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响:政治--君主达到顶峰,矛盾激化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社会风气受到冲击
思想--封建的伦理道德,八股取士,舒服了人们的思想
思想出现西学东渐,使知识分子开拓了眼界,试图摆脱束缚
一、“异端”思想家李贽
1.简介:李贽好卓吾,福建泉州晋江人。祖辈世代经商
2.思想主张:
1)对待传统思想的态度:李贽对统治阶级极力推崇的程朱理学大加鞭挞
 否认孔孟之说是万世之论
 他反对思想的绝对权威
2)人性:
3)哲学:本源--万物皆生于两=矛盾双方
意义:从根本上否定了“天理”的存在,摇撼了“存天理 灭人欲”
的理论基础
3.代表作:《焚书》《藏书》
二、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
1.代表人物: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黄宗羲--《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
王夫之--《读通鉴论》
2.主张:
1)经世致用:含义-提倡以史为鉴,将学术研究和现实相结合.
具体-a:治学-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
      并身体力行
b:经济-(“重农抑商”思想受到挑战)工商皆本
2)政治:批判君主的同时,还提出种种君权的理论和设想--途径:倡导言论
自由;建立自上而下的监督--益处:以保证各级政权机关清正廉洁,
决策正确和国家社会安定
3.评价:
1)对“经世致用”影响深远:实事求是,博学考据的治学方法开清证之风,
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为后世提供了重要思想源泉.
2)对君主:冲击群主统治
其思想在后数百年间仍有启蒙作用
4.思想批判未成主流原因
a-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在萌芽阶段,思想批判缺乏物质基础
b-思想:儒家思想根深蒂固
c-政治:君主制度加强(使这些思想不能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