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完整)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练习题

(完整)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练习题

来源:华佗小知识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基础练习题

滑县一中提供

一.单项选择题:

1.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的原因是( C )

A.豌豆品种间性状差异大 B.豌豆先开花后授粉

C.豌豆是闭花自花授粉的植物 D.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 2.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作杂交实验时,需要( C )

A.以高茎作母本,矮茎作父本 B.以矮茎作母本,高茎作父本

C.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 D.对父本去雄,授以母本花粉 3.下列关于遗传因子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D ) A.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B.具有显性遗传因子的个体都为显性类型 C.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单存在的

D.具有隐性遗传因子的个体都为隐性类型 4.下列各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C )

A. 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家鸡长腿和毛腿

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5.一对杂合白羊,生有4只小羊,则4只小羊的表现型可能为( D ) A.全白 B.全黑 C.三白一黑 D.A.B.C均可能 6.下列几组杂交,哪组属于纯合子之间的杂交( B )

A.DD×Dd B.DD×dd C.Dd×Dd D.Dd×dd 7.人的卷舌对非卷舌是显性,一对能卷舌的夫妇生了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

这对夫妇和孩子的遗传因子型依次是: ( A )

A.Rr、Rr、rr B.RR、RR、rr C.Rr、rr、Rr D.RR、Rr、rr

8.用纯种高茎豌豆(DD)与纯种矮茎豌豆(dd)杂交,得到F1全为高茎,将F1自交得F2,发现F2中高茎:矮茎为3:1。实现F2中高茎:矮茎为3:1的条件是(D)

A.F1形成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形成两种配子

B.含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配子随机结合

C.含有不同遗传因子组合的种子必须有适宜的相同生长发育条件

D.需A、B、C三项条件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B.纯合子自交后代是纯合子 C.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D.杂合子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10.桃果实表面光滑对有毛为显性,在毛桃的植株上授以纯合光桃的花粉,该雌蕊发育成的果实应为:(A)

A.毛桃 C.毛桃的概率为1/3 B.光桃 D.光桃的概率为1/3

11.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若它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B) A.一定是白色的 B.是白色的可能性大 C.一定是黑色的 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12.下列四组交配中,能验证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的一组是 (D)

A.AA×Aa B.AA×aa C.Aa×Aa D.Aa×aa

13.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的个体杂交产生的F1进行自交,那么F2中的纯合子占F2中个体 总 数的 (D)

A.25% B.50% C.75% D.100%

14.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隐性亲本与杂合子亲本相交,其子代个体中与双亲遗传因子组成都不相同的是 (A)

A.0% B.25% C.50% D.75% 15.分别具有显性和隐性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其子代显性和隐性个体之比为52∶48。以下哪项推论是正确的(B)

A.两个亲本都有显性遗传因子 B.两个亲本都有隐性遗传因子 C.一个亲本只有显性遗传因子 D.前三项推论都不正确

16.番茄果实的红色形状对黄色为显性。现有两株红色番茄杂交,其F1代可能出现的的性状表述正确的一组是(B)

①全是红果 ②全是黄果 ③红果∶黄果=1∶1 ④红果∶黄果=3∶1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采用以下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 ④中的遗传学问题( B )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F1的遗传因子组成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18.野生猴中毛色白色极为少见。某科研小组捕获到一只白色雄猴,要想在短期内利用这只雄猴繁殖更多的白猴以满足科研需要,最佳方案是( C )

A.让白色雄猴与棕色雌猴交配,再从F1互交产生白猴 B.让白色雄猴与棕色雌猴交配,F1中就能出现白猴 C.让白色雄猴与棕色雌猴交配,再从F1中选出雌猴与白色雄猴疒交配产生白猴

D.让白色雌猴与杂合棕色雌猴交配,即可产生白猴

19.将具有一对遗传因子的杂合子豌豆连续自交3代,在F3中纯合子的比例是( B )

A.1/8 B.7/8 C.7/16 D.9/16

20、让杂合子Aa连续自交三代,则中杂合子占比例为( B ) A.1/4 B.1/8 C.1/16 D.1/32

2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揭示了( C)基因之间的关系 A.一对等位 B.两对等位 C.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 D.等位

22.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在F2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数占总数的 (D)

A.1/16 B.1/8 C.1/2 D.1/4

23.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AABB和aabb),F1自交产生的F2中,新的性状组合个体数占总数的 (B) A.10/16 B.6/16 C.9/16 D.3/16 24.下列各项中不是配子的是(C)

A.HR B.YR C.Dd D.Ad

25.具有基因型AaBB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后代中 ,与它们的两个亲代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百分比是(D)

A.25% B.50% C.75% D.100% 26.自由组合定律在理论上不能说明的是(A) A.新基因的产生 B.新的基因型的产生 C.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D.基因可以重新组合

27.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子代中与亲代相同的基因型占总数的( A ),双隐性类型占总数的( C )

A.1/16 B.3/16 C.4/16 D.9/16 28.假定某一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CcDdEEFf,此个体能产生配子的类型为 (D)

A.5种 B.8种 C.16种 D.32种 二.填充题。

29.将高秆(T)无芒(B)小麦与矮秆无芒小麦杂交,后代中出现高秆无芒、高秆有芒、矮秆无芒、矮秆有芒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1:3: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 TtBb、 ttBb

30. 已知基因型为AaBbCc ×aaBbCC的两个体杂交,能产生________12 种基因型的个体;能产生________ 4 种表现型的个体。

31. 已知基因型为AaBbCc×aaBbCC两个体杂交,求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 1/16 , 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1/8

32.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种个体杂交,在F2中出现的性状中: (1)双显性性状的个体占总数的 9/16 (2)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 1/4

(3)与F1性状不同的个体占总数的 7/16 。

(4)与亲本性状不同的个体占总数的 6/16或10/16 。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____《论语·子罕篇》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____《论语·季氏篇》 君子不器。____《论语·为政篇》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____《论语·八佾篇》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____《论语·里仁篇》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____《论语·微子篇》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____《论语·八佾篇》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____《论语·里仁篇》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____《论语·子路篇》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____《论语·述而篇》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____《论语·卫灵公篇》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____《论语·里仁篇》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____《论语·雍也篇》 德不孤,必有邻。____《论语·里仁篇》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____《论语·里仁篇》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____《论语·雍

也篇》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____《论语·为政篇》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____《论语·子路篇》 未知生,焉知死?____《论语·先进篇》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____《论语·里仁篇》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____《论语·为政篇》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____《论语·颜渊篇》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____《论语·述而篇》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____《论语·季氏篇》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____《论语·公冶长篇》 从心所欲不逾矩。____《论语·为政篇》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____《孙子兵法·九地篇》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____《论语·为政篇》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____《论语·颜渊篇》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____《论语·为政篇》

欲速则不达。____《论语·子路篇》

朝闻道,夕死可矣。____《论语·里仁篇》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____《论语·子罕篇》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____《论语·学而篇》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____《论语·为政篇》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____《论语·泰伯篇》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____《论语·子路篇》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____《论语·为政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