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1003-1421(2011)07-0093-02 中图分类号:F532.6 文献标识码:B 车务段中间站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 李 伟 (宝鸡车务段杨陵镇车站,陕西杨凌 71 2 1 00) --.鸡车务段管辖着西宝、宝成、宝天、宝中4条线路的 1- ̄-51个中间站,1个线路所,管辖里程515.94 km。其中 三等站10个,其余均为四、五等小站。四、五等小站的作 业内容多为办理列车通过、列车会让和处理故障等。随着铁 路技术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依靠行车设备控制安全的作用 El益明显。但是,由于这些小站的作业过程对技术要求不 高,加之业务量小及专业管理人员少等原因,在实际的安全 管理中,仍然存在安全管理隐患。因此,强化中间站的安全 摘要:针对宝鸡车务段中间站安全 管理、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稳定十分重要。 管理中存在的管理规范落实不到位、 人员素质急需提高、安全管理模式尚 未形成、激励机制亟需加强等问题, 1 车务段中间站安全管理现状 (1)管理规范落实不到位。目前,铁路局、车务段对 现场安全的卡控、检查和指导以业务量大的车站为主,使其 安全关键岗位、关键环节及重点作业过程得到有效的控制, 提出利用远程管理加强监管、配强车 站专业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安全互控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对于一些中间小站的安全管理并 模式、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激励机制 未实行生产岗位及生产过程的全面覆盖,管理规范落实不到 等铁路中间站安全管理对策。 位,缺乏安全监管力度,使得中间小站安全管理基础不扎 关键词:车务段;中间站;安全管理 实,安全生产存在风险。 (2)人员素质急需提高。作为站段管理人员,应努力提 第33卷第7期●_ 一 黜 车务段中间站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李伟 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管理技能与方法,合理运用管 员的构成进行充分的考虑和分析,尽量兼顾到年 理工具,强化对现场基础作业的监管,这是确保中 龄、个性、优缺点、工作经验等因素,合理搭配, 间站安全生产的决策要素;而作为车站职工,需要 形成工作能力和安全控制能力的互补;其次,通过 对本职工作具有责任感,规范自身的作业行为,努 实行有针对性的措施,在生产过程中形成作业人员 力实现生产业务标准化。 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控制的关系,全员参与 (3)安全管理模式尚未形成。管理人员应结合 安全监督,将专职管理人员单一管理转化为岗位与 工作实际,把实现运输生产安全作为中间站的管理 岗位间、作业环节与作业环节间的无缝化的互相监 目标,认真分析实现安全管理的构成要素,包括人 管,实现自我控制、相互控制的自我管理模式。车 力、设施和环境等,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综合价值, 务段在安全关键岗位还通过实行的安全互控流程图 和重点工作流程图,从作业流程和模式上明确_r每 建立起相应的安全管理模式,确保运输生产安全。 实激励机制过程中,本着多劳多得和向“急、难、 险、重”工种倾斜的原则,因此激励机制在中间小 (4)激励机制亟需加强。在铁路局或车务段落 名作业人员的安全责任和互控方式,使班组间作业 人员的自我管理质量得到了提升。 (4)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激励机制。在工效挂 站体现不够明显,难以充分调动和发挥职工劳动积 钩奖励方面,应适当调整评价内容,改变重点,使 极性。 工效挂钩在中间站成为有新内涵的评价机制,真正 调动中间站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例如,将作业各环 2加强中间站安全管理的建议 节的规范和标准及各种工作内容完成的质量高低作 (1)利用远程管理加强监管。随着科技的进步 为评价内容,这样不仅促进了站与站、岗位与岗位 和先进技术装备的投入,对中间站实施远程管理不 间的竞争,而且还有利于职工形成高质量地落实] 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通过生产重点岗位的监 作内容和作业标准的良好习惯,即使更换r工作地  控系统,一一方面可以对生产过程和作业执行情况进 点和岗位,也能以点带面的起到示范效果。其次,行实时回放监控,从而提高专业检查人员的工作效 形成健康健全的人员环流机制,不仅能L能下,还 率和工作效果,同时也可以降低工作强度,弥补人 要能进能出,把日常工作态度端正、£作质量高的 员不足而造成的监管缺失。另一方面,在处理和应 人员优先提职,以起到带动、示范和正确的激励作 对生产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时,又可以起到实时指导 用。另外,还应健全和优化小站生产生活设施、组 指挥、避免差错的作用;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可以 织文化体育活动,为职工创造舒适的工作和休闲环 _币更 很好地落实相关重点工作,将中间站安全管理落到 境,以期实现人员的思想稳定、队伍稳定,从I实处。 好地确保安全生产。 (2)配强车站专业安全管理人员。一个出色的 安全管理人员,不仅可以通过自身过硬的业务素质 和技术水平带动其他人员的提高,而且可以在急、 3结束语 安全是一个系统概念,需要众多层面的考虑 难、险、重任务,以及应对突发事件中起到正确处 和保证。车务段中间站的安全管理只有做到因地制 理和稳定局面的作用。同时,通过熟练运用多种形 宜、超前防范,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管理模 式的安全管理手段,加强中间站的规范管理,从而 式,才能实现安全的有序可控。 强化中间站的安全管理。 (3)建立安全互控的模式。在安全管理工作 中,自控是根本,互控是保障。班组、个人的自控 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而互控可以相互查漏补强, 收稿日期:2011—05-23 责任编辑:金颖 及时提醒、劝告与制止身边的违章人员、违章事 件,为安全加上了“双保险”。首先,应对班组人 圈 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