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宫颈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及护理干预的方法和体会

宫颈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及护理干预的方法和体会

来源:华佗小知识


宫颈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及护理干预的方法

和体会

孔令华 2009级

【内容摘要】探讨宫颈恶性肿瘤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及体会。总结分析我院2006年8月~2008年8月共62例宫颈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总共62例患者中,否认者在1天内消失,接受现实,愤怒者在0.5天内心情平静,态度良好,恐惧焦虑者在 3天内症状逐渐减轻并消失。她们都能勇于面对现实,正确转换角色,认识自身价值,进自己最大努力提高自己生活质量。结论 宫颈恶性肿瘤患者在实施正确治疗、护理同时重视病人心理护理,给予有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有效的促进病人心理健康;病人能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护理,促进疾病康复。

【关键词】 宫颈 恶性肿瘤 心理反应 心理干预

宫颈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3年来,我院妇科共收治62例宫颈恶性肿瘤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否认、愤怒、恐惧、焦虑等负性心理反应,个别患者甚至出现极端行为。如果这类负性情绪过于频繁,强度过高或持续时间过长,都会导致身体、心理疾病或加重原有疾病[1]。现对宫颈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正确治疗、护理同时,心理护理已成为宫颈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通过对62例宫颈恶性肿瘤患者采取个性化心理护理与共性化心理护理相结合的干预方法,运用观察、交谈、倾听、安慰、心理疏导、心理支持等心理干预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6年8月~2008年8月在我科收治宫颈

恶性肿瘤患者62例。年龄最大85岁。最小33岁,中位年龄为52.2岁,都为已婚已育者;文化程度分别为文盲14例,初中为38例,高中为10例,她们均有不同程度

1

的否认、愤怒、恐惧、焦虑的心理反应。

1.2 方法 采取个性化心理护理与共性话心理护理相结合的干

预方法,运用观察法、交谈法、倾听法、解释安慰、心理疏导、心理支持等心理干预方法。

1.3 心理分析与心理干预措施

1.4 1 心理分析 患者从各种渠道对宫颈恶性肿瘤有一定了

解,在得知自己患此病后难以相信,她们都不同程度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反应,如否认、愤怒、恐惧、焦虑,加之医院的陌生环境,更加重了她们的负性情绪,主要表现为“我没有干过坏事,我怎么会得这种疾病呢?一定是医院查错了!”抱怨上帝的不公平,她们寝食难安或沉默寡言,个别患者预感治疗无望,拒绝交流合作。

1.5 2 心理干预措施

1.6 2 1 帮助患者正确转换角色,勇于面对现实。发病初

期,一个健康的人,对自己的患病感到突然,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尽快转换角色,对角色否认者、强化者给予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使她们正确认识疾病,了解疾病,尽快的进入自己的角色,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护理,促进疾病康复。

1.7 2 2 改善病室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作为治疗

环境的创造者,护士的一个主要治疗义务是给病人创造一个温馨、理解的治疗氛围,温馨的治疗环境可以创造出一种真诚、友好、互相关心及尊重的的氛围与安全的感觉[2]。医护

2

人员的态度,可以极大影响患者的心情[3]。建立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是一切护理工作的前提,护士要主动接近病人,做到细心、耐心、爱心,用恰当的语言、热忱的服,耐心和爱心的个体化宣教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病人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与病人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护理人员通过耐心、细心的交流是帮助患者减轻,以至逐渐消除恐惧情绪的最好疏导方式。

1.8 2 3 实施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积极的

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认识的认知程度[4]。医护人员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因为病情变坏或恶化常常是导致消极反应的首要原因。如果在短时间内不能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医护人员应及时的提供情绪支持,力争改变患者对疾病的悲观主义的认知和评价,增强患者战胜疾病信心。为患者提供简单、易懂的有关宫颈癌的知识宣传,让患者了解当前国内外治疗本病的发展情况,以及让同种疾病治疗好的患者现身说法,使患者消极心理变为积极心理,充分调动患者维护自身健康的潜能,激励病人积极参与促进康复的护理过程,鼓励患者参与治疗、护理计划,让他们对宫颈恶性肿瘤有一个重新认识。

1.9 2 4 充分发挥社会家庭支持系统作用,促进疾病康复。

只有家人最能认知病人的压力情况,也是病人支持力量的重要来源。对于宫颈恶性肿瘤患者,除医护人员支持外,还要

3

充分发挥利用家庭,亲戚、朋友、社会上其他支持系统,鼓励家属多探视、多陪伴,进行亲情交流,使患者得到心理安慰,领导的探望和关心是给予患者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重要支持。选择既经济又有效的治疗方法,充分考虑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以避免经济负担加重焦虑情绪。

结果

本组62例患者中,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和共性化心理护理相结合的干预方法,通过交谈法、观察法耐心倾听,解释、安慰,沟通与交流,心理疏导、心理支持等心理干预方法,使对疾病否认的患者在2天内接受现实,愤怒者在1天内心情平静,态度良好;恐惧焦虑者在4天内症状逐渐减轻并逐渐消失。她们都能正确转换角色,以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促进疾病康复,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讨论

子宫颈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

[5]恶性肿瘤病中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患者年龄是双峰状,

35~39岁和60~64岁;平均年龄是52.2岁。近年来,根据临床观察发现宫颈癌患者的年轻病例数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普及防癌知识,提倡晚婚、少育,开展性卫生教育,是减少宫颈恶性肿瘤发病率的有效措施,尤其对那些羞涩,否认的心理状态的患者更应加以重视,人们患病后,心理方面会产生焦虑、恐惧孤独等心理问题。当诊断明确时,病人

4

一般会经历否认、愤怒、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消极情绪往往可加速病人死亡。这些负性情绪不仅受病情影响,还受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条件等的影响,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经济条件越差的患者,恐惧焦虑心理反应越重,年龄小、文化程度高的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学习能力强,适应环境快,心理护理效果好;年龄越大、文盲者负性情绪反应不是很强烈,他们接受心理护理也较慢;经济条件差者,我们选择既经济又有效的治疗方法尽可能的满足病人的的合理要求。因此,宫颈恶性肿瘤患者的负性情绪应受到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同时,医护人员要善于具体分析每个病人的心理压力,以便有针对性实施个性化心理干预,降低或消除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对保证对症治疗,护理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胡佩诚.医护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2:220-239

2. 温爱玉,王玉仙.长期住院精神病人的心理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现代护理,2005,11

(14):1104

3. 顾如燕,试论强化医德教育对和谐护患关系的影响[J]护理杂志,2005,22

(1):78-79

4. 王虹.设立病房专职健康教育人员提高健康教育实效性[J].护理杂志,2005,22

(12):97-98

5. 乐杰.妇产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88-294 6. 戴晓阳.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09-110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