑片影(短箭) 图3与图1同一病例。矢状位MPR示左下肺后基底 图4与图1同一病例。肺动脉MIP示左肺动脉及左下 段三角形病灶(短箭)尖部向肺门。尖部近端见迂曲、 肺动脉内偏心低密度充盈缺损影(长箭) 增粗血管影(长箭)。肺门区左肺动脉见偏心充盈缺损 (星号) 3讨论 性,易漏诊及误诊,未经治疗者病死率高达2O ~ 以往对肺梗死诊断率低而认为是少见病,但随 30 ,及时诊断治疗者病死率可降至2 ~8 [2], 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发现肺梗死发病率较 因此能及时取得肺动脉栓塞的影像资料是诊断肺梗 高。肺梗死常继发于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和充血性心 死的关键。本组病变以双下肺多见,大部分为典型 力衰竭时右心血栓的脱落,尤其是深静脉血栓。此 的胸膜下楔形阴影,部分表现为胸膜下斑片状阴 外,大手术后、久病卧床、妊娠、肥胖均可发生。 影,与肺炎类似,可能为梗塞区边缘接受临近未发 栓子成分也可为脂肪栓子、癌栓、空气栓等。在本 生栓塞的动脉分支供血所致。血管征较少见,部分 组病例中大部分病例有基础疾病,如原发性扩张型 病变区见低密度阴影,呈蜂窝状或小点状低密度 心肌病、下肢血栓性脉管炎、骨折内固定术后等。 影,病变区对应胸膜增厚,伴同侧胸腔少量积液, 当肺动脉及其分支发生阻塞,因血流阻断而引 部分病例因胸痛剧烈致呼吸受限而出现膈面抬高及 起的肺组织坏死。临床上出现胸痛、气急、呼吸困 下肺盘状不张。 难、咯血、发热等症状,常有肺部局限湿性哕音、 近几年应用多层螺旋CT开展的扫描技术使肺 紫绀、呼吸频率及心跳加快、P2>A2等体征。肺 动脉栓塞及肺梗死的诊断正确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动脉栓塞的发病率及病死率高,临床表现缺乏特异 这种无创性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甚为满意,有 福建医药杂志2011年8月第33卷第4期Fujian Med J,August 2011,Vo1.33,No.4 ・ 113 ・ 替代诊断肺栓塞的金标准——有创性肺动脉造影之 趋势[3]。肺动脉栓塞的诊断要点在于通过血管内造 栓塞的检出率。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胸部平扫及造影增强 扫描是一种快速、安全、可靠的无创检查,能显示 常规胸片不易显示的小病灶,如典型肺内的楔形阴 影、血管征等,特别是肺动脉的CTA技术可以替 代有创性肺动脉x线造影,对主肺动脉至亚段肺动 脉腔内的血栓大小、部位作出直观显示,并对狭窄 阻塞程度作出准确的诊断,对肺栓塞的诊断及临床 影剂的充盈情况,观察血管内栓子形态、位置及造 成局部管腔狭窄程度。从本组病例CT影像发现, 多层螺旋CTA成像可见肺梗死区的供血动脉内见 充盈缺损影,本组8例均行CTA造影检查,其中7 例见肺动脉内明显充盈缺损影,可见肺动脉内的充 盈缺损为肺梗塞的CTA直接征象 ]。同肺动脉X 线造影相比,多层螺旋CTA技术具有无创、高效 溶栓疗效评估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的特点,其扫描速度快,运动伪影少,图像清晰, 参考文献 可以获取各向同性容积数据。结合多层螺旋CT强 大的后处理技术,如MPR从轴位、矢状、冠状位 [1]陈刚,夏清放.肺梗塞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特征[J].现代医 多方位显示血管腔内充盈缺损,提示栓子部位、形 学影像学,2009,18(2):104—106. 态及局部管腔狭窄程度;VR可以从三维角度显示 [2]戴汝平.重视肺动脉栓塞的影像学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 [J],I999,33(5):293—294. 肺动脉主干、双侧肺动脉和分支血管的病变形态及 [3]潘纪戍,张国帧,蔡祖龙.胸部CT鉴别诊断学[M].第2 血管狭窄程度;血管仿真内窥镜技术可显示血管内 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64. 壁光滑程度、血管腔内栓子位置、边缘状况及管腔 [4]顾隽珩,张洪.肺栓寨的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J].天津医 狭窄状况。如此丰富的后处理手段是其他影像技术 药,2003,31(6):395-396. 所不能达到的,故能全面提高肺段动脉和亚段动脉 64层螺旋CT在腕舟状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附21例报告) 福建省立医院放射科(福州350001) 林列兴 陈 羽 【关键词】螺旋CT;腕舟状骨;骨折 【中图分类号1 R322.71;R6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 1002—2600(2011)04—0113—02 腕舟状骨是8个腕骨之一,易发骨折。腕关节 机及富士FC2000CR检查,即腕关节正侧位片;再 是人体主要的运动关节,而腕舟状骨是构成腕关节 行Siemens 64层螺旋CT机对腕关节作横断位扫 的重要骨骼之一,其骨折的治疗状况对腕关节的功 描,患者俯卧位、头先进、双手上举、掌心向下; 能恢复至关重要。腕舟状骨骨折治疗方案一般是通 参数设置:电压120 kV、电流140 mA,螺距0.9、 过X线平片来制定,限于二维的重叠图像,从而影 扫描层厚4 mm、探测器宽度64×0.6 mm,重建层 响了临床医师对骨折情况的充分了解。本文探讨64 厚1.0 mm、层间距0.7 mm。重建函数计算采用骨 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腕舟状骨骨折中的应用 算法及软组织算法。应用SyngoWorkplace处理软 价值。 件中的3D软件处理功能,通过MPR作横断、冠 1资料与方法 状、矢状及其他平面的后处理及VRT图像。 1.1一般资料: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我 2 结果 科行CT检查确诊为腕舟状骨骨折的患者21例,男 本组21例患者行CT检查均有腕舟状骨骨折, l4例,女7例;年龄18 ̄46岁,平均32岁。所有 而行计算机X线摄影检查确诊为骨折14例,可疑 患者均有外伤史,其中3例合并有桡骨骨折。 骨折4例,3例为阴性。其中有3例合并有桡骨 1.2方法:所有患者均先行西门子500 mA拍片 骨折。 1福州市第一医院放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