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申论三农问题

申论三农问题

来源:华佗小知识


三农问题

一、农民工问题

(一)进城务工人员存在权益受侵害的现象

1.一些地方在农民工务工就业的职业、工种等方面,设置了许多不合理。 2.企业用工和劳动管理很不规范。

3.劳动岗位极不稳定,报酬难以有效保证。 4.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 5.社会基本保险普遍缺失。

(二)进城务工人员权益受侵害的主要原因

1.许多人观念上有错误,以农民来定位“进城务工人员”。 2.社会保障不完善。 (三)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对策

1.解决好雇佣者对进城务工人员随意克扣工钱和拖欠工资等问题 2.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健康保障。

3.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培训,提高其技能和素质。 4.确立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伤保险制度。 5.确立进城务工人员工资分配办法。 6.帮助建立一个具体的进城务工人员组织。 二、拖欠民工工资问题 (一)民工工资问题的原因

1.一些地方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及一些房地产项目资金来源不落实,是造成拖欠的重要原因。

2.部分开发商资金不足,盲目立项、开工。

3.施工企业垫资施工,导致总包单位无力垫资又要求分包单位垫资施工的恶性循环,进而造成民工工资的拖欠。

4.包工头为了自身利益多赚利润,故意拖欠。

5.包工头不与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导致民工投诉时缺乏法律依据;另外,不按时发工资也是造成民工工资被拖欠的原因之一。 (二)解决民工工资拖欠的对策

1.充分认识解决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重要性。

第一,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对于维护人民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第三,是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制止“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要求。 2.要采取有力措施,完善相关制度。

第一,应该建立一个认定拖欠民工工资的制度。国家应该制定统一的《民工拖欠工资管理条例》,而不是各地自搞一套。

第二,要建立民工任职的资质人定,以此遏制我国由于民工进城没有管理造成的巨大浪费。

第三,要建立劳动合约的认定制度,通过第三者公证,在打官司的时候就具有法律效力。

3.要加强民工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教育,增强其维权意识。 三、农民增收问题

“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农民收入问题。目前我国农民的收入状况,总的来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一)影响农民增收的相关因素

1. 农产品成本高、价格低、了农民增收 2.农业经营结构不合理阻碍了农民增收。 3.农民负担居高不下掣肘了农民增收。 4.非农岗位就业不足抑制了农民增收 (二)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分析 1. 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是关键。 2.农业结构调整是必要条件。

3.发展劳务经济,改革户籍管理是必要途径。

4.减轻农民负担是保正。 第五, 加大投入是基础。 四、农民就业问题

(一)大力推动农民就业创业工程,切实帮助农民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引导,培养良好的就业风气。

(二)建立完善的技能培训体系,抓好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农民的技能素质。积极推荐就业。

(三)落实就业补贴,鼓励企业使用本地群众。

(四)建成标准统一、制度完善、功能齐全的一站式就业服务平台,实现就业服务向农村延伸。

(五)适当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废除城乡二元化结构,让农民能与城市人进行公平的就业竞争

五、发展现代农业对策

(一)整合农业资源,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发展都市农业、建设农业园区,打造建设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业生态园;发展循环农业,特色农业。 (二)实现农业产业化、专业化、协作化、用高科技武装农业的发展

(三)实现农村经济市场化,把农业、农村、农民融入整个市场体系,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使农民变成从事企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和劳动的现代农业的经营者和生产者。 (四)发展农业工业化,走低成本低污染低消耗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农业工业化道路。

五、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一)加大扶贫投入、发放扶贫贷款、减免办学经费、用地收费返还等措施、增加欠发达的【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

(二)帮助欠发达区发展集体经济,同时适当增加工业和商业用地指标,为落后镇村脱贫奔康提供一个发展平台

六、农村改革问题

(一)创新农村基层政权,认真解决机构和人员臃肿问题,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二)建立土地流转市场,促进土地有效利用。

(三)建立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医疗保障、贫困生入学补贴、养老保险等 (四)完善农村信用社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发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农业保险。

(五)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合理提高补偿标准,通过增加非农就业等间接补偿和工业发展,等财力增加后建立反哺农业的长期补偿,以达到长远的保护农民利益。 (六)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七)引导农民抵制迷信、破除陋习,宣扬科学,倡导健康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八)加强农村法制建设,为农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九)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让农民群众享有相关法律法规机制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十)加强依法治村工作,严厉打击黄赌毒,妥善处理好社会各种矛盾。

(十一)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十二)将农村的教育、交通、能源、医疗、卫生、公共基础设施等建设和发展水平纳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预算和干部考核指标中,使决策和行为真做到统筹农村发展当中。

(十三)转移农村劳动力,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收益率,发挥以城带乡、建设新农村的战略道路。

(十四)充分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提高自身生产力、文化等方面的素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