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荥输经合歌诀巧记
井荥输原经合歌
【出处】 本歌原载于《医经小学》,后《针灸大成》亦刊载。五输穴是临床常用的重要腧穴,十二经都有自己的井、荥、输、经、合穴,共60个腧穴。阴经第三穴为输,输、原同一穴,阳经每经多一个原穴,一般是第四个穴位,位于输之后,所以共66穴。
古人把气血的流注以水流的从小到大作比喻,《灵枢经·九针十二原》说:“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人为合。”《难经·六十八难》云:“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五腧穴是十二经经气出入之所,其次序是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脏腑有病,都可用五输穴治疗。五输穴还是子午流注和子母补泻配穴法的选穴基础,应背诵熟记。 【歌诀】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 杨二三在谷,阳Xi曲池在大肠。 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
白种多太白脾,你应该知道商丘的银陵泉。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 少泽钱毂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 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知, 涌泉谷、太溪谷适合再滑阴谷肾。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
冲水闸内的竹角和阳池支沟内的天井电缆。 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 细看大墩字里行间,中峰曲泉属于肝。 【白话解】
肺经的五个穴位是少商、虞姬、太原、经曲、赤泽。大肠经的六个穴位依次为商鞅、二建、三建、合谷(原穴)、阳溪、曲池;里兑、内庭、钱毂、重阳、解溪、足三里是胃经的六个穴位。阴、大都、太白、商丘、阴陵泉为脾经五穴:心经五穴依次为少冲、少府、神门、灵岛、少海;小肠六穴依次为少泽、钱毂、后溪、腕骨(原穴)、阳谷、小海;尹稚、通谷、俞谷、景谷、昆仑、钟伟为膀胱经六穴;涌泉、顾然、太溪、复流、阴谷是肾经的五个穴位。心包经的五个穴位是:中冲、劳宫、大岭、卞氏和曲泽。三经六穴依次为关冲、也门、中柱、阳池(原穴)、枳沟、天井;银翘、夏溪、祖临岐、徐秋(原穴)、阳府、阳陵泉是胆经的六个穴位。大敦、间行、太冲、中峰和曲泉是肝经的五个穴位。
(此曲中穴位的阴经按井、行、传(即本)、经、合的顺序排列,阳经按井、行、传、本、经、合的顺序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