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学校体育学教学大纲

学校体育学教学大纲

来源:华佗小知识
学校体育学教学大纲

《学校体育学》教学大纲

学时:68学时 学分:4学分

开课对象:体育教育专业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学校体育学》是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基本原理和方法的一门学科,是培养各级体育教师组织与实施体育工作所必须开设的一门专业理论课程。通过学习《学校体育学》课程,使学生了解学校体育规律,明确学校体育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学校体育工作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应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技能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学校体育学》课程,使学生了解学校体育规律,明确学校体育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学校体育工作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应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技能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能力。具体教学目标如下:

1.使学生正确认识学校体育在教育.体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明确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树立体育教师的专业思想与师德规范,忠诚党的教育与体育事业。

2.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学习并掌握学校体育的基本问题.体育课程的理论问题与实施原理.课外体育锻炼.训练.竞赛.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3.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思考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设计思路

本教学大纲是根据《阿坝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育系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等有关规定制订的。

根据现代教育的思想和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本教学大纲紧紧围绕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小组合作形式组织教学,从理论上正确认识学校体育在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体育教师所具备的职业素质,同时加强实践环节,给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今后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适应社会变化与人才的需要,以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为主要目的,多渠道、多途径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坚定为地方教育服务的信念,全面提升体育教学的水平.在设计过程中,紧跟时代的步伐,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思路、内容、标准、实施方法等融入其中,加强教学互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转变思想观念,着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内容框架(以项目的形式呈现内容框架)

本课程共分为四大篇,分别为学校体育总论、体育课程与教学、课余体育、学校体育管理。每篇都有各自的章节,第一篇共三章,分别为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学校体育与学生全面发展.本章主要以学校体育与学生全面发展为主线,从而认识学校体育的功能,明确学校体育的重要性。第二篇共六章,分别为体育课程、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过程与原则、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体育教学评价.本篇为本课程的教学核心,通过对体育教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全面讲述,结合课内外实践,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篇共四章,分别为课余体育概述、学校课余体育锻炼、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学生课余体育竞赛.本篇结合具体的实例,第四篇共两章,分别为学校体育管理与法规、体育教师.

(五)教学时数分配(表格)

时数分配 教学形式 讲授 作业 讨观自论 摩 学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校体育学教学大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合 计 绪 论 学校体育课程的历史沿革及其思想演变 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 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体育课程 体育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过程与原则 体育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体育教学评价 课余体育概述 学生课余体育锻炼 课余体育训练 学校课余体育竞赛 学校体育管理与法规 体育教师 机动 2 2 4 6 4 4 4 10 10 4 2 2 2 2 2 4 4 6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六)教学方式

本课程主要运用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扩充教学信息,使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得到良好的刺激,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学中运用学校网站平台和其他有关网站提供的信息资源,通过人机互动,优化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教学观摩、作业练习、读书指导等方式向学生系统的传授学校体育学知识,扩充学生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体育学教学大纲

二、正文

学生活动设计项目 工作任务 1。学校体育学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对象 2.学校体育学课程目标 3。学校体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4.该课程内容框架 1.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2。现代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3。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4.21世纪学校体育发展新趋势 1。学校体育的结构 2.学校体育的功能 3。学校体育的目标体系 4.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组织形式与要求 知识内容要点、教学要求、重难点 及职业标准要求 内容要点:学校体育学的概念及研究通过课堂对象 讨论,全面认教学要求: 学生比较清晰的认识该课识该课程的重程有,并深入分析怎样学好该课程。 要性。 重点: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内容 难点:学校体育学的研究规律 对专题准备内容采用提展 问或专题发言教学要求:弄清学校体育形成和发展形式,并进行的脉络及各个阶段的特点,采用电化成绩评定。 手段进行直观反映。 内容要点: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重点:新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难点: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 内容要点:学校体育的功能、目标 教学要求:深入分析学校体育的地位、功能和目标及要求. 重点:学校体育的地位、意义、作用,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 难点:实现学校体育目标要求 1。学校体育与学生身体内容要点:学生全面发展的特点与学发展 校体育的关系 2。 学校体育与学生心教学要求:理清学生全面发展的特点,理发展 结合实际指出如何发挥学校体育的作3. 学校体育与学生社用。 会适应 重点:学生身、心、社发展特点 难点: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 1.体育课程概述 2。体育课程类型 3.本课程改革的发展趋第四章势 体育课4.体育课程编制 程 5.体育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小组课后针对“学校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的专题进行讨论,重点: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 形成书面作难点: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业,评定成绩。 采用课内第五章1。 体育教学目标概述 内容要点:体育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 体育教2.体育教学目标体系 教学要求:思考,加强历练,了外相结合的方大中小学体育教学目解体育教学目标的结构、功能和分类,式.课内练习,学目标 3。内容要点:体育课程的特点、目标、体育课程资源 教学要求:分析体育课程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结合我校实际,探讨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备注 绪论 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第三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联系实际讨论如何开展学校体育工作,专题发言“现阶段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 联系实际讨论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组派代表专题发言,小组评定成绩。 本章为补充内容 学校体育学教学大纲

标 并学会制定“三维\"目标的知识。 重点:教学目标的制定 难点:教学目标的制定 相互评析。课外作业,巩固提高. 第六章体育教学过程与原则 1.体育教学过程概述 2.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3.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交往 4.体育教学原则体系 内容要点: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及原小组自学则 讨论,了解该教学要求:通过小组自学、合作学习,章内容。 了解体育教学过程的原则和规律。 重点:体育教学特点、原则 难点: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交往 1.体育教学方法概述 2.中小学常用体育教学方法及基本要求 第七章3。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体育教与运用 学方法 内容要点:体育教学方法的分类、选学生分组择与运用 演示各类教学教学要求:深入学习各类体育教学方方法,观摩、法,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学能力。 评价.分析讨论中小学常用重点:常见的体育教学方法 的体育教学方难点: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法,专题发言,评定成绩. 1.体育教学设计概述 内容要点:体育教学设计的思路、内针对“如何2。体育教学中的中观教容、要求 设计一堂中第八章学设计 教学要求:分析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特(小)学体育体育教3。体育教学中的单元教点,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备课水平,合课”展开讨论,学的设学设计 理选择课堂教学内容,把握体育教学课后查阅资计与实4.体育课堂教学设计 料,编写体育实施细则。 施 5。体育教学的实施 课教案,并集重点:学期、单元、课时计划 体审阅,评定难点:课时计划、体育教学实施细则 成绩。 1.体育教学评价概述 针对一堂内容要点: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方2.体育教学质量的评价 法 体育课进行全3。学生体育学习评价 面评价,互相教学要求:遵循评价原则,进行实例第九章评析。 分析,充分理解评价的内容,掌握评体育教价技巧。 学评价 重点: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及方法 难点: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及方法 1。课余体育的地位与特点 第十章2。课余体育的功能与价课余体值 育概述 3.课余体育的组织形式 内容要点:课余体育的组织与管理 教学要求:全面了解课余体育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具体的实例,分析目前课余体育的现状。 重点:课余体育组织的形式 难点:课余体育的地位 1。课余体育锻炼的特点第十一与原则 章学校2. 课余体育锻炼的内课余体容与计划 育锻炼 3。现代余暇体育 内容要点:学校课余体育锻炼的形式、内容和方法 教学要求:正确认识其地位和作用,明确其目标,掌握其锻炼的内容和方法,学会正确评价课余体育锻炼的质量。 课堂分组讨论,提出课余体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针对“体育系早操锻炼计划”进行小组讨论和专题发言,分析体育 学校体育学教学大纲

1.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原则与管理 第十二2。 课余体育训练的内章学校容与计划 课余体 育训练 1.学生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 第十三2。学生课余体育竞赛的章学下价值与内容 课余体育竞赛 1.学校体育管理机构、职能与方法 学校体育管理的主要第十四2。学校体内容 育管理3.学校体育法规 与法规 重点: 课余体育锻炼的内容、形式、系早操中存在组织方法及计划的制定 的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难点: 课余体育锻炼计划的制定 以提高早操锻炼质量。 内容要点: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目标、分组讨论内容和方法 探究,分析运教学要求:全面认识课余体育训练的动员选材的指标,并制订出目标,学会制定运动训练的计划. 重点:课余体育训练的目标、内容和方合理的课余体育训练计划,法 提高学生解决难点:代表队的组建及训练计划的制问题的能力。 定 内容要点: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目分组讨论标、种类和方法 探究,制订出教学要求:深入分析学校课余体育竞合理的课余体育竞赛方案。赛的方法,并能用于实践当中。 在实践中提高重点:课余体育竞赛的种类和方法 应用体育竞赛难点: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和计划 方法的能力。 自主学习内容要点:管理的内容、方法、有关法先关的知识,规 课堂讨论。以教学要求:明确管理的意义,学会用法提问的形式,规管理学校体育的方法。 集体解决现阶重点:学校体育管理的方法、学校体段存在的问育工作条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题。 难点:学校体育管理原则、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1.体育教师的地位与劳动特点 2。体育教师的类型特征 3。体育教师的基本条件第十五与职责 章体育4.体育教师的培养与培教师 训 采用自学教学要求:根据自身的特点找出其存探究与讨论的在的差距,为以后从事教师工作打下方式,分析教良好的基础,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师应具备的素质,专题发言重点:体育教师的职责和条件 “如何成为一难点:合格体育教师具备的素质 名合格的体育教师”,组长参与成绩评定。 内容要点:体育教师的工作职责 三、考核方式及其要求

(一)考核方式:平时考核与本课程结束后闭卷考试相结合。 (三)具体要求

1.平时考核占50%,具体包括出勤率、课内外作业、学习态度、课堂表现、情意合作等. 2。期末考核占50%,包括基本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课程实践环节及基本要求 实践途实践内容 基本要求 学校体育学教学大纲

径 1.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目标设计; 课堂实践 课外实践 课余体育竞赛计划。 1.设计一份科学、合理、规范的教案; 变换及动作要领的讲解和示范.

1。精心设计、讲练结合、2。在教师指导下探究学习。 1。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2、小组合作学习,相互评价,教师点评。 2。课外体育活动计划、课余体育训练计划、学以致用; 2.口令进行队列队形的组织、指挥、调动与案; 五、教学及教材编写建议

学校体育学时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培养各级体育教师组织与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所必须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只有牢固地掌握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提高驾驭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1、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观念,确立新的教学价值观,要把教学着眼点从学校的时空转向受教育者终生,所以《学校体育学》的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把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2、认真钻研教材,以教为本,广泛阅读,收集最新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全面了解当前国内外学校体育的最新动态,注意吸收一些国外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想、新方法。

3、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趋向为主线去设计教学方案,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生认知性的统一;强调教学过程的内在逻辑性和外在实践性的统一。

4、教师激励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六、教材与参考书(要求:必须指定至少三本参考书)

1、潘绍伟、于可红主编,《学校体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 2、周登嵩主编,《学校体育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11月。

3、曲宗湖、杨文轩主编,《学校体育教学探索》,2002年2月。

执笔人:卢永雪 审核人:

批准人:

2015年8月27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