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实务 租
浅析网络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新闻写作的创新
安兰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400031 )
摘要:近
年来,随着我国网络科学技术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在网络时代这一大环境下,新媒体
的崛起已成为必然趋势。新媒体的出现不仅为广大人民群众获取信息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对传统媒体 的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传统媒体记者在报道新闻的时候,应将主流媒体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同 时不断创新自身的新闻写作方式,将重要的新闻信息以受众感兴趣的形式快速呈现出来,进一步提高 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关键词:互联网;传统媒体;写作方式;创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 (2019 ) 22-0198-01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日益成熟,在网络环境中,新
(四
)“标题党”现象频生
闻可以通过各种载体传播出去,被广大受众看到,逐渐 在互联网视角下,采编人员的新闻撰写形式创新 形成了移动终端新媒体形式。新媒体时代正式到来, 是整个新闻产业改革的“先头”。一些年轻力量 从不同方面对传统媒体造成了较大的冲击。随着新媒 的加人,在给新时代新闻采编部门带来活力的同时,也 体的出现,受众不再处于单向接收信息的地位,它为广 在新闻内容撰写中加入了部分网络符号和语言。主流 大受众和作者创造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任何人都 媒体中开始出现“淘宝体”样式的新闻标题,这些新 可以通过这一平台成为新闻源,通过移动终端,以视频 闻内容的出现,不利于新闻媒体公信力的建立。
或图片等形式将新闻内容发布出来。[1]而传统媒体在 除此之外,一部分网络媒体打着新媒体标签,口喊 新闻采编后,还要经过系新闻内容撰写、排版、印刷等 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口号,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标题 相对烦琐的流程,失去了新闻传播互动性与及时性的 党”现象频生,对媒体的环境和网络风气造成了 优势,在突发事件新闻传播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极为不利的影响。
在传统媒体发展中,广告收人锐减、发行量下滑是其面 二、互联网视角下传统媒体新闻写作的创新策略
临的主要问题。本文针对传统媒体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 写作视角创新
和创新策略展开分析。
与时俱进精神是新闻媒体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
一、传统媒体新闻写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养,要结合新闻数据,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以受众 (一) 受传统编辑模式制约
眼光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深意,将社会发展中的实际 现在传统纸媒的新闻写作方式依然无法摆脱传统
经济、文化动态传递给民众,使新闻报道与人民群众的 工作方式和写作理念的,新闻采编规定具有较强 衣食住行息息相关。新闻的出发点要符合群众需求, 的系统性和严肃性,新闻记者的写作思维在很大程度 内容要贴近百姓的生活,这样的新闻才有扎实的群众 上受到这些规定的制约,创新思维不强,在新闻写作中 基础。然后利用信息化手段,有机结合百姓关注的热 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写作技巧上,新闻评论、新闻术语 点话题和实际的社会经济发展宏观数据,从创新的角 叙述以及新闻数字运用量较大,且新闻写作缺乏灵活 度出发,将新闻信息背后涵盖的深度事实和社会的发 性,过于刻板、机械,未重视新闻写作的可操作性和实 展趋势揭示出来。传统媒体不仅要关注新闻的传播量, 用性,新闻采写方式不符合当代受众的阅读需求。
更应该重视采编人员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定期组织 (二) 编辑水平不向
新闻人员参与借鉴交流与岗位培训等活动,以提高工 新闻编写的专业性极强,采编人员在新闻内容撰 作人员的编辑能力、新闻撰写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等。[3] 写过程中要始终坚持谨慎、负责、细致的态度,避免新 同时,新闻媒体还应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激励考核制度, 闻信息失真、影响社会的正确性。传统新闻内容 激发新闻采编人员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让他们在 撰写方式需要用到较多的专业术语,写作手法枯燥无 撰写新闻内容时积极应用新思想,同时提升其逻辑思 趣,通常情况下整篇新闻内容都是由大量的图表和数 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提升新闻内容的创新性和排版的 据罗列而成。新闻传播失去群众基础,传播效果不理 美化度,促进新闻工作人员在互联网视角下创新自身 想,失去了新闻信息应有的吸引力。现在,由于新闻采 的新闻写作方式,在确保专业性的同时,丰富新闻内 编记者水平存在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闻质量, 容,提高新闻质量。
不利于新闻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 标题样式创新
(三) 新闻采编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题目是文章的灵魂,对一则新闻而言,标题具有极 由于新闻传播要求其内容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严
为重要的作用,一个好标题可以吸引受众的目光,使 谨性,所以对新闻采编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素养有较高 其产生阅读兴趣。传统新闻采编人员在对新闻事件拟 的要求。面对一则新闻,采编人员要从不同层面、不同 题时,切忌冗长、烦琐。编辑在对新闻内容进行版面 角度深人探索和挖掘新闻线索和价值,以专业冷静的 设计和编排时,可以对文章题目进行花样设计,如文包 职业判断和敏锐的新闻直觉,将某一事物不同时间点 题、元宝题、盖文题等,使整个文章版面看起来更具灵 的特点充分反映出来,进而使新闻写作和信息时代的 活性。
新闻特点相吻合。[2]
¥分发挥标题的导向作用,首先要(下转第200页)
传嫘实务
新但
正常进行。此外,要坚持党报姓党的原则,突出党报在 、工作中应有的身份和地位,[5]采取多种方 式,通过不同渠道,积极向上争取,努力争取、 市在报社、资金、人员编制、待遇等方面给予 支持,增强报社员工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增强编采队伍 的凝聚力。
四、结语
地方党报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进行媒体
内部的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坚持引进来和 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坚持“请进来”,邀请业 界专家学者交流经验,及时了解媒体发展的新动态,开 展新媒体理念和技能的专业培训,全力培养编采人员 的全媒体“采、编、发”等综合能力,[4]以有效提高编 采人员的新媒体应对能力;其次,大胆“走出去”,学习 借鉴其他媒体的先进经验。积极组织编采人员走出去, 到先进媒体或者高校学习先进经验,提高自身水平。
融时代,传统媒体尤其是地市级地方党报在
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已经越来越明显,因此必须进行积 极的转型调整,加强对编采人员融媒体意识的培养,提 (三) 转变运行机制,建立融媒体工作平台
还要加大专业人才 地方党报在发展过程中要对策、采、编、制、发流程 升其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此外,
建立融媒体平台,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促 进行内部调整,打通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边界和 的引进力度,
阻隔,在战略上突出“移动优先”,按照“厨房” 进地方党报编采队伍的转型升级。的体系建立融媒体工作平台,结合自身的实际,实现
“报一网一微信矩阵”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四) 细化考核办法,调动编采人员的积极性
[1 ]张苏敏.党报集团的全媒体人才战略—基于杭州日
要想保证编采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促进编采队伍
报报业集团全媒体编采队伍建设实践的分析[j].新 整体素质的提升,就必须对考核机制进行优化。在考
闻与写作,2018 (2):21-24.核机制方面,应该坚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 [2]范宁.浅析融媒体时代如何提高新闻采编人员的综合
原则,细化考核激励办法。例如,对社会关注度高的稿
素质[J] •新闻研究导刊,2019 (5):120.件,以分层的方式给予额外的奖励,对融媒体精品稿件 [3 ]王瑛.浅析全媒体时期传统媒体编采队伍转行的路径
按月、季度和年度进行评比奖励。通过调整激励机制,
与方式[J].新闻研究导刊,2018, 05 ( 11 ) :33.为优秀人才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发展机会,支持人 [4]彭静.融媒体时代民族地区党报队伍建设研究[J].
才多作贡献、多出成果。
中国报业,2017 (09):80-81.(五) 强化保障,增强编采队伍的凝聚力[5 ]孙立梅.全媒体时代党报编辑的创新转型之路[J ].
新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媒体人也要与时俱进。
今传媒,2019 (7) :237.要想做到技术上的不落后,就要提升报社内部技术人
员的水平和能力,加大培训和人员引进的力度。同时, 作者简介:程志坚(
1963— ),男,四川绵阳人,本科,记者,绵 报社方面也要提供研发方面的资金支持,保证研发的阳日报社值班编委,绵阳日报编委会副主任。(上接第198页)注意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不能丢。在互 内容体现在文章的导语和概要中。在新闻排版设计中,
联网视角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已成必然趋势, 要注意导语格式创新,不要千篇一律,语言要精练,便 但是标题设计依然要真实严谨,坚决杜绝“标题党” 于阅读者快速从搜索引擎中找到相关内容。
行为。虽然新闻写作方式要创新,但是必须把握好新 三、结语
闻职业道德底线,一定要避免新闻报道因求新而出现 iih的发展对传统媒体的改革和创新起到了较
失真的情况。
大的促进作用,在新闻信息需求和传播载体改变的背 (三) 写作模式创新
景下,新闻的撰写形式也在不断创新。现在传统媒体 在撰写新闻的过程中,新闻采编人员应针对不同
和新媒体的融合特性较为明显,但传统新闻模型和新 的受众群体,从不同的角度剖析新闻事件,撰写不同的 模型之间要实现完全转换,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内容。新闻内容撰写不仅需要有真实性和可信度,还 还需要一定的发展时间。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传统新 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些竞技性、趣味性、刺激性内 闻撰写形式在不断改革和创新。可以预见,相较于传 容,表现出新闻的个性化特点。记者在编写新闻时, 统新闻写作形式,新的写作模式的实用性、灵活性和包 可以在内容中巧妙地设置一些悬念,以吸引读者注意 容性更强,可以为新闻产业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力;网络时代下新闻传播渠道非常多,载体不同,新闻 内容也要适当改变,将更多的图表引人新闻内容,使新 参考文献:
闻表达方式更多样化,让新闻阅读者可以更直观、准确 [1 ]于涛.互联网视角下传统媒体新闻写作创新思考[j ].
地掌握新闻事件的重点和要点,全面解读新闻内容; 传播力研究,2018, 2 ( 16): 140.
提高新闻策划水平,新闻内容撰写应摒弃传统纯文字 [2]郭晨.浅析高校教育下传统媒体新闻写作如何创
叙述的方式,可以在其中适当加人音频或视频,使新闻 新——基于互联网视角[J ].知识经济,2016 ( 12 ): 174. 内容更丰富、更直观,促进新闻传播。[4]在撰写新闻稿 [3 ]卢晓东.新媒体环境下对传统报纸新闻写作的思考
时,要注意以故事化、平民化的手法来表现新闻内容, [J].新闻世界,2018 ( 11 ):17-19.
增加新闻的亲和力与可读性,建立平民受众基础,正确 [4]付未霞.互联网视域下传统媒体新闻写作的“常”与
引导方向。
“变” [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 (01 ):174+235.
(四) 重视导语和概要的检索作用
新闻采编人员在撰写新闻内容时应对网络信息的 作者简介:安兰(1998—),女,湖北武汉人,本科在读,从事 繁杂性有正确的了解,用简明、准确的语言将新闻重点
传媒研究。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