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视角下的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
摘要:对城市进行全面更新,有益于改善城市市容市貌,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能力与自然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但由于城市更新涉及物质与非物质这两个方面,在此情况下,则要求相关管理工作部门需做好顶层设计,提升组织实施的整体水平,开拓融资渠道进一步推动多方合作。同时,对城市更新进行有效管理,可以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使资源得到最大化使用,调整社会各个阶层间的利益关系,对城市展开科学的规划与改造,使社会得到均衡发展。
关键词:城市更新;城市规划;城市发展 引言
城市更新视角下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至关重要,只有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在低碳城市理念下科学规划城市空间,重点规划好城市的土地使用,不断对低碳城市规划建设工作当中的保护环境、能源节约等工作有力推进,也只对低碳城市规划建设工作较好的推行,才能够保证我国合理的经济发展和人们较好的生活环境。
1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概述 1.1 19世纪末20世纪初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的时期,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空前加强。这个阶段最主要的特征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这一过程既有民族危机加深,清半殖民地化的沉沦,也有自然经济加快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初步发展的上升。随着工业的推进,工商业蓬勃发展。这一时期,中国诞生了一批因工业、商业、铁路、港口而兴起、繁荣的城市。这些城市的特点是以火车站和港口为中心衍生出了商埠。在对商埠的规划建设中,产生了新的建筑布局,形成了新的城市中心,同时增加了煤气路灯、自来水、下水道、电报局等公共设施。
1.2 1949—1978年
此时期的城市规划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49—1957年,城镇化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国家贯彻落实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建造了大量的工厂,并在工厂周围建设了大量的工厂职工住宅。第二个阶段是1958—1978年,城镇化处于曲折缓慢发展状态。
1.3 1979年以后
20世纪80年代,国家出台了相关法律,科学指导城市规划建设,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和人口合理分布。
2城市更新视角下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土地规划合理性低
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近年来呈现出持续攀升的情况,现如今城市现有的土地资源和土地空间都出现了十分有限的情况,伴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土地上建筑项目也在不断地增加,导致了现有的土地规划出现了十分不合理的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到低碳城市的建设和低碳城市规划工作的落实。而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人口大量增加,也会让地方出现增加城市建筑面积的情况,这在无形之中就会进一步的压缩绿化的面积份额和绿化带的面积,导致城市整体的绿化水平不足,也会对城市内部的空气质量以及景观等造成一定的影响。时间长了就会让城市的绿化环境变得越来越不理想。与此同时,在城市内部的相应资源和空间使用的方面,也会由于人口增加而出现一定的压力和束缚。而城市当中存在的部分工业矿业企业也会因为基础条件不合适的问题,导致了城市相关的生态循环都无法科学合理且有效的运行,没有办法对现如今城市的环境起到正向的影响作用,并且城市出现规划失误的情况,导致许多功能区域出现重复,而城市空间又变得过于紧凑,交通方面释放出来的尾气和出现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多,这些都会影响到城市的空气质量以及实际的城市绿化环境。
2.2城市规划存在一定随意性
在现代化城市建设过程中,为了能够确保城市功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应当严格依照有关规划得以开展。但是目前我国多数城市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存在极强的随意性,甚至是对原有的规划进行随意更改,此种情况的存在,则造成城市总体功能很难得到真正实现,这和城市规划过程中,缺少对具体操作的综合考量息息相关,进而造成其中存在众多问题。同时,由于受到领导班子更替而引起的工作方向变化,或者是受到利益驱使所造成的问题,都会为城市规划带来一定影响。另外,城市在具体发展阶段,不可将破坏城市过去发展轨迹作为切入点,这是因为每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一个极为漫长的落实时间,在此阶段,城市所留存的文化古迹,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彰显精神文化、城市魅力,这对现代化的城市建设而言,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但是一些城市为了得以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对旧城区进行改造时,常常会破坏历史文化街道、文化古迹以及大量具备文化底蕴的古老文化城市建设,这则造成规划完毕之后的城市很难充分满足如今新时期环境下的城市发展需求。
3城市更新视角下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的策略 3.1发挥城市规划引领发展、合理布局的龙头作用
对于现如今城市内部已经建设的工程项目进行不断的管理,对未进行规划的城市空间进行进一步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功能划分,避免出现重复性城市建设的情况,让城市内部的功能区域能够获得进一步的完善和精简。不论是对商业区、工业区还是居民住宅区来说,都需要对空间建筑物的密度进行调整,对绿化面积以及绿化区域进行重视,确保每个区域内部都能够达到合理的绿色面积,以此来对城市的空气质量进行改善,对环境质量进行改善。与此同时,对于城市内部的居民和企业的垃圾分类工作需要重视,不断的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优化,帮助他们能够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资源进行管理,强化节约的力度,最大限度地确保和改善现有的城市环境,以此来推动低碳城市的规划和建设。
3.2明确职能定位,确保城市更新秩序
作为城市更新的组织者和监督者,在对城市更新实施的治理过程中,各级部门需要按照我国市场的转型需求和我国的发展升级要求,来对自身角色作出
重新界定,强化城市更新过程中的监管功能,进而保证城市更新的顺利开展。首先,各地的城市及其职能部门必须对城市计划方案进行高度重视,并把城市规划视为基本前提,来开展城市更新工作,并以此使城市更新能严格地按照城市规划设计方案进行执行,这同时也是城市部门在城市更新中的基本工作,并以此最大程度表现出公共管理属性;其次,城市部门必须重视加强对城市更新中的市场监测和管理力量,对各竞争单位之间的市场收益分配作出科学平衡,构造出一种合理的工商企业、居民之间公允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建立合理、科学的市场机制系统,以便可以进一步推动城市更新的良好发展;最终,城市工作部门应当对社会各个利益方之间展开统筹协调,打造一个有序、良好的社会环境与竞争环境,持续完善与优化城市内部治理机制,以便为城市更新的全面完成,打造优良基础。
结束语
城市规划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关乎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城市进行科学建设、合理规划,不仅能为城市市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又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在今后的城市规划建设中,一定要基于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对建筑进行合理设计,只有这样,城市的历史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承。所以,无论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城市的发展,都需要依托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建设。
参考文献
[1]汪科,邵滢璐,李昕阳,等.基于城市设计体系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实施策略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20,27(4):82-.
[2]李利炯.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性研究[J].现代物业,2020,19(1):178.
[3]郭景,郁银泉,程懋堃,等.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J].建设科技,2015(10):41-43.
[4]王文才.初期东北的市政建设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3.
[5]孙鸿金.近代沈阳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18—1945)[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