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是13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音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音乐4年级7册第二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对于本节课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第一方面说教材:
1、教材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20世纪30年代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当时我国正处于外敌入侵、民族危机深重之际,影片就是以抗日为主题的。这首歌曲的歌词是我国著名诗人、戏剧家田汉在被敌人逮捕前仓促地写在香烟纸上送出的。音乐家聂耳也因敌人而即将离国,他主动提出:“作曲交给我,我干!”他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写成了歌曲。随影片的放映,这首歌曲在人民群众中激起强烈的反响,很快传遍了全国。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罗伯逊深切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曾多次演唱《义勇军进行曲》并灌制唱片,使这首歌曲的影响遍及全世界。1949年9月此歌被定为我国的代国歌,1982年12月4日五届第五次会议通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教学目标:在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指导下,根据课程标准中:“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结合教材的要求,我这样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它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础性目标,引导学生安静地听赏音乐,感受乐曲的情趣。第二层次是发展性目标,鼓励学生有独到见解地理解乐曲,同时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使他们在综合感悟中,情感得以升华。
3、教学重点:根据四年级学生掌握知识的进度、能力、心理发展水平以及学生的特点,我认
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唱响国歌,感受国歌的内涵,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4、教学难点是:认识“上行”、“三连音”及其在歌曲中的作用。
第二方面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我遵循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为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享受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上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采用教唱法,以唱为本,将情贯穿始终;运用闭目听赏法,让学生感受音乐,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法,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具有自信心,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在教学中力求将学生对歌曲的感受和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放在重要的位置,让学生在多听、多唱、多想、多做、多动的环境中学习这首歌曲,在课内运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采用了舞蹈律动法、主题唱奏法、模仿表现法、综合活动法、自主活动法,以激发学生内心的主动参与,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能力的提高。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中在感兴趣、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和体现音乐的美。
第三方面说教学程序:
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程序设计为五大环节:(一)音乐律动、组织教学;(二)创设氛围,激趣导入;(三)学习歌曲,适度表现;(四)艺术加工,培养自信;(五)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一)音乐律动,组织教学
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我采用让学生在《歌唱祖国》旋律音乐伴奏下,律动进教室,这样做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先入为主地让学生对欣赏课《歌唱祖国》旋律音乐有一个整体感知。
(二)创设氛围,激趣导入5分钟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是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巧妙的导入是一堂成功的音乐课所不可缺少的,同时导入必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引起学生情感的兴鸣。
本节课,我将这样设计我的导入:“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风云儿女》。老师在背景音乐《国歌》伴奏下,动情地讲述故事,边让学生听故事边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激起爱国歌,爱唱国歌的情感!
(三)学习歌曲,适度表现15分钟
本环节大致教学程序是:
1、聆听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让学生听出《国歌》的演唱情绪。并说出你是怎样理解心中的国歌的?)(庄严的、神圣的)。
2、复听国歌,让学生听出《国歌》的节拍。
3、教师跟伴奏范唱,让学生认真看大屏幕歌词仔细聆听,听出歌曲的速度以及歌中带有重音
“>”记号的地方。
(这一环节我采用直接告诉学生带有重音“>”记号的地方唱时要加强力度。并师生讨论含义,当时抗日战争的形势下,民族十分危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牢固掌握新学乐理知识。)
4、学生跟录音小声唱曲调,教师指挥。
(本环节让学生找出并认识三连音,感受在歌曲中的作用。并试用其他节奏代替三连音,让学生比较后再唱:“冒着敌人的炮火”这一句,进一步体会三连音的作用。)
(本环节设计意图:根据胶南市“双主”活板块唱歌课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多次聆听音乐,并采用听唱法、模唱法、比较法等多种教学形式,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四)艺术加工,培养自信10分钟
会唱一首歌很容易,但唱好一首歌却常常容易被我们忽视,如何达到音乐课程标准中:“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陶冶”呢?我将鼓励学生把自己独到见解说出来,并用自然的优美的声音表现出来,同时我还将运用评价的积极作用,增强学生自信心,让学生敢于表现自我。因此,本环节我这样设计:
1、再次进行情感故事教育,播放课件视频:讲述国歌的词作者田汉和曲作者聂耳在怎样的艰苦环境把国歌谱成的。教育学生爱国歌爱唱国歌,激发学生用庄严地满怀爱国热情的唱国歌!
2、学生跟课件伴奏完整的齐唱国歌,教师指出唱的不准确的乐句,并指导学生唱准确!
3、各小组讨论表演《国歌》,进行表演唱,造型表演、歌舞表演等。
4、教师指挥,师生跟录音背唱国歌。
5、教师小结:21世纪是个竞争激烈的年代,我们的民族依然存在危机,我们要手拉手心连心高唱《国歌》奋勇前进!
(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故事教育、激励学生一定要唱好《国歌》!并通过教师及时纠正与小组合作表演,帮助学生对歌曲的深入理解与学习!同时,根据胶南市“双主”活板块唱歌课教学模式的学习研究,设计了此环节!并通过实践证明,这种教学设计流程非常适合小学生音乐课堂教学!)
(五)拓展延伸,情感升华7分钟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教师必须紧紧抓住学生的情感,将课堂创设成一种具有音乐性,情感性的音乐情境,使音乐审美教学始终带有浓郁的情感色彩。
本环节我的设计如下:
采用多次聆听《歌唱祖国》,每次聆听都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听赏后及时解决问题,并采用哼唱,讨论,动手操作等方法,让学生逐步完整的深入欣赏《歌唱祖国》,掌握歌曲中内涵,并从中得到良好的爱国教育!
最后说说我的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最大限度的给学生传递音乐信息,并能辅助学生学会本节课所要达到的所有教学目
标。因此,我本堂课根据教学需要,我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课题、难点节奏、歌片等大多以多媒体课件及自制卡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总之,本节课,我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为主线”的思想,并根据胶南市双主”活板块唱歌课教学模式及欣赏课教学模式精心设计,着眼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学生的主动发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