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卷第4期 2014年8月 莆田学院学报 Journal of Put ian University 中图分类号:F832.757;F752.857 VO1.21 NO.4 Aug.2014 文章编号:1672—4143(2014)04.0053.05 文献标识码:A 福建省金融发展、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 ——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万建军,李扬如 (福州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福建福州 350108) 摘 要:采用199l一20l3年福建省金融相关率、净出口率和第二产业比重三个变量,建立了VAR模型,实证 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金融发展 是对外贸易的Granger因果关系不显著,但对外贸易是金融发展的Grnger因果关系很显著。结合福建省具体 a情况,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福建省;金融;对外贸易;产业结构;VAR模型 A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Foreign Trade an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Fujian ——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VAR Model WAN Jian-jun,LI Yang—rtl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Fuzhou University,Fuzhou VujJan 350108,China) Abstract:The paper uses the financial related rate,net expo ̄rate and the proportion of the second industry of Fujian Province from 1991 to 2013 to establish the VAR mode1.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het Granger causaliy between the ft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and between foreign Wade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Financial development is not the Granger causaliy of ftorein fgfade.while the foreign nlade is very signiifcant in financial development.Finally,according to the circumstances of Fujin,iat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Key words:Fujian Province;finance;intenatrional trade;industrial structure;VAR model 毋庸置疑,金融有助于降低风险、优化资源配 置,为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保驾护航;对外贸易有 元,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91年 35.1%上升到52%,存贷款余额从1991年1198亿 元至2013年52531亿元,年均增长19%。进人2l 助于参与国际分工,发挥比较优势,推进工业化; 良好的产业结构和较强的工业实力,是对外贸易 世纪,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与国际经济联系更加 密切,当然受国外环境影响也日益明显,尤其是 2008年金融危机的扩展,使福建省对外贸易受到 很大的挑战。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抓住对外贸易发 和金融得以发展、繁荣的基石。根据福建省统计局 历年统计年鉴整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对 外贸易发展非常迅速,进出口总额从1981年 108.27亿元至2013年达到10492亿元,以当年价 展的契机,为对外贸易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支持政 计算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5%,净出口达到2705亿 收稿日期:2014.05.07 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贸易转型发展成为 作者简介:万建军(1990.),男,江西乐平人。2012级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54 一莆 田 学院学报 2014年8月 种必然要求【lJ。 一取得了许多有益的成果。从现有的研究文献来看, 大多数文献探讨的焦点是在产业结构及外贸易结 、相关文献回顾 构变化对经济增长转型的结构变化方面,但对于 其产生变化的途径、机理研究相对较少,而且从全 在涉及到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中,国外比较 有代表性的有Kletzer&Bardhan从资源配置的角 度分析了金融部门对贸易的影响,发现信贷会影响 到国家间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2]。Aizenman从贸 易自由化对于金融市场发展的推动,贸易开放促进 国性的视角探讨其中两个或者三者之间的关系的 研究较多,但对于从区域性的角度探讨三者之间 的关系较少,基于福建的具体情况研究三者之间 的关系的文献更是罕见。因此,笔者欲将金融发 金融自由化,表明了贸易和金融发展具有互补性的 关系『3]。对于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 Levin&Rault认为,在一个实行对外贸易出口导 向的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发挥了物质资本积累效 应、人力资本溢出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进而促进 了本国产业结构的升级[4]。与国外相比,由于我国 现代金融发展起步晚、发展不平衡,改革开放以前 的对外贸易发展很缓慢,长期以来第一、二产业比 重过大,产业结构层次低,国内学者关于金融发展 与对外贸易、产业结构之间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晚。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实施,我国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逐步确立和完善,近年来对三者之间的相 互关系开始重视,对这方面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 才日益丰富起来。白当伟利用我国1978—20O1年 的数据,采用VAR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国 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不存在长期关系[5]。张宇、吴 瑾采用协整方法分析了出口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 系,表明二者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与长期稳定关系, 出口对三次产业的贡献有所不同[61。侯旭分析了比 较优势与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得到对 外贸易和产业结构是相互促进的,比较优势时二 者联接的桥梁用。夏刊、王国顺利用湖南省数据分 析了对外贸易与工业制成品供给能力的关系,得 到湖南省对外贸易促进了湖南产业结构的升级嗍。 赵静敏采用江苏省的数据,建立了VAR模型并进 行了协整分析,发现江苏金融发展使江苏对外贸 易结构优化的原因,但不是对外贸易量的原因[9]。 综观国内外,不难发现国内外学者都对金融发 展、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给予了很多的 关注,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 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以及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之 间的关系进行了很多研究,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也 展、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三个变量相结合,采用福 建省的数据探讨其在福建的适尉性问题。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1.模型设定 Sims于1980年提出了向量自回归模型 (Vector autoregressive mode1),简称为VAR模 型。VAR模型通常采用联立方程的方式,利用内 生变量的滞后项做回归分析,然后进行内生变量 间的动态关系分析。 为了研究福建省金融发展、净出口和产业结 构之间的长期和短期关系,本文建立三个内生变 量的VAR模型,模型的具体形式为: £=A1 1+…十 冲+ £, =1,2,…, 其中 =(LISR ,LFIRf,LTD£)f, =(占1 , , 3 )’, £=1,2,…,T, 为 维内生变量,A 一,A 为kxk 维待估计的系数矩阵,£ i.i.d(O,∑),(其中∑为 维向量s 的方差.协方差矩阵), 可以同期相 关,但通常不与自己的滞后值相关,也不与等式右 边的变量相关,P为滞后阶。 2.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的指标包括金融发展、对外贸易和 产业结构。金融发展指标通常采用Goldsmith和 Mckmoon的金融发展指标一金融相关率,即用金 融资产总量/GDP衡量金融发展程度。由于缺乏金 融资产的统计数据,本文采用存贷款总额的数据, 将金融相关率定义为存贷款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 的比例,记为FIR。对外贸易指标采用净出口占地 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表示,记为TD;产业结构指标 采用第二产业占按三次产业划分的地区生产总值 的比例表示,记为ISR。 本文所选变量数据主要来自《福建统计年鉴 第4期 万建军,等:福建省金融发展、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 55 2013》,数据时间跨度为1991—2O13年。2013年 数据来自((2o13年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 计公报》,2013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来自中国人 民银行统计调查司统计数据。为了消除变量之间 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本文将FIR、TD、ISR三个变 (2)模型。从特征根和单位圆可以看出,VAR的 AR特征多项式的根的倒数,所估计的VAR模型 有6个根,这些根的模都小于1,即没有根位于单 位圆外,说明所估计的VAR模型满足稳定性条 件。从协整检验结果看,可以认为LTD、LFIR、 量取对数,分别记为LFIR、LTD、LISR。 三、实证分析 1.单位根检验 由于大多数经济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为了 防止为回归,首先进行ADF单位根检验,检查序 列的平稳性,检验结果见表1。从表1的检验结果 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LFIR、LTD、LISR是 非平稳的序列,而LFIR、LISR经过一阶差分得到 的序列在同样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是平稳的序列, 因而LFIR、LISR是一阶单整,LTD不是一阶单 整。由图1可以看出,LTD、LFIR、LISR序列的变 化趋势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可以估计LTD、 LFIR、LISR可能存在协整关系。关于协整观点,并 不必然要求被解释变量和各解释变量都是同阶的 单整序列,只要回归残差是平稳序列即可[1o]。 图1 LTD、LFIR、LISR序列 表1 LIS、LFIR、LNE单位根检验结果 变量检验形式(C, ,k)ADF统计量P值 结论 注:c、t、k分别代表常数项、趋势项和滞后项,根据 SIC最小选择滞后期,DLFIR、DLTD、DLISR分别表示 LFIR、LTD、LISR的一阶差分变量。 2.协整检验及格兰杰检验 对LTD、LFIR、LISR 3个变量建立了VAR LISR序列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Granger因果 关系检验可以用来确定经济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 果关系以及影响的方向。得到LISR、LFIR、LTD 的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 从表2的列出的结果可以看出,根据默认选 取滞后阶数为2时,LF 对LTD之间的Granger 检验不显著,因而拒绝LFIR是LTD的Granger原 因的假设,而LTD对LFIR的Granger检验在5% 水平下是显著的,故拒绝原假设,可以认为LTD 是LFIR的Granger原因。同时LFIR与LISR之 间、LTD与LISR之间都在5%水平下拒绝原假 设,说明LFIR与LISR之间、LTD与LISR之间存 在Granger因果关系,可以认为LFIR与LISR之 间、LTD与LISR之间是互为因果关系。总之,格兰 杰因果关系表明,福建省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之 间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福建省对外贸易 和产业结构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对外贸易的扩大 推动了福建省金融的发展,而福建省金融发展促 进对外贸易发展方面效果不明显。 3.脉冲响应 脉冲响应函数(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IRF) 通常用于分析系统内某个内生变量的随机冲击对 模型中所有内生变量的当前值和未来值的影响。 图2显示了LTD的正向冲击引起LISR的响 应,给定LTD的一个标准误差,LISR快速下降,至 56 莆 田 学院学报 2014年8月 第3期左右达到最小,接着急速上升,至第6期左 右达到最大,之后缓慢下降至第18期左右为0,之 后以后都在0以下,趋于平稳,这表明对外贸易对 产业结构存在持续较强时间的正向效应。图3显 示了LFIR的正向冲击引起的LISR响应,LISR迅 速上升,到第3至4期左右达到最大,然后快速下 引起的LF瓜响应,LF 的响应快速上升,从第6 期到第9期维持较大的正值,之后缓慢,至第25 期左右趋于稳定,这表明产业结构对金融发展存 在长时期很强的正效应。 4.方差分解 方差分解也是研究VAR模型动态特征的方 降,到第13期左右达到最小,之后缓慢上升,至第 28期左右趋于稳定,这表明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 存在较强的短期正效应。图4显示了LFIR的正向 冲击引起LTD的响应,LTD开始快速上升然后急 法,主要用于分析每个新息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 献度,从而了解各新息对模型内生变量的相对重 要性。 图8为LISR的方差分解,表明由自身扰动引 词罾 速下降至零以下,这表明金融发展对对外贸易存 在较强的负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对外贸易 的发展。 起的比例快速下降,随后逐步上升,至第20期左 0 0 0 0 0 O 0 0 O 5 0 5 O 5 0 叭叭∞∞∞叭叭 5 0 5 右趋于稳定为55%,LFIR扰动项比例快速上升, 至第3期左右达到最大(约为56%),之后快速下 降,在第13期趋于稳定为26%,LTD扰动项比例 图5显示了LISR的正向冲击引起的LTD响 应,LTD急速上升,至第3期左右达到较大最大 迅速上升,至第8期左右趋于稳定为20%,但总体 比LFIR比例要小,说明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 的贡献较大。图9为LFIR的方差分解,表明由自 值,且为正,然后缓慢下降,至第15期左右趋于平 稳,这表明产业结构对对外贸易存在一段很长时 间较强的正效应。图6显示了LTD的正向冲击引 起LF1R的响应,LFIR当期产生响应,然后快速上 身扰动引起的比例快速下降,至第13期趋于稳定 为40%,LTD扰动变化的比例先上升后下降,至第 17期趋于稳定为1 8%,LISR扰动变化的比例快速 善 上升,至第15期左右趋于稳定为41%,说明产业 叭 ∞∞∞叭叭 5 O 5 0 5 O 5 0 O 0 0 0 升至第4期左右达到最大,之后缓慢下降,至18 期左右趋于稳定,这表明对外贸易对金融发展存 在很强的正向效应。图7显示了LISR的正向冲击 结构对金融发展的贡献较大。图l0为LTD方差 } : 一一一~ l__-,--........ .~., ~一一一一一■ 一 一 、 、、~~一一一__■一… 。 时期 0.04 0.03 0.02 O.01 固 。。 。。 产业结构对对外贸易的脉冲响应 图3 产业结构对金融发展的脉冲响应 图4对外贸易对金融发展的脉冲响应 ~~ ... 一 僵 一 0.00 -~、_I_、 0 01 -- ~ .一 、~,一一 时期 图6 金融发展对对外贸易的脉冲响应 ’oo 8。 透 。 丑 盍 。 2。 L=== 竖 == _=== ’。 ’ 时期 。 E三亘 三j =三 L==二 二=二 旦_=== :旦R_ 图8产业结构的方差分解 图9金融发展的方差分解 图10对外贸易的方差分解 第4期 万建军,等:福建省金融发展、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 57 分解,表明由自身扰动引起的比例快速下降,在第 10期左右趋于稳定为36%,LFIR扰动变化的比例 兴产业。此外,金融的适度发展是实现福建对外贸 易和产业升级的必要条件。 第三,牢牢抓住对福建的支持,利用 缓慢上升,在第l5期趋于稳定到10%,LISR扰动 变化的比例快速上升,至10期左右达到54%,之 后缓慢下降趋于稳定在40%,说明产业结构对对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规划和“央企人闽”战略的 实施,把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结合起来,推动平潭 外贸易的贡献较大。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运用动态计量经济模型VAR方法对福 建省金融发展、对外贸易发展和产业结构关系进 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是 相互促进的,对外贸易的增长促进了福建省产业 结构的优化,福建省产业结构的优化进一步增强 了福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从而促进了对外贸易 的发展,二者具有非常强的正效应。同时,福建省 金融的发展及效率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福建省产 业结构的优化,福建省对外贸易的发展也促进了 本土金融业的发展。但是,福建省金融的发展对促 进对外贸易的发展的作用不明显,这可能是福建 省甚至我国金融发展的结果,金融发展与实体经 济可能存在一定的脱钩。根据以上实证分析和结 论,针对福建省的具体情况,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政 策思路: 第一,充分利用临海、面向东南亚的地理优 势,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在实现净出口稳步增长 的基础上,促进对外贸易结构的升级,加大对高技 术产品的进口,改造目前相对落后的生产技术,提 高对外开放水平。同时,优化对外开放格局,促进 进出口市场多元化发展,大力促进先进制造业和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 使对外贸易更加有力地促进福建省金融发展和产 业结构的升级。 第二,鼓励金融发展,促进金融业效率的提 高,充分发挥金融部门作为资金活动的中心的作 用。鼓励金融部门为进出口企业提供进出口信贷、 信用担保支持,合理引导资金流向,进一步优化资 源配置,使金融发展更好地促进生产技术革新和 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充分利用泉州综合金融改 革试验的机遇,积极探索民间资本更好地服务经 济发展,促进风险或创业基金的发展,大力发展新 综合实验区、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改革、泉州 金融综合改革试验的落实,努力挖掘各地市潜力, 充分利用央企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 发挥国有企业带动福建民营企业的积极作用,实 现本土企业与央企在机械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电 子商务、云计算、海洋经济等新兴产业和生态科技 方面的合作和对接,逐步改造、淘汰落后产业,促 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庄贝妮,陆晓倩.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出口企业面临的 挑战与对策[J].莆田学院学报,2011,18(3):40—43. [2]Kletzer K,Bardhan P.Credit markets and pattern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87(27):57—70. [3】Joshua Aizenman. On the hidden links between ifnancial and trade opening[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2008(27):372—386. [4]Levin, Rant.Complementarlities between expoet and human capital in economic growth: evidence from the semi-indusrtalized countries[J].Economic Development nad Cultural Change.1997(1):155-174. 【5]白当伟.金融发展与内生经济波动[J].经济学家,2004 (2):87—93. [6]张宇,吴瑾.我国出口结构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 [J].国际经济合作,2010(3):90—94. 【7】侯旭.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相互作用的理论分析【J].经 济论坛,2009(9):14—16. [8】夏刊,王国顺.湖南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J].湖南经 济,2000(8):18—19. [9]赵静敏.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以江 苏省数据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11):59—63. 【10】陈彦斌.中国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研究[J】.经济研 究.2008(12):51—64. [责任编辑林振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