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 “青春激扬”整体教学设计
一、本单元整体框架
1、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写作
2、立德树人主题指向:青春激扬——树立伟大抱负。理解作者对国家命运前途的美注,渤发青春的热情,敞开心电,追导理想。拥抱未来。 3、语文素养与教学目标
1)理解诗词运用意象抒发思想感情的手法。把握小说叙事和抒情的特点,体会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
2)举办诗歌朗诵会,感受文学作品意蕴的丰富性和语言表达的特殊方式,学习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提升审美能力。 3)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从“青春的价值”等角度思考作品的意蕴,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 4)尝试诗歌写作,增强语言表现力。 4、教学内容
《沁园春.长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郭沫若)《红烛》(闻一多)《峨曰朵雪峰之侧》(昌耀)《致云雀》(雪莱)《百合花》(茹志娟)《哦,香雪》(铁凝)
5、学习课时:10课时
二、学习过程
本单元围绕“青春”分为诗歌和小说两部分,在学习过程中打算分为诗歌部分和小说部分进行。 朗读活动
在分块学习之前,先整体完成单元朗“读” (一)读【3课时】
1、朗读诗文青春,感受最美青春【2课时】
1)本单元作品抒发的都是青春情怀,通读本单元的课文,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课文内容,说你认为“什么样的青春才是最美”的?然后和全班同学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通读课文可在课外进行,课堂用1课时进行朗读即可,讨论部分在课堂进行】【需要老师引导学生体会朗读的方法,不能完全放手让学生自由发挥】
2)开展诗文朗诵会【1课时】
要求:任选本单元的一首诗,也可以是和“青春”有关的课外的其他诗歌或者文章选段,有感情的朗读,把你对作品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开展一次以“青春激扬”为主题的诗文朗诵会,同学之间相互点评,评选出最佳朗诵者。
活动:准备(学生选朗诵内容、练习,主持人、主持稿,设计评价表等)——活动——总结与反馈【诗歌的选择练习等均在课外进行】 第一部分:诗歌部分 (一)赏【3课时】
要求:从“意象”和“诗歌语言”的角度探讨赏析诗歌的方法,揣摩作品的意蕴和情感。【教师可以《沁园春·长沙》为例带领学生一起完成该首诗的赏析,其余诗歌由学生完成】
1、把握意象赏析诗歌【2课时】
《沁园春·长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这五首诗歌风格各异,但诗人都善于运用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思。任选一首,完成以下任务:
1)解释“意象”的含义。
2)找出这首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
3)概括这些意象的特点?这些意象是怎样表达诗人情感的?
4)反思总结:如何通过意象来欣赏诗歌?结合你所赏析的这首诗,就这个问题写一篇关于“读诗之法”的小说明文,然后和大家交流。
5)诗人情怀
有人说“诗如其人”,通过读诗,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怀境界。从《沁园春.长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这五首诗中,任选一首,可以查找作者的人生经历与诗作背景,谈谈你从中感受到作者具有怎样的“情怀”?
【可以《沁园春·长沙》为例来带领学生一起完成上述任务,但即使在师生一起做的时候,仍然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不能越俎代庖。其详细内容见《沁园春·长沙》赏析教学设计】
2、品味诗歌语言赏析诗歌【1课时】
1)诗歌的语言往往十分精炼传神,以《沁园春·长沙》为例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其详细内容见《沁园春•长沙》赏析教学设计】
2)从本单元诗中,再找出至少三处你认为比较精妙的炼字选词,赏析表达效果,然后和大家分享交流。 (二)写【2课时】
1、写现代诗【1课时】
请你发挥想象写一首诗,抒写你的青春岁月,给未来留下宝贵的记忆。要求:要和“青春”有关,可以借鉴本单元的诗作的表现手法,使用恰当的意象,注意语言的形象性、音乐性和节奏感。对字数、行数等不做要求。
写之前可以先研读一下本单元的五首诗作,结合课后“学习提示”和“学写诗歌”内容,品味诗作的思想感情、意象、手法等等,然后再比着葫芦画瓢,可以仿写,也可以原创,以降低写作难度。 2、交流【1课时】
写完后,可以先在小组内交流,互相品评,提意见,然后修改完善后,选出本小组的代表,和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诗作。最后可以编辑成一本诗集作为青春的纪念。
第二部分:小说部分 (一)讲【1课时】
讲故事:把握小说的叙事和抒情特点
给大家讲《百合花》的故事或者《哦,香雪》的故事。
要求:熟读课文,把握情节梗概,然后给大家以讲广播剧故事的方式讲述小说的内容。
活动内容:以小组合作,分角色讲述故事的方式,以讲述为主,表演为辅,
在舞台上为大家还原小说的故事。有条件的也可以将之改编成课本剧加以展演。注意声情并茂,力求吸引听众。 (二)赏【1课时】
分析人物形象:从细节描写的角度分析人物形象,揣摩人物心理。
1)你对《百合花》和《哦,香雪》两篇小说中哪位人物形象的印象最深?他/她为何会给你留下这么深的印象?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关于如何写作小说的启发。
2)从《百合花》和《哦,香雪》两篇小说中各选择一两个感人的运用细节描写的片段,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分析典型的细节描写,简要点评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然后与班里同学分享、交流。
三、高考链接
链接具体的高考试题,让学生体会本单元知识的实际运用。 1、(2020•新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①,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②。 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
[注]①把:握,执。②岘首山,在襄阳。③耆旧:年高望重的人。④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
第16题: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2、(2020•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纪村事 [唐]韦庄
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注归。
[注]饷田:到田间送饭 第16题:“数声牛上笛”有人觉得“一声”更佳,你同意吗?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4分) 3、(2019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第15题: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6分) 4、(2020•新课标Ⅰ)《越野滑雪》第8题:两人在喝完酒离开客栈前有一段一再相约的对话。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对话者的心理。(4分) 5、(2019•浙江卷)《呼兰河传(节选)》第10题:简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4分)
第11题:结合故事情节,概括“我”的形象。(4分)
第12题: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