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广西大事记(1368年至14年)
洪武元年(1368年)
三月 明湖广行省平章政事杨璟遣右丞周德兴、参政张彬率军从湖南进取广西,攻克全州。元平章政事阿思兰逃象州。
四月 明征南将军廖永忠、参政朱亮祖自广东进取广西,先后攻占梧州、藤州、郁林、浔州、贵州、容州、南宁等地。
六月 杨璟、廖永忠两路兵马合攻静江城,元兵恃险固守。明军决濠水,筑土堤五道与城相接,急攻两月,最终占领静江,俘元广西行中书省平章政事也儿吉尼。
七月 太平府土官黄英衍、田州府土官岑伯颜遣使赍元印章拜诣明湖广行省平章政事杨璟,表示归附。
十一月 中书照磨兰以权赍明太祖的“谕广西溪峒官民诏”至左右两江,安抚边民。
洪武二年(1369年)
三月 设置广西行中书省,以中书参政刘惟敬为广西行省参政。
六月 广西的海南、海北府州划归广东省。
十月 上思州黄龙关聚众万余攻打郁林州,围攻半月不下,退守上思州。朝廷命潭州卫指挥同知丘广为总兵官,宝庆卫指挥佥事胡海、广西卫指挥佥事左弼为副总兵官,率兵前
往征讨,杀黄龙关。
△ 设置海北盐课提举司于廉州。
洪武三年(1370年)
四月 明太祖朱元璋封其侄孙朱守谦为靖江王,设藩静江。至崇祯末年,共袭封王13人。
八月 京师及各行省开乡试,广西贡额25人。才多或不及者,不拘额数。
洪武四年(1371年)
兴安县灵渠36陡堤岸圮坏,重新进行修治,可灌溉田万顷。
洪武五年(1372年)
正月 左右两江少数民族起事,朝廷命邓愈为征南将军,率兵征讨。
四月二十一日 苍梧、贺州、恭城、立山等地地震。
六月 开始修建靖江王府于独秀峰前。王府东西宽340米,南北长555米,面积18.87万平方米。
△ 改静江府为桂林府。
这年 设置钦州府沿海巡检司,管理进出口事务。
洪武七年(1374年)
修建白龙城(俗称珍珠城)。城位于今合浦县营盘乡白龙村,滨临北部湾海边,是古代监守珠池的地方;呈方形,南北长320米,东西宽233米,高6米。是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洪武八年(1375年)
正月 朝廷准于广西所定募商纳银米盐价:在桂林府纳银四两五钱,米三石三斗,浔州府米五石三斗,南宁、庆远二府米四石三斗,给白石场盐一引;在桂林府纳银五两五钱、米四石五斗;南宁、庆远二府米四石五斗,浔州府米五石五斗,给东海场盐一引。
这年 浔州大藤峡瑶族民众,柳州卫指挥佥事于海领兵。
洪武九年(1376年)
六月 朝廷改诸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广西行省改为广西承宣布政使司,分广西为11府及3直隶州。广西行省参政改为广西布政使。
这年 靖江王朱守谦进驻桂林靖江王府。
洪武十四年(1381年)
三月 各处承宣布政使司设左、右布政使各1人。以广西布政使孙用为左布政使。七月,
以李延中为广西右布政使。
六月 因安南进犯思明府永平等寨,朝廷令广西布政使司,不要接纳安南入贡。
这年 朝廷设置各道提刑按察分司,广西设平梧、浔宁、柳庆3道。
洪武十七年(1384年)
梧州漫天大雪。
洪武十九年(1386年)
十一月 朝廷派遣官吏至思明府访察大象活动范围,并将有关地方绘成地图呈报朝廷。
这年 罗渌山瑶民起事,杀死前来征剿的广西布政使司参议汤敬恭。都督杨文与都指挥使韩观率兵前往,也遭义军埋伏。此后,义军控制了大藤峡一带。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
九月 太平府、思明府向朝廷进贡大象。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
朝廷更造赋役黄册,广西共有208040户,1392248人。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
八月 朝廷更定全国各按察分司巡按地区,共48道。广西有3道:苍梧道、南宁道、庆远道。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
朝廷定在外布政司鼓铸。广西有炉15座,每年鼓铸钱9309600文。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
正月 朝廷禁止民间使用番香、番货。又规定广西自产的香木,当地人可以使用,但不准越岭买卖。
四月 因运输艰难,朝廷准予镇安府知府岑添保的请求,将镇安府每年运往云南普安卫军粮三千石改输白金,白金一两,折米一石。
这年 廉州府奉令疏浚南流江;又命沿海驻军、百姓防范倭寇。
△ 朝廷令:土官无子,允许其弟袭。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
六月 明太祖朱元璋诏各土司设立儒学。
九月 广西新设置的卫军粮不足,朝廷令广东、海北二盐课提举司运盐85万引至桂林,召商中纳,每引纳米一石五。
这年 龙州、奉议、南丹、向武、都康等地土官反抗朝廷,朝廷命左军都督府左都督杨文为总兵官,广西都指挥使韩观为左副将军,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宋晟为右副将军,率京卫精壮马步军3万人,广西都指挥使司和广西护卫官军2万人及田州、泗城州等地土兵3.8万人前往征讨。兵至龙州,土官赵宗寿伏罪。杨文移师征讨奉议、南丹诸州,后又进讨都康、向武、富劳、上林诸州县,杀向武土官黄世铁等万余人。
△ 命杨文以都督佩征南将军印,任广西总兵官。这是广西的第一个总兵官。
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
四月 因新设置的南丹、奉议、庆远等卫及富川千户所军饷不足,朝廷命上述卫所军士全部屯田,以供军饷。并遣中使至桂林等府购买牛作屯田之用。
九月 兴修灵渠,由监察御史严震直主持。共用工匠9110余人,计修灵渠堤岸126丈,中江石堤45丈,龙母祠前陡岸3处150丈。疏渠道5159丈,砌陡岸36处等。并增高大小天平,撤去鱼鳞石,改做滑石陡,煅凿去渠内妨碍船行的石头。
洪武三十年(1397年)
知府陈惟德创建广西土司地区第一所官学——太平府学。
△ 朝廷令:土官无子、弟,其妻或婿得民心者,准许一人袭。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
因安南海寇与倭寇在廉州沿海侵扰,廉州府衙奉命发布“禁通蕃”,并派水军巡逻,
实行“海禁”。
明初,广西有田102430顷90亩,夏税麦1869石,秋粮米492355石。
永乐元年(1403年)
朝廷令广西土官衙门,生员有成材的,可以不拘常例,从便举贡。如在学十年以上,学业无成的,准许在当地充任官吏。
永乐四年(1406年)
免上林县岁办黑铅24380万斤。
永乐八年(1410年)
十二月 倭寇攻陷廉州,烧杀抢掠,杀死教授黄翰。
永乐十四年(1416年)
由于来往廉州的外国使者和商贾甚多,朝廷下诏,增设廉属驿站。
永乐十五年(1417年)
朝廷命内臣雷春开采南丹锡矿。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
融县义军攻破县城,浔州、平乐、思恩、宜山等地民众相继起事,总兵官顾兴祖率兵,先后1900余人。
洪熙元年(1425年)
七月 大藤峡瑶民,顾兴祖率兵。思恩县覃公旺自称“都督”,率2000余人攻打思恩县城;河池县覃公新与忻城、宜山等处韦万皇等4000余人起事。十一月,顾兴祖率兵征讨,杀覃公旺等1000余人。随后移师河池,俘覃公新等。
九月 定广西乡试取士名额为20人。
宣德元年(1426年)
十二月 征虏副将军安远侯柳升和征南将军总兵官沐晨率兵由广西、云南分道讨伐安南黎利。
宣德二年(1427年)
以韦万皇为首的庆远义军联合马平韦朝烈率领的义军,在临桂、阳朔、修仁、古田等县活动,并围攻永福县城,兵至桂林城外;忻城谭团亦率众,义军声势浩大。总兵官山云率官军数万人对柳州、庆远等府及忻城等县进行长达3年的征剿,义军7400余人。
宣德四年(1429年)
诏令广西商税课纳银改折收钞,每钞一百贯折银一两。税课与以前相比,增加10倍。
后因税课太重,通令只增加5倍。
宣德六年(1431年)
十月 朝廷令左右两江土官除军务重事直接报省外,其余土官之间纠纷,均在附近卫所处理。太平、思明、龙州、崇善等处于太平府;镇安、泗城、上林等处于奉议卫;思恩州于南宁卫;南丹、东兰、那地3州于庆远卫。
宣德十年(1435年)
十二月 两广禁用铜钱,极不方便。梧州府知府李本奏请开禁,宝钞、铜钱相兼行使。朝廷准予施行。
正统元年(1436年)
朝廷令广西等布政司折色税粮、布匹,愿纳银两的,每米、麦一石折银二两五分。原定秋粮米一石折布二匹,后改一石折布一匹。
正统二年(1437年)
为防范大藤峡瑶民,朝廷将大藤峡近山荒田,拨与田州等府土兵屯种,分界耕守,委派土官都指挥黄统领。
正统七年(1442年)
蓝受贰、侯大苟等率大藤峡瑶民,千户满智与土官莫凤、莫祯等勾结,诱杀蓝受
贰等10余人。
正统十年(1445年)
浔州、梧州、庆远等府民众起事,总兵官柳溥率官军、土兵讨伐,杀700余人。
正统十一年(1446年)
侯大苟率大藤峡军攻打梧州城并攻陷广东化州,活捉知州茅自得,杀死千户汪义,控制柳、浔、梧3府10余县。
景泰三年(1452年)
三月 朝廷命巡抚广西右侍郎李棠及三司发出通告,在庆远等府缺粮处交纳500石米的,可给予冠带,以荣终身;交纳1000石的,军余舍人授试百户,民授巡检,土人为本县佐;纳1500石的,军余舍人授副千户,民授县佐,土人为土知县。
七月 左都御史王翱总督两广军务。这是两广第一次设总督职务。
十一月 因广西连年用兵,朝廷令湖广、江西将船料钞357万贯运赴广西,以充军饷。
这年 苍梧大旱,饥民**,毁梧州城。
景泰七年(1456年)
二月 侯大苟领导的大藤峡军联合韦公海的荔浦义军,攻克荔浦县城,并在修仁、
平乐等地活动。总兵官柳溥调兵前往。
五月 桂林瘟疫流行,死2万余人。
天顺元年(1457年)
二月 刬马军首领黄公好等人打出“ 平王”、“都督”、“参将’等旗号,在宾州、上林、武缘一带活动。朝廷派总兵官柳溥前往,杀黄公好等500多人。
这年 田州土目吕赵自称“敌国大将军”,率众攻掠南丹州,占据向武州。
天顺二年(1458年)
十一月 全州少数民族联合湖南武冈州、杨蓬等峒,攻打全州、义宁等地,杀死前往的都指挥马瑄、百户施观等人。
天顺三年(1459年)
正月 宜山韦万强等率众。庆远府同知叶祯捕杀义军首领韦父强,激军的愤怒。义军攻打庆远城,杀死叶祯及其子等300多人。
四月至七月 桂林、平乐、柳州、梧州、浔州、南宁等府干旱无雨,禾苗枯萎。
这年 朝廷令廉州府禁止钦、廉商人不得与安南商人往来贸易。
天顺四年(1460年)
八月 藤县胡赵成等人联合大藤峡义军攻克县城,烧衙门,夺巡检司印信。都御史叶盛督参将范信等人,捕杀胡赵成等人。十一月,义军再袭藤县县城。
天顺五年(1461年)
二月 因大藤峡等处义军活动频繁,出没两广。朝廷命都督佥事颜彪为总兵官,率军前往。十二月,颜彪统两京并江西、湖广、浙江等地官兵及土兵数万人,分道夹攻大藤峡义军,先后攻破老鼠、道袍、石门、紫荆等721处营寨,3000余人,烧毁房屋禾仓17200余间。
天顺六年(1462年)
官军驻扎大藤峡,进剿龙山等处以及浔、梧、廉、潮等地,捕杀军8000余人。所到之处,积尸盈野,流血成川。
天顺七年(1463年)
十一月 大藤峡义军700余人夜袭梧州城,劫官库,释放囚犯,杀死致仕布政使宋钦、训导任璩。
天顺八年(14年)
正月 大藤峡军再度攻入梧州城,杀县丞、主簿。三月,第三次攻进梧州城。
成化元年(1465年)
设两广总兵官,与两广总督、总镇同驻梧州。并称为“三总府”。
以两广总督兼巡抚两广。
大藤峡军攻陷平南、藤县等地,声势浩大。朝廷命佥都御史韩雍赞理军务,都督同知赵辅为征夷将军、总兵官,率北京、南京、江西、湖广官军16万人,进剿大藤峡。韩雍命总兵欧信等率领右军68000人,分5路从象州、武宣向大藤峡北面进攻;指挥夏鉴等率领左军92000人,分8路从桂平、平南向大藤峡南面进军;参将孙震率兵从水路入;另遣指挥潘铎等分守各山隘口。各军水陆并进,腹背交攻,共破寨324处,捕侯大苟等700余人,杀义军3000余人,溺死无数。并砍断峡中大藤,改大藤峡为断藤峡。
成化二年(1466年)
十二月 大藤峡军余部侯郑昂等700余人,夜袭浔州城,焚毁军营房屋及城楼。
成化四年(1468年)
三月 总督两广军务兼巡抚韩雍以两广地大事繁,请求广东广西各设巡抚。朝廷以张鹏为左佥都御史,巡抚广西,韩雍专一总督军务。不久韩雍丁忧,遂罢总督不设。
成化五年(1469年)
十一月 朝廷复任命韩雍为右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兼理巡抚。设总府于梧州,总制两广地方。
成化六年(1470年)
在梧州设置水关厂,管理进出人员、货物、船舶,征收关税。
成化八年(1472年)
春 广西旱。
成化中
朝廷诏各土官子弟,允许进入附近儒学,无定额。
成化十二年(1476年)
广西边储不足,朝廷准予召商中盐20万引。
成化十三年(1477年)
广西大水。
修建永宁州城。城位于今永福县百寿镇寿城圩北,始建土城,成化十八年改筑石城,城墙用长方形料石砌筑。南北长430米,东西宽170米,高3.5—3.7米,厚3—3.3米。是广西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城垣。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成化十四年(1478年)
六月 太平府地震,声如雷。至八月,共震7次。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
八月 朝廷定全国给度僧道数为7万,广西为3000。
九月初八 梧州地震,有声,连震至16日。
这年 平乐、苍梧大雨,毁坏民房数万,城被淹。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
郁林、陆川等处黄公定、胡公明、谢彦举等率3000余人起事,自称大小总管。总兵官柳景派官军、土兵进剿,攻破营寨138处,杀胡公明等约2000人。
阳朔县城火灾,房屋全被烧光。
成化年间(1465年至1487年)
广西茶课钞数:钞1183锭25贯592文。
弘治元年(1488年)
正月 明孝宗派太监蔡用赴平乐府贺县寻访孝穆皇太后亲属,寻得孝穆皇太后的再从兄弟纪父贵、纪父旺。后明孝宗命纪贵为锦衣卫指挥同知,纪旺为指挥佥事。
八月 全州义军联合湖南阳峒义军,攻打全州、零陵,杀官吏,夺县库。朝廷派副使武清、都指挥杨观等督兵前往,杀义军3000余人,俘100余人。
这年 各地蝗灾。柳江特大洪水。
弘治二年(14年)
三月 宾州雨雹,雹如鸡蛋大,击死3人。
弘治四年(1491年)
广西大旱。
广西有4590户,1676274人。
弘治五年(1492年)
古田覃万贤等率壮民,占据县城。两广总督闵珪率湖广、广东、广西官兵47000多人,兵分4路对古田发动大规模征剿。其中由副总兵官马俊、参议马铉、千户王珊率领的一路,在三厄岭中埋伏,马俊等3人皆被击毙。次年六月,闵珪复率兵进剿,连破7寨,大肆杀掠。
弘治六年(1493年)
周孟中等修成第一部《广西通志》(已佚)。
弘治七年(1494年)
三月 朝廷准予广西各巡检司增设土官副巡检各1员。
这年 覃扶照、蓝公玉等率领永安人民,围攻永安州城。修仁、荔浦及府江沿岸民众亦纷纷响应,拦截江道,杀指挥张尚义。冬,总督闵珪、总兵毛锐统率两广、湖广官兵6万人分4路进剿,共攻破村寨186处,6000余人。
弘治十年(1497年)
于桂林建武学。
弘治十一年(1498年)
六月 桂林府地陷9处,大的宽17丈,小的3丈。
这年 广西大旱。
弘治十二年(1499年)
朝廷征集廉州等府船800艘,人夫 8000,进行采珠。共费银万余两,采珠2.8万两。采珠人病死300余人,溺死280人。
弘治十三年(1500年)
八月 融县有流星,自西南至西北,长丈余,大如箕。
这年 广西各地干旱无雨,赤地二三千里,旱情为数十年所未有。柳州、庆远2府受灾更为严重,斗米银半两。
弘治十四年(1501年)
七月 廉州及灵山大风雨,揭屋拔木,灵山海潮涨,淹死150余人。
弘治十五年(1502年)
广西有官田2841顷54亩,民田105006顷47亩。夏税米豆3390石,税钞1贯290文,农桑丝折绢497匹,丝8斤14两,本色绢2匹并丝5两,折色丝194斤,钞161锭4贯756文,红花11斤13两。秋粮米426636石8升,租钞42锭668文。
弘治十八年(1505年)
八月 朝廷将思恩军民府和田州府改流,设流官知府掌府事。降原田州府土知府岑猛为福建平海卫千户。岑猛寻找借口,迟迟不赴任,占据田州府,拒绝田州府知府谢湖赴任。正德二年(1507年),岑猛重金贿赂朝廷重官,朝廷令其以田州府同知摄府事。
弘治年间(1488年至1505年)
广西民屯垦田地共51340亩。
正德二年(1507年)
七月 柳州府马平、洛容2县壮民数万人起事,总督两广军务兼巡抚陈金调两广官兵10万余人前往,6600余人,俘1500余人。
正德十一年(1516年)
南丹出现陨石雨。陨石自西北向东偏南飞来,在空中爆炸后,降落于现里湖乡仁广村。分布面积约2×124米,最大的陨石约1吨多重。
正德十三年(1518年)
广西大旱,瘟疫流行,居民死亡过半。柳州、庆远二府最为严重,斗米银半两。
正德十五年(1520年)
古田义军攻破洛容县城,向北推进到桂林近郊,杀指挥朱铠;占据永福的西乡、托定、洛斗,切断桂林通往柳州的江道。
正德十六年(1521年)
于梧州设盐关(盘盐厂)收税。
嘉靖二年(1523年)
田州府土官岑猛率兵攻泗城州,杀土官岑接并纵兵掳掠;杀归德州土知州王通;又连续杀上隆州、武隆州、安德州、旧田州守令,毁其印为统;强立泗城州官族岑诜为首领;毒死参将甘霖、指挥方震和通判龙进。
嘉靖三年(1524年)
巡按汪渊建桂林书院于临桂县,选取各地优秀士子来院会讲,名盛一时。
嘉靖五年(1526年)
四月 姚镆与总兵官朱麒等率10余万人,进剿田州府土官岑猛。岑猛兵败,逃归顺州。六月,为归顺州土官岑璋诱杀。
嘉靖六年(1527年)
四月 免除广西受灾州县税粮不等。
五月 朝廷命王守仁以南京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赴广西平息卢苏、王受之乱。十二月,王守仁至南宁,撤去大兵,令卢苏、王受自率众归降。七年正月,卢苏、王受自缚来见。王守仁令各归复业,田州、思恩事态平息。
嘉靖七年(1528年)
四月 王守仁率兵大藤峡、八寨等处农民,先后捕杀义军3000余人。后移南丹卫于上林,并在大藤峡左侧增筑守镇城堡,以加强控制。
这年 王守仁在南宁建敷文书院,并常与诸生讲学,宣传良知学说。
嘉靖九年(1530年)
二月 提督两广军务兼巡抚林富派参将张经、副总兵官李璋和参将沈希仪,分别大藤峡、桂林七都、永福板塘、柳州古雍、融县古风等地农民,杀1000余人。
这年 今南宁、上思一带天空突然闪光,陨石降落于西乡柘罗村。
嘉靖十年(1531年)
据桂东北和桂东南26个州县的不完全统计,有陂塘234座,灌溉面积37万余亩,戽斗、水笕、连筒、翻车、筒车等提水机具的应用更加普遍。
巡抚林富编修的《广西通志》修成。通志分图经、表、志、列传、外传5类。是广西现存最早的省志。
嘉靖十七年(1538年)
朝廷任命翁万达为广西副使,专门办理安南事宜。
嘉靖十九年(1540年)
桂林府城嘉熙桥改建为四孔拱水桥加土孔石拱旱桥,更名为花桥。
△ 朝廷征广西、广东、福建、湖广狼土官兵12万余人,集师广西,征讨安南莫登庸。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
广西境共有2091户,1093770人。
嘉靖中
广西有屯田数4610顷36亩,粮55054石,除去民田征收及因荒停征外,实有田2913顷37亩,粮34695石。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
七月 朝廷征调田州、归顺、南丹、东兰、那地狼兵5000多人,至浙江抗倭。次年三月,瓦氏夫人率狼兵抵达浙江沿海,先后参加金山卫、漕江泾、王江泾、陆泾坝战役。因瓦氏夫人勇敢善战,战功卓著,朝廷封其二品夫人,并赏以银两。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
六月十四日 桂林出现流星雨,自东南射向西北。
嘉靖四十三年(15年)
十二月二十四日 古田韦银豹率领义军,自永福突袭桂林,杀死参政黎民衷,夺布政司库署印及库银4万余两。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
九月 原两广只设提督两广军务兼巡抚,因两广地方多事,复设巡抚于广东。改提督军务为总督两广军务兼理粮饷,只巡抚广西。十月,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谭纶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兼理粮饷,巡抚广西。
这年 分两广总兵官为广东、广西总兵官。改设镇守广西总兵官1人,驻桂林府。下设分守参将5人,浔梧左参将,柳庆右参将,永宁参将,思恩参将,昭平参将。
嘉靖年间(1522年至1566年)
廉州官府开辟从冠头岭至安南海东府、海阳府、新兴府的不定期直达航线。
隆庆元年(1567年)
廉州官府制定税则“船头规”,对抵港的商船进行征税。
隆庆二年(1568年)
四月 富川县民开始开采白沙洞、响鼓岭、仙姑塘等处锡矿。
隆庆三年(1569年)
十一月 原以两广总督兼广西巡抚,因两广事繁,于广西专设巡抚。以江西按察使殷正茂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广西。
隆庆五年(1571年)
巡抚殷正茂用官资购买广东盐至桂林府销售,获利2.2万两,以补充地方财政。
△ 朝廷令广西巡抚殷正茂、总兵官俞大猷,调土汉兵共10万,进攻古田,前后三个月,破营寨62处,杀古田军首领韦银豹等7400余人。为防范古田壮民,设立常安、桐木、富禄土巡检司,以东兰、南丹、那地3土州官族为土巡检;设立古田守御千户所;升古田县为永宁州;将遗田3万余亩分与诸兵士,且耕且守。
隆庆六年(1572年)
八月 怀远县知县马希武在督筑县城中,待民工苛刻,稍有怠慢,即被关押毒打,有的。是月,瑶民聚众攻占县城,杀知县马希武、巡检邓元、典史邓鹏等人。
十月 巡抚郭应聘与总兵官李锡率兵6万,府江瑶壮人民。先后攻占古西、岩口、笋山、古造、两峰及黄峒等寨,杀5000余人,俘400余人。事后,将荔浦的峰门、南源,修仁的丽壁,永安的古眉等巡检司改为土巡检司,屯兵于广运、足滩、平西岭、峰门等处;设置昭平县,设参将1员驻昭平镇守。
这年 广西大水。
万历元年(1573年)
十二月 两广总督殷正茂,广西巡抚郭应聘率官兵10万人进剿怀远瑶民义军,破营寨140多处,杀3000余人。为防范瑶民再起,迁怀远县治于板江,屯兵500人;改万石、宜良、丹阳为土巡检司。
这年 于容县县城东廓的经略台上建真武阁。真武阁为三层楼阁,通高13.2米,面宽13.8米,进深11.2米,为木构建筑。全阁不使用一件铁器,二层楼上有四根内柱,柱脚悬空不着地。
万历三年(1575年)
为解决军饷不足,广西以官款购买广东盐回梧州转卖,并于梧州设置盐运司,置副提举专营此事。
万历四年(1576年)
十一月 倭寇攻打廉州府永安城,指挥张本固守。倭寇转攻打海川营和新寮闸,海北道兵备佥事赵可怀率兵抵御,狼兵首领韦真战死。
这年 朝廷令广西等处凡改土归流州县及土官地方建有学校的,提学官须严格查试系土著人,才准考充附学,不许各处士民冒籍滥入。
万历五年(1577年)
沿府江开辟梧州至昭平道路。
万历六年(1578年)
十二月十三日 灵川、兴安大雪,积雪3天,河水结冰。
这年 阳朔、桂林、平乐、永安地震,声响如雷。临桂县江头村田中泥土忽然拥起,地裂丈余,陷大树、大石以及民房10余间。
万历七年(1579年)
十二月 两广总督刘尧诲、广西巡抚张任调兵10万,由总兵官王尚文率领八寨民众。至八年三月结束,共杀9100余人,俘6700余人。
万历八年(1580年)
定梧州盐运司年运盐量54454包,每包工价银4.19钱,每发官盐1包,许搭商盐1包同卖。一年一运,可获利1.5万两余。
万历九年(1581年)
宾州经三里至忻城道路修通。
万历十年(1582)
八月 合浦石城乌兔疍民强行进珠池采珠,并打死永安千户所千户田治。后兵备道薛梦雷派兵围捕、杀疍民128人,并弃尸于市。
万历十三年(1585年)
七月 张鸣凤编成《桂胜》16卷。
这年 意大利耶稣会会士罗明坚进人桂林,尚未开始活动即被驱逐出广西。
万历十四年(1586年)
沿府江开辟平乐至昭平道路。
△ 南宁、柳州、郁林、梧州府等地大水。梧州城南门外水高1丈5尺,漂民舍816间,田禾被淹没。
△ 广西实征秋粮米4248石。
万历十五年(1587年)
广西大旱,米贵,每石银一两,民多饿死。
万历十六年(1588年)
昭平古眉寨巡检黄仲拙率儿子及韦洞诸兵,开辟府江险滩,以利船只航行。
万历十七年(15年)
开采富川大塘窝、十八涧锡矿。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
朝廷派沈永寿至广西开矿。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
冬 朝廷下诏采珠,得珍珠2100两,费银6000两。
这年 朝廷恢复征收广西地方水陆冲衢并土产货物税。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
二月 朝廷令河池、永康等州,富川、思恩等县开矿,年包银共1300余两。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
十二月 安南翁富等人率领700余人从龙门港登岸袭击钦州。百户吕朝炯越城逃走,学正李嘉谕被杀。次日,翁富等复在城中大肆掳掠,杀百姓200余人,并焚烧东门城楼及城外房屋。次年正月,复人寇龙门,涠洲中军守备祝国泰率兵抵御,官兵全部阵亡。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
九月 朝廷准予戴耀奏请,增兵防守钦州、防城、廉州府城等;给予钦州四峒峒长名色把总空衔,使之约束峒民,编立保甲,互相监督;立刻停止防城与安南互市,严禁各处隘口,不许商人私下往来。
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
五月 浔州府白石山出土铜鼓一面;铜鼓滩渔民网起一面铜鼓,鼓身圆7尺余,面径2.l尺,高2.1尺。
这年 广西大旱,融县尤为严重,居民死亡过半。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
十月 南宁、柳州、庆远、浔州、梧州、桂林、平乐、思恩、太平等府旱灾,赤地千里,禾稻无收,米价腾贵,每石银一两,饿死很多,流离者不可计数。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
朝廷以辽饷缺乏,加派广西银32900余两。广西在梧州等府加派辽饷,每亩征银一分九厘五毫。
万历年间(1573年至1620年)
修建大士阁。大士阁位于今合浦县山口镇,建筑面积234平方米,为亭阁式结构。全阁共有36根木柱,72条枋,木柱下垫莲瓣石础。
△ 广西引种玉米并迅速推广。今桂平地区从广东引种番薯,并广泛推广。
泰昌元年(1620年)
十一月 诏广西停贡葛布。
天启元年(1621年)
修建归龙塔。塔位于今崇左县城东,至崇祯二年修成。原塔为3层,清康熙三十五年加建2层。今高28米,塔底直径5米,塔身呈八面体,向西倾斜约1米。该塔是国内现存古代4座斜塔之一。
天启四年(1624年)
广西各州县修筑陂塘圩岸等共3583处。
崇祯十年(1637年)
闰四月七日 地理学家徐霞客由湖南进入广西,先后游历桂林、柳州、郁林、南宁、庆远等府所属30余县。十一年三月,由南丹前往贵州等地考察。《徐霞客游记》中《粤西游日记》,专门记载了在广西的游历见闻。
明 末
梧州已有木帆船往返航线。
明代(1368年至14年)
广西铁矿开采点有融县宝积山和郁林绿鸦山;横州熟铁为贡品之一;融县宝积山区产炉甘石,为广西锌矿开采之始。
△ 广西共有府、州、县学69所,其中新创办的24所;复兴前代书院4所,创办书院66所。
△ 历科乡试取中文科举人共5098名;参加常科考试中进士的239名(含恩赐)。参加制科应试被给出身的28名。
△ 洪武八年,明太祖诏令设立社学,广西各地普遍设置社学,以嘉靖、万历年间为较多。有明一代,广西共设立社学232所,至明末,各地社学几乎停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