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中古代诗歌鉴赏:)题。《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高中古代诗歌鉴赏:)题。《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来源:华佗小知识


高中古代诗歌鉴赏 2019.11

1,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

(1) 诗歌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具体描写了哪些意象?组成了怎样的意境?

(2)本诗的诗眼是哪个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九日蓝田崔氏庄

【唐】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①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注】①倩:请求,使。

2.“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这两句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加以说明。

3.有人认为在这首诗中,诗人满腹忧情,却以壮语写出,真是“字字亮,笔笔高”。你同意这种评价吗?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1, 【答案】

1.

【小题1】 诗人选取了“凄冷的秋风、空旷的天空、凄厉哀怨的猿声,以及凄清的江水、白茫茫的沙滩、回旋飞翔的鸟群、萧萧的落叶、滚滚的长江”等8种意象,渲染出了苍凉阔大、凄清肃杀的氛围。

【小题2】 诗眼为“悲”。整首诗歌“悲”字是核心,是贯穿全诗的主线。诗人由内心伤悲而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由触景生悲到借酒遣悲,由借酒遣悲到倍增新悲,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着笔,悲情落句。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分析诗句中的意象,需要结合诗句内容逐句概括即可,注意化用自己的语言来用部分形容词概括;至于意境,要根据意象来综合概括,同时要联系诗作背景及诗人的身世、写作风格等。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需要明确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语,它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如本题,整首诗歌“悲”字是核心,是贯穿全诗的主线,所以,应是诗眼,然后展开分析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写出了水的宏大气势和山的高耸情状。蓝水远来,千涧奔泻;玉山高耸,两峰并峙。

“远”“高”二字写出了开阔的空间;“落”“寒”既表现了深秋的时令,又令人有高危萧瑟之感。

3.同意。(1)首联从“悲”着笔,但并未就悲写悲,而是由“悲”翻转为“欢”。(2)颔联写怕帽子被风吹去,笑着请人帮他正一正,虽含一缕人生老去的伤感,但更主要的是表现了诗人的豁达乐观。(3)颈联写景,气象峥嵘,悲凉中见豪壮。(4)尾联“知谁健”三字透露了诗人沉重的心情和深广的忧伤,“醉把茱萸”却又有几分超然旷达,所以说诗人是以“壮语”写“忧情”的。

【解析】

2.试题分析:这两句所写的景物是“水”和“山”,抓住“远”“高”“落”“寒”四字对景物的特点分析即可。“远”“高”二字写出了开阔的空间;“落”“寒”既表现了深秋的时令,又令人有高危萧瑟之感。

点睛:此题考核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主要概括诗歌的画面特征,概括诗歌画面的内容是诗歌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首先描述画面的内容,然后概括意境特征,一般为“通过……等景物,描绘出一幅……(意境特征)+时令+地点图景。有时后面在加上情感。

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特征的题目,要求分析“诗人满腹忧情,却以壮语写出,真是‘字字亮,笔笔高’”,注意结合诗句分析,从诗歌的首联和最后一联中,可以看出诗人有“满腹忧情”,却“强自宽”,中间两联无论是叙事还是写景,都有豁达、

豪壮的特点。可以从每一联所写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角度分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