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06 资源安全与
一、单选题
2020年影响全球最大最广泛的新型冠状病毒横扫全球,同时WTI原油价格发生巨大的波动。完成下面小题。
1.国际原油价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际石油运输受阻
C.各地停产停工石油产品需求减少
B.缓解各地能源紧张
D.世界经济下滑原油购买力下降
2.图中2020年4月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变化我国影响有( ) A.对新能源汽车冲击很大 C.我国制造业的发展 【答案】1.C
2.A
B.石油化工企业成本提高 D.大气污染物排放减少
【解析】1.根据材料,据图可知2020年国际原油价格下跌严重,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响,各地停产停工造成石油产品需求大幅度减少,C正确;国际石油运输受阻会使价格上涨,A错误;原油价格下降并不是为了缓解各地能源紧张,B错误;原油价格并不昂贵,价格下跌与原油购买力下降无关,D错误。故选C。 2.2020年4月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下跌使得燃油车用车成本下降,燃油车销量在一定程度上会上涨,会对新能源汽车造成冲击,A正确;原油价格下跌会使石油化工企业成本下降,会促进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大气污染物排放会增多,BCD错误。故选A。
【点睛】首先需要明确,由于原油开采方式的特殊性,其在开采时不能中途停止开采,故国际原油价格下跌主要是因为开采量大于需求量。石油价格下跌使得我国与石油相关的产业成本下降,生产生活中使用石油作为原料和能源的产业会增加,大气污染物排放会增多。
下图为长三角城市群、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海市碳排放强度在三个时期均低于平均值 B.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取得一定成效
C.江苏省与长三角城市群碳排放强度差异逐渐扩大 D.2015年浙江省人均碳排放强度最低
4.在能源利用方面,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尽早“碳中和”(即排放的二氧化碳被各种方式抵消)( ) ①大力发展电力,代替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 ②用新工艺、新设备提高煤等传统能源的使用效率 ③通过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用的产品和资源 ④技术加持,能源结构转型 A.①②③ 【答案】3.B
B.②③④ 4.B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3.根据图示信息,上海市碳排放强度在2005年高于平均值,A错误;安徽省的碳排放强度高于平均值的量逐渐较小,说明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取得一定成效,B正确;江苏省与长三角城市群碳排放强度差异没有逐渐扩大,C错误;2015年上海市比浙江省的人均碳排放强度低,D错误。故选B。
4.用新工艺、新设备提高煤等传统能源的使用效率;通过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用的产品和资源;技术加持,能源结构转型可以尽早实现碳中和,②③④正确;大力发展电力,代替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并没有实现排放的二氧化碳被各种方式抵消,①错误。所以选B。
【点睛】碳中和,节能减排术语,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发电利用小时数就是一定时期内平均发电设备容量在满负荷运行条件下的运行小时数。平均发电用小时=报告期发电量/报告期的平均发电设备容量。读“我国2008-2015年火电和水电年度利用小时数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关于我国2008-2015年火电和水电年度利用小时数,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电始终高于水电 C.火电和水电呈现正相关
B.火电变化小于水电 D.2016年两者差值最小
6.2013年以来火电年度利用小时数呈现逐年下行的趋势,其原因可能是( ) A.煤炭价格上涨,发电成本上升 C.雨水较充足,水电挤压明显 【答案】5.A
6.C
B.市场对电力需求减少 D.新能源的广泛使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侧重读图分析能力考查。
5.读图,2018-2015年,火电年度利用小时数始终高于水电,A项正确。图示时间段内火电最高为5300左右,最低为4000左右,水电最高为3600左右,最低为3000左右,变化幅度小于火电,B项错误。2010年以前,二者变化幅度不大,2010-2012时间段内呈负相关,C项错误。2014年后两者差值呈变小趋势,但无法断定是2016年差值最小,D项错误。故选A。
6.火电发电量持续下降的原因是电力消费需求放缓及非化石能源发电高速增长影响。由图可知,2013年以来,火电年度利用小时数下降的同时,水电呈上升趋势,故其原因可能是水电挤压明显,C项正确。煤炭价格上涨以及发呆呢成本上升并不是使得火电利用小时数呈逐年下降的原因,A项错误。市场对电力的需求B项错误。应该在不断的增加当中,新能源是指非常规能源,而题目中涉及的仅仅是电能的发电方式的改变,并不是新能源的广泛使用,D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需要明确新能源的定义,以及其与发电方式两种概念的区别。
2020年11月,第三届亚洲海洋风能大会在上海举办,大会旨在帮助海上风电开发商、运营商对新兴市场的发展机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对本地区的技术挑战做好准备。下图为单个漂浮式风力电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我国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场的主要原因是( ) A.陆地风能资源匮乏 C.海上发电成本较低
B.海上风能资源丰富 D.陆地狭小,土地价格高
8.上海若建立图示漂浮式海上风电场( ) A.可以解决我国石油供应紧张问题 C.对海洋生物及鸟类生存没有影响 【答案】7.B
8.D
B.叶片一年中大多数时间面向西南方向 D.有利于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解析】7.我国地处季风气候区,沿海地区夏季东南季风盛行,风能资源丰富,而且海上摩擦力小,风力更大,B正确。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冬季多大风天气,陆地风能资源丰富,A错误;海上发电站的建设需克服更多自然环境的,尤其是基座需要在水下施工,因而建设成本更高,C错误;我国西北内陆陆地广阔,地价低,D错误;故选B。
8.海上风电场的建立能缓解我国石油供应紧张问题,不能解决,A错误;我国东南沿海主要受夏季风东南季风影响,叶片一年中大多数时间应朝向东南方向,B错误;结合图片信息可知,海上风电机组海面以上部分高达110米,海面以下部分需要插入海底,会影响海底生物及鸟类飞行,C错误;风电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风电的应用会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量,利于改善城市大气质量,D正确;故选D。
【点睛】风能是因空气流做功而提供给人类的一种可利用的能量,属于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生物能等)。空气流具有的动能称风能。风能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分布广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属于清洁能源,无污染,可再生能源;受天气气候影响较大。风能发电的优缺点:一、优点,风能为洁净的能量来源;大规模发电成本低于其它发电形式;2风能设施多为不立体化设施,可保护陆地和生态;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很环保,很洁净;风力发电节能环保。二、缺点,风力发电在生态上的问题是可能干扰鸟类飞行。
如美国堪萨斯州的松鸡在风车出现之后已渐渐消失。目前的解决方案是离岸发电,离岸发电价格较高但效率也高。风力发电的经济性不足。风能丰富程度受天气气候影响较大,许多地区的风力有间歇性,季节性。存在风能丰富期与市场需求期不致的情况。如等地在电力需求较高的夏季及白日、是风力较少的时间。风电转换率低。风电场占地面积大。风力发电需要大量土地兴建风力发电场,才可以生产比较多的能源。会造成区域环境变化,产生噪声污染。所以要找一些空旷的地广人稀的地方来兴建。现在的风力发电还未成熟,还有相当发展空间。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2008年在舟山、宁波(镇海)、黄岛、大连分别建设了以地面大型储油罐设施为主的四大储油基地,为我国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的一期工程。2016年,天津、兰州、独山子、舟山(二期)、黄岛(二期)等地二期储备基地建成,包括了西部地区和地下储备库,储备布局更加完善,储备方式趋于合理。下图为我国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库主要分布在( ) A.东部沿海
B.西北内陆
C.铁路沿线
D.油田附近
10.独山子石油储备库的石油最有可能来自( ) A.波斯湾地区 C.马来西亚、文莱 【答案】9.A
10.B
B.俄罗斯、哈萨克斯坦 D.尼日利亚
【解析】9.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库除独山子和兰州外,其他的都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A正确,B错;图中无铁路和油田信息分布,不能表明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库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或油田附近,CD错。故选A。
10.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重要的产油国,也是我国重要的进口石油来源国,独山子油库位于西北部,距离两国都比较近,所以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是其主要的石油来源地,B正确;波斯湾地区、马来西亚、文莱以及尼日利亚的石油资源主要通过海运运至我国,应为我国东部沿海战略石油储备库石油来源,不是独山子石油储备库的石油来源,AC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涉及我国的石油能源安全问题,针对我国石油安全问题,除了建设战略石油储备库以外,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采取多元化进口石油战略;加大能源勘探、开发力度;加快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建设;积极开发新能源,提高新能源比重;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的节能意识;推动产业升级,适当高耗能工业发展。
我国从20世纪末开始由能源出口国变为能源净进口国,石油进口依赖度达60%以上。为保障能源安全,我国规划建设了三条陆上和一条海上油气进口通道,分别为:东北(中一俄)通道、西北(中国一中亚)通道、西南(中一缅)通道以及经马六甲海峡、南海的海运通道。四大通道都是油气兼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我国从20世纪末开始由能源出口国变为能源进口国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内能源储量减少已近枯竭 C.经济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剧增
B.进口能源的价格比国内要低 D.国际市场的能源品质更优
12.我国保障能源进口安全的可行性措施是( ) A.将进口煤炭改为进口石油 C.增加海上石油运输的护卫
B.取消海运,扩地管道运输 D.实施能源进口区域、渠道多元化
13.为保障能源战略供给,我国应该( ) A.加大新能源开发,取代常规能源 C.完善高铁运输网,合理调配能源 【答案】11.C
12.D
13.B
B.建立石油储备基地,增加能源储备 D.加强能源保护,禁止国内能源开发
11.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大幅增加,国内能源供应紧张,致使我国由能源出口国变为能源进口国,故C正确。国内能源储量还没有近枯竭,故A错,进口能源运输成本高、价格高,故B错,进口不是因为能源品质的差异,故D错。故选C。
12.我国目前主要从西亚、北非、中亚、南美等多地进口石油,增加了进口区域,实施能源进口区域、渠道多元化,故D正确。我国主要进口石油不是煤炭,故A错,取消海运是不可能的,在进口渠道上大幅增加了陆路上的管道运输,降低了海上运输石油、天然气带来的风险,且增加海上石油运输的护卫,会大大增加成本,故BC错。故选D。
13.为保障能源战略供给,我国应该建立石油储备基地,增加能源储备,有利于保障我国能源战略供给安全,故B正确。新能源不可能完全取代常规能源,故A错,高铁是客运,故C错,完全禁止也是不可能的,故D错。故选B。
【点睛】我国的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是什么?按照中国的国情,国家提出了 “适度进口、立足根本、开源节流、结构多元、加强海权、扩大国际合作”的总体战略思路。中国能源安全形势目前已经由20世纪80年代的总量平衡的矛盾转化为主要由环保压力引发的结构性矛盾,其中尤以石油安全问题最为突出。 具体比如:加大
参与国际石油市场的竞争力度,大量增加海外份额油的供应,建立石油储备基地,西气东输等等。
2021年4月2日,北京绿色交易所举行了国内首次油轮“碳中和”认证仪式,某油轮在青岛一巴士拉一青岛航程中(1月26日-3月25日)固定源排放所产生的8583吨CO2温室气体,通过购买等量华能风电场产生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进行抵消,实现碳中和。读青岛-巴士拉航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4.该油轮返程时CO2排放量明显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顺流(北印度洋) ②盛行风 ③载货量 ④逆流(北印度洋)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5.国内首例油轮碳中和成功实践的直接影响是( ) A.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 C.提高油轮的经济效益 【答案】14.D15.A
【解析】14.据材料可知,油轮在青岛一巴士拉一青岛航程中(1月26日-3月25日)主要是冬半年,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流向为逆时针不变,青岛一巴士拉是顺流,返程是逆流,航速不同,从而影响碳排放,①不符合,④符合,AC错误;沿途盛行风发生变化,去返程受盛行风的影响差异较小,②不符合,B错误;该油轮返程时CO2排放量明显不同,还可能与载货量大小有关,影响影响碳排放,③符合;综上D正确,故选D。
15.碳中和是指一定时期内,二氧化碳的消除量=排放量,反映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国内首例油轮碳中和成功实践有利于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A正确;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是今后的趋势,不能直接影响,B错误;提高油轮的经济效益不是碳中和的主要目标,C错误;一定程度上能促使人们节约能源,但不是直接影响,D错误;故选A。
B.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D.促使人们节约能源
【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对全球影响:调节全球热量分布。②对流经海区的沿岸气候: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例如: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副热带西岸寒流——沿岸形成荒漠环境;③对海洋生物: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形成著名渔场;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大渔场。例如: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秘鲁渔场、我国的舟山渔场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④海洋污染:扩大了污染范围,加快了净化速度。(目前最严重的海洋污染是石油泄漏造成的)。⑤海洋运输:逆流航行速度慢、能耗高;顺流航行速度快,能耗低。寒暖流交汇处有海雾形成,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威胁航海。 二、综合题
16.读我国油气资源供应体系的三个战略安全区示意图及我国某年成品油产量和市场缺口预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第Ⅰ 安全区 汽油(万吨) 生产量 290 0 1309 7 0 0 消费量 757 444 1173 1039 365 400 煤油(万吨) 生产量 54 0 401 270 0 0 消费量 187 55 245 276 121 91 柴油(万吨) 生产量 545 0 2438 1438 0 0 消费量 995 881 3360 2243 459 704 华北区 东北区 华东区 中南区 西南区 西北区 (1)根据资料,分析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主要特点。
(2)第Ⅲ安全区中,资源前景最好的地区和制度风险最大的地区分别是什么地区? (3)除拓宽国际能源渠道外,我国为解决能源问题,还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1)生产和消费地区分布不均;大多数地区消费量大于生产量,能源供应紧张。 (2)中东、非洲。
(3)加强资源勘探,提高后备储量和产量;积极开发新能源,促进能源消费结构多元化;进行技术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能耗产业;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基地。
【解析】本题目主要考查我国能源开发利用等问题,材料信息完整,结合图表数据回答即可,难度较低,体现了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等学科素养的考查。
(1)由表格数据可知,从生产量看,华北、华东、中南地区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大于东北、西南、西北地区,说明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分布不均,多数地区消费量大于生产量,说明我国整体能源供应紧张。 (2)结合图中信息,我国油气供应体系有三个战略安全区,其中,纵坐标制度风险最高的是非洲,而横坐标资源前景最好的是中东。
(3)除拓宽国际能源渠道外,我国为解决能源问题,可采取的措施可以从开源、节流和储备等角度进行分析。从开源的角度来看,需要加大能源勘探和开发力度;积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促进能源消费结构多元化。从节流的角度来看,需要进行技术的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降低高耗能产业的比重,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从储备的角度来看,需要建立石油储备基地和其他能源基地,保证能源安全。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稀土被称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和\"21世纪新材料宝库\",广泛应用于尖端科技领域,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我国是世界稀土第一储量大国、第一生产大国和第一出口大国。2012年6月发布的《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指出,我国的稀土行业存在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价格严重背离价值等问题。下图为中国稀土矿分布示意图。
(1)概括我国稀土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 (2)分析我国稀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带来的问题。 (3)请为我国稀土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北方多南方少,集中分布在内蒙古,轻稀土资源占90%以上,重稀土主要分布在南方。 (2)过度开发导致稀土资源储量快速减少;开发过科中不注重保护环境,破坏地表植被引发土地沙化,水土流失,造成土壤和水污染;不注重深加工,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价格偏低,浪费严重。
(3)加强管理,控制稀土开采量和出口量;开采、加T过程中加强环境保护;提高开采、深加工技术,延长产业链,提高用加值,增加经济效益。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我国稀土资源分布特点、存在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措施等相关知识。稀土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镧系元素和钪、钇共十七种金属元素的总称。自然界中有250 种稀土矿。稀土有工业\"黄金\"之称,由于其具有优良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能与其他材料组成性能各异、品种繁多的新型材料,其最显著的功能就是大幅度提高其他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1)由材料三可以判断,我国稀土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是:稀土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分布北多南少,主要集中在北方的内蒙古和山东省;北轻南重(北方轻稀土为主,南方重稀为主)。
(2)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发带来的问题是:过度开采,导致稀土资源面临枯竭;破坏植被,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带来严重的土壤和水污染,直接影响人们健康;以出售初级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价格严重背离价值,浪费严重等。
(3)保护我国稀土资源的合理化的措施有推进稀土产业整合,走规模化生产的道路;实施限产保价措施,缓和稀土市场供需矛盾,避免市场低价竞争;减少出口,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经济效益;加强
管理,控制稀土开采量;提高开采技术,提高稀土选矿回收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