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管理工作研究专栏■_ ■ 浅析离职院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麓决方式 关 旭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沈阳 110161) 【摘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人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的社会经济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转型期。 高职德育教育在这个社会大转型的新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学生在校学习 的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作为高校辅导员的我们在德育工作中应当按照时代的要求,在了解学生普遍存在问 题的基础上,反思和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关键词心理健康高职教育高校辅导员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 党和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 分。作为省内高水平的高职院校,“崇学尚用,德 作。加强心理健康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 技双修”一直是我校人才培养的追寻目标,作为 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教 一名主管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在近几年的工作中逐 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身心健康、高素质 步发现了心里健康教育对于学生的整体发展有着 人才的必然要求。以现有的具有心理咨询资质的 至关重要的作用。 专业人员的培养规模和速度,高校显然不可能在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 短期内大量扩充心理教师队伍,而要稳妥地解决 问题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尖锐矛盾,只有充分 近年来,因心理问题引发行为问题,最终导 利用现有教师资源。高校辅导员作为第一线的学 致休学、退学的学生不断增多,凶杀、自杀等恶 生管理人员,因其职能、素质等方面的优势,势 性伤害事件也不时发生。因此,高校辅导员除了 必成为扩充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重要选择。因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常规管理这两个职能外, 此,高校辅导员应当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 更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培养大学生以 育,积极参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积极健康的心态迎接时代的挑战。当前,大学生 (二)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 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优势条件 (一)人际关系处理不当,社会交往能力差 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中绝大多数都是刚 在大学阶段中,个体地步入了准社会群 从高校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其年龄与在读大 体的交际圈。大学生们尝试人际交往,并试图发 学生相仿,生活阅历和知识背景与大学生接近, 展这方面的能力及对此作出评估,为将来进人成 有较多相同的兴趣爱好和共同语言。因此,辅导 人社会作准备。 员既是学生的老师,又是学生的朋友,很多学生 (二)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自我意识差 都很信赖辅导员,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时, 一些学生进入学校后,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 愿意主动与辅导员沟通,征求意见,寻求帮助。 一旦受挫后,容易对自己失去售 ,不敢面对现实。 辅导员可以从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交流中在第一时 (三)环境适应能力差,挫折容忍力低下 间内发现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的情况和问题。 对多数学生来说,面临新的环境、新的群 高校辅导员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重要 体、新的语言、新的生活习惯,会显得无所适 联系纽带,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处于枢纽的 从,造成心理健康问题。 重要地位。辅导员可以从学生、学生干部等多种 二、高校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途径了解到学生的心理状况,利用学校的心理健 及优势条件 康教育资源,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心理咨 (一)高校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询中心、心理教育专家等等,既可以对学生进行 E-m ai l:Inddx  b@l 26 cor. n 一 系统性的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又可以对需 要帮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指导或治 疗。借助心理专家、家长和社会等多方面力量促 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工作内容来看, 高校辅导员负责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教育管理, 从教室到宿舍,从食堂到操场,对学生的接触是 全方位、全天候、立体式的。因此,辅导员能够 在第一时间内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再加上学生 干部的辅佐,使得辅导员与专业任课老师和行政 工作人员相比,无论在工作时间还是工作性质方 面,都有十分独特的优势。 三、心理健康工作对高校辅导员的具体要求 (一)要有健康的心里素质 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要求是多方面的,包括崇 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优良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良好 的身心素质。在辅导员所有的素质中,心理素质 是其他一切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基础,健康的心理 素质是其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形成的必 备条件。因此,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素质是非 常重要的,可以说是辅导员从事学生管理和教育 工作的基础。实践证明,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水平 越高,心理健康知识越丰富、完整,他的心理承 受能力就越强,情绪就越稳定,性格就越乐观、 开朗,心胸就越开阔,人际关系就越好,对大学 生的正面影响力就越大。由此可见,辅导员的心 理健康水平在大学生角色转换过程中起着举足轻 重的作用,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大学 生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 (二)努力学习,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 辅导员要主动学习,积极指导大学生角色转 换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 质是一项系统工程,渗透在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教 育、组织和管理的每一项工作中。辅导员首先要 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做学习型、研究型的 辅导员,通过多种渠道认真学习有关心理健康的 专业知识,使自己的心理健康知识不断得到丰富 和完善,以提高个人心理健康知识含量。辅导员 必须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能熟练运用心理咨 询的相关技术,准确把握学生心理问题的实际情 况,真正用心理学的方法帮助在心灵上需要帮助 的同学,使其更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充实而愉快地生活。再次,要以自己的知识随时 解答处于角色转换期的大学生心中的各种困惑和 疑问,并给予他们理论的分析与现实的指导。 (三)要有敏锐的觉察能力 辅导员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对问题、 对他人、对自身都需要有足够的觉察力。一是面 对存在心理困惑的学生,要判断其面临的是什么 性质的问题,能否在学校的范围内解决,是否需 要家庭等方面的协助,要洞察到情绪表现背后的 深层影响因素。二是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还需要 有对自身的觉察能力。自身有何长处,有何短 处,还要善于总结每次咨询的经验和教训,对自 己认识的深化有助于避免因个人因素而导致来询 者心理阻力的产生。三是应该认识到自己能力的 界限,碰到一些棘手的个案,已经超出了一般心 理问题的范畴,就要及时的联系精神科并通知相 关监护人,这样利于来访者的成长,同时也提高 自身的工作效率。 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是一个系统的体系,辅导 员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还应从学生个人、学 校、家庭等各方面努力,以便把学生培养成为人 格健全的幸福的进取者。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学 生工作的一线人员,作为学生工作的骨干力量, 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提高自身 水平,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工 作中去。 参考文献 【1]Brown H 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Press,2001. [2】田智,韩素贞.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的研究.职业圈,2007(15). [3】陈灿军.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J].求 索。2004.6. 【4]刘兆吉.高等学校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1995.12. [5】杨雪.心理学理论在高校学生辅导员工作中的应 用【J].教育探索,2004.8 【6]宋刚练,’戴浩.关于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心理健 康教育工作的思考.科技咨询导报,2007(3O). 注:本文系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辅 导员技能大赛”获奖作品。 (责任编辑:孟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