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
文化产业大事记 (9.25~10.11)
纪事量98765432108674222253纪事量展节庆广播影艺视术品新拍闻卖出版音像广告设计教育培训旅游会演网出络新媒体体育产业动漫游戏
详情请点击:http://www.ici.pku.edu.cn/academic/view/Iciview/5351.html
案例观察
上威河书镇——“无中生有”的“天下旧书之都”
英国上威河镇(Hay-on-Wye)的居民至今还不足1500名,却拥有42家书店。10英里长的书架、100万册图书和50万人次的年访问率,使小镇获得了“世界第一书镇”和“天下旧书之都”的美誉。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种被查理斯.兰德利称为“无中生有”的文化资源开发方式。 直到1961年,上威河镇还是座颇不讨喜的威尼斯边境城镇,当时在经济上仍仰赖式微的农业市场。而理查德.布斯(Richard Booth)在拥有城堡后,便着手大量买进二手书,直至堆满城堡。当电影院、消防局等建筑遭到弃置,并待价而沽时,总有这位买家等着要买。很快的,剧院书店(Cinema Bookshop)便成为“全球最大的二手书店”。现在镇上的42家书店中涵盖的专业书籍几乎涉及所有领域。不仅如此,这1500位居民还维持着15家大型宾馆、4家饭店,
1
还有许多民宿的生计。如今,咖啡厅、餐厅、古董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上威河镇及其与众不同的交易所带来的名声和观光客,也让布斯与其他人得以开更多的店。 这种“无中生有”的发展理念告诉我们:
1、“无中生有”,是建立在已有资源基础上的大胆创新实践。首先,城市必须拥有可待开发的文化资源基础,不立足于现实发展的“无中生有”并非题中之意。其次,有胆有识的创新、开拓精神。布斯怀揣使整座城镇书店林立并摇身成为国际观光胜地的梦想,一步步实践,缔造了“世界第一书镇”、“旧书之都”的神话。
2、找准城市的发展理念和定位,不失时机的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在上威河镇发展之初,布斯便较低的成本将旧有场地发展成较集中的图书经营区域,成系统、成规模、立威名——打造出了一个具有品牌效应、行业影响力的文化产业集聚区。
3、基础设施的建设的跟进与支持。在上威河镇,各具特色的宾馆、饭店、咖啡店、零售店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为书店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各种支撑,也保证了小镇作为国际观光胜地的综合品质。
(整理援引自查理斯.兰德利所著《创意城市》第77页)
索引研究
1.关键词:城市创意产业 评价指标体系 作者:瞿辉(重庆文理学院) 文章:《试论城市创意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观点:城市创意产业的评价基准包括产业规模、教育科研、区域文化环境、产业就业功能、产
业就业功能、投入五个方面,上述城市创意产业的选择基准可以作为评价和筛选城市创意产业的一级指标。 出处:《东南传媒》2009年第7期【44‐45】
2. 关键词:文化产业 发展方向
作者:祁述裕(国家行政学院综合教研部副主任) 文章:文化产业发展处在重要的关节点 观点:
(1) 我国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一个关键点就是进一步开放市场。
(2) 我国文化产业未来发展要重视文化产业自身的特点,如内容为王等。 (3) 我国文化产业未来发展要重视个体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价值和作用。 (4) 我国文化产业未来发展需要社会的参与。
(5) 我国文化产业未来发展应该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如加强文化建设案例库建设、
数据库建立等。
出处:《艺术评论》2009年第9期【87‐】
3.关键词:文化产业 现状 趋势
作者:范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
2
文章:《五个关键词:中国文化产业的现状透视与趋势判断》 观点:
(1) 未来十年将是文化改革大发展的十年,主管部门应当发挥有效的作用,实施有
效措施来促进改革的进行,需要对转制后的企业进行定位和社会职能划分。
(2)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完善和健全的文化产业法律体系来促进和保障,法治文化的建设
势在必行。
(3) 我国文化产业未来发展需要通过各种途径传播中国文化,引导青年人关注中国文化,树
立民族文化自信心。
(4) 科技创新在未来文化产业发展应该受到重视。
(5) 未来文化产业发展中,中小型文化企业应当受到重视。 出处:《文化创意产业参考》2009年第7期(总第37期)【34‐35】
4.关键词:文化产业 业态变迁
作者:沈望舒 北京社会科学院首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文章:《从幼年走向成年:中国文化产业新兴业态变迁实录》 观点:“幼年期”的中国文化产业新兴业态在表达鲜活发展力的同时,随之而来的争议也反映了
当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值得思考的问题。放眼未来,中国文化产业新兴业态应当着力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完善的整体业态健全路径,以精彩文化内容、高科技含量手段、互为生产性服务业的生产力主体团队的良性运作等为要务,创造出以多元价值被世界文化消费者欣赏为标志的“青春期”中国文化产业新形象。
出处:《文化创意产业参考》2009年第7期(总第37期)【36‐37】
5.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 阶梯 模式
作者:金元浦(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 文章:《定位与选择: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梯与三种模式》 观点:
(1)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三个阶梯:第一个阶梯是东部发达地区,第二个是中部的发
展中地区,第三阶梯是西部欠发达地区。
(2) 文化创意产业第一个阶梯东部发达地区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先导和发展主体,是
进军国际、实现中国创造的主力,采取与世界发达城市发展历程相似的产业发展渐进式模式;文化创意产业第二阶梯城市一方面继续发展制造业,保持我国实体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同时承接东部地区制造业的转移,采取交叉发展的模式;第三阶梯城市采取跨越式发展的模式。
出处:《文化创意产业参考》2009年第7期(总第37期)【38‐40】
6.关键词:文化产业研究者 作为方向
作者:祁述裕(国家行政学院综合教研部副主任) 文章:《中国文化产业研究者未来应有何作为?》 观点:文化产业的研究者应加强以下五个工作:
(1) 文化产业所包括的行业应该有更加科学的分类; (2) 对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应该有分门别类的评估; (3) 不断出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性理论研究成功; (4) 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完善的中国文化产业案例库; (5) 行程各具特色的研究基地和研究中心。 出处:《文化创意产业参考》2009年第7期(总第37期)【44】
7.关键词:文化产业 拐点 趋势
作者:欧阳友权(中南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南大学中国文化产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
3
文章:《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四个拐点与两大趋势》 观点:
(1) 文化产业发展面临四大拐点:第一是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项目的转化;第二是国有文化
资产的市场转制与存量盘活;第三是内容产业的创意与整合;第四是都市与农村文化产业的协同与共赢。
(2) 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存在两个方面的趋势:第一是文化企业的集团化趋势,第二是文化
产业业态支撑的品牌化趋势。
出处:《文化创意产业参考》2009年第7期(总第37期)【4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