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秋《计算机组成原理》作业_1
一、单选题 ( 每题4分, 共25道小题, 总分值100分 )
1.寄存器直接寻址方式中,操作数处在( )。
A. 寄存器
B. 主存单元
C. 堆栈
D. 程序计数器
答:A V:131;9666;2906
2.
答:D
3.某一SRAM芯片,其容量为512×8位,除电源端和接地端外,该芯片引出线的最小数目应为( )。
A. 23
B. 25
C. 50
D. 19
答:D
4.双端口存储器在( )情况下会发生读/写冲突。
A. 左端口与右端口的地址码不同
B. 左、右端口的地址码相同
C. 左、右端口的数据码相同
D. 左、右端口的数据码不同
答:B
5.设寄存器位数为8位,机器采用补码形式(含一位符号位)。对应于十进制数-38,寄存器内为( )。
A. (B8)16
B. (A6)16
C. (DA)16
D. (C8)16
答:C
6.某机字长位,存储器容量是32MB。若按半字编址,那么它的寻址范围是(A. M
B. 32M
C. 16M
D. 8M
答:D
7.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中,操作数处在( )。
A. 通用寄存器
B. 程序计数器
。 )
C. 主存单元
D. 堆栈
答:C
8.堆栈指针SP的内容是()。
A. 栈顶单元内容
B. 栈顶单元地址
C. 栈底单元内容
D. 栈底单元地址
答:B
9.中断向量地址是( )。
A. 子程序入口地址
B. 中断服务例行程序入口地址
C. 中断服务例行程序入口地址的指示器
D. 中断返回地址
答:C
10.
在指令“ADD@R,Ad”中(@表示间接寻址),源操作数在前,目的操作数在后,该指令执行的操作是( )。
A. ((R))+(Ad)-->(Ad)
B. ((R))+((Ad))-->Ad
C. (R)+((Ad))-->(Ad)
D. ((R))+(Ad)-->Ad
答:A
11.多路开关是一种用来从n个数据源中选择( )数据送到一公共目的地的器件,其功能实现还可用( )来代替。
A. 一个以上,与非门
B. 一个,三态缓冲器
C. n个,三态缓冲器
D. n个以上,或非门
12.CRT的颜色数为256色,则刷新存储器每个单元的字长是( )。
A. 256位
B. 16位
C. 8位
D. 7位
13.A. (A)
B. (B)
C. (C)
D. (D)
14.
A. (A)
B. (B)
C. (C)
D. (D)
15.某RAM芯片,其存储容量为1024×16位,该芯片的地址线和数据线数目分别为( )。
A. 10,16
B. 20,8
C. 1024,8
D. 1024,16
16.
A. (A)
B. (B)
C. (C)
D. (D)
17.在中断发生时,由硬件保护并更新程序计数器PC,而不由软件完成,主要是为(A. 能进入中断处理程序并能正确返回原程序
B. 节省内存
C. 使中断处理程序易于编制,不易出错
D. 提高处理机速度
18.
A. (A)
B. (B)
C. (C)
D. (D)
。 )
19.下列叙述中,不能反映RISC特征的有()。
A. 设置大量通用寄存器
B. 使用微程序控制器
C. 执行每条指令所需的机器周期数的平均值小于2
D. 简单的指令系统
20.系统总线中控制线的功能是( )。
A. 提供主存、I/O接口设备的控制信号和响应信号及时序信号
B. 提供数据信息
C. 提供主存、I/O接口设备的控制信号
D. 提供主存、I/O接口设备的响应信号
21.在中断响应过程中,保护程序计数器PC的作用是( )。
A. 使CPU 能找到中断处理程序的入口地址
B. 使中断返回后,能回到断点处继续原程序的执行
C. 使CPU和外部设备能并行工作
D. 为了实现中断嵌套
22.
A. (A)
B. (B)
C. (C)
D. (D)
23.根据传送信息的种类不同,系统总线分为( )。
A. 地址线和数据线
B. 地址线、数据线和控制线
C. 地址线、数据线和响应线
D. 数据线和控制线
24.
A. (A)
B. (B)
C. (C)
D. (D)
25.程序访问的局限性是使用()的依据。
A. 缓冲
B. cache
C. 虚拟内存
D. 进程
19秋《计算机组成原理》作业_2
一、单选题 ( 每题4分, 共25道小题, 总分值100分 )
1.
A. (A)
B. (B)
C. (C)
D. (D)
2.指令系统中采用不同寻址方式的目的主要是( )。
A. 实现存储器程序和程序控制
B. 可以直接访问外存
C. 缩短指令长度,扩大寻址空间,提高编程灵活性
D. 提供扩展操作码的可能并降低指令译码难度
3. 在多级存储体系中,“cache——主存”结构的作用是解决(A.
主存容量不足
)的问题。
B.
主存与辅存速度不匹配
C. 辅存与CPU速度不匹配
D. 主存与CPU速度不匹配
4.
A. (A)
B. (B)
C. (C)
D. (D)
5.浮点加减中的对阶的原则是()。
A. 将较小的一个阶码调整到与较大的一个阶码相同
B. 将较大的一个阶码调整到与较小的一个阶码相同
C. 将被加数的阶码调整到与加数的阶码相同
D. 将加数的阶码调整到与被加数的阶码相同
6.A. (A)
B. (B)
C. (C)
D. (D)
7.A. (A)
B. (B)
C. (C)
D. (D)
8.
A. (A)
B. (B)
C. (C)
D. (D)
9.A. (A)
B. (B)
C. (C)
D. (D)
10.磁盘存储器的记录方式采用( )。
A. 归零制
B. 不归零制
C. 改进调频制
D. 调相制
11.二地址指令中,操作数的物理位置不会安排在( )。
A. 两个主存单元
B. 一个主存单元和一个寄存器
C. 相联存储器
D. 两个寄存器
12.假定下列字符码中有奇偶校验位,但没有数据错误,采用奇校验的字符码有( ①10011010 ②11010000 ③11010111 ④10111100)
A. ①③
B. ①
C. ②④
D. ④
13.
。 ) (四个数为
A. (A)
B. (B)
C. (C)
D. (D)
14.
A. (A)
B. (B)
C. (C)
D. (D)
15.带有处理器的设备一般称为( )设备。
A. 智能化
B. 自动化
C. 过程控制
D. 交互式
16.在CPU中程序计数器PC的位数取决于( )。
A. 存储器容量
B. 指令中操作码字数
C. 机器字长
D. 指令字长
17.2000年我国研制的神威号计算机的浮点运算速度达到每秒(A. 10000
B. 4080
C. 3840
D. 2840
18.
A. (A)
)亿次。
B. (B)
C. (C)
D. (D)
19.CPU组成中不包括( )。
A. 指令寄存器
B. 指令译码器
C. 地址寄存器
D. 地址译码器
20.总线中地址线的功能是( )。
A. 用于选择存储器单元
B. 用于选择进行信息传输的设备
C. 用于指定存储器单元和I/O设备接口电路的选择地址
D. 以上四项均不是
21.
计算机经历了从器件角度划分的四代发展历程,但从系统结构来看,至今为止绝大多数计算机仍是( )式计算机。
A.
实时处理
B.
智能化
C. 并行
D. 冯·诺依曼
22.A. (A)
B. (B)
C. (C)
D. (D)
23.某机字长32位,其中1位符号位,31位表示尾数。若用定点小数表示,则最小负小数为( )。
A. -(1-2-31)
B. -(1-2-32)
C. -(1-2-30)
D. -231
24.计算机问世至今,不管怎样更新,依然保持“存储程序”的概念,最早提出这种概 念的是( )。
A. 帕斯卡
B. 巴贝奇
C. 冯.诺依曼
D. 贝尔
25.下面描述RISC指令系统中基本概念不正确的句子是( )。
A. 选取使用频率高的一些简单指令,指令条数少
B. 指令长度固定
C. 指令格式种类多,寻址方式种类多
D. 只有取数/存数指令访问存储器
19秋《计算机组成原理》作业_3
一、单选题 ( 每题4分, 共25道小题, 总分值100分 )
1.下列有关存储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多体交叉存储器主要解决扩充容量问题
B. cache加快cpu的访问内存的速度
C. cache与主存统一编址,即主存空间的某一部分属于cache
D. cache的功能全由硬件实现
2.目前大多数集成电路生产中,所采用的基本材料为( )。
A. 非晶硅
B. 单晶硅
C. 多晶硅
D. 硫化镉
3.A. (A)
B. (B)
C. (C)
D. (D)
4.A. (A)
B. (B)
C. (C)
D. (D)
5.CPU的控制总线提供( )。
A. 数据信号流
B. 所有存储器和I/O设备的时序信号及控制信号
C. 来自I/O设备和存储器的响应信号
D. B和C两项
6.下面哪种情况会产生中断请求?( )
A. 一次I/O操作结束
B. 两数相加
C. 产生存储周期“窃取”
D. 一条指令执行结束
7.
A. (A)
B. (B)
C. (C)
D. (D)
8.
A. (A)
B. (B)
C. (C)
D. (D)
9.微型计算机中控制总线提供( )。
A.
存储器和I/O设备的地址码
B.
所有存储器和I/O设备的时序信号和控制信号
C. 来自I/O设备和存储器的响应信号
D. 上述B、C两项
10.一台计算机对n个数据源进行分时取数,然后分时处理。采集数据时,使用( )最好。
A. 堆栈缓冲区
B. 一个指针的单缓冲区
C. 两个指针的单缓冲区
D. n个指针的n个缓冲区
11.指令的寻址方式采用跳跃寻址方式时,可实现(A. 堆栈寻址
B. 程序的条件转移
C. 程序的无条件转移
D. 程序的条件转移或无条件转移
。
)
12.
A. (A)
B. (B)
C. (C)
D. (D)
13.在CPU中,暂存指令的寄存器是( )。
A. 数据寄存器
B. 程序计数器
C. 状态条件寄存器
D. 指令寄存器
14.
A. (A)
B. (B)
C. (C)
D. (D)
15.CPU将一个字节型变量送到CRT显示,CRT总线接口中设有8位数据寄存器,则CPU将该字节型变量的二进制码以( )方式送到接口,再由接口发送到CRT。
A. 并行
B. 串行
C. 分时
D. 并串行
16.
A. (A)
B. (B)
C. (C)
D. (D)
17.A. (A)
B. (B)
C. (C)
D. (D)
18.A. (A)
B. (B)
C. (C)
D. (D)
19.
A. (A)
B. (B)
C. (C)
D. (D)
20.
A. (A)
B. (B)
C. (C)
D. (D)
21.同步通信之所以比异步通信具有较高的传输频率是因为(A. 同步通信不需要应答信号且总线长度较短
B. 同步通信用一个公共的时钟信号进行同步
C. 同步通信中,各部件存取时间较接近
。 )
D. 以上各项因素的综合结果
22.属于发生中断请求的条件的是( )。
A. 一次逻辑运算结束
B. 一次DMA操作结束
C. 一次算术运算结束
D. 一条指令执行结束
23.A. (A)
B. (B)
C. (C)
D. (D)
24.
A. (A)
B. (B)
C. (C)
D. (D)
25.
A. (A)
B. (B)
C. (C)
D. (D)
19秋《计算机组成原理》作业_4
一、单选题 ( 每题4分, 共25道小题, 总分值100分 )
1.零地址运算指令在指令格式中不给出操作数地址,因此它的操作数可以来自(A. 立即数和栈顶
。 )
B. 寄存器和栈顶
C. 栈顶和次栈顶
D. 寄存器和内存单元
2.x=+0.1011, y=+0.0110,则用补码运算[x-y]补=(A. 0.0101
B. 0.0001
C. 1.1011
D. 1.1111
3.从吞吐量来看,( )最强。
A. 三总线系统
B. 单总线系统
C. 双总线系统
4.算术/逻辑运算单元74181ALU可完成( )。
。 )
A. 16种算术运算和16种逻辑运算功能
B. 16种算术运算和8种逻辑运算功能
C. 8种算术运算和16种逻辑运算功能
D. 8种算术运算和8种逻辑运算功能
5.为了缩短指令中某个地址段的位数,有效的方法是采取(A. 立即寻址
B. 变址寻址
C. 间接寻址
D. 寄存器寻址
6.
A. (A)
B. (B)
C. (C)
。 )
D. (D)
7.A. (A)
B. (B)
C. (C)
D. (D)
8.A. (A)
B. (B)
C. (C)
D. (D)
9.
A. (A)
B. (B)
C. (C)
D. (D)
10.逻辑右移指令执行的操作是( )。
A. 符号位填0,并顺次右移1位,最低位移至进位标志位
B. 符号位不变,并顺次右移1位,最低位移至进位标志位
C. 进位标志位移至符号位,顺次右移1位,最低位移至进位标志位
D. 符号位填1,并顺次右移1位,最低位移至进位标志位
11.
A. (A)
B. (B)
C. (C)
D. (D)
12.某机字长16位,其中1位符号位,15位表示尾数,若用定点小数表示,最小负小 数为( )。
A. –(1-2-14)
B. –(1-2-15)
C. – (1-2-16)
D. – (215-1)
13.A. (A)
B. (B)
C. (C)
D. (D)
14.常用的虚拟存储系统由( )两级存储器组成,其中(
)是大容量的磁表面存储器。
A. 快存-辅存,辅存
B. 主存-辅存,辅存
C. 快存-主存,辅存
D. 通用寄存器-主存,主存
15.并行I/O标准接口SCSI中,一块适配器可以连接( )台具有SCSI接口的设备。
A. 6
B. 7~15
C. 8
D. 9
16.邮局把信件进行自动分拣,使用的计算机技术是( )。
A. 机器翻译
B. 自然语言理解
C. 机器证明
D. 模式识别
17.双端口存储器之所以能高速进行读/写,是因为采用( )。
A. 新型器件
B. 流水技术
C. 两套相互的读写电路
D. 高速芯片
18.A. (A)
B. (B)
C. (C)
D. (D)
19.
A. (A)
B. (B)
C. (C)
D. (D)
20.DMA数据的传送是以()为单位进行的。
A.
字节
B.
字
C. 数据块
D. 位
21.
A. (A)
B. (B)
C. (C)
D. (D)
22.A. (A)
B. (B)
C. (C)
D. (D)
23.EPROM是指( )。
A. 随机读写存储器
B. 光擦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C. 电檫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D. 只读存储器
24.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 )。
A. 算术运算
B. 算术运算与逻辑运算
C. 逻辑运算与初等函数运算
D. 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初等函数运算
25.无条件转移指令的功能是将指令中的地址码送入(A. 累加器
B. 地址寄存器
C. PC
D. 存储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