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干扰车

干扰车

来源:华佗小知识
干扰车

专业班级: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12班

一、 设计目的

在比赛的时候,各组小车在有干扰的条件下,有很大的困难去达到自己理想的成绩。我们组的干扰车的干扰特性,同时在干扰别组的时候,还能够帮助自己的小车有更多的时间及空间去达到要求的结果,可以取得较好的成绩。 二、工作原理

本车采用正反转驱动系统,转弯灵敏性较强,效率高,能有效地在比赛场地上应用自如的通过控制电机的正反转控制机车的行进与转向干扰对方车子,阻止对方捡球或摘星。 (1) 行走原理

后轮固定在后轴上,后轴两端装与底板是轴承链接,以减小摩擦,后轴中部装有一个齿轮,驱动电机与后轴齿轮啮合实现驱动。前轴轮不绕其轴向转动,而是固定在一个圆盘型转向齿轮上,然后用一根螺栓把这一部分链接在地板上,前轴就可以绕着螺栓转动,从而带动前轮转向,实现小车转向。在底板上按装上述螺栓的地方使用一个轴承(把轴承紧固在底板上,螺栓从轴承内孔穿过),就可以减小摩擦力。 (2) 干扰原理

本车采用正反转驱动系统,转弯灵敏性较强,效率高,能有效地在比赛的场地上应用自如的通过控制电机的正反转控制机车的行进与转向干扰对方车子,阻止对方捡球或摘星。 (1)行走原理 后轮固定在后轴上,后轴两端装与底板是轴承连接,以减小摩擦,后轴中部装有一个齿轮,驱动电机与后轴齿轮啮合实现驱动。前轮轴不绕其轴向转动,而是固定在一个圆盘形转向齿轮上,然后用一根螺栓把这以部分连接在底板上,前轴就可以绕着螺栓转动,从而带动前轮转向,实现小车的转向。在底板上安装上述螺栓的地方使用一个轴承(把轴承紧固在底板上,螺栓从轴承内孔穿过),就可以减小摩擦力。 (2)干扰原理 由于此车质量的,在干扰时不易直接与之相撞。如图1装置可以避免这一弊端,当其它车前进时此车可横向前进,使上装置插入其车底,其轮子走上去就会撞到竖直板从而阻止其行走。另外由于车

图1三角戟 小巧灵活,可以在对方前进的道路

上进行阻挡,从而阻止对方车前进。 三、设计计算

(1)主要参数: Pmax=F·V=µ·m·g=0.25×2.5×9.8=6.125 W ① P----------功率/W µ------摩擦系数(查资料知) mmax-----------质量/㎏ Vmax----------速度/m/s Imax=P/U=6.125/12=0.51 A ② Imax----------最大电流/A U---------电源电压/V转速n=200 转/分

图2前轴

(2)车体结构主要尺寸: 整体车长:280mm 整车宽:246mm 整车高:200mm 底盘:长:200mm 宽:200mm 底盘离地高度:10mm ⑶主要构件及尺寸

图3轴承套

图4滑块

图5弯月形长臂

图6后轴

四、功能特点

(1)小车结构 干扰车四部分:1.底盘2.干扰装置(三角插戟,弯月形长臂:可以通过电机的带动来实现转动以及伸长)3.电动遥控装置4.外壳 ① 底盘上有3个电机,2个用来低速转动,带动固定在前轮的齿轮实现正反转的转动,来转弯;另外1个用来带动上方的弯月形长臂的伸长与转动。 ② 干扰装置通过螺纹连接在车身上。 ③ 遥控装置为一台四通道无线电接收器。 ④ 外壳为流线型设计,减小空气阻力,更加灵活。主要能够固定车身,保护车身。在跑动碰触时起到一定保护自己的功能,同时使车身外形看起来更加美观。 (2)主要部件设计以及安装 轴与轮子的安装:后轴中部装有一个齿轮,驱动电机与后轴齿轮啮合实现驱动。前轮轴不绕其轴向转动,而是固定在一个圆盘形转向齿轮上,然后用一根螺栓把这以部分连接在底板上,前轴就可以绕着螺栓转动,从而带动前轮转向,实现小车的转向。在底板上安装上述螺栓的地方使用一个轴承(把轴承紧固在底板上,螺栓从轴承内孔穿过),就可以减小摩擦力(2)轮与轮架的连接:在轮架上安装三角铁使其与轴通过螺纹连接或焊接。 (3)设计方案 ① 重心设计:在适合的重量条件下,以及有较长的部件,同时在与对方的车子碰撞的前提下,保证不被轻易托动托翻。我们车子把重心选在了偏重在中部处,使其能够更加稳健,发挥更好的作用。 ② 摩擦设计:在各个活动部件处要尽量减少摩擦,使其更好转动,要通过减小表面粗糙度来实现。在车轮部要增加其与地面的粗糙度,使其在地面上更好的跑动,要在轮子上增加皮带。 (4)材料的选择以及工艺过程 零件名称: 材 料 加 工 过 程 工 艺要求 车 轮 橡胶棒 车—磨 表面粗糙度Ra<3.6 三角戟 铸铁 钳 车 轴 低碳钢 车 表面粗糙度Ra<1 弯月形长臂 铸铁 车 底 盘 硬质铁板 钳—铣

—钳 内部结构 器件 钳—电 依据电路图连接各个电器器件,并对其中的器件定位实行必要的钳工处理,使各器件定位牢固合理。 外 壳 钣金 钳 标 准 件 GB∕T 5T82 -2000 M8 采购 五、主要创新点

(1)基于干扰车干扰的主要特性,我组成员在参考了许多材料,同时在模仿以前学长设计的基础上。设计了具有干扰特性的弯月形长臂以及三角戟。 (2)采用正反转。本着小巧灵活的特点,使小车快速转弯,跟进。 六、装配图如图7

图7 装配图 参考文献

[1]申永胜主编.机械原理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张鬲君主编.金工技术基础.上海:东化大学出版社,2003. [3]大连理工大学工程画教研室主编.机械制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大连理工大学工程画教研室主编.画法几何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