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无题 李商隐

无题 李商隐

来源:华佗小知识


黄梅县刘佐乡中学 周和枝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体会李商隐的诗歌风格。 2、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这句诗中的两个“难”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

理解和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播放《别亦难》

别亦难,别亦难,歌声悠悠,情意绵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唐代李商隐的《无题》。

2、作者简介(详细介绍见学案)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其中李商隐的诗风与杜甫更为接近,“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唯义山一人”(王安石语),杜牧的诗风则更近似李白。 3、朗读诗歌 二、品读诗歌 (一)首联

1、从诗的形式上来说。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从内容上看呢?

内容上:离别诗 “相见时难别亦难”。

2、分析“相见时难别亦难”一句,句中两个“难”字怎样理解? 相见难:困难,写出情人相见艰苦 。

别亦难:痛苦、舍不得。写出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禁受的离别之苦。 3、既然是离别,那是在什么季节呢?

----春末。分析:东风无力百花残 东风:春风

4、理解“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意境。

点明分离的季节(暮春)及环境(百花凋谢),用“东风无力”和“百花残”营造了离别的悲伤凄凉的意境,以暮春衰残景物映衬别离之情,倍增哀怨。融情于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5、板书:相见难 别亦难 离别之难

6、这是一首写春末的离别时,那么是谁与谁离别呢? 恋人 (二)颔联

7、恋人相别肯定是舍不得的,因为相见困难所以肯定是要思念着对方的,那么思念到了什么程度呢?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8、作者写到了“春蚕”、“蜡炬”,如何理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用了什么手法?

比喻:相思好像蚕丝一样至死才尽,思念之泪好像蜡炬一样烧完才干。 双关:“丝”谐音“思” “烛泪”亦是“相思泪” 原意:比喻对意中人至死不渝的爱情和无尽的思念

新意:比喻人们为某种理想而执着追求(歌颂无私奉献的精神)

无题 李商隐

(三)颈联

9、刚才我们分析了首联、颔联,感受到了离别之难、相思之苦,下面我们分析“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晓镜但愁云鬓改”,是想象离别后,那位姑娘也和自己一样无休止的思念着对方,晓来对镜梳妆恍惚觉得自己秀发不同于往常了,也许很快就会衰老了吧!

“夜吟”一句:担心对方夜里吟诗感觉寒冷。

夜里对月吟诗是多么风雅的事,为什么会感觉寒冷呢?

月光的凄清和寒冷实际上反映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和悲凉。 板书:彼此牵挂 (四)尾联

10、这两个人是这样的思念对方,却又不能相见,是不是住的地方相隔很远呢?

不是。“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蓬山”是仙山,“蓬山”这里指对方住的地方,“无多路”说明不远。 既然不远,为什么不去看对方呢?

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诗中没有明说。 (板书:相见难) 既然项艰难,又思念着对方,怎么办呢?

“青鸟传书” 理解典故:

“青鸟”是一位仙人西王母的使者,“蓬山”是神化传说中的一座仙山,所以这里用“蓬山”作为对方住处的象征,而以“青鸟”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现。这样一个寄希望于使者的结尾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 三、小结

这是一首著名的爱情诗,主要表现了恋人离别时的忧伤痛苦,抒发了缠绵执着的相思之情,并表达了对美好愿望的追求。由于李商隐个人遭遇的不幸,他所吟咏的诗就显得格外复杂深沉,委婉含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