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是一种教学艺术
柳州三中 钟东华
自古严师出高徒,想必“严”就是指“严厉”了。但是我觉得对学生“严”也要讲究方法。特别是我们老师,更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方法和方式 ,这样才能达到真正、有效的教育。
这个学期我在政教处工作,兼管广播室。刚接手广播室时,里面的设备乱得一团糟,到处都是垃圾,经过我多日的打扫和调试设备,一切终于正常了,看着整洁的广播室,看着自己多日辛勤劳动的结晶,心理满是喜悦。可是好景不长,漂亮的广播室又开始变脏了。因为我发现后来使用这些广播设备的广播站成员的卫生意识并不是很好。这些广播站成员都是从全校的每一个班中选出来的,应该都算是班级里的精英了。当我看到这些学生这样不尊重我的劳动成果,心理非常生气。
有一个学生在播音时,由于天太热,于是用纸巾擦汗,可是每次擦完了不是随手放在桌上,就是随手扔在墙角。每次我发现时,人却已不见了,只见那几个纸团孤零零的留在那儿,好像在嘲笑我:“瞧你那么爱干净。” 我心理在想:“这些学生怎么这样不尊重我的劳动成果。”有一天下午放学,我看到有一个校广播站成员在广播室里。我就说:“你们经常在这里用广播室,要把地板拖一下哦!”他直接回复我:“地已经很干净了,不用拖了。”我说:“这是我平时拖的,要不那来这么干净?你们经常在这里使用设备,这个星期你应该把地板拖一下哦!”他说:“没有拖把。”我接着说:“拐角那边有,你可以去拿。”只见他走后再没见回来。后来的几次,他总是推脱不去劳动。每次叫他劳动,他都借口推脱,看着他坚持不劳动的样子,我可真拿他没办法。虽然我心理非常脑火,但我却不好说出来,因为这些校广播站的成员都是从各个年级各个班里选出来的,是由另一位教师管理的,并不由我管,我只负责管广播室,这下可难为我了。
看着这些学生给我带来的麻烦,但我却不能发火。因为我知道,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特别是处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学生,犯错误是他们的权利。学生们犯错误时,他们迫切想得到的是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年轻的他们正是通过不断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成长、成熟起来的。所以我当时也没有立刻批评他。当然“宽容不等于放纵”。应该说,讲究尺度和分寸,能让学生愉悦接受的、和风细雨式的“绿色批评”,是宽容的孪生姐妹。所以我必须想一个办法来让他心甘情愿地自觉劳动,这样才能长久的保持广播室的整洁。
刚好,学校要举行广播操比赛,他的班级需要录广播操磁带,于是他主动找我请我帮忙。我转念一想:“机会来了。”于是我就说:“可以,我帮你一次,但是你欠我一次——拖广播室的地板。”他这次终于爽快答应:“这没问题。”于是,当我下次再看到他时,他已经开始主动去找拖把,然后把广播室拖得干干净净。我没想到仅仅是我帮了他一次,他就自觉的帮我把广播室打扫得干干净净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在他的带动下,其他成员也开始自觉打扫卫生了。看着广播室又恢复了干净整洁的样子,我想我的教育目的达到了。
我想,有时候宽容也是一种艺术,一种教学艺术。当学生做得不是很好时、或者做错时,我们教师不要过于严厉的批评学生,我们要学会宽容,要善于引导学生。
狄更斯说得好:“宽恕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一种崇高的美德。” 宽容,应是教师的一种事业追求;容错,是教育的一种理想境界。所以,我们教师应该真诚
地容忍、巧妙地善待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错误,学生才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自己的缺点。这样,我们收获的就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也收获了师生认识的沟通、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对话,更收获了智慧、人格和创新!通过这一件事使我认识到,德育工作是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作为教师,平时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所以,现代的严师不仅仅是有着深厚的专业知识,更应该是懂得现代教育理论、懂得教育心理的老师。
从宽容中,我收获了热爱劳动的学生;从宽容中,我知道做一名好的教师,应该学会懂得宽容学生,懂得关心学生,懂得现代的教学艺术。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多一些宽容,就能多一些宽松,多一些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