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ECONOMY 2012年第22卷第8期 文章编号:1005—6033(2012)08—0091—04 收稿日期:2012—01—05 南方医科大学“九五”以来SCI收录 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 张琰 (南方医科大学科技处,广东广州,510515) 摘要:利用webofknowledge平台对南方医科大学九zS_CA来发表的SCI收录论文从论 文数量、被引情况、文献类型、学科类别、来源出版物、语种、合作国家和地区、合作机构等 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间收录论文的某些特征进行了对比分 析,并就如何提高南方医科大学十二五期间SCI收录论文数量和质量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SCI;科技论文;文献计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G250.252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背景 ifrst mil med univ OR Pear River Hosp。时间范围根据需要先后限 定在1996----2000年(九五)、2001-2005年(十五)、2006--2010 SCI是世界范围内最权威的科学文献索引工具。20世纪90 年(十一五)、1996--2010年(九五以来)。以上检索式检索了地址 年代以来SCI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科研评价依据,科研机构论文 为南方医科大学及前身第一军医大学(含南方医院和珠江医院) 被SCI收录和引用的情况是评价该机构国际学术地位、基础科 发表的被SCIE收录的文献,研究即是对上述相关数据进行统计 学研究水平、科技实力和科技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11。为了使南 分析和讨论。 方医科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在十二五期间科研方面取得更大 的进步,定量地统计分析过去我校被SCI收录论文的具体情况, 4研究结果及分析 总结经验和规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研究主要从论文收录数量、被引用情况、文献类型、学科类 2研究方法和目的 别、语种、来源出版物、合作地区、合作机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和对比。 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该方法在科学总结、统计 4.1论文收录数量 和预测方面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_2]。本文根据文献计量学的基 九五以来,截至2010年l2月30日,我校共发表SCI收录 本定律和统计学原理,对发表论文的数量、年代、语种、合作机构 论文2 016篇。各年份论文数量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由图1可 等情况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以看出,九五、十五期间,我校发表SCIE收录论文数平稳增长, 本文研究的目的:第一,了解我校九五以来SCI收录论文的 中途略有下降(2000--2001年),并且整体上相对处于较低水平, 基本情况,如论文数量、文献类型、出版年、学科类别、来源出版 均处于100篇以下;但是从2006年开始,我校发表SCIE收录论 物、语种、合作国家和地区等。第二,发现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间 文数呈现出跨越式的加速增长态势,2006年首次突破100篇达 发表收录论文的变化和规律,探索提高我校高水平科研论文发 到166篇,2008年突破200篇达到232篇,2009年突破300篇 表的策略。 达到341篇,2010年突破400篇达到423篇。考虑到论文发表时 3统计数据来源 间的滞后性以及我校2004年8月转制的事实,可以看出我校转 制后在科研论文的发表方面成绩突出,有着跨越式的进步。 本次研究选取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SCIE)为数据 在所有论文中,九五期间合计发表论文282篇,十五期间发 来源。截至2011年,SCIE共收录全球权威的科学与技术期刊 表论文406篇,比九五期间增长44%,十一五期间发表论文 7 300余种。通过访问SCI官方网站,选择SCIE引文数据库,在 1 333篇,比九五期间增长372%,比十五期间增长228%,十一五 Advance Search中,输入AD=510515 OR 510280 OR 510282 OR 期间SCIE收录论文数量增速迅猛。 80 med univ OR nanfang reed univ OR nan fang reed univ OR nan 4.2论文被引用情况 fang reed coll OR nanfang med coll OR nan fang hosp OR nanfang 发表论文的被引用情况显示了论文的影响力,被引用频次 hosp OR zhujiang hosp OR zhu jiang hosp OR ifrst mil reed coll OR 已成为科研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九五以来我校发表文章的被 91 张琰南方医科大学“九五”以来SCI收录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 逛 辍 镒 蛊 丑 廿 螬 年份 图1九五以来我校发表SCIE收录论文情况 引用情况如图2所示。截至2010年12月30日,九五以来我校 发表的论文合计被引用9 688次,篇均被引用4.79次,h指数达 到38。一个人的h指数是指在一定期间内他发表的论文至少有 h篇的被引频次不低于h次,是近年来评价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 标。 2000 1500 鉴1000 廿 50o O 年份 图2九五以来我校发表SCIE收录论文被引用情况 从图2可以看出,九五以来我校发表论文被引次数逐年增 加。此外,通过数据挖掘分析显示,我校九五期间发表论文在九 五期间合计被引用213次,篇均被引0.76次;十五期间发表论文 在十五期间合计被引用994次,篇均被引2.45次;十一五期间发 表论文在十一五期间合计被引次数为3 523次,篇均被引2.64 次。通过对5年内发表论文在当期被引用情况的对比可以看出, 十五、十一五期间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不断提高,十五期间的篇 均被引2.45次远高于九五期间的0.76次,说明影响力和论文质 量得到跨越式提高。十一五期间篇均2.64次也在十五期间的 2.45次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十五之后,我校发表SCIE收录论文 不仅数量上有所增长,质量也有较大提高。 4.3文献类型 通过ISI Web of Science的Analysis功能对九五以来所有文 章进行分析,在全部文章中,研究性论文最多,为1 636篇,占 81.20%;其次分别是会议论文文摘(224篇,占11.08%)、综述(57 92 本刊E-mail:bjb@sxinfo.net 信息工作研究 篇,占2.82%)、会议论文(44篇,占2.17%)、通信(39篇,占 1.93%),另外还有少量编辑材料(9篇,占0.45%)和更正信息(7 篇,占0.34%)。 4.4学科类别 根据ISI提供的学科分类统计,九五以来我校全部2 016篇 SCIE收录论文涉及的学科共有134个。排在前l0位的学科类别 及文章数量和比例分别是BIOCHEMISTRY&MOLECULAR BIOLOGY(274篇,13.59%)、ONCOLOGY(182篇,9.03%)、 NEUROSCIENCES(150篇,7.44%)、GASTR0ENTER0I.J0GY& HEPATOLOGY(140篇,6.94%)、BIOPHYSICS(139篇,6.89%)、 PHARMACOLOGY&PHARMACY(139篇,6.89%)、HEMATOLOGY (137篇,6.80%)、CELL BIOLOGY(130篇,6.45%)、SURGERY (125篇,6.20%)、MEDICINE,GENERAL&INTERNAL(110篇, 5.46%)(注:同一文章可能根据内容被划人不同学科),从发表论 文的学科可以看出我校学科的实力情况。 通过对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间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九 五期间我校发表SCIE收录论文共分布在51个学科,十五期间 分布学科达到77个,十一五期间学科分布达到128个。发表论 文的学科范围在十五、十一五期间得到较大增长,尤其十一五期 间,学科分布数量分别比九五期间增加150%、比十五期间增加 66%,我校转制以来学科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交叉学科研究较为 明显。 4.5语种 我校发表SCIE收录论文主要分布在3个语种上,以英文为 主,有1 905篇,占94.51%,其次分别为中文(107篇,占5.29%)、 日文(4篇,占0.20%)。 4.6来源出版物 统计显示九五以来我校发表所有SCIE收录论文分布在763 种期刊,按载文量统计排列前10位的来源期刊载文数量、载文 比例及影响因子为CHINESE MEDICAL JOURNAL(85篇, 4.21%,0.952)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69 篇,3.41%,2092)、PROGRESSINBIOCHEMISTRYANDBIOPHYSICS (6O篇,2.97%,O.193)、BLOOD(55篇,2.72%,10.555)、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37篇,1.83%,1.783)、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24篇,1.19%,1.482)、 B10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22篇,1.09%,2.548)、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17 篇 ,0.84% ,5.328)、 NEUROSCIENCE LETIERS(15篇,0.74%,1.925)、SPINE(15篇, 0.74%,2.624)、SURGICAL AND ARDIOLOGIC ANATOMY(15篇, 0.74%,O.926)。 通过对九五、十五、十一五SCIE收录论文来源期刊的统计 分析显示,九五期间发表SCIE收录论文主要分布在95种期刊 上,十五期间分布在178种期刊上,十一五期间则分布在661种 期刊上。十一五期间论文来源期刊的数量比九五增加595%,比 张琰南方医科大学“九五”以来SCI收录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 本刊E-mail:bjb@sxinfonet .信息工作研究 十五增加271%,期刊影响因子普遍提高,来源期刊的大量增长 (1)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合理对SCI收录论文进行奖 励[3~。借鉴国内其他高校经验,科研管理机构要建立更加完善 表明了我校作者对SCIE收录刊物了解的深人以及学科研究范 围的增加。 4.7合作国家和地区 合理的激励机制,将SCI收录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作为职称晋升、 博士学位授予、科研成果评奖等评价指标之一[嗣;对发表SCI收 录论文进行物质奖励,国内有研究发现大量科研经费投入能提 九五以来我校发表的2 016篇SCIE收录论文中,与共计41 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合作数量前5的国家和地 区的数量和比例为USA(266,13.16%)、JAPAN(50,2.47%)、 ENGLAND(39,1.93%)、CANADA(26,1.29%)、SOUTH KOREA 高SCI论文量,但同时SCI论文产出成本也在提高,而科研激励 机制的实施大大促进了SCI论文的产出,并降低了SCI论文产出 成本,提高了科研效率 ;同时针对SCI在各学科之间收录期刊 (21,1.04%)、HONGKONG(20,0.99%),外国合作者以美国为主。 分别对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 九五期间我校发表论文合作国家和地区数量为14个,十五期间 为19个,十一五期间为39个,十一五期间我校合作的国家和地 区数量比十五期间翻了一番。 4.8合作机构 九五以来发表的2 016篇SCIE文章中,合作机构达到了1 1 16 家(含同一单位的不同表达方法),与我校合作发表论文数量前 1O的机构及合作文献数量和比例分别是中山大学(125篇, 6.19%)、大学(97篇,4.8O%)、中国科学院(74篇,3.66%)、复 旦大学(47篇,2.33%)、北京大学(45篇,2.23%)、华南理工大学 (41篇,2.03%)、中文大学(40篇,1.98%)、华中科技大学(38 篇,1.88%)、第四军医大学(35篇,1.73%)、暨南大学(34篇, 1.68%),其中广州地区院校和地区院校达到5家。 对九五、十五、十一五的相关合作机构分别进行统计分析显 示,九五期间我校SCIE收录论文合作机构为107个(含同一学 校不同表达方式),十五期间为266个,十一五期间为911个,我 校十一五期间与外单位交流和合作的力度加大,合作机构数量 比十五期间增加242%。 5局限性 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我校九五以来发表SCIE收录论文 的概况以及趋势和规律,研究中存在以下局限性: (1)仅对我校九五、十五、十一五发表SCIE收录论文的情况 进行纵向对比分析,没有和国内同类院校进行横向比较分析,未 能体现出同期我校在国内同类院校中的发展情况。 (2)分析时统计数据源为署名我校的所有SCIE收录论文, 虽然在分析我校科研影响力上比较全面,但未将我校第一作者 或者通信作者的文献单独列出,无法对我校原创科研成果的数 量和质量进行评价。 6思考与建议 尽管近年来我校SCIE收录论文呈现出加速增长的趋势,在 数量和质量上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就目前而言,与我校 “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医科大学建设目标有一定差距。为了使 我校在未来的5年在科研和SCIE论文发表方面取得更大的成 绩,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的不平衡,激励应当有所区别[s-9]。通过激励充分调动 广大师生的积极性,鼓励撰写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提高 学校的科研水平。 (2)加强对外合作和交流,提高论文影响力。统计显示,积极开 展国际合作已成为国内高校提高SCI收录论文数量和质量的突破 点,合作研究对促进高质量、高水平的论文的产生、学科的建设和 发展、整体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在国际上的地位以 及增强与高水平合作伙伴的学术联系等均有重要作用…。因此, 积极坚持并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在十二五期间应该受到重视。 (3)充分发挥研究生、博士后等青年科技人才的创造性。从 前期对我校发表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论文的分析看,研究生、博 士后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提高我校科研实力的重要力量,在 我校已形成学科门类较全、覆盖面广、层次较高的研究生学位授 予体系和研究生招生数目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加强对这些青年 人才的培养和指导,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对提高我校原创 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4)信息服务机构应加强SCI收录论文相关研究和服务。图 书馆等信息服务机构要加强对学校SCI收录论文和引用情况进 行长期跟踪调查和评价分析,帮助各专业的科研工作者分析发 表论文的潜力和存在的问题;介绍SCI期刊的分区、SCI核心库 和扩展库以及SCI收录的相关专业期刊,提供SCI源期刊投稿信 息以及影响因子的更新信息;邀请Thomson Reuters科技集团的 培训师和专家进行有关SCI投稿指南、科研管理等多方面的专 题讲座…],提高学校教研人员论文写作质量,争取在较高影响因 子的SCI源期刊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1]包祖军.1995--2004年南京医科大学SCIE论文统计分 析——兼及国内高校SCI论文现状[J].现代情报,2005(12):26— 29. [2]岳凌云.1989--2005年我国企业竞争情报论文的计量分析 [J].情报科学,2006(4):550—553. [3]刘占德,邢永华,刘光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984--2004年 SCI论文统计与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6):129—133. [4]方永才,吴丹青,吴光豪,等.浙江大学SCI论文影响力的统 计分析[J 3.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8):1100—1102. [5]钟萍,肖廷超,胡虹.关于重庆医科大学近年来SCI论文发 93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文章编号:1005—6033(2012)08—0094—03 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ECONOMY 2012年第22卷第8期 收稿日期:2012一O1—12 对地方高校艺术学科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考 裴红英 (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广西玉林,537000) 摘要:随着地方高校艺术学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艺术学科信息资源的建设势在必 行。结合实际.论述了加强艺术学科信息资源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提出了相关的合 理化建议。 关键词:地方高校;艺术学科;信息资源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当前,随着高等艺术教育在国内的迅速发展,我国开设艺术 类专业的院校从过去的几十所猛增到现在的1 000多所,全国每 设却明显滞后。因此,重视艺术学科信息资源建设的作用、加强艺 术学科信息资源建设,就显得日益迫切和重要。笔者曾在玉林师范 学院图书馆艺术资料室工作多年,感触颇深,对此结合实际工作, 就加强地方高校艺术学科信息资源建设提出几点个人看法。 年的艺术类专业招生规模从几百人急升到数十万人。地方高校艺 术专业更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系部到学院的发展壮 大,专业建设从传统的美术、音乐学科到新增了舞蹈、动画、艺术设 计等新兴学科,但相对于艺术教育如此迅猛的发展,作为衡量学校 艺术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学科信息资源建 展的分析与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10(14):108—109. [6]秦长江,唐多实.河南省高校学术论文总体分析评价—— SCI、EI收录我省4所高校论文统计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6(2):174—176. [7]毛莉菊,席庆奎,张彬,等.南农大SCI论文量与科研经费投 1 地方高校艺术学科信息资源建设的紧迫性 在物质生活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精神文明建设提出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4):114—117. [10]张菊,方永才,刘艳阳.分析SCI论文探讨合作研究对提 高高校科研水平的作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132—134. [1 1]冯会勤.SCI收录西安理工大学科技论文的统计分析[n 情报探索,2010(1):69—71. (责任编辑:薛培荣) 人及科研激励机制的关系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4): 162-164. [8]董亚杰,赵世华,孙丽川.从SCI论文统计分析看学校科研 水平及发展[n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4):52—53. [9]施嵘.对于南京大学近年来SCI论文发展的分析与思考[J]. 第一作者简介:张琰,男,1984年生,2007年毕业于南方 医科大学f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研究员,南方医科大学科技处,广 东省广州市沙太南路1023号,510515. Bibliometric Analysis on SCI-collected Papers of SMU(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since the Period of Ninth Five—year Plan ZHANG Yan ABSTRACT:From the numbers,citations,document types,subject categories,source publications,languages, cooperation nations and regions,and cooperation agencies,etc.of the scientiic papers,tfhis paper makes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on SCI-collected papers published by authors in SMU since the period of Ninth Five—year Plan,and also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cert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pers publisher in the periods of Ninth Five—year Plan,Tenth Five— year Plan and Eleventh Five—year Plan,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SCI—covered papers published by authors in SMU in the period of Twelfth Five-year Plan. KEY WORDS:SCI;scientiifc papers;bibliometric analysis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