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    后
花之绚丽妩媚的背后,却是“蜡矩成灰泪始干”般的挣扎与奋斗;鹰之傲击长空的背后,却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般的无数次练习与尝试;运动员们笑傲赛场收获掌声的背后,却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般的付出与幸劳。
我总是成功与侥幸相混淆,总是钟情于命运之神垂青时的欣喜若狂,却忘了,光明的背后是无尽的阴影。
我总是将奋斗与困厄相匹配,总是不愿承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疲惫,却忘了,阴影的背后就有无限光明。
尚为稚子时,母亲就教导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似乎苦与甜天生是一对孪生兄弟,成功的背后总有人难以堪忧的辛酸苦楚,正如苏秦、张仪悬头于梁,刺股以锥,才成就东周诸候间合纵连横的独特风景,又如王献之那一手令人拍案叫绝的“龙飞凤舞”,背后,是浸透了毕生和心血、侵染了大量的墨水,见证了“玉汝于成”的十八缸水。
逐渐开始释然,学会明白不要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不要过于依赖侥幸所获的成功,不要仅仅是顶礼膜拜,倾仰花开的美丽成今日的辉煌。相权之下,更应学会懂得背后付出和道理,才能让成功不再成为“昙花一现”。
《史记》有言:“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似乎关于成功的历史总有太多雷同,但光明的背后是阴影,绝不是偶然!
于是我明白自己更应学会坦然面对背后的一切,挫折、失败、坎坷;绝望、枯竭、干涸,“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是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是苏子的“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是庄子的“曳尾于涂”。并不因释然到颓然,而是由释然过渡到奋然,乐观积极地应对光明的背后,化作一股动力,继而携带前行。
不要指望一蹴而就或一劳永逸,不要指望命运垂青或心存侥幸。懂得掌握“背后艺术”,懂得成就背后总有辛酸苦楚,并以《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般的忍耐,乐观与坚毅去面对,而不是叔本华一味所持的悲观主义,相信终能将背后的阴影,化作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