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离  子  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电解质的电离和离子反应的本质认识。 2、通过讨论推导出离子反应的本质和离子互换反应的发生条件。从而对离子方程式有更深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对实验2-1、2-2的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是学生理解离子反应最好的途径。                  2、通过引导学生对实验的分析、归纳、推理,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3、由课本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知道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实验、探究等科学方法对于化学科学研究及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 2、能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观察、记录及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团队作精神。 3、通过课堂讨论活动学习与人合作与交流。共同研究、探讨科学问题。 4、通过感受宏观与微观世界的奥妙,增强求知欲,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实验探究  实验、讨论、设疑、讲解等。 ●教学模式: ●教学的重难点: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的探究。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新课引入      板书 播放动画     教师活动 [引入]在前面,我们学习的有关电解质的内容,什么是电解质? [提问]电解质溶液为什么能导电呢? [练习]  在下列物质中:①蔗糖 ②HCl ③NaOH ④CuSO4 ⑤BaSO4 ⑥Na2CO3  ⑦C2H5OH ⑧H2O ⑨CO2 ⑩Fe 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              _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             溶液中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的是____________             由于电解质溶于水后就电离成离子,所以,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间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 第二节 离子反应(二) [探究1] 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反应的动画演示(见课件) [设问]为什么动画中的灯泡光线由亮变暗,再由暗变亮? [引导学生回答] 溶液的导电性 ↑决定 溶液的离子浓度 ↑决定 电解质的电离程度 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定义  [学生回答]自由移动的离子 学生练习      [观察实验]灯泡光线的明亮程度及溶液中的变化  [学生回答] 2+Ba(OH)2=Ba+2-OH 设计意图  巩固上节内容 使学生进入课题          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过渡  板书    思考  学生实验 由于这些离子的浓度减少,导电性减弱。 Ba+2OH+2H+S2-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间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属于O4= 离子反应。 BaSO4+2H2O +2-二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H2SO4=2H+SO4 1、离子反应:溶液中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即:电解质在溶液中所发生的反应   是否任意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两两交换离子,都可以发生反应呢?    [实验与探究]  笔记 实        验 现象及反应前后离子的变化  1、向盛有20mLCuSO4溶  要求:学会如液的烧杯里加入20mL稀何观察实验,记NaCl溶液。 录实验现象,并2、向盛有1mLCuSO4溶液 且能根据实验的试管里加入1mLBaCl2现象进行分析。 溶液。  2+-+  使学生建立起离子间反应的概念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层层递进的追问 探究离子反应发生条件 分析  实验1结果溶液仍为蓝色,说明CuSO4+ BaCl2电离的Cu、SO4与NaCl+-2+- 电离出来的Na、Cl能共存,而BaCl2电离出Ba、Cl,当加入到CuSO42-2+ 溶液时,SO4与Ba之间发生了反应,生成难溶的Ba SO4沉淀。反应 的实质是 22+ SO4+Ba=BaSO4  通过反应使某些离子的数目明显减少的过程,也正是离子反应的实 质。 板书 2离子反应实质:通过反应使某些离子的数目减少  [思考与交流]  哪些因素可以使离子数目明显减少?  [实验探究] 投影 1、向盛有1mLCuSO4溶液的试管里加入1mL稀BaCl2溶液;  2、向盛有1mL NaOH稀溶液的试管里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在用滴管向  试管里慢慢滴入稀盐酸,至溶液恰好变色为止  3、向盛有1mLNa2CO3溶液的试管里加入1mL盐酸,观察实验现象;  反应生成 化学方程式   实验编号  的物质特征  1    沉淀   2    水  3    气体    [归纳与整理] 思3.复分解反应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考: 生成水。  板书  2+2-  [学生回答]  离子浓度会减少   笔记      学生实验  讲述  板书    讲述           投影        思考     板书      练习    总结 像这样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三、离子方程式 1、定义 2、书写:“写、拆、删、查”。    笔记    1、“写”:写出反应的正确化学方程式: [倾听] Na2CO3+ 2HCl=2NaCl+ H20+CO2  2、“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单质、气体、氧  化物、难电离物、难溶物 必须写化学式。 [记笔记] +2-+-+-2Na+ CO3+2 H+2Cl=2Na+2Cl+ H20+CO2  3、“删”:把等式两边相同的离子删除  4、“查”:检查原子个数与电荷数是否相等,系数约成最简整数比。  2++ CO3+ H=H2O+CO2  需要拆为离子形式的物质:  强酸:   HCl    HNO3   H2SO4  强碱:   NaOH   KOH   Ba(OH)2  可溶性盐:   如钾钠铵盐 (溶解性表)  需要写化学式的物质:  难溶性酸碱盐:H2SiO3  Fe(OH)3 AgCl  弱电解质:H2O   弱酸   弱碱  弱酸的酸式酸根:HCO3-    HSO3-  气体、单质 、氧化物  [思考与交流] [思考与交流] 1.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练习] ① HCl+NaOH  ②H2SO4+KOH ③HNO3+Ba(OH)2  2.有什么发现?  [归纳与整理]  3、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不仅可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可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学生归纳 +-H+OH=H2O 反应。 表示同一类化练习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列溶液间的反应 学反应 1、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 2、氧化铜放入稀硫酸 3、石灰乳与碳酸钠溶液混合 4、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 小结: 1、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 拆 删 查 3、离子方程式的意义:①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②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自然过渡到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使学生了解离子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的区别,引出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及时反馈,进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离子反应(二) 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三 离子方程式 1 离子反应:在溶液中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1 定义 2 离子反应的实质:离子数目的减少        2 步骤:写 拆 删 查 3 离子反应发生条件:沉淀 气体 水        3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