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10期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NO.10,2015 (总第1 6 4期) JouRNAL OF MUDAN『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eria1 No.164 刍议《了不起的盖茨比 中美国梦的破灭 张 希 萌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北 十堰442000) [摘 要] 美国20世纪文学名著《了不起的盖茨比》再现了美国上个世纪“爵士乐时代”的社会图景,揭示 了“美国梦”的构筑与破灭。作者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在这部作品中以抒情、简洁的语言唱出了一曲饱含韵 味却又令人嘘唏的“美国梦”之歌。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梦;破灭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23(2015)10—0009—02 一、前言 三、《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实现与破灭 上个世纪,美国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推出了 所谓“美国梦”,归根究底就是对金钱的渴求与追捧。 《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小说。作品一经推出,就在美国社 在人们的心中一直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在美国土地上,人人 会引起了巨大反响。小说讲述了家境贫寒的盖茨比如何历 都拥有平等的机会,只要肯努力,肯奋斗,每个人都能成为 经艰辛发家致富,最终从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变成人人 超级富豪。这种信念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体现得淋漓尽 敬仰的超级富豪,却又如何辛苦追求年轻时由于各种原因 致。一个一无所有的人可以通过自身的奋斗和外部的条件 而分手的初恋情人的故事。整部小说再现了美国上个世纪 机会奇迹般地获得巨大的财富,于是荣誉和爱情随之而来, “爵士乐时代”的社会图景,揭示了“美国梦”的构筑与破灭。 自己成为万人景仰的“偶像”。很多美国人都觉得这种梦想 小说的文字精辟独到,结构错落有致,并运用具有画面感的 及其实现梦想的过程是具有真实性的。小说中的盖茨比出 场面和行动,以抒情、简洁的语言为读者唱出了一首饱含韵 身贫寒,他爱慕黛西,却没钱娶她,于是他努力奋斗,盼望能 味却又令人嘘唏的“美国梦”之歌。 够进入魂牵梦绕的上流社会。盖茨比有了如城堡般巨大的 二、《了不起的盖茨比》简介 别墅,可以专门从欧洲定制衣服,所有的美味佳肴也任他品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情节并不复杂,作者如行云流水 尝。他的虚荣心和荣誉感得到了满足,在他奢靡的宴会上, 般地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最扣人心弦的美国梦”。盖茨比出 达官贵族趋之若鹜,绅士淑女纸醉金迷,曾弃他而去的黛西 身贫寒,家徒四壁,却偏偏爱上了一个大家闺秀——黛西。 也重新回到他的怀抱。一切都看似水到渠成,顺顺利利。 黛西似乎也对盖茨比情有独钟,她纯洁可爱,吸引着盖茨比 然而,盖茨比是否真的心安理得,高枕无忧呢?答案不置可 所有的注意力。然而,世界大战突然爆发了,盖茨比不得不 否。 走上战场。当他带着荣誉功勋回家时,却发现黛西早已嫁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上流社会的人们靠疯狂地饮 人。他伤心欲绝,痛苦不堪,开始意识到:要重新夺回黛西, 酒作乐、漫无边际地闲扯来打发无聊的时光,排遣心中的寂 就要变得十分有钱;只有让黛西生活无忧,她才会心甘情愿 寞。盖茨比梦寐以求的黛西妩媚漂亮,举止优雅,却空有一 地跟着自己。就这样,盖茨比开始努力挣钱。终于,凭着一 个美丽的外包装,她重新接受盖茨比,只是寻求婚外情的刺 些不为人称道的手段,盖茨比发财了。他立刻在黛西所住 激。一旦这种刺激伤害到她的切身利益,她就马上跳离“火 的房子对面买了一栋巨大别墅,并广邀贵族前来参加酒会, 圈”。从本质上而言,黛西不但不是那么纯洁可爱,而且是 为的就是吸引黛西。后来他请中间人搭桥,终于与黛西见 个沾染着铜臭味道的浅俗女人,金钱与享乐是她最高的追 了面。即使五年过去了,盖茨比依旧对黛西动心。然而,黛 求,小说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她的声音里充满了金钱”。黛 西早已不再是以前那个天真无邪的小姑娘,她变得庸俗不 西就是一个好逸恶劳、自私自利的女人,这一点和她的丈 堪,极度自私,但盖茨比由于被爱情所蒙蔽,一直不愿意承 夫——那个残忍无情、妒嫉心强的汤姆如出一辙。其实,黛 认黛西的缺点。虽然黛西也被盖茨比的财富所打动,但是 西她并非不爱盖茨比,但是汤姆可以给她带来更多的财富 她一直没有勇气离开她的丈夫——汤姆。当汤姆终于发现 和更稳定的地位,她在过去和现在都不会选择盖茨比。黛 了妻子与盖茨比的私情后,恼羞成怒,质问黛西。黛西与他 西的丑恶灵魂在作品的结尾部分显现得再清楚不过了。盖 大吵一架后离家,并在驾车时撞死了自己丈夫的情人—— 茨比为了替她承担责任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但是她作为 威尔逊太太。为了保护黛西,盖茨比决意为她顶罪。但是 交通事故的责任者,却没有站出来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甚 善妒的汤姆教唆威尔逊杀死了盖茨比。盖茨比死后,黛西 至一走了之,当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对盖茨比没有产生 没有为他送葬,而是与丈夫在外地旅游。风光一时的盖茨 一丝内疚。作者借清楚盖茨比死因的旁观者涅克的抱怨来 比就这样草草结束了他凄惨的一生。 揭露和批判上流社会的虚伪、残忍和见利忘义:“他们不顾 毋庸置疑,《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非常具有代表意 别人,汤姆和黛西——他们砸烂了东西,撞死了人,然后回 义的“美国梦”的实现与“美国梦”的破灭的悲喜剧。作品的 去用他们的金钱,或是随心所欲,或是做任何狼狈为奸的勾 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一股悲剧气息,让人不免进行反思:究竟 当,叫别人去收拾他们留下的残局。”作者几乎是把盖茨比 何谓爱情?何谓人性? 当成他本人来描写,因此在盖茨比身上,我(下转第59页) [收稿日期]2015—04—17 [作者简介]张希萌(1982一),女,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 9 ‘ 1.要转变教学角色,形成正确认知 督促和教师督促,整体教科研能力改善效果欠佳,教科研能 教师在进行新时期教学过程中要对教科研内容进行全 力提升效益并不显著。因此,在对教科研能力培养体系进 面了解,对其作用进行深入挖掘;要对新时期优秀教师的构 行优化的过程中我们应当从多个角度出发,动员社会力量, 成要素进行全面分析,研究该构成要素所蕴含的教科研能 从不同层次着手,形成全面督促和鼓励,从而更优、更好地 力;要对教科研体系进行分析,对教科研能力作用进行探 实现国家百年大计。该过程中社会媒体要加大对教师教科 究,形成正确教科研能力运用方式及效果认知。只有实现 研能力作用的宣传,通过新闻媒体对教科研能力内容、教科 上述内容,教师才能够达到点石成金的效果。教师要认识 研能力作用、教师担负的责任与使命等进行展现,充分弘扬 到教科研能力对新时期教学体系发展的作用,从自身教科 教科研精神,加速教科研体系建设。部门要加大教科 研基本要素着手对教科研能力进行改善,为教学开展奠定 研能力培养监督,构建相应对教育工作机制进行改革, 坚实的基础。要在教师主导的基础上对教学本真进行挖 通过上述改革实现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升,如新媒体课堂 掘,多融入自身智慧,融入有价值、有意义的教育行为,提升 构建、实验性课堂的构建等。学校要定期对教师进行教科 自身软实力,使教科研能力能够在教学中改善,与教育内容 研能力教育,定期实施考评,从而实现对教师教科研工作的 协调共进。 督促,提升教师对教科研能力的重视程度。 2.完善教师角色,挖掘新型途径 四、结语 在对教师教科研能力进行提升的过程中,学校要对教 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 师角色进行定位,要依照教师角色转换关系及角色转换效 的,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一点一滴地积累,教师科研能力才 果对角色转换进行合理定位,形成正确的教学角色。要依 能实现教学由理论型向实际型的转变,并完成了理论知识 照教师基本素质要求和能力要求对教师文化知识水平、理 和实践的结合,为新课程教学体系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与 论知识水平、创新能力、教学素质等进行提升,鼓励教师进 生机,才能适应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行教学创新、总结和反思,从潜移默化中提升教师的教科研 [参考文 献] 能力和素质。要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转变,鼓励教师进行 [1]郭长平.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口].浙江工贸 教学规律总结,在教学规律中挖掘新的教学方法。要给予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27—30. 教师鼓励及激励,让教师能够在新时期教科研工作中越做 [2]刘永健.地方性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研究[J].科技 越好,为教学工作展开打下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还要对 经济市场,2013(7):62—64. 教师师德进行提升,要确保以良好的教师人格影响学生的 [3]李克林,马雪艳.强化地方高校机制建设力促青年教师科研能 人格,达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效果。该过程中要求教 力提升[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54—56. 师严格依照新时期教学工作要求,对教科素质进行提升,构 [4]王守仁.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基础[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2. 建良好的素质体系 [5]曾贞.谈高职英语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7 3.动员社会力量,实现全面督促 (9). [责任编辑:丛爱玲] 在对教师教科研能力进行提升的过程中单纯进行学校 (上接第9页)们看到了作者所赋予他的热情、大方、聪慧、 也如盖茨比一样意气轩昂,志得意满,而他竟在有意无意中 专一的精神和绅士风度。但是即使盖茨比拥有这些高尚品 将结局昭示于《了不起的盖茨比》之中,这究竟是一种巧合, 德,他的梦想也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被撞得支离破碎,这无疑 还是他的未仆先知? 加重了他的悲剧色彩。 另外,作者还在作品中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来表现美 其实,支撑盖茨比追求财富的信念很简单,就是重新得 国梦的破碎。他采用颜色和“灰谷”来象征人物的心态和环 到黛西的芳心。这对盖茨比的一生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但 境的气氛,那码头上的绿灯象征着美国梦,首尾呼应,依然 是,也正是因为对黛西的迷恋是完全构筑在幻想的基础上 如故,但长岛早就已经变迁,追梦者已死去,它仍迷惑着新 的,盖茨比身上带有一丝天真与幼稚。这种天真与幼稚是 的一代。白色代表纯洁,黄色象征了盖茨比美梦的金钱,而 导致盖茨比悲剧的导火线。他美化爱情,美化黛西,也美化 “东端”和“西端”之间则是一片灰色土地。作品的字里行间 了他所身处的那个世界。然而,他对那个世界知之甚少,只 都交织着讽刺和浪漫色彩,让人在阅读这部作品时欲罢不 是盲目模仿那些贵族的言谈举止,却始终无法融入那个群 能,沉迷不已。 体,他并不了解他们为富不仁、残酷无情的本质,也不了解 四、结语 他们游戏人生的态度,所以盖茨比的美国梦终将破灭。盖 毫无疑问,盖茨比是一个时代的最佳缩影,见证了“美 茨比的一生都仿佛生活在梦境里,游离于那个世界,他被美 国梦”破灭的所有过程,也是“美国梦”的牺牲品。对于美国 丽的幻影所迷惑,而且沉醉其中,越陷越深,对潜在的危机 梦,盖茨比深信不疑,但是他不是单纯追求金钱,只是希望 毫无察觉,直至死时仍执迷不悟,还在痴想“黛西爱的是 通过金钱来追求爱情。他的梦想具有一丝浪漫气息,他的 他”,所以他被那个他一心向往的世界所遗弃也就自然而然 痴情和执着也完全配得上“了不起”的评价。但是,盖茨比 不可避免了。盖茨比为了梦幻的爱,选择了毁灭自己,这的 的爱建筑在由自己构想的那个不切实际的虚幻境界里,所 确动人,可总让人觉得有些可怜。有人说,盖茨比在被杀死 以在他身上我们又看到了他的幼稚和天真,正是由于他的 之前就已经死了,这有一定的合理之处。盖茨比后半生的 这种个性,他美化了他的爱人、他的爱情,以及他置身的世 全部意义就是重新得到黛西,当他在泳池中苦苦等待那个 界。其实他的悲哀就在于他用生命做了一个不合情理的美 永远不会打来的电话时,他的心正在慢慢死掉。盖茨比的 梦,直至死时仍执迷不悟。这正是他的悲剧所在。 悲剧不只是个人的悲剧,他是上世纪2O年代美国社会的缩 [参 考 文 献] 影,他的毁灭正是“美国梦”幻灭的生动实例。作者对于盖 [1]杨春会.菲茨杰拉德的象征主义手法口].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 茨比的发愤图强只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而对于他发迹 院学报,2009(4). 后的生活却用了大量的篇幅不厌其烦地渲染描述。作者的 [2]张静,马丽菲,冯英巧.《了不起的盖茨比》对《圣经》原型的化用 用意似乎不在于表现一个“美国梦”是如何成就的,而在于 [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4). 表现一个“美国梦”是如何破灭的。当人们获得金钱和财富 [3]晋艳,杨洋,樊华.浅论象征主义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运用 的时候,他们还能再同时获得其他的东西吗?作者的立意 [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4). 是对于一种生活目标丧失的感伤,是对于无法把握未来的 [4]卢瑁,杨棒,郭徽.谈《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隐喻手法[J].作 家,2o08(8). 无奈的慨叹,他也许想告诉人们曲终人散时,繁华只是梦, [5]朱艳阳.《了不起的盖茨比》与美国消费文化[J].洛阳师范学院 荣华地位的背后是挡不住的流水落花。令人惊奇的是作者 学报,2006(3). 当年创作这部作品时正处在事业、爱情和财富的鼎盛状态, [责任编辑:毕橹欣] ・ 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