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指针教学设计
1.关于C语言程序设计中的指针
C语言程序设计是高校理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或公共基础课,不仅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操作系统、硬件编程等课程的入门级课程,同时也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了解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底层原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强调和分析指针与基本数据类型、函数、数组的内在联系,灵活设计教学程序实例,为学习者掌握指针及c语言程序设计创造良好条件。指针是C语言的教学重点,程序使用指针可以带来很多方便,如:
1) 灵活操作数组(含字符串); 2) 动态分配内存; 3) 表示复杂的数据结构;
是让程序更加简洁高效的重要手段。然而指针也是C语言学习的最大难点,学习者普遍感觉指针概念抽象,致使无法正确理解并使用指针,而指针的使用稍有不慎,往往会给c语言程序带来致命的错误。
2。学生分析
在讲指针内容之前,学习者经历了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输入输出函数、选择制语句、循环控制语句、函数、数组等内容的学习。而指针内容之后,一般还要讲授指针与字符串、指针与数组、结构体与共用体、文件操作等内容.其中指针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学习并掌握指针,对学习者获得程序设计技巧和能力、继续学习其它计算机专业课程至关重要.
3.教师自我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应根据指针教学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在授课过程中不断调各关键知识点的重要性,尽可能在指针内容的学习之前,使学习者具备理解指针概念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强调和分析指针与基本数据类型、函数、数组的内在联系,灵活设计教学程序实例,为学习者掌握指针及c语言程序设计创造良好条件。
4.学生学习方法建议
学习本章内容时,应重点掌握指针与指针的区别、指针的引用方法和运算,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指针作为函数参数和在数组当中的的应用,要求多读程序,理解编程的算法、编程的思路,并仿照例题多编程序、上机练习,真正掌握
指针的灵活应用。
5。教学目标 (1)知识层面:
a) 使学生掌握指针和指针变量的概念、表达方式和区别; b) 使学生掌握指针作为函数参数的使用; c) 使学生初步了解指针在数组中的应用;
(2)能力层面:
在编程语言环境熟练应用指针编写一些简单程序、并且经过不断的锻炼深化能力、最终掌握指针的应用
(3)认知层面:
深刻理解指针的相关概念和指针做函数参数和在数组当中的应用 6。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指针做函数参数和在数组当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明白指针的概念
处理方法: 用图示和结合实列并尽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指针和指针的应用
7。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标题 指针的导入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和目的 如果在 C 程序中定义了一个变量, 计算机会自动分配一个存储单元给它, 这对用户是完全透明的, 那么我们对变量的操作实际上就是对存储单元里的内容进行操作, 这种存取变量值的方式称为\"直接存取”.另外一种存取方式是”间接存取”, 这种存取方式大体思想是如果想操作存储单元 a 里的内容可以间接地通过存储单元 b 来完成。打个比方, 打开一个房间有两种可能性: 有 A 房间的钥匙, 直接打开 A 房间; A 间的钥匙放到了 B房间, 有 B 房间的钥匙, 现在可先打开 B 房间, 找到 A 房间钥匙后, 再将其打开, 这属于间接打开,访问A也叫举出实例让初次了解指针变量的学生更容易了解指针和指针变量的含义 间接访问.指针就相当于 B 房间里的这把钥匙, 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就是地址, 就是指针。在 C 语言中, 允许用一个变量来存放指针, 这种变量为指针变量, 而刚才的 B 房间就相当于指针变量。 1.直接访问:直接按变量名进行的访问就是直接访问,如: #include 举int main() 例{ : int a=100,b=10; int *p_1,*p_2; p_1=&a; p_2=&b; printf(\"a=%d,b=%d\\n\",a,b); printf(\"p_1=%d,p_2=%d\\n”,*p_1,*p_2); return 0; } 说明:p_1=&a表示P_1指向a,而p_2=&b;表示P_2指向b;p_1的值为&a(a的地址),p_2的值为&b(b的地址) 问举例:按输入a和b两个整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输题出a和b 设#include 计 int main()+ { int a,b; int *p1,*p2,*p; printf(\"Please enter two integer numbers:\"); scanf(\"%d %d\&a,&b); p1=&a; p2=&b; if(a 递 作int main() 为{ 函 void swap(int *p_1,int *p_2);//对swap函数的 数声明 参 int a,b; //定义两个整型变 数量a和b 的 int *p1,*p2; //定义两个int * 例型的指针变量 子 printf(”Please enter a and b:\"); scanf(\"%d %d\",&a,&b); //输入两个整 数 p1=&a; //使p1指向a p2=&b; //使p2指向b if(a〈b) swap(p1,p2); //如果a〈b, 调用swap函数 printf(”max=%d,min=%d\\n\",a,b);//输出结果 return 0; } void swap(int *p_1,int *p_2) //定义swap函数 { int temp; //定义一个整型的中间变量temp temp=*p_1; //使*p_1和*p_2进行交换 将输出结果展 *p_1=*p_2; 示出来更易于 *p_2=temp; 分析程序 } 两个数的交换,就如同有三个盒子temp,*p_1,*p_2, 现在*p_1和*p_2两个盒子都装满了东西,并且要把两个输盒子的进行交换,此时,必须借助三个盒子temp,才能使入他们进行交换。 84 63结果如图 通 过 指 针 应 用 数(1)数组元素的指针 组 既然指针变量可以指向变量,同样地也可以指向数组元 素。所谓数组元素的指针就是数组元素的地址,如: int a[10] a[10]={1,2,3,5,4,6,7,9,8,10}; int *p; p=&a[0]; (2)在引用数组元素时指针的运算 1. 指针指向数组元素时,可以对指针进行如下运 算: 2. 加一个整数(用+或+=),如p+1; 3. 减一个整数(用-或-= ),如p—1; 4. 自加运算,如p++,++p; 5. 自减运算,如p-—,——p; (3)指针表示数组: 6。p+i和a+i表示:a[i]的地址; 7.*(p+i)和*(a+i)表示:数组元素a[i] 指针表让学生明白数组指针的概念和了解指针的一些运算 示意图展示更加直观形象容易了解、模拟数组在内存的排列 示数组的示意图 指针数组的应用举例 (4)引用一个数组元素有两种方法: 下标法:如a[i] 指针法:如*(a+i)或*(p+i) 应用举例:有一个整型数组a,有10个元素,要求输出全部数组元素. 程序代码: #include〈stdio.h〉 void main() { int i,a[10]; printf(\"please enter 10 integer numbers:\"); for(i=0;i<10;i++) scanf(”%d”,&a[i]); for(i=0;i〈10;i++) printf(\"%d ”,*(a+i)); printf(\"\\n”); } *p++;先实现*p运算,然后使p自增1 *(p++);先实现*p运算,然后使p自增1 *(p — -);先实现*p运算,然后使p自减1 *(++p);先实现p自增1 ,然后使进行*运算 *(— - p);先使p自减1 ,然后进行*运算 ++(*p);表示P所指向的值加1 用例子的方法说明指针形式和数组等价 几个重要的指针表示说明几个重要的指针形式含义的说明 形式: 图示说明 程序代码 例如:将数组a中n个整数按相反的顺序存放 算法 实现:用形参和实参都为数组名来实现 #includeA.教学原理与实例结合:指针在整个C语言学生过程中,是最不容易搞懂的一个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生活当中的实例用最易于理解的语句进行讲解,在讲解原理的时候结合程序代码案例进行讲解,以利于学生理解。本教学过程当中大量的运用了程序代码实例。
B.开发工具与教学演示相结合:
在指针的教学过程当中,在教师的指引下,利用C 语言开发工具microsoft visual c++6。0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一起思考而进行演示,不仅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对开发界面的了解,而且可以了解开发程序的基本过程。在编写程序的时候边讲解,或者说是边解释。
C、课堂讲解与习题练习相结合:
学生不是没有感情的动物,我们不能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要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点。依次,在教学过程讲完了知识点,就出相应的习题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而且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此外,不仅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转化为主动的学习,参与进教师的教学过程当中来,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2、教学效果
改变以往C语言程序设计课堂的抽象性与刻板,枯燥的印象,不在是代码与数据的堆积物,而是变得适当的富有趣味性。这样的课堂,这样的教学方式与手段,能基本保证学生都能听得懂,而不是所谓的无字天书,无形当中增长了学识,提高了对指针结构程序设计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