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7,2Ol3 现代商贸工业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2013年第17期 基于市民感受的杭州西湖景区设计研究 杨文韬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51) 摘 要:在对杭州西湖景区的实地考察后,发现西湖景区把独特自然景观、地方文脉典故和现代化的城市的改造整合 的极具特点,其整体景观设计手法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并且在人口密集的现代大城市的景观设计过程中,寻求了一条提升 市民感受与保证城市建设的平衡之路。对其中的一些设计方法和措施进行总结。 关键词:杭州西湖景区;市民感受;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7—0049—02 西湖,自古以来就是杭州的代表,秀丽的自然景色和丰 富的人文典故如同巨大的宝库,散发出诱人的光彩。作为 面对城市发展与保护自然之间的矛盾,杭州市做了很 多的工作。西湖景区想要提升其可达性,形成快捷方便的 相对于其它发展较 我国最有名的旅游休闲地之一,自古以来就有人间天堂的 交通网络,需要面对其独特的历史背景,美称。按照其区位分布,西湖可以被分为了湖心区、湖滨 晚的现代城市(如深圳),西湖景区具有如下特点:首先,西 区、钱塘区、南山区、北山区五个分区,占地面积达到了49 湖景区周边与内部的交通系统道路尺度都较小,同时还有 很多的历史古建,由于这个原因,道路很难扩宽。当车流较 平方公里。 这是相当舒适的游 更为特别的是,苏杭之地,特别是西湖周边,自古以来 少时,西湖的自然风光与城市交相辉映,游玩其中的市民感受也身心舒适。但是面对越来 就是人才辈出之地,也是文人墨客聚集之所,在这俊秀柔美 玩环境,特别是旅游旺季和上下班高峰期的拥堵,改 的自然风光之中,发生过无数让人传诵的故事和传说,这些 越拥堵的交通,都成为了西湖独特的魅力,让人回味让人沉醉。“日出江花 善市民的感受的要求开始变得迫切起来,根据《杭州湖滨旅 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的诗句是对 苏杭独特氛围最好的写照。 游商贸步行街区城市设计》(以下简称设计)西湖景区交通 改造做了以下的改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张的今天,各种问 (1)对现状进行调整,修改步行系统。把现有部分车行 题随之出现。今天的西湖景区经历了重新的规划设计,改 修改为人行通道,人车分流,购物与送货分离,希望能够使 造之后的西湖滨水景区既保持自己的特点,又紧跟了时代 车行到达每一家店铺的后门送货;同时还要保证周边车行 市民能够通过地铁、公车、步行等多种方式快捷 的步伐,这种效果是如何达到的?这是本文希望思考的问 的便捷性,的到达商业步行街。 题 1景观的现代改造 作为城市中心重要的滨水景观区域,与各种城市周边 (2)使滨水景区与步行街相互交融,充分发挥城市中心 自然景观的优势,希望把滨水区的文脉历史与商业区的现 代发展充分的结合,把西湖的文脉融进现代的商业,保护同 时大力的发展滨水区商业区特色。 (3)最后是增加人行通道的趣味与品质。发挥老牌特 色商业街区延安路的特点,建设成西湖游玩的中转站,改善 市民和旅游者的感受。对商业街品牌进行统一管理及提 升,减少重复建设,同时把吃、穿、住、用互相交织,混合、互 补,提高地区整体的质量。 1.2复合的空间改造 的景点相比,西湖景区的区位优势非常有利于利用自身特 点,改善市民感受。 在杭州西湖景区的东侧,是著名的湖滨旅游商贸步行 街,作为湖滨商业街具有连接城市与西湖风光的独特地理 位置,笔者认为,景区的这个独特优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 面改善市民的感受。 (1)相对于同类型的以亲近自然为特点的休闲场所,特 别是那些远离城市生活区,需要开车几小时才能到达的景 点,西湖景区的地理位置非常具有优势,因为它可以成为一 西湖景区内老牌的商业街区延安路,单一的人车混行 的方式已不能满足交通的需求,降低了滨水区的市民感受, 立体交通的需求已经相当迫切。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要把连接商业街的延安路改 造为新型的道路系统,同时必须保证沿街的古建筑的观赏 种生活中的常态休闲方式。 (2)在爆炸式发展的城市中,这里是城市中极为难得的 现代生活与自然风光交融的区域,市民在西湖景区游玩的 过程中,还能享受到其它周边地区不能享受到的吃、住等方 性,而且这些改造与保护必须与现有的城市规划相结合,与 周边其它街区的人、车行系统及滨水景区统一融合,西湖景 区的《杭州湖滨旅游商贸步行街区城市设计》做了如下规 面的便利。 1.1景区可达性改造 现代城市在不断的发展,杭州作为全国较发达的城市, 划。 城市交通的压力日益增加,钢筋水泥不断的侵蚀着自然绿 (1)把商业和部分人行改入地下,形成地下商业街,使 地,享受绿色景观、与自然交流的空间机会越来越难得。西 延安路车行道路更加高效。 (2)湖滨路成为了地下道路,新建了隧道,连通城市与 湖作为市民能够较快到达的常态自然休闲景区,周边的交 通也变得越来越拥堵,如何使城市各个地区能够方便快捷 西湖景区的步行系统。 的到达西湖景区,提升其可达性,这是提升市民感受的一个 (3)商业区只用两条高效车行道,其它成为步行系统, 紧迫要求 商业的购与供分离,这样步行系统更加怏捷。 一一49— 现代商贸工业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2013年笫17期 2 自然景观与地方文脉的结合 2.1空间的意境 名的,游历这些景点,市民得到的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史 能了解城市的历史,激发市民感受,融人到景区文脉与景观 这是一种无可比拟的向心力,身处其巾,必 在两湖景区考察的3天巾,虽然不能仔细考察所有的 交融的氛围中,然感受骄傲和自信,市民的感受也将得到提高。以下将介 节点,可还是对西湖景区的意境有了非常强烈的感受。  西湖景区可以结合老杭州城市独有的空间特点,虽然 绍西湖十景中笔者印象比较深刻的几个。断桥残雪,这里有西湖最为凄美爱情的开端,数百年来 随着城市发展的需求,调整了部分的布局,仍然具有极大地 传说“白蛇传”中许仙与白娘子,缘起 吸引力。特别是景区内自然景观与城市山、水、建筑等相结 在市民之中流传甚广,合的格局,更是在数百年的改造与建设中,变得越来越具有 于此桥一“断桥”。而雪后的断桥,更有其残山剩水的中式 灵气。 意境,“断桥残雪”之名当然也就应景而生了。 而景点双峰插云,两奇峰直人云霄,蔚为壮观,更被诗 (1)西湖之美在于山。三面环lII是隽秀的西湖景区得 天独厚的优势:北面有仙姑山、灵隐山、宝石山、栖霞岭、北 人陈璨描叙为:“南北高峰高持天,两峰相似不相连。晚来 高峰等,一起称北山;西南有理安山、龙井山、南高峰、大慈 山、烟霞岭,临石山、风凰山、吴山、南屏山等,一起称南山; 每当到了傍晚时分、或者节日假日与家人好友一同登高望 远,有益身心同时也能增进感情。 (2)西湖之美在于山,更在于水,以水为中心,水的灵气 融人了整个城市的灵魂。不管是在城市中远观一湖碧水, 心中格局豁然开朗。还是徜徉于水边,放松自己的心情。 如同一缕缕清泉,西湖景区从各个角度渗透到了市民的心 中。 (3)行走于西湖俊秀蜿蜒的河边小路,看着三五成群林 星散布的人们,在湖岸与绿树之间穿梭,如同梦幻一般,觉 得自己一直在游离在林间小道、古典花园、滨水小路之间, 这是一种似真似幻的感受,如同触及到了心中的仙境,心和 身体同时感受到了愉悦。 (4)而更提升这种景观意境的,在于西湖之上新罗棋布 的形态各异的桥梁,这些带着历史痕迹的景观构筑物为湖 面增添了一抹别样的风情,登上小桥,手扶栏杆,景色与在 湖边截然不同,这是一种凌风而立的味道,湖风拂面,目光 在桥柱上形态各异的浮雕石刻与湖面泛起的泠泠波光之间 游移,愉悦的心情似乎也在飘荡着。 西湖景区在成名多年之后,游人市民在景区之内游玩, 依然能够感觉自己心情愉悦,如同来到了仙境。除了其广 为人知的隽秀山水之外,更是因为各种景观交织的意境升 华,这是西湖的灵魂,也是数千年来积淀下来的醇香。 笔者需要思考的是西湖景区意境与市民感受之间是如 何联系起来的呢? 首先于西湖拥有面积非常的巨大的水面,视野广阔,同 时随着时间的变化,天光和云影、雨雪和风雷,还有四季更 迭和朝暮晨昏等各种的光影及天象气候,会使西湖有各种 形态各异的表现形式,这是静与动变化、虚与实相继的特别 氛嗣,这是影响市民感受的最佳媒介,这是西湖在不同的时 间各异景观的根源,也是西湖的魅力来源。“山山水水处处 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是黄文中对西湖意境 最为准确的描写。 无数文人骚客在这意境之中迷倒,流连其中,而后诗兴 大发,其中“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绝对是这 种意境的千古写照。 2.2文脉与景观的交织 住 湖滨水 ,留下过太多的文人墨客的墨宝,还有那 数不尽的民间传说,这些与变幻的景色交织,能够使市民深 刎的体会到历史的香醇与厚重。西湖十景则是其中最为著 新雨未雨时,四山云雾锁二尖”。 景点雷峰夕照也是与传说“白蛇传”中的一个著名景 点,夕阳西下,高塔、湖面、倒影相互辉映,交织着凄美的白 娘子传说,不管是远观雷峰塔,还是在古塔之上远眺,都有 一种难以言语的意境,元尹廷高的“湖上画船归欲尽,孤峰 犹带夕阳红”则是最好写照。 曲苑风荷,“曲苑”原是南宋朝廷开设的酿酒工坊,修建 在当时的西湖边,在湖面岸边养殖荷花,笔者游玩至此,虽 游人如云,但是倚廊而坐,放眼看去,绿海之中点点红花,湖 与岸之间清香弥漫,大有“接天碧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 红”之感。在炎炎夏日,临湖观荷,夏日静坐曲院的长廊之 中,细细倾听风吹荷叶,远观红莲碧叶的水景,能带来怎样 的市民感受,已经不言而喻了。 3 结论 杭州西湖景区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了相当成熟的城市 滨水景区改造模式,不仅仅利用独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脉 方面的优势,还充分的考虑了杭州市发展过程中浮现出来 的新问题,重点改善市民在滨水区的感受,笔者认为,滨水 景区的设计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 (1)因地制宜,立足于景区的自然景色特点,改善市民 的感受。 (2)利用景区的历史文脉,使其与景色水融,更能 加强市民感受。 (3)面对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的新问题,通过立体交通 和改进人行车行系统保持了城市中心滨水区在可达性与空 间上的优势,提升市民感受。 参考文献 [1]白居易.唐宋词鉴赏辞典[M].第三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26. Eel毛翊天,邢晓明,华星星.杭州西湖湖滨景区规划设计[J].中国园 林,2009,25(8):54-55. E3]黄文中.黄文中西湖楹贴集联语[M].第三版.上海:上海辞书出 版社,l995:23. [4]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唐宋词鉴赏辞典EM3.上海:上海辞书出 版社,l988:35. [5]陈璨.双峰插云EEB/OL].http://www.cityup.org,2007—11-10. [6]尹延高.雷峰夕照[EB/()L].http://www.chinanews.corn.2008 9—27. [7]杨万里.晓出净慈庵送林子方宋.唐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 海辞书出版社,198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