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0-2021学年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练习:3.2环境污染与

2020-2021学年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练习:3.2环境污染与

来源:华佗小知识


环境污染与

1.关于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危害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威胁生命安全 ②造成财产损失

③不会影响生态环境 ④对社会稳定影响不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突发环境事件会影响自然环境的生态功能,影响生态环境;突发环境事件会诱发环境件,进而影响社会稳定。

2.下列不属于污染物转移的是 ( )

A.罗马尼亚有毒废水泄漏,流经匈牙利、塞尔维亚

B.巴西从英国进口生活和医疗等洋垃圾

C.英国向欧盟出口含有疯牛病病毒的牛肉

D.渤海湾运输石油的船只发生小范围泄漏

【解析】选D。渤海湾属于中国内海,石油发生小范围的泄漏不会影响其他国家,故不属于污染物转移。

读世界各地每年排放的硫、氮量的分布图,完成3~5题。

3.图中显示 ( )

A.硫、氮排放量主要集中于发展中国家

B.中国人均硫、氮排放量较高

C.发达国家硫、氮排放总量较高

D.发达国家人均硫、氮排放量较低

4.据调查北欧的芬兰、瑞典等国的酸雨主要和英国、德国的工业污染有关,其转移的主要途径是 ( )

A.大气运动 B.河流

C.洋流 D.国家之间的产品贸易

5.关于环境问题的治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发达国家拥有先进技术,因而不是环境问题的主要承担者

B.环境污染与人口数量多少成正比

C.解决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是控制人口增长

D.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球共同行动,其中最重要的是环境管理方面的国际合作

【解析】3选C,4选A,5选D。第3题,读图可判断出西欧、北美等发达国家硫、氮排放总量大,人均消费水平高,人均硫、氮排放量也较高。第4题,英国、德国的工业污染随西南风,向北影响北欧地区。英国、德国与北欧各国之间没有河流,洋流主要影响沿海地区。第5题,人口与污染物排放并不是完全的因果关系。中国人口虽多,但排污总量相对低。针对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应注意国际合作。

太平洋马绍尔群岛因为贫穷而被迫定期接受美国的固体废弃物。据此回答6、7题。

6.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实质是 ( )

A.资源短缺

B.任意排放废弃物

C.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D.经济发达程度差异问题在国际环境关系中的体现

7.有关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倾倒的污染物会给他国带来环境污染

B.获得巨额的经济赔偿促进该国的经济发展

C.马绍尔群岛地广人稀,少量的污染不会引起环境问题

D.不会带来危害,因马绍尔群岛属热带气候,环境自净能力强

【解析】6选D,7选A。第6题,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实质是污染物在环境中所发生的空间位置的移动及其所引起的富集、分散和消失的过程;材料反映的污染物转移主要是因为经济利益,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第7题,污染物的转移利于迁出地改善环境条件,但对迁入地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洋垃圾,指进口固体废弃物,有时又特指以走私、夹带等方式进口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或未经许可擅自进口属于进口的固体废弃物。中国曾是全球最大的“洋垃圾”进口国,洋垃圾的进口热潮开始于20世纪末。2017年7月18日,中国正式通知世界贸易组织,从2017年年底开始将不再接收外来垃圾,包括废弃塑胶、纸类、废弃炉渣与纺织品。面对中国的禁令,英美两国正在积极制定彻底解决塑料垃圾问题,但是在相关技术研制成功以及出台前,英美两国在塑料等垃圾处理上仍以寻找替代中国的垃圾出口“接盘侠”为主。据此完成8、9题。

8.中国曾大量进口“洋垃圾”的主要原因是 ( )

A.废弃物处理能力强 B.弥补工业原料短缺

C.产业结构调整需要 D.环境承载力大

9.最有可能成为替代中国成为英美两国垃圾出口“接盘侠”的国家是 ( )

A.加拿大 B.乌克兰

C.新加坡 D.印度尼西亚

【解析】8选B,9选D。第8题,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对原材料需求增大,进口“洋垃圾”可以弥补部分工业原料不足,节约制造成本,从而满足人们对工业产品的需要。第9题,“洋垃圾”虽然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是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为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发达国家对固体废弃物进口有着严格的法律法规和管理。而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为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对固体废弃物进口监管较松,成为“洋垃圾”的出口市场,所以选择发展中国家印度尼西亚。

10.下列四个海域中,若发生同等规模的海上原油泄漏事件,污染程度最重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选A。根据海陆轮廓和经纬度对区域进行定位,可知①为波斯湾,②为加勒比海,

③为墨西哥湾,④为几内亚湾,波斯湾是比较封闭的海域,水体交换的慢,自净能力也差。

如今,波罗的海的海洋生物正面临巨大威胁:海洋中微型藻类的大量繁殖,不仅威胁到其他海洋生物的生存,而且藻类还在波罗的海地区创造出了一片片面积巨大的海洋 “死亡地带”,并有逐渐扩散的趋势,欧洲渔民日日空手而归。据此,完成11、12题。

11.造成波罗的海出现“死亡地带”,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近海城市倾倒的生活垃圾

B.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C.工农业生产向海中排放了大量含磷和氮的废水

D.石油及石油制成品的注入

12.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缓波罗的海“死亡地带”发展趋势的是 ①减少工业、农业污水向海洋中排放

②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③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

④将藻类捞出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11选C,12选B。第11题,由材料可知波罗的海“死亡地带”是藻类过量繁殖导致的,而藻类过量繁殖实际是一种水体的富营养化,与周边地区排入废水含有大量的氮、磷有关。第12题,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可防治酸雨,但对波罗的海的“死亡地带”没有影响,其他措施都对“死亡地带”起到减缓作用。

13.工业废气指企业厂区内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排入空气的含有污染物气体的总称。这些物质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人的体内,有的直接产生危害,有的还有蓄积作用,会更加严重地危害人的健康。下图为欧洲工业废气扩散图。

(1)简述欧洲工业废气扩散的方向及其原因。

(2)简要分析这些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使大气污染加重的同时会对全球气候和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解析】第(1)题,读图分析可知,欧洲工业废气向东扩散,主要原因是该地处于盛行西风

带,受盛行西风的影响,污染物质向东扩散。第(2)题,工业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增加大气的保温作用,使得全球气候变暖。工业大量燃烧矿物燃料,还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导致酸性气体增多,从而会产生酸雨;同时,大量的氟氯烃化合物进入大气层,会消耗臭氧,产生臭氧层空洞。

答案:(1)偏东方向,盛行西风。

(2)二氧化碳会产生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会产生酸雨;氟氯烃化合物会破坏臭氧层。

14. 19世纪中期,美国芝加哥市向注入密歇根湖的河流直接排污,严重影响了水质。当地通过修建人工运河和清淤工程,使原本流入密歇根湖的河流转而流入伊利诺伊河,连通了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两大水系。下图示意运河及水系位置关系。(8分)

简述该工程对当时环境的影响。

【解析】该工程是“修建人工运河和清淤工程”,因此对环境的影响主要看该工程导致了哪些改变,原来的问题是“美国芝加哥市向注入密歇根湖的河流直接排污”导致河流及密歇根湖水质污染,该工程建设后原本流入密歇根湖的河流转而流入伊利诺伊河,故对密歇根湖的污染减轻,对伊利诺伊河污染加重,进一步污染密西西比河。同时注意“连通了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两大水系”会影响水生生物,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

答案:市区河道和密歇根湖邻近水域污染程度降低,河湖水质得以改善;伊利诺伊河水量增加的同时污染物也增加,污染物还会通过河水和侧渗过程污染周边及下游地区;伊利诺伊河是密西西比河的支流,密西西比河流域南北跨度大,其下游地区与五大湖区地理环境差异巨大,水系连通后两大流域水生生物相互影响,水生生态系统受到影响。

下图为欧洲西部局部区域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若图中P处突然发生原油泄漏,其主要扩散的方向是 ( )

A.西北 B.东北 C.西南 D.东南

16.原油泄漏对沿线受影响的国家造成直接危害的产业部门最可能是 A.木材加工工业 B.化工工业

C.采油工业 D.海洋渔业

)

(

【解析】15选B,16选D。第15题,石油泄漏后扩散的方向主要受洋流影响,图示地区位于欧洲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原油泄漏后将向东北方向扩散。第16题,石油污染对沿线受影响的国家造成直接危害的产业部门是渔业部门。

下图为江苏省沿海污染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导致江苏沿海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是 ( )

①海上石油泄漏 ②当地居民生活污染物排放

③洋流携带而来 ④当地生产污染物排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治理江苏沿海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有 ( )

①全面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

②增加资金投入,扩大生产规模

③加强宣传、立法和管理

④禁止水产养殖,保护海洋生态

A.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17选D,18选B。第17题,江苏沿海污染由海岸线向东扩散,主要是生产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导致的;洋流沿海岸线南北流动,图中污染向东扩散,不是洋流携带来的污染物。第18题,全面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强宣传、立法和管理可以治理江苏沿海的污染;增加资金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可能会加剧沿海污染程度;禁止水产养殖的做法不现实。

2019年8月亚马孙平原发生了持续性的森林大火。下图为“2019年8月23日世界部分地区一氧化碳浓度分布图”。据此完成19、20题。

19.南美洲一氧化碳浓度高值区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的原因是 ( )

A.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B.受大气环流的影响

C.火势沿着河谷蔓延

D.赤道低气压带南移

20.美国东北部出现一氧化碳浓度高值区的原因是 ( )

①森林大火多发,烟气排放多

②经济发达,工业废气排放多

③城市密集,生活废气排放多

④乳畜业发达,废气排放多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解析】19选B,20选D。第19题,图中南美洲一氧化碳高值区主要集中于西部地区,而南美洲西部与海洋之间有高大的安第斯山脉相隔,海洋对一氧化碳浓度影响不大;图中显示,南美洲一氧化碳高值区主要位于赤道以南的低纬度地区,8月份,气压带和风带北移,赤道以南的低纬度地区盛行东南信风,受信风影响,一氧化碳随气流由东南向西北运动,导致南美

洲一氧化碳高值区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亚马孙河谷大致呈东西走向,如果火势沿河谷蔓延,不会导致南美洲一氧化碳高值区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第20题,美国东北部地区气候冷湿,8月份为多雨季节,当地森林大火多发的可能性不大,①错误;美国东北部为美国的传统工业区,经济发达,工业企业相对较多,工业废气排放多,导致一氧化碳排放量较大,②正确;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区是美国城市最为密集地区,人口稠密,生活废气排放多,导致一氧化碳排放量较大,③正确;一氧化碳一般由燃烧矿物燃料和生物质所产生,乳畜业不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排放,④错误。

21.酸雨为酸性沉降中的湿沉降。湿沉降是指污染物随着雨、雪、雾、雹等降水形态而降落到地面;干沉降是指在不下雨的日子,从空中降下来的落尘所带的酸性物质。20世纪80年代,酸雨只发生在以重庆为代表的西南地区; 20世纪90年代中期,酸雨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以湖南、江西为代表的华中酸雨区中心区年降水pH值低于4.0,酸雨频率高达90%。目前华北、东北的局部地区也出现酸性降水。下图为中国酸雨空间分布。

(1)据图描述我国酸雨分布特征。

(2)北方二氧化硫排放点众多,但酸雨发生频率远低于南方。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3)结合区域特征,说明重庆市酸雨发生频率高的原因。

【解析】第(1)题,地理事物空间特征的描述注意总体特点与细节特点,还要注意极值区的描述;读图分析可知,总体而言,我国酸雨空间分布不均匀,东南部多于西北部(东部多于西部,南部多于北部);细节与极值方面,重庆、湖南、江西等地以及南部沿海地区酸雨尤为突出。第(2)题,注意材料“酸雨为酸性沉降中的湿沉降”,相比而言,我国北方地区降水较少,酸雨较轻;同时,北方地区多风沙,沙尘中的碱性颗粒也可以缓解酸雨现象。第(3)题,首先酸雨是空气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含量增多导致,重庆市酸雨频率高,这和重庆市的能源消费结构有关;其次注意题干信息“区域特征”,重庆市地处四川盆地地区,一方面,大气稳定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不易扩散,另一方面,四川盆地多阴雨天气,也导致重庆市酸雨频发。

答案:(1)空间分布不均匀,轻酸雨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重酸雨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2)降水量少,空气湿度低;土壤酸度低;偏碱性,扬尘可中合酸性物质。

(3)区域工业发达,能源以含硫较多的煤炭为主;汽车排放大量酸性气体;多山地(地形原因),污染物不易扩散,自净能力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