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的探讨

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的探讨

来源:华佗小知识


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的探讨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 会计集中核算

一、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意义

1.规范了会计核算工作,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会计工作效率。由于会计核算中心隶属于财政部门,实现了单位行政领导权与会计监督权的分离,确保会计人员可以依法行使会计监督职权。再加上财政部门对会计人员的工作业绩要进行考核,这就促使会计人员对违规的会计事项不予受理,在处理不合法支出时,能自觉进行抵制,即使抵制无效,也会在账上如实反映,保证了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和统一性。

2.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强化财政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支出单位的财政资金集中在会计核算中心的单一账户上,有利于财政部门对资金加强统一凋度和管理,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通过实行财务集中核算,能够全方位,全过程掌握和监督各单位每笔资金的流向。

3.加强会计监督,减少了单位财务支出中可能发生的违规违纪行为。实行财务集中核算后,单位一切收支活动都在财政部门的监控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部分单位及其领导使用单位资金的随意性,也完全避免了单位编造假账簿、假报表的现象。

二、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上的错位。会计集中核算后一改过去的“单位批单位报”为“单位批中心报”。会计集中核算推行前,单位支出只要单位领导“一支笔”就可报销,集中核算后,单位领导签了字还须中心总会计审核后才能报销,为此,少数单位领导产生了抵触情绪,有意放松甚至是放弃财务管理。在会计集中核算实施以后,有些单位的报账会计任命随意,导致报账会计专业能力参差不齐;还有些单位报账会计的待遇不能保证,工作积极性自然得不到充分发挥。

2.会计核算模式上的缺陷。会计集中核算后,会计核算中心一人管多个单位的账,人厅式的工作模式,造成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分离,失去了实地实时监督的优势,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内部控制制度无人管理和执行,造成账务混乱,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甚至财产物资流失。而核算中心只能根据票据来判断,只要手续完备,票据合法有效,不管反映的经济内容是否真实,都必须报销。

3.分账管理上的单一性。会计中心目前只核算固定资产总账科目,财产物资及其明细账仍由原单位管理,会计核算与财产物资管理相脱节。有的单位的固定资产明细账没有如实登记,账实不符、家底不清,账外资产流失现象也时有发生,致使中心的账与单位实物不符,这样就形成了收入票据在国库,支出等会计档案在会计中心,资产及明细账在单位的“板块”结构,破坏了会计资料的完整性,必然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4.会计中心与财政部门对接上的缺口。专项资金是专门用于指定项目的资金,专项经费拨人时,有些单位混淆不清,造成单位挤占挪用,专项经费核算失真。财政部门重分配轻使用的陈旧管理理念,对有些专项资金管理不够严格,跟踪问效流于形式,使得会计中心在专项资金的监管中难以控制。

三、完善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措施

1.理顺关系,推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集中核算有机结合。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会计核算和监督的职能从原单位分离出来交由会计核算中心异地统一行使,容易造成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监督的脱节。为正确处理两者关系,在目前会计核算中心职能未做大的情况下,单位财务人员除做好本单位报账工作外,还要继续搞好经费预算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做好财务收支活动的分析和总结,为领导提供财务决策服务。核算中心要加强与各单位的联系,切实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2.实现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收付的融合。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和国库集中收付制是财政部门当前公共则政改革的两项重要内容。其目的是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加强会计监督,有利于财政资金统一调度,降低财政资金的运行成本。由此可见,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型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将会大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尤其是所提供的月、季、年终决算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囊括资料的全面性及会计信息的可利用性,将有利于对单位收支悄况的全面了解,并保证单位会计核算的完整性。实现收入税收化,支出预算化,账户国库化,了解全面化,核算完整化。

3.完善内外监控制度,确保财产物质的安全,推行采购制度,处理好采购与集中支付的关系。财政部门要严格界定固定资产范围,使会计中心能够统一固定资产人账口径,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报废处置审批制度;健全固定资产财务审核制度,严格规范预算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作为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部分,账实相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预算单位必须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健全固定资产保管制度,做到入账时有验收,领用时有登记,保管账与实物一致,落实固定资产使用责任人制度。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要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建立单位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严格固定资产清查制度,财政部门、会计中心要通过定期全面清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及时掌握固定资产变动情况。

采购是市场经济国家公共支出管理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手段,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的职能范围和作用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革,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推行采购制度,对于强化职能具有十分重

要的作用。因此,要进一步扩大采购的范围和规模,能实行公开招标的,都要按规范的程序实施采购,提高采购工作的透明度。逐步建立采购预算编制体系,按照部门预算编制的内容做好单位所需采购的物品统计、成本核算、采购资金划拨等工作,通过强化采购预算的编制,有计划、高效率地开展采购活动。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一方面加强了对财政支出的管理,一方面也节约了财政资金。因此,对采购资金积极推行集中支付制,采购的资金结算,应本着简化手续;提高效率“的原则,制订资金拨付的方法,明确资金拨付的期限和所需的原始单据,正确处理采购与集中支付的关系。

4.开通远程报账系统和远程查账系统,健全完善会计法规体系。会计核算中心要建立一个高效的运转机制,必须立足于电算化和网络化,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处理日常工作。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核算中心工作人员的超负荷工作量,应建立远程报账网络系统,据了解,核算中心工作人员主要的工作量化在凭证的整理和摘要的输入,实现远程报账后工作人员只需将重点精力放在审核和修改,从而大大减少工作量,提高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对单位而言,各单位报账和凭证的输入工作可以在不同的时间里分散进行;这样到中心报账时可以减少报账等候时间,整个管理流程完全自动化,数据资源完全共享,避免了重复劳动,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开通查账系统,可以使单位及时了解本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和财务收支情况,避免盲目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