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构建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立体主义”评价体系

构建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立体主义”评价体系

来源:华佗小知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构建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立体主义”评价体系

作者:王玉春

来源:《文理导航》2012年第10期

【摘 要】本文通过对美术鉴赏教学中 “立体主义”评价思维应用背景的探究,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尝试,以期引导学生在鉴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抛弃评价标准的束缚,拓展思维渠道,构建多角度、立体化、分层剖析式的评价思维,达到与作品全面真实的心灵沟通。更好的拓展和提升学生美术鉴赏的能力,实现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本质的回归。 【关键词】美术鉴赏;立体主义;情感创造;审美能力 一、构建“立体主义”评价思维的应用背景

美术作品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是具有造型性、视觉性、物质性的一种综合艺术形态。因此,美术作品在以其独特魅力被我们感知的基础上,要想更好地感悟作品内涵和艺术家的思想情感,需要我们对作品进行深入的探究和情感的创造。这就需要我们在美术课堂鉴赏活动中,构建有效的评价思维。

对于一件美术作品,尽管艺术家倾尽所能,在作品中塑造了一定的视觉形象,但它绝不等同于现实,而是作者观念的意象创造,不可能通过有限的艺术形式把无限丰富的艺术理想完整地表现出来,就需要我们在美术欣赏的二次创造中不断的挖掘、体悟。

在常规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活动中,往往会在无形中给作品的赏析评价定格一个“思维标准”,于是,在教学评价活动中学生就会形成一种“标准化”的思维模式,自然而然地形成对错观的绝对评价标准,从教学活动实践来看,这样不但束缚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也制约了学生的审美思维和审美能力的提升,还会将学生的评价思维推向片面狭窄的死胡同,也就谈不上美术鉴赏教学的客观全面性。 二、“立体主义”评价思维的特点

“立体主义”原是指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运动和流派,立体主义的艺术家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形成分离的画面、展现的目标。艺术家以许多的角度来描写对象物,物体的各个角度交错迭放造成了许多的垂直与平行的线条角度,以此来表达对象物最为完整的形象。

在高中美术鉴赏活动中所构建的“立体主义”思维,其实就是在鉴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积累、审美感悟去发现、寻找、挖掘美术作品中多角度、多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次的零星片段美,结合主题予以筛选,再以线的形式进行串联,重新组合构建成完整的平面和空间秩序审美思维,以期达到对作品自然全面、客观有序的梳理评价。 三、“立体主义”评价思维在鉴赏教学中的实践尝试 (一)有序构建点、线、面的空间评价体系 1.捕捉作品有效信息点

当我们面对一幅美术作品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作品的整体视觉形象,带给学生的只是一种初步的印象,由于学生的审美经验比较缺乏,很难进行全面系统的赏析,这时教师也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用谈话的形式营造轻松自然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搜集信息碎片,寻找感知作品突出的美点,诸如构图、造型、色彩、材质、个性形态等自然表层的艺术形象,这些形式上的美点无不蕴含着艺术家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正是这些有效的信息点捕捉,最能引发学生主动的审美情感和积极探究的热情。 2.建立有序的线形评价路径

历史长河中留存太多的优秀作品,有些作品的年代久远,但每件优秀作品都包含着艺术家深邃丰富的艺术情结、时代思想、审美理念、技法表现等诸多方面,由于学生缺乏相关的经验,很难进行赏析评价。鉴于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组的形式,在寻找信息点的基础上建立多条评价路径。把有效信息进行线性串联,比如先引导学生从构图、色调、空间、背景等方面进行欣赏,可以由此创设关联的问题,激发学生展开讨论,不断形成评价主导线,让学生的评价思维清晰有序。 3.呈现丰富的平面视觉审美

每一件优秀作品都有其特定的历史长度、思维宽度和内涵深度,当我们在进行赏析评价时,在点、线捕捉梳理的前提下,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谈话、讨论、问题、情境设置等多种形式对作品进行“二次创造”, 拓展审美思维的宽度,去感受和挖掘艺术家未尽的艺术思想,不断引入对作品蕴藏深度的理解、感悟。通过点线面的交织组合,不断梳理呈现艺术作品的平面或空间视觉审美形态。

(二)拓展多层面的审美评价知识空间

美术作品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审美思想和社会内涵,在评价作品时,不能仅从书本知识出发,禁锢自己的审美思维,很多的作品都没有固定的评价标准,对于优秀的美术作品,只能通过我们的视觉感受去深入体验,这就需要学生在赏析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不同的层面进行评价,虽然学生的审美经验比较单一,甚至比较缺乏,但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形式由浅入深不断引导学生从课本知识、历史知识、网络知识、生活经历等多个层面进行尝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试评价,虽然不一定给出比较系统的审美评价,但学生自发主动的空间发散性思维、创造性评价定会对作品的外在形式与审美内涵的理解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为新时期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我们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质的提升,而学生的这种审美能力往往要在实际的鉴赏教学与生活中才能体现出来。我们期望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努力,不断尝试探索新的评价思维和方式,以培养学生系统化、空间化、多元化的评价思维。诚然,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立体主义”审美评价思维,只是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一点尝试,还有待于在以后教学中更进一步地加以研究和实践。 (作者单位:江苏省清江中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