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业科学(HU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于偏离一份额分析法的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分析与调整 张晓杰,陈俊宇,周克艳,刘芳清 (湖南省农业经济和农业区划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5) 摘 要:根据偏离一份额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对湖南省农业产值和主要农产品产值的增长份额、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和竞争力偏离份 额进行了测算,综合评价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产品结构优劣及自身竞争力强弱,从而提出了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原则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偏离一份额分析法;湖南省 中图分类号:F3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0X(2015)10—0111.04 Analysis and Adjustment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Structure in Hunan th Shift—Share Method ZHANG Xiao-jie,CHEN Jun—yu,zHOU Ke—yan,LIu Fang—qing (Hunan Agricultural Economy and Regional Planning Research Institute,Changsha 410125,PRC)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mathematical model of shift—share method,the growth effect,the industrial mix effect and the competitiveness shift—share effect of agricultural output value and main agricultural product output value in Hunan Province have been estimated;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agricultural industialr structure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 structure an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agriculuralt products has been made;and some principles and measures of optimizing the stuctrure of the province’S agriculuralt industry havebeenputforwardinthis study. Key words:agricultural industy struc ̄xe;shifrt—share method;Hunan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问题是发展国 民经济的首要问题,一号文件连续12年聚焦三 农。近年来,湖南农业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农业发展方式正在向科技型、知识型转变,农业产业 结构面临战略性调整,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 升级,是农业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前提。合理调整农 业产业结构,不但有利于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发挥区 域比较优势,提高区域竞争能力;也是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在新的发展时期,农业 产业结构的分析与调整至关重要,国内学者已展开热 组运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法,科学评价湖南省农业产业 结构和农产品结构现状,找出优势产业部门和具有明 显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并提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 则和具体措施。 1偏离一份额分析法 偏离一份额分析法(Shitf-share Method,缩写为 SSM)是由美国学者Dunn等提出的。该方法在国内 外区域经济研究和产业结构分析已得到广泛应用。 烈讨论。徐端阳等 利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法方法,对 福建省林业三次产业及其主要次级产业进行了研究; 任珂[2 在低碳经济下背景下,对农林产业结构的调整 进行了研究;金赛美[3 对结榭l生改革背景下湖南产业 结构调整与优化进行了研究;李松青等 对湖南省农 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进行了研究。蒋琳[5 对湖南省农 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综上所述,已有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农业产 业结构的研究,对农产品结构的研究相对较少。项目 收稿日期:2015—09—06 1.1基本原理 偏离一份额分析法把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情 况看作为动态的过程,把该区域所在的大区或国家经 济发展的整体状况作为参照系,将区域自身经济总量 定义为Gj,G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动可分解为Ni、P 和 Dj 3个分量。Ni为份额分量,Pi为结构偏离分量,D 为竞争力偏离分量,用公式(1)表达为: G = + +D, (1) 通过3个分量的组合变化来阐述某区域经济发展 现状,确定引起经济增长和衰退的具体原因,评价该 基金项目:湖南省“十三五”规划前期重大研究课题(2014—2—13);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项目(2014TD08) 作者简介:张晓杰(1986一),女,山东威海市人,研究实习员,主 要从事农业经济和农业区划研究。 通讯作者:刘芳清 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各产业部门竞争力的强弱,找出 区域中对经济增长贡献突出的优势产业部门,进而可 以确定该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 ]。 1.2数学模型 假设以下经济变量。e0,研究区域初期经济体总 农业经济管理・111・ 湖南农业科学(HUNANAGRICULTURAL SCIENCES) 产值;et,研究区域初期末期经济体总产值;e (i=1, 2,…,n),研究区域第i个产业在初始期的产值;e i=l, 2,…,n),研究区域第i个产业在初始期与末期的产值; 研究区域所在大区或整个国家在相应初期的总产 值;E.,研究区域所在大区或整个国家在相应末期的 总产值;E.。(i=1,2,…,n),区域所在大区或整个 国家初期第i个产业的总产值;E (i=l,2,…,11), 区域所在大区或整个国家末期第i个产业的总产值。 ,=争能力,Di的值越大,说明该产业部门竞争力对拉动 经济增长的作用就越大 。 公式(8)引入 。 ei0, “= Eit分别为区域 i在初期与末期占同期所在大区或整个国家相应部门 的比重,则i区域对于全国或所在区域的相对增长率: ∑Ki。 ∑ L= . ∑K i=1 =l W.U (8) 鲁 l2.一) , ∑K 。巨。 ∑E。 ∑Ki。 i=l Ni=ei'R=(3) (4) (5) 2湖南农业产业结构分析 21数据来源 .(ei0一 Ri =ei。(,;一Ri) : 研究中,全国农业总产值和农产品产量的数据来 二 0 (6) : 二墨 巨。 (7) ‘ 源于2006-2014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湖南省各部 门农业总产值和农产品产量的数据来源于《湖南省统 计年鉴》和《湖南省农村统计年鉴))c 2006.-02014年各 农业产业部门的总产值及农产品的总产值均按当年价 格计算。 公式(2~7)中,ri表示研究区域第i个产业在[0,t] 时间段的变化率,R表示研究区域所在大区或整个国 家第i个产业在[0,t]时间段的变化率。Ni用以衡量 研究区域按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实现的增长份额的变化 量;P 用以衡量部门的产业结构对研究区域经济总量 增长产生的贡献,P 的值越大,贡献越大,反之亦然; Di用以衡量研究区域产业的增长速度与全国相比的竞 2.2农业产业结构分析 以2005年为基期,2013年为末期;以全国为参 考区域,湖南省为研究区域。选取湖南省以及全国的 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数据作为研究依据,根 据偏离一份额分析模型计算出湖南农、林、牧、渔、 服务业各农业产业产值总增长量G,增长份额分量N、 产业结构偏离分量P和竞争力偏离分量D(表1 o (亿元) 表1湖南农业产业结构shift—share分析 注:Eo=39 450.9 E.=96 995.3 由表1可知,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为:(1)根据 总增长G和全国偏离分量Ni,农业、林业、牧业、渔业、 服务业均高于按全国增长水平实现的增长份额。(2) 从产业结构偏离份额份量 来看,农业、林业、牧业、 渔业、服务业均为正值,说明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对 农业经济增长均有正效应,且农业对经济总量增长的 贡献最大。(3 竞争力偏离份量D,来看,农业、林业、 主要农产品数据作为研究依据,根据偏离份额分析模 型计算出湖南各主要农产品产值的总增长量G,增长 份额分量N、产业结构偏离分量P和竞争力偏离分量 D(表2)。 由表2可知,(1)湖南所有主要农产品的Ni均 为正值,表明这些农产品均属于增长性农产品,其中 服务业为正值;牧业、渔业为负值,说明农业、林业、 服务业区域竞争力强,且农业区域竞争力更明显;牧 业、渔业区域竞争力处于劣势。 2.3农产品结构分析 以2005年为基期,2013年为末期;以全国为参 考区域,湖南省为研究区域。选取湖南省以及全国的 蔬菜种植的产值增长量最大,茶叶和薯类的产值增长 量最小,各产品增长性排序为:蔬菜>生猪>水果> 稻谷>水产品>禽蛋>玉米>油茶>牛>油菜>羊> 豆类>烟叶>茶叶>薯类。(2)根据农产品产值的结 构偏离份额份量Pi和区域竞争力偏离份量Di的组合 状况,可以将这15种主要农产品分为两大类:第一 类是农产品的结构和竞争力均有优势,即结构偏离份 张晓杰等:基于偏离一份额分析法的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分析与调整 备注:E0=28 899.05 E.=90 899.37 额份量和区域竞争力偏离份量均大于零。这一类农产 品的竞争力较强,结构较为合理,增长势头强劲,包 括油菜、水果、牛、水产品和禽蛋5种。第二类是结 种植,实现水稻单产水平有实质性提高,确保水稻总 构较好,但区域竞争力较差的农产品,其结构偏离份 额份量大于零而区域竞争力偏离份量小于零,这一类 农产品包括稻谷、玉米、豆类、薯类、蔬菜、烟叶、 茶叶、油茶、生猪和羊10种。 3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3.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基本原则 3.1.1发挥比较优势原则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根据 区域资源禀赋,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从根本上 遏制产业结构雷同的弊端,提高区域竞争能力。 3.1.2控制原则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注意产业链条 的完整性,协调好上下游产业之间的关系,否则会导 致整个农业产业结构比例失衡 。 3.1-3综合效益统一原则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 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产业结构的综合效益,实现资源优 产稳定增长,适度扩大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提高 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和产出效益。重点发展“稻一稻一 油”667 khn]2,“稻一稻一肥(青饲料)’’667 khin.2, 双季超级稻133 khlTl2,“稻一油”667 kh1.rl2,“稻一 菜”667 khn.12,“烟一稻”133 khl-n2。实现年水稻种植 面积4400khl-1]2(其中超级稻种植面积1 330千hm2), 年水稻总产量300亿kg以上;年油菜种植面积1 330 khl-n2,年油菜籽总产量24亿 以上;年耕地每 667rn2综合平均增收200元以上。二是实施特色高效 种植工程。在城市郊区和丘陵山区大力扩大特色高效 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建立一批特色高效粮 食作物、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和优势产区。以“一园一 品”、“一村一品”为抓手,重点发展特色旱杂粮种植 667 kh_rn2、特色蔬菜种植667 khl ̄2、特色优质水果种 植667 khn ̄2、特色名优茶叶种植133千hmz、特色中 药材66.7 RhlTI2,建设一批年收入超过5 000元/667mz 的特色旱杂粮示范园、超过1万元/667m2的特色水 果示范园和名优茶叶示范园、超过1.5万元/667rn2的 特色蔬菜示范园和特色中药材示范园,形成一批特色 产业村。 3.2-2调整养殖业结构稳定生猪养殖规模,积极发 化配置,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8】。 3.1.4可持续原则在当前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 湖南省应根据本区域的综合现状,解决环境、资源、 能源、人口和食物的多重压力,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 益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展草食畜牧、家禽、水产养殖,大力发展特色养殖。 合理布局畜牧养殖空间,加快推动畜牧养殖向农产品 主产区和丘陵山区转移,大力发展林下生态养殖,建 立生态保护区养殖退出机制,推行适度规模生态健 康养殖,做到养殖业与种植业生态协调、经济互补发 3.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措施 3.2.1调整种植业结构建立以水稻为主,其它粮食 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各占适当比例的生态高效 耕作结构。一是实施耕地综合种植增产增效工程。在 双季稻区成片农田实行水稻“保双”高产种植,大力 扩大双季超级稻种植面积;其它农田实行“稻一油”、 “稻一菜”、“烟一稻”等生态高效种植模式,重点扩 大“稻一油”种植面积,主攻一季中、晚稻优质高产 展,实现养殖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步推进。努力 将生猪、草食畜牧、家禽和水产养殖的产值结构由 2013年的57.5:7.8:18.9:15.8调整到2020年的 53:10:20:17,使林下生态规模养殖家禽的比 农业经济管理・113・ 湖南农业科学(HUNAN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5年10月 重达到家禽养殖的50%。 3.2.3大力发展农业服务业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 参考文献: [1]徐端阳,杨建州.基于偏离一份额分析法的福建省林业产业结构 分析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13(16):41_44. 务业,大幅提升农业服务业比重。培育壮大专业服务 公司、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和龙 头企业等各类社会化服务主体,扩大绿色农资供应、 [2]任珂.浅议低碳经济下农林产业结构的调整 .中国农业信息, 2013,(7):267. 病虫害统防统治、农机专业化作业、农业信息社会化 服务的规模和范围,推进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生产, 力争到2020年湖南省农业服务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 中的比重提升4.5个百分点。 3.2.4拓展产业链条第一,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在湖南省每个县(市、区),重点建立1~2个农产品 加工集中区,延长当地农产品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 加工转化率,实现农产品附加增值。第二,大力发展 电子商务和农产品物流业,提高农产品流通交易效率, [3]金赛美.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湖南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求索, 2015,(1):79.82. [4]李松青,刘异玲.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研究[J]_湖南社会 科学,2013,(6):145—147. [5]蒋琳.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探讨[JJ绿色科技, 2012:12.13. [6]崔功豪.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李[8]张瑞.低碳经济下的湖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长沙:中 颖,丁贺,张锐.基于偏离一份额分析法的安徽省林业 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 优势产业的选择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4,(7): 11 5.120 实现农产品生产与市场有效对接。第三,大力发展休 闲旅游农业产业,在城市郊区和旅游景区,建立一批 农业科技园和休闲农庄,发展高端农产品,拓展农业 多功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责任编辑:肖彦资) 圄 (上接第110页) 统计出版社,2014.368.381. [2]赵建欣.农户安全蔬菜供给决策机制研究——基于河北、山东和 浙江菜农的实证[D].杭州:浙江大学管理学院,2008. 究——以江苏省水稻生产为例【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6. [7]张云华,马九杰,孔祥智,等.农户采用无公害和绿色农药行为 的影响因素分析—对山西、陕西和山东15县(市)的实证分析f J1l 中国农村经济,2004,(1):41_49. [8]Adesina AA D,Mabila G B,Nakameleu D E.Economertric Analysis of Adoption ofAlley Farming by Famers in the Forest Zone of Southwest [3]周洁红.农户蔬菜质量安全控制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 省396户菜农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6,(I1):25.34. [4]杨万江.食品安全生产经济研究——基于农户及其关联企业的实 证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205—209. Cameroon[J].Agriculture,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2000,80:255— 265 [5]周应恒,霍丽碉.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经济学思考[J].南京农业大 学学报,2003,(3):91.95. [6】杨天和.基于农户生产行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实证研 (责任编辑:贺艺) ・114・农业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