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热点:“三农”问题 2010-03-02 13:23 (四)“三农”问题 20、关键词:农民增收
背景链接:2009年2月1日,正式发布的“一号”文件即《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再一次锁定“三农”问题,文件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首要任务是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坚决防止农民收入徘徊,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这充分体现了党、在新形势下对增加农民收入的高度重视。 标准表述:
增加农民收入要算加法,也要算减法,加快农村教育、医疗事业,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农民的支出,最终也是增加了农民的收入。2009年农民增收是要利用好价格和补贴两个杠杆,做好增加农民工就业和农民返乡创业这两篇农民增加收入的文章。
一、促进农民增收,要努力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农产品价格高低,直接影响农民收入。要进一步理顺农产品价格,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有效引导市场走势,促进粮食价格合理回升。搞好农产品购销和调运,完善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利益分配机制,让农民从价格上升、产品增值中得到更多实惠。
二、促进农民增收,要逐步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农业补贴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提高补贴标准。大规模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加大农资综合补贴力度,完善补贴办法。
三、促进农民增收,要积极促进农民就业创业。要内外联动,多种措施并举,最大限度拓展就业增收空间。扩大农业产业链的就业容量,发展精深加工,在生产的广度深度中增加就业容量。拓展农村二、三产业就业渠道,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高度重视农民工返乡回流问题,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采取多种措施稳定就业岗位。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从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予以支持。加强返乡农民工技能培训,提高创业就业能力。 四、促进农民增收,要大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要制定有效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县域流动,增强县域经济对农民就业增收的带动能力。科学规划产业发展,积极引导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向县域转移,大力培育特色支柱产业。促进乡镇企业健康发展,推进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重点支持成长性好、就业容量大的企业做大做强。 ●黄,第三档
21、关键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背景链接:针对农村资金需求 “小、散、短、快” 的特点,国家从06年起在全国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截至今年6月末,全国已有118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其中村镇银行100家,贷款公司7家。但依然不能满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经同意,银监会决定从2009年到2011年,在全国推进设立1300家左右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弥补当前农村金融服务空白。这些金融机构主要分布在农业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县域、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的县域,以及国定、省定贫困县和中小企业活跃县域,同时放宽企业融资条件。 标准表述:
作为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的新渠道,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填补了中小企业融资空白。同时,放宽企业融资条件,可以调动民间资本,扩大内需,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巨大作用:
一是有利于缓解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的矛盾。目前,为农村提供主要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还有限,农村人均拥有机构网点、从业人员与实际需求相比差距仍然较大,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矛盾仍很突出。
二是有利于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2006-2008年,通过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现有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和延伸服务,解决了1878个零金融服务乡镇的金融服务问题,但截至2008年末,仍有1424个乡镇没有金融服务,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仍有待提高。
三是有利于改进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状况。目前,农村机构众多,但提供贷款等服务的机构大多却只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农业银行,资金回流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垄断经营情况仍较普遍,市场结构失衡,竞争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是有利于发挥各方参与机构培育发展的积极性。各级、各类资本通过各种方式向监管部门表达了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农村金融业务,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强烈愿望。为此,加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培育力度,有效促进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中小企业发展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
22、关键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
背景链接: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决定,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国家为每个新农保参保人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缴费的资助,地方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全部记入个人账户。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于长期缴费的农村居民,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提高和加发部分的资金由地方支出。 标准表述:
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补贴构成。其中主要供款方是,而的财政补贴是新农保最核心的一点。新农保中有一条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里没有的,这个原则就是“有弹性”。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里面,规定的缴费比例、规定的领取资格、规定的支付标准。而新农保里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收入水平高低进行选择,同时允许地方增设缴费标准,可以向上增设,也可以向下增设,这就是为了适应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农民收入水平高低差异相对较大的实际情况。从根本上来说,新农保制度安排有利于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各级要充分认识开展新农保试点工作的重大意义,将其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切实履行新农保工作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新农保的统筹规划、制定、统一管理、综合协调等工作。在充分调研、多方论证、周密测算的基础上,制定具体办法和实施方案,切实做好实施工作。 建立新农保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决策,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重大举措,是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基础性工程,
是实现广大农村居民老有所养、促进家庭和谐、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惠民。有关部门要坚持正确的导向,运用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加强对试点工作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和各项的宣传,使这项惠民深入人心,引导适龄农民积极参保。
(五)生态建设
23、关键词:抗旱救灾
背景链接:6月中旬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部分地区相继发生了严重的夏伏旱。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显示,截至9月1日,全国农作物受旱面积1.2亿亩,其中干枯37万亩;701万人、379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重旱区主要为内蒙古、辽宁、河北、吉林、湖南、广西等6个省区,一些地区出现50年不遇甚至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经济损失严重。
自然灾害是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不仅仅是自然因素,还有社会因素。虽然还没有充分证据表明,此次的灾情与生态环境恶化有必然联系,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植被遭受破坏,自然蓄水能力差,导致水资源严重短缺,也是不争的事实,近年来,追逐眼前的经济利益助长了人们的短视行为,客观上“促成”了旱灾的频繁发生。
标准表述:
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强化农业基础的紧迫任务,要狠抓农田水利建设,采取奖励补助等形式,调动农民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引导农民积极采用节水设备和技术,加快构建强化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尽快改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长期薄弱的局面。
2009年2月8日总理在河南农村视察明确指出,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提高农业抗旱能力的要本之策, 要加强控制性水源工程和应急性水源工程建设,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灌区配套改造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促进粮食稳定增长,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所谓机制就是为了达到一个确定的目标形成一系列科学、规范、配套,可行的制度和方法)需要统筹考虑各种因素:首先,需要国家的支持,通过资金支持,鼓励农民建立合作经济社等方式进行性辅助;还需要市场的高效调节,市场的效率和竞争机制可以调节价格也可以保证农民的用水效率,也需要农民合作起来,实现乡村社会基础的重建和共同体维持,把乡村水利供给的社会基础筑牢。 抗旱减灾是个系统工程,必须克服靠天等雨的意识和松懈麻痹的思想,实行科学规划和综合治理,才能提高长效应急抗旱减灾能力。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既能增加机械、建材等的需求,拉动当前的经济增长,又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不论对当前还是长远,都具有重要意义。要大幅度增加财政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主要投入大型工程和公益性设施,同时对农民建设小型农田设施进行补助和奖励。”
旱情如此严重,其直接元区固然是天灾,但幕后黑手却是人祸。透视旱灾,缺的不仅是水,也暴露出背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仍然薄弱、抗旱意识不强、水资源的粗放利用等问题。很多地方重工轻农、重商轻农,农业水利建设基本没有投入。 24、关键词:水污染
背景链接: 2009年7月23日,一场暴雨后,内蒙古赤峰市新城区九龙供水公司九号水源井被雨污水淹没。7月24日、25日赤峰市新城区陆续有居民饮用自
来水后患病,患者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由于没有得到有效控制。27日,内蒙古赤峰市新城区水受污染事件已致1154人就诊引发了当地居民的用水恐慌。 标准表述:
水源被污染三天后,该公司才向社会以及相关监管部门公布污染信息,难免被质疑存在缓报、迟报、瞒报情况。同时,由于对水污染后果估计不足造成了危害的扩大。自来水作为涉及民生的公品,不应该在此时出现缺位,而让营利性公司管理。同时,在监管方面存在重大的漏洞,应该对百姓的生活安全负责。
25、关键词:血铅超标
背景链接:偶然机会,陕西凤翔青镇6岁女童苗凡被查出 “铅中毒性胃炎”。随后长青镇两个村庄615名儿童被确认血铅超标,其中166人属于中度、重度铅中毒,需要住院进行排铅治疗,而最可能造成血铅超标的是东岭集团冶炼公司,但其废物排放量都合乎国家标准。附近数百愤怒的村民冲击东岭厂区,厂区铁路专用线把近300米围墙掀翻。随后,宝鸡市戴征社赶到东岭集团,向冲击厂区的数百名村民鞠躬道歉,并承诺凡是患儿驱铅治疗的费用,以及搬迁方案的费用,将尽最大努力予以承担。 几乎与此同时,湖南武冈横江村也出现了大量儿童血铅超标中毒事件,也引发了大规模的群众冲突。据悉,这与当地一家黑冶炼厂有关。 标准表述:
首先,工厂的排放都符合国家的标准,但是累积的排放都是在一个区域,依然会造成区域内生活的人血铅超标。这对我们的国家标准提出了挑战。其次,如何考核的政绩。东菱集团在当时无疑是某些的重要政绩才导致了把工厂建在了居民聚集区,同时并没有对附近的居民进行迁移。最后,以后如何防患于未然,建立群众维权的合法渠道,不要等出现了大规模的群众性事件,相关领导才出面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