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一、考试性质与对象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全面衡量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的考试。其主要功能一是引导普通高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必修和选修课程教学要求;检测高中学生的学业水平,监测、评价和反馈高中教学质量;二是落实《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要求,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既是高中学生毕业的基本依据,叉是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每年开考统一施考、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全省统—命题、2次。考试对象是高中在校学生,以及相关的往属生、社会人员和外省在我省异地高考学生。《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说明》是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⒛14版)的要求,按照学业水平考试和高化学》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点,结合本省高中化学教学的实际制定而成的。考选考科目考试的性质和特丿二、考核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化学考试的知识与技能要求主要由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化学反应原理初步知识、化学实验基础(⒛14化学》知识、化学基本计算七个部分组成;主要涉及《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三个必修模块及《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化学2》、版)规定的《化学1》、《化学反应原理》《两个限定选修模块。力考核目标化学考试注重考查学科基本能力,同时注意考查学生初步运用化学视角和化学原理去观生产和社会现象中某些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学科基本能力具体分述如下察和解决生活、1化学语言及应用能力:对化学用语的认知和使用能力。例如:记}乙、再现元素符号、识别、(二)能化学方程式、电离方化学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原子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离子符号、程式、离子方程式,命名有机物。2.化学方法及分析能力:对化学知识进行概括、判断、推理等的能力。例如:对分类、比较、·107·化学概念、原理的抽象概括;解释化学现象;对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系统化总结归纳;掌握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存在、用途的相互关系,并做出相应的推导、判断。3.化学实验及研究能力:完成化学实验的能力。例如:又寸实验现象的观察4,化学计量及计算能力:运用化学知识和常用的数学方法解决化学问题的能;进行实验操作;处理实验数据;对实验过程、现象及结论的正确描述;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设计。力。例如:根据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进行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进行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的初步计算。(三)个性品质考核化学课程应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 ˉ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化学学科对学生学科思维及方法的要求如下1.经历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2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学会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急进行加工、处理,以有效地解决问题。 ~3,能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4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险和喜悦,感受科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5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6,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7.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崇尚科学,反对迷信。8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考试要求化学考试对考试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分为三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称为识记、理解、应用分别用字母a、b、c表示,其含义如下a一识记:对所学化学知识能了解、辨认、描述、区分、举例、比较,达到“知其然”。具体包括1.复述有关化学概念和定律。2.了解物质的性质和用途。3.正确书写化学用语,认识化学中常用的计量单位。4,记住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知道它们的使用方法和基本操作过程。b一理解:对所学化学知识能理解、说明、判断、分类、归纳、解释,达到“知其所以然”。具体包括1.准确领会重要的化学概念、原理的内容、表达方法及适用范围。·108·2掌握化学实验的原理、方法、操作过程,能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3.判断物质的组成,掌握发生化学变化的规律。4.理解化学计算的原理和方法。c一应用:把所学的化学知识及原理应用到新情景中解决问题。具体包括1,将重要的化学概念、原理用于解决一定条件下的具体问题。2.将化学知识用于物质的制备、分离、提纯和鉴别。3.说明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关注化学知识在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中的作用。四、考试内容化学考试的知识范围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及《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⒛14版)中规定的必修模块和限定选修模块的相关内容,考试内容包括我省现导意见·化学》““”(苏教版)“化学1”、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化学反应原理三个必修“”“”模块以及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两个限定选修模块。以下从知识条目、考试要求两个方面,采用表格的形式,具体列出高中化学学科考试必考和加试的内容和要求。各部分内容按模“块编写(其中在化学1”中单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考核要求)。化学1(必修专题)知识条目必考要求加试要求1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①物质的分类方法②单质、氧化物、酸、盐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碱、③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判断氧化还原反应④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阿伏加德罗常数、⑤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⑦物质的量、微粒数、质量、气体体积之间的简单计算⑧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化学家眼中液、⑨固、气态物质的一些特′性的物质世界⑩胶体的本质特征和鉴别方法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2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①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过滤、蒸馏、萃取、结晶)分液、②焰色反应③常见离子的检验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⑤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⑥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109·续表专题知识条目必考要求加试要求3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①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②原子的构成,原子符号b③核素、同位素的概念④常见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4氯、溴、碘及其化合物①氯气的工业制法b②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及其装置lD③氯气的物理性质及用途④氯气的净化、收集和检验,尾气的处理b⑤氯气的化学性质(跟某些金属、H2、炖O、碱的反应),HClO的漂白作用⑥溴、碘单质的物理性质⑦氯、溴、碘单质间的置换反应b⑧海水中提取溴、碘b⑨检验Br—、I的常用方法b二、从海水中获⑩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得的化学物质①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判断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5钠、镁及其化合物①钠、镁的物理性质及用途②钠、镁的化学性质(跟非金属、酸、某些氧化物的反应)b③钠、镁的生产原理④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及检验方法b⑤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用途⑥强、弱电解质的概念⑦离子反应的本质及发生的条件b⑧离子方程式b⑨有关化学方程式过量问题的计算b⑩过氧化钠的主要性质6从铝土矿到铝合金①地壳中铝的含量及存在形式,铝合金②从铝土矿中获得铝的方法③铝的重要性质(跟酸、碱反应,铝热反应,钝化现象)④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Abo3、川(OH)3的重要性质,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三、从矿物到基⑤明矾的组成及净水原理础材料7.铁、铜的获取及应用①自然界铁、铜的存在形式,铁、铜的物理性质②工业炼铁的反应原理bb③铁、铜的化学性质(跟某些非金属、酸、盐的反应)bb④Fe⒉、Fe⒊的性质及转化⑤检验Fe2+、Feh的常用方法b⑥不锈钢的主要组成元素及其用途·110·续表专题知识条目必考要求加试要求8含硅矿物与信启、材料①硅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三、从矿物到基②硅及其化合物(以⒏02和Na£iO3为例)的重要性质b础材料③工业制备高纯硅的方法b④三大硅酸盐产品:水泥、陶瓷、玻璃⑤硅、二氧化硅在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等领域中的应用⑥光导纤维的组成和作用9.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①二氧化硫的性质(酸性氧化物、漂白性、还原性)b②酸雨的成因和防治③硫酸的工业生产b④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b⑤S、S02、凡so4等硫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b⑥几种重要的硫酸盐及其用途四、硫、氮和可10.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持续发展①氮氧化物的产生、转化及其性质②氮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③氨的性质与用途b④工业合成氨b⑤铵盐的性质与用途b⑥的性质与用途b⑦工业制取的设备和流程b⑧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⑨氮肥的性质与科学使用11常用仪器①常用仪器的名称、用途及使用方法I2.基本实验操作①常见药品的取用(块状固体、粉末状固体、液体)②常见药品的保存五、化学实验③仪器的连接与气密性检查基本操作④仪器或药品的加热⑤物质的分离(过滤、结晶、分液、蒸馏、萃取)⑥物质的检验方法(试纸的使用、焰色反应)⑦数据的测量和记录(质量、体积、温度)⑧玻璃仪器的洗涤⑨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⑩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111·化学2(必修)专题知识条目必考要求加试要求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律(1~18号元素原子结构)②元素周期律(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元素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b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③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同主族、同周期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化b学性质的递变规律④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三者的关系⑤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史、意义与作用b2.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①化学键的含义②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和成因bb③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概念一、微观结构与④简单离子化合物、共价分子的电子式bb物质的多样性⑤简单共价分子的结构模型、结构式⑥碳的成键特点与有机化合物的多样性的联系⑦分子间作用力的含义,分子间作用力对分子构成的物质的某些物理b性质的影响⑧简单共价分子的空间结构和键能⑨氢键的概念、形成条件和原因,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b3~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①同素异形体与同素异形现象b②同分异构体与同分异构现象b③N托l、金刚石、足球烯、干冰、石英中微粒的空间排列方式及相互间作用力④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的形成方式⑤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的主要特性4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①化学反应速率及其简单计算b二、化学反应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b与能量转化作用③化学反应的限度b④化学平衡的概念b⑤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b·112·续表专题知识条目必考要求加试要求5化学反应中的热量①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b②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③从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变化理解反应bb中的热效应④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与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b⑤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b⑥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b⑦合理利用化石燃料,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方法6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二、化学反应①原电池的概念一与能量转化②铜锌原电池的原理及电极反应式bb③原电池的构成条件b④常见化学电源b⑤电解池的概念b⑥电解Cuα2溶液的原理及电极反应式b⑦电解池的构成条件b⑧原电池、电解池的判断7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①太阳能开发利用的途径和方式②生物质能的利用途径③氢能的优点、开发与利用,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及其给环境带来的问题8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①甲烷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主要性质(取代、氧化反应)bb②同系物的概念,烷烃的分子组成和简单命名b③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的主要原理及产物b④乙烯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及主要性质(加成、氧化)bb三、有机化合物⑤乙炔的分子组成及主要性质(加成、氧化)的获得与应用⑥可燃性燃料(气、液)在保存、点燃中的安全问题⑦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的主要原理及产物⑧苯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主要性质(取代反应)bb⑨取代、加成等基本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bb⑩根据化学式进行式量、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bb①由元素质量分数或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式量推断有机物分子式b·113·续表专题知识条目必考要求加试要求9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①乙醇的分子组成、主要性质(跟活泼金属的反应、氧化反应)b②乙醇在不同温度下的脱水反应b③乙醛的分子组成,乙醛的性质(力口氢还原、催化氧化),乙醛与银氨溶bb液、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现象三主要性质(酸b、有机化合物④乙酸的分子组成、的通性、酯化反应)b的获得与应用⑤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⑥官能团的概念,常见官能团的性质b⑦油脂的存在、分子结构、主要性质及用途⑧几种常见糖类物质的组成、存在、物理性质和相互关系⑨葡萄糖的检验原理和方法b⑩蛋白质的组成、性质(盐析、变性)和用途b①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和性质b10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①化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与人类认识世界的关系②化学科学的研究内容和发展前景③化学在合成新物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四、化学科学④金属活动性与金属冶炼方法的关系与人类文明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①化学与\"化人类生活及其他学科的关系②化学科学与环境保护③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酸雨、臭氧层空洞等产生的原因及对环境的危害化学反应原理(必修)专题知识条目必考要求加试要求1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①反应热②焓变的含义一、化学反应与③焓变与键能的关系能量变化④中和热的测定b⑤标准燃烧热的概念⑥热值的概念⑦盖斯定律及其简单计算b·114·续表专题知识条目必考要求加试要求2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①原电池的构造与工作原理,盐桥的作用②判断与设计简单的原电池③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及电池反应方程式④原电池的正、负极和电子流向的判断Ⅰ -、化学反应与⑤电解池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能量变化⑥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式与电解反应方程式⑦金属冶炼、氯碱工业、电镀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b ⑧银锌电池、铅蓄电池、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与应用价值·b3金属的腐蚀与防护①金属腐蚀的危害②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基本原理③金属的防护b4化学反应速率①活化分子、活化能、有效碰撞的概念②碰撞理论③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5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①自发反应的概念二、化学反应速②熵变的概念率和化学平衡③用熵变、焓变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④化学平衡常数⑤反应物的转化率⑥化学平衡常数与反应限度、转化率的关系6化学平衡的移动①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②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及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③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选择和确定合适的生产条件7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①几种典型的弱电解质②弱电解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③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④电离度及其简单计算⑤水的离子积常数三、溶液中的离⑥电离平衡常数与弱酸、弱碱的酸碱性强弱之间的关系子反应⑦多元弱酸的分步电离8溶液的酸碱性①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中c(H+)、c(OH)的关系②pH的概念,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③pH的简单计算b④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用pH试纸、ρH计测定溶液的pH⑤中和滴定原理及其操作方法⑥几种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115·续表专题知识条目必考要求加试要求9盐类的水解①盐类的水解原理,常见盐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b三、溶液中的离②盐类水解的简单应用blD子反应③盐类水解的离子反应方程式b④多元弱酸盐的分步水解b⑤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b⑥常见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判断b有机化学基础(限定选修)专题知识条目必考要求加试要求I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①有机化学的发展简史②有机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③有机化合物与人类的生命活动的关系④常见有机材料的组成、性能及其发展现状—、认识有机2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化合物①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特点②研究有机化合物组成的常用方法③根据IH核磁共振谱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b④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常用方法b⑤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化学反应历程b⑥手性碳原子与手性分子3有机化合物的结构①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②甲烷、乙烯和乙炔的组成、结构和空间构型b③结构式、结构简式和键线式b二、有机物的结④同分异构体(碳架异构、官能团类别异构和官能团位置异构)构与分类⑤立体异构与生命现象的联系4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①同系物及其通式b②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b③烷烃的系统命名法和常见有机物的习惯命名5,月旨肪烃①脂肪烃和芳香烃、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概念及判断b②烷烃、烯烃和炔烃等脂肪烃的物理性质三、常见的烃③烷烃、烯烃和炔烃等脂肪烃的化学性质(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④有机高分子的链节和单体b⑤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来源和组成⑥合成常见高分子化合物的方法·116·续表专题6.芳香烃知识条目必考要求加试要求①苯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②苯的用途三、常见的烃③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④芳香烃来源异丙苯的工艺⑤工业上生产乙苯、⑥多环芳烃的结构特点7.卤代烃①卤代烃的分类方法②卤代烃的物理性质③卤代烃的化学性质④消去反应⑤卤代烃的应用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8.醇 酚①醇、酚的组成和结构特点②乙醇的化学性质与用途乙二醇、四、烃的衍生物③甲醇、丙三醇的性质和用途④苯酚的物理性质⑤苯酚的化学性质与用途⑥醇、酚等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⑦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9.醛baaaabbbab 羧酸bb①醛、羧酸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特点用途以及对健康的危害②甲醛的性质、③重要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④缩聚反应10.糖类b 油脂bb①葡萄糖的结构简式及其重要化学性质②搐类的分类及判断③常见二糖的性质及差异④淀粉、纤维素的化学性质及主要用途⑤油脂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五、生命活动的⑥油脂的化学性质物质基础11.氨基酸 蛋白质 核酸①常见氨基酸的组成和结构特点②氨基酸的主要化学性质(两性、成肽反应)③蛋白质的组成、结构④蛋白质的重要化学性质⑤蛋白质的检验和提纯bbbbbb·117·实验化学(限定选修)专题知识条目必考要求加试要求1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①从海带中分离和检验碘元素的原理及操作流程b②萃取的原理及萃取方法的适用范围b③溶解、过滤、萃取、分液等基本操作的要点b④物质分离、提纯的基本原则及应用2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物质的分离①层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提纯②氨水使Fe3+、Cu⒉显色的原理③纸层析法分离溶液中铁离子和铜离子的操作方法和步骤b3钾品体的制备①钠和氯化钾制取钾的原理及操作流程b②结晶或重结晶的方法提纯固态物质的原理及操作b③减压过滤的实验方法④晶粒生长的条件4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①铝片(条)燃烧的方法b②铝表而氧化膜的作用b二、物质性质的5乙醇和苯酚的性质探究①观察液态有机物颜色、状态、气味的方法②用乙醇和浓硫酸制取乙烯的原理、方法和操作b③乙醇、苯酚分子中羟基的化学活性比较lD④盐酸、碳酸、苯酚酸性的比较⑤用铁离子检验酚类物质6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①牙膏的主要成分及其功能②检验牙膏中含有的碳酸钙、甘油的化学原理和操作方法b③火柴起火的原理三、物质的检验④火柴头中硫元素、氯元素的检验原理和操作方法b与鉴别⑤物质检验的方案设计7亚钠和食盐的鉴别①钠的物理性质(夕卜观)和重要的化学性质(如氧化性和还原性等)b②亚的酸性和不稳定性③亚钠和食盐的鉴别④常见物质的鉴别·118·续表专题知识条目必考要求加试要求8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①硫代硫酸钠和强酸反应的原理及实验现象b②浓度、温度对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9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四、化学反应条①不同的催化剂对同一反应的催化效果件的控制②变量控制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10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①氯化钴溶液的变色原理②浓度、温度变化对氯化钴溶液平衡体系的影响③不同条件下(酸、碱性)乙酸乙酯水解的速率和程度Ⅱ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①移液管、滴定管的使用方法②中和滴定原理和基本操作③酸碱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方法六、物质的定量④用滴定法测定液体试样中的总酸(或总碱)分析⑤中和滴定实验的数据处理和误差的简单分析12,镀锌铁皮锌镀层厚度的测定①电子天平的使用②镀锌铁皮锌镀层厚度测定的原理(与酸或碱反应)和操作流程③实验数据的处理和测定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原因分析13.硫酸亚铁铵的制备①硫酸亚铁铵的制各原理与操作方法b②倾析法分离、洗涤固体物质七、物质的制各③产率的计算方法b与合成14.阿司匹林的合成①阿司匹林的合成原理、方法及流程②粗产品中杂质的检验b③晶体洗涤方法b·119·五、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考试形式化学考试采用闭卷纸笔测试方式。考试时间:必考题部分ω分钟,满分为⒛分;加试题30分部分钟,满分为30分。(二)试卷结构1.考试内容分布类别必考题部分(满分70分加试题部分(满分30分“化学1”约占40%““有机化学”考试内容及化学2”约占们%约占““30%所占比例化学反应原理”约占⒛%化学实验”约占“30%(上述内容中“化学基本实验”约占15%,“化学反应原理”约占20%“学基本计算”化约占10%)元素化合物”等相关知识约占⒛%2.考核要求分布类别必考题部分(满分70分加试题部分(满分30分“考试要求及了解”约占50%““所占比例理解”约占硐%理解”约占ω%““应用”约占10%应用”约占40%3.试题难度分布类别必考题部分(满分70分加试题部分(满分30分“容易题”约占ω%“试题难度及“容易题”约占10%稍难题”约占灬%“所占比例“”稍难题”约占60%较难题约占15%“较难题”约占3o%六、题型示例必考题部分(-)选择题1(考核要求a,容易题)下列化合物中,属于酸的是A。CH4 B.Na0H c,H2S04 D,NaCl答案:C2.(考核要求a,容易题)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C.C02分子的结构式:0—C—OD。乙烯的结构简式:CH9CH2答案:A3.(考核要求b,稍难题)下列有关苯的结构与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B.易被酸性ΚMno4溶液氧化C.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D。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浓和浓硫酸的混合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答案:D4.(考核要求b,稍难题)某学习小组研究某酸性工业废水样品,以下实验操作或分析结论正确的是A.用玻璃棒蘸取废水样品,沾在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上测定其pHB.将无色酚酞试液滴人废水样品中以验证其酸性C.该工业废水中c(H+))c(OⅠ)D。测得废水样品的pH爿,说明该废水样品中c(H+)=4.0mol·L㈠答案:C5.(考核要求b,稍难题)如图所示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稀硫酸A.装置甲的锌片上和装置乙的铜片上均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B。甲、乙装置中的能量变化均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装置乙中的锌、铜之间用导线连接电流计,可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D。装置乙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Z⒈‰=Zn⒉答案:B6.(考核要求b,稍难题)下列表示化学反应2H2(g)+02(g)——2H,0(g)过程能量变化的示意图中,合理的是能量反应过程反应过程反应过程ABC答案:A·121·7.(考核要求c,稍难题)已知单位体积的稀溶液中,非挥发性溶质的分子或离子数越多,该溶液的沸点就越高。则下列溶液沸点最高的是A.0.01mol·L丬的蔗糖溶液 B。o.o1mol。rl的Cac12溶液C。0。02mol·L丬的Nacl溶液 D。o.o2mol·L丬的CH3C00H溶液答案:C8.(考核要求b,稍难题)下列表示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C12:MnO2叫Hα卫≌削nz++zc1△C12↑砭H2oB.Fe与Fecl3溶液反丿立:Fe+F沪=2F抄C.Ne与水反应产生H2:Na+H20〓Na++oH△H2↑D.大理石中加人稀盐酸:Caco3砭H饪Ca’++Co2↑+H20答案:D9.(考核要求b,稍难题)茶叶中铁元素的检验可经过以下四个步骤完成器的选用,不合理的是 ˉ,关于各步骤中仪●口Πv① ⑩② ③ ④ ⑤ ⑥ ⑦A,将茶叶灼烧灰化,选用①、②和⑨B。用浓溶解茶叶灰并加蒸馏水稀释,选用⑤、⑥和⑦C.过滤得到的滤液,选用④、⑤和⑦D,检验滤液中的Fe弗,选用③、⑧和⑩答案:B10,(考核要求b,稍难题)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其中一瓶是稀H月04溶液,另一瓶是蔗糖溶液。鉴别时,下列选用的试纸或试剂不正确的是A.pH试纸 B。Kcl溶液 C.Bac12溶液 D.N助Co3固体 -答案:B11.(考核要求b,稍难题)一定条件下,反应4NH3(g)+502(g》=丬N0(g)+6H90(g)在5L密 闭容器中进行,10s时,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ωm。l,则前10s的平均反应速率为A.v(NH3)〓0.α)8mol·LI·s丬 B.v(N0)〓0.OZI mol·LJ·s丬CJ(02)〓O。fJfJ6mol·L丬·sJD.v(H20)=0。06m。l·Ll·s丬答案:A12.(考核要求c,较难题)设几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几个o2分子的质量是16gB.标准状况下,”。4L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是凡 'C.室温下,1L pH丬3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0H离子数目为0.1岷D。5Nmo厂鉴讫HN。广4N2↑JH20反应中,生成⒛gN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岷·122·ˉ冖答案:D13.(考核要求c,较难题)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⒉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与Ⅹ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大丬刈顷序:r(w)>r(z)>r(Y)>r(Ⅹ)BY分别与z、W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C.Ⅹ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弱DY的气态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答案:D14.(考核要求c,较难题)已知氧化性B1·2>凡3+。向含溶质a md的FeB。溶液中通人b molC12,充分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离子的还原性强弱:Feh)Br>αˉB当a≥2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⒛饵Cl,=2几⒒+2C1ˉC。当肛b时,反应后的离子浓度之比:c(几3+)∶c(Bf)∶c(Clˉ)=⒈2∶2D当3a≤2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2Fe⒉+4Br十3α°=2Fe饵2Br。+6C1ˉ答案:C(二)填空题1(考核要求a,容易题)(1)写出以下两种物质的化学式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 ;②生石灰: ▲ 。(2)写出氢氧化镁溶于盐酸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①CH4 ②CaO (2)Mg(OH)2砭HCl—M匪12+2比O2.(考核要求b,稍难题)已知A、B、C、D都是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有机物,其中A、C分别是白酒和食醋中含有的成分,A、B、C、D间有如下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B物质中官能团为~▲~。(2)写出A与C在浓H2S04存在条件下加热反应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 ▲ 回□—。答案:(1)—CHO(或醛基一□)Or町∞⒒吧c叩H婴叽C∞G比+叩3.(考核要求b,稍难题)某酸性废液中含有Fe3+、Cu2+、Ba2+三种金属离子,有同学设计了下列方案对该废液进行处理(所加试剂均稍过量),以回收金属,保护环境。·123·请回答(D沉淀a中含有的单质是 ▲ 。(⑷沉淀c的化学式是 ▲ 。(⑴溶液A与H202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答案:(1)Cu、Fe (2)Bac03 (3)2Fez++H202+2HL2Fe弗+2H204.(考核要求c,较难题)A、B、D、E、F为短周期元素,非金属元素A最外层电子数与其周期数相同,B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所在周期数的2倍。B在D中充分燃烧能生成其最高价化合物BD2。E+与D⒉具有相同的电子数。A在F中燃烧,产物溶于水得到一种强酸。回答下列问题(1)A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写出一种工业制备单质F的离子方程式 ▲ 。(2)B、D、E组成的一种盐中,E的质量分数为绍%,其俗名为 ▲ 。(3)由这些元素组成的物质,其组成和结构信息如下表物质组成和结构信息a含有A的二元离子化合物b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二元离子化合物,且原子数之比为1△化学组成为ADFa的化学式为~▲~;b的化学式为 ▲~;c的电子式为 ▲ 。答案:(1)第一周期IA族2C1△2H20^zoH·H2↑+c12↑[或2Nacl(熔融》皇篮乇Na+c12↑](2)纯碱(或苏打)(3※aH Na2o2(或Na2c2) H:0:¢∶:(三)实验题1.(考核要求b,稍难题×1)某同学采用萃取—分液的方法从碘水中提取碘,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图甲.加人萃取剂后振荡 乙.静置分层丙。分离①该同学所采用的萃取剂可能是~▲~(填序号)。A。酒精B。苯C.四氯化碳D。②甲、乙、丙3步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填“甲”、“乙”或“丙”汽油)。(2)实验室制取、净化并收集氯气涉及以下几个主要阶段·124·鲡 戕处理现有以下2种试剂:A。饱和食盐水 B。NaoH溶液”请在以上试剂中选择填空(填%”或℃):①X溶液应选用 ▲ 。②尾气处理过程中,多余的氯气可用 ▲ 吸收。答案:(1)①C ②丙 (2)①A ②B(四)计算题1.(考核要求b,稍难题)量取8.O mL5⒑mol·Ll Hso4溶液,加蒸馏水稀释至1∞mL,取两份稀释后的H阝o。溶液各筠mL,分别加人等质量的zn和Fe,相同条件下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氢气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请计算(1)稀释后H阝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m。⒈L△。(2)加人Fe的质量至少有▲ζ。 :(1)0.40 (2)0.65催乒爿恋加试题部分1.(考核要求c,较难题)由某精矿石(MC03·zC03)可以制备单质M,制备过程中排出的二氧化碳可以作为原料制备甲醇。取该矿石样品Mg,高温灼烧至恒重,得到0。%g仅含两种金属氧化物的固体,其中m(M):m(z》3:5。请回答1。(1)该矿石的化学式为(2)①以该矿石灼烧后的固体产物为原料,真空高温条件下用单质硅还原,仅得到单质M和一种含氧酸盐(只含z、⒊和0元素,且z和⒊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该反②单质M还可以通过电解熔融MC12得到。不能用电解MC12溶液的方法制备M的理由是 1.oo.1。懋οˉ扯ο·诼泮″旷10Ⅱ610ˉ150 200 25o 3oo 35o温咖(第l题图1)(3)一定条件下,由Co2和H2制备甲醇的过程中含有下列反应·125·u立1:Co2(g)+H2(g)~-0(g)+H20(g) hIrl压反应反应2:Co(g)+2H2(g)~-H30H(g) AHz3:C02(g)+3H2(g)~-H30H(g)+Hn(ζ) AH3其对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Κ1“2“3,它们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l所示。“”“”“ 丿则厶Ⅱ2 △Ⅱ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 ∷ 。(4)在温度rl时,使体积比为3△的H2和Co2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内进行反应。民温度下甲醇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不改变其他条件,假定ε时刻迅速降温到%,一段时间后体系重新达到平衡。试在图中画出B时刻后甲醇浓度随时间变化至平衡的示意曲线。··〓≡····‘≡≡·¨·¨≡·◆·十¨≡··十△··¨¨····十刨≡≡¨·ˉ‘〓‘疑≡一··i·捡≡≡¨·‘ˉ≡···‘卧≡≡≡···~◆十'i·¨¨≡···≡〓一≡Ⅰ‘十≡·¨十·◆·十¨···¨·t‘一≡≡〓冖≡+‘‘·≡~≡j¨·Iˉ’一一·一ˉ·≡‘‘‘十I+··tt反应时间(第1题图2)答案:(1)MgCo3·CaCo3(2)①2Mg0挖CaO+si≌≌£a封。仕2Mg ^②电解MgC12溶液时,阴极上H+比M纩容易得电子,电极反应式2H20+‰ˉH2↑⒚oHˉ,所以不能得到Mg单质(3)小于曲图l可知,随着温度升高,Κ1增大,则AHl>0,根据盖斯定律又得AJf3轾H'+AH2,所以△〃2(△Ⅱ3(4) 〓〓·‘〓〓≡≡ji一ˉ·一〓 〓〓 ≡ 〓’i≡‘一‘ 〓¨·一 〓 〓 〓 !·I≡!一 〓一¨·一¨‘ 〓 〓〓 〓·〓·¨ ≡· ···ˉ△·≡≡¨·‘一ˉ‘’一≡ 一ˉ·一· 〓¨· 一¨〓〓i≡i← 〓/ˉ也仃冖i捌 〓〓〓 〓·十· ·ˉ≡‘·一一 〓〓〓¨ 〓¨一←督ˉ△一ˉ·≡一‘'·≡〓隘〓〓· 〓· ‘·〓← 一¨ 〓 〓一≡·≡‘〓'·一t≡ˉ‘卧 〓〓〓'一〓冖△·凵一t≡≡‘·一 〓‘·≡一' · 〓〓’■‘一一¨··/冂〓≡‘·彳ˉ‘¨≡〓i 一· 〓 〓一 ≡‘·← 〓/· ι一¨·一一≡ 〓ˉt,≡‘ 一ˉ·一 一i 〓 〓十≡≡一 〓’‘¨·一‘·一〓 〓 一ˉ·一 〓≡¨ˉ·¨一〓 一+ ≡ˉ·一 〓一‘i〓〓一!一一 〓ˉ‘〓一¨·一一 ¨·‘一一‘‘·一¨·一!·ˉ‘一≡·····一 一〓·¨反应时间‘’一≡。126·2.(考核要求c,较难题)葡萄糖酸钙是一种可促进骨骼生长的营养物质。葡萄糖酸钙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沮1906(葡萄糖)+B。+H20→C沮⒚07(葡萄糖酸)+2HBr2C沮1ρ付CaCO3-Ca(C沮1IO7)2(葡萄糖酸钙)+凡o+Co2↑相关物质的溶解性见下表物质名称水中的溶解性乙醇中的溶解性葡萄搪酸钙可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微溶葡萄椐酸可溶微溶溴化钙易溶可溶“化钙易溶可溶实验流程如下哂贱溶液型罕骘粤貊ψ鉴<丫辶悬浊液谔蟹辶喾罾辶月鬻辶%G乩㈤2请回答下列问题(1)第①步中溴水氧化葡萄糖时,下列装置中最适合的是制备葡萄糖酸钙的过程中,葡萄糖的氧化也可用其他试剂,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是A.新制Cu(OH)2悬浊液C.o丿葡萄糖氧化酶B.酸性KMnO4溶液D。[Ag(NH3)2]oH溶液(2)第②步充分反应后Caco3固体需有剩余,其目的是;本实验中不宜用Cac12替代Caco3,理由是(3)第③步需趁热过滤,其原因是(4)第④步加人乙醇的作用是答案:(1)B C(2)提高葡萄糖酸的转化率;便于后续分离氯化钙难以与葡萄糖酸直接反应得到葡萄糖酸钙(3)葡萄糖酸钙冷却后会结晶析出,如不趁热过滤会损失产品 ˉ(4)可降低葡萄糖酸钙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有利于葡萄糖酸钙析出3.(考核要求c,较难题)乙酰基扁桃酰氯是一种医药中间体。某研究小组以甲苯和乙醇为主要原料,按下列路线合成乙酰基扁桃酰氯。CH30螽已知:RcH。鼍常苦罟·肛酽;RCN型坚Rc。。H;CNRcN鹦Rc。c⒈二L2凵⊥。Rc。。R`请回答(1)D的结构简式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A。化合物A不能发生取代反应B。化合物B能发生银镜反应C.化合物C能发生氧化反应D。从甲苯到化合物C的转化过程中,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有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3沌+F→G的化学方程式是 。(4)写出化合物D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所有可能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红外光谱检测表明分子中含有氨基(-CNl;②1H-NMR谱检测表明分子中有苯环,且苯环上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5)设计以乙醇为原料制备F的合成路线(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 。雒:⑴C》军H(2)C CNο ⌒∪TCΗ⑸mf△m黼唧⑾鹦C叩⑽·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