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1、 人畜共患病:也称人兽互传病。是指椎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 染疾病。它是
由病毒、细菌、放线菌、衣原体、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螺旋 体、寄生虫(原虫和蠕虫)等病原体所引起的各种疾病的总称。
2、 自然疫源性:指某些疾病的病原体在一定地区的自然条件下,由于存在某种 特有的传染源、
传播媒介和易感动物而长期存在,当人或动物进入这一生态 环境也可能被感染的特性,而驯养动物或人的感染和流行对这类病原体在自 然界的生存并不重要。具有自然疫源性的疾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3、 内基小体:机体感染狂犬病毒后,病毒在感染组织胞浆内形成的特异性嗜酸 性包涵小体,
即内基小体。
4、 虎斑心:感染口蹄疫病毒后,剖检心脏心肌纤维变性,严重者左心室壁和室 中膈往往发生
明显的脂肪变性与坏死,其切面常呈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和条 纹,形似虎皮斑纹,故称之为“虎斑心”。
5、 流行性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HFRSV引起,由鼠类等传播 的自然疫源性
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以往此病在中国和日本被成为出血性流血 热, 1980 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统一命名为肾综合症出血热。
6、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以贫血、黄疸和 发热为特征。 7、 潜伏期:指从病原体侵入机体开始,之道该病临床症状开始出现时的一段时 间。 8、 土拉杆菌病:是有土拉杆菌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曾称
之为“野兔热”
9、流行性乙型脑炎:又名日本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日本乙型脑炎病 毒引起的一种蚊
媒性人畜共患病。该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多种动物均可 感染,猪群感染最为普遍。
10 、鼠疫: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性强,发病猛的烈性传染病。该
病病原体寄生在多种啮齿类和兔形目等动物身上,鼠为常见宿主。 二、
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之一。 (D )
A、传染源B、传播途径C、易感人群D、流行特征E、以上都不是 2、 下列哪个是乙类传染病且按甲类管理 (B)
A、鼠疫B、非典C、脊髓灰质炎D、流行性出血热E、登革热
3、 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 H5N1 、 H9N2 、 H7N7 、 H7N2 、中感染( C )的患者病情重,病死率高。
A、 H9N2 B 、 H7N7 C 、 H5N1 D 、 H7N2 E 、 H7N3 4、 下列哪种是现尚不能肯定的禽流感传播方式: ( D)
A、呼吸道传播B、密切接触感染家禽 C、直接接触病毒毒株 D、密切接触禽流感病人 E、以上均不是 5、 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是 ( C)
A、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B、带菌者C、鼠D、狗E、蚊子 6、 下列哪项不是霍乱的主要临床表现: (E )
A、腹泻B、呕吐C、脱水D、肌肉痉挛E、神经损伤 7、 下列哪个不是肠道传染病: (A )
A、流脑B、甲肝C、伤寒D、菌痢E、脊髓灰质炎 A、非典B、禽流感C、乙脑D、流脑E、麻疹
8、下列哪种传染病不通过呼吸道传播: C )
等,其
H7N3 9、 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途径是: (E)
A、呼吸道传播B、消化道传播C、接触传播D、母婴传播E、以上均是 10、 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是:
(E)
A、核实诊断B、调查可能的传染来源 C、调查可疑的危险因素 D、为采取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E以上均是 11、 有关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下列描述正确的是:(C)
A、是甲类传染病B、是由一种细菌引起 C、主要传播途径为近距离飞沫传 播 D、儿童好发E以上均不对 12、 有关狂犬病的叙述下列哪项正确:
(E)
A、以侵犯中区神经系统为主 B、病死率几乎100% C、是否发病与咬伤部 位有关 D、狂犬疫苗接种程序为0、3、7、14、28 (或30 )天E、以上均对
三、
填空题
1、 治疗鼠疫一般使用抗生素类药物。
2、 鼠疫又名黑死病是一种由鼠疫杆菌引起的急性、烈性、自然疫源性疾病,一 般流行与野生动
物啮齿动物之间,借助鼠蚤叮咬而传给人。
3、 乙脑病毒是RNA病毒。
4、 蝙蝠作为传染源的常见人畜共患病有 SARS、狂犬病。
5、 我国传染病预防策略可概括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标本兼治的原则。
6、 炭疽是有炭疽杆菌引起的多种家畜、野生动物和人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 ______________
性传染病。根据传染途径可分为三种类型:皮肤炭疽、肺炭疽、胃肠炭疽。  7、 、能引起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有病毒、细菌、真菌、放线菌、衣原体、立克次 体、支原体、
螺旋体和寄生虫 9种。
8、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任何动物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人感染时的表 现是长期发热、
多汗、关节痛、神经痛及肝脾肿大等症状。
9、 结核病的检疫和诊断过程中的标准试验是 10、 钩体病可分为流感伤寒型 类型。 四、判断题
结核菌素变态反应 。
、黄疸出血型 、肺出血型 、肾衰竭型 和 脑膜脑炎型几种1、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所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 表现为剧烈的腹泻、呕吐。(对) 2、 流行病学调查主要是对病人进行调查,不需要注意个人防护。(错) 3、 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错) 4、 登革热的传播媒介是白纹伊蚊。(对) 5、 霍乱、艾滋病都是甲类传染病。(错)
6、 丙肝的动物宿主主要是猪,对于人的传播途径主要是血液和性接触。(对) 7、 狂犬病决定不能通过空气传播。(错) 8、 所有鼠疫均会引起败血性鼠疫。(错) 9、 抗生素对SRAS有了好的疗效。(错)
10、 李斯特菌可以污染牛奶,奶酪,凉拌菜及冷藏食品,从而感染人。(对)
四、 简答题
1、例举至少5个自然疫源性疾病
答:鼠疫、森林脑炎、兔热病、钩端螺旋体病、乙型脑炎、炭疽病、狂犬病、莱 姆病、布鲁氏菌病等。
2、 鹦鹉热的治疗与预防。
答:流行特征
地区分布 :广泛存在
时间分布 :无明显季节性,但某些情况例外
人群分布 :多发生于职业性(如家禽加工和饲养)或非职业性但与病鸟有接 触的成人 流行形式—散发或爆发 传染方式:
人类经呼吸道吸入病鸟粪便、分泌物或羽毛的气雾或尘埃。
紧密接触。 包括与被感染的鸟类嘴对嘴接触、 叮咬, 或者接触被感染的鸟 类或者其组织。 人-人传播。人 - 人传染鹦鹉热是可能的,但一般很少见。
3、 狂犬病该如何预防
答:( 1).传染源的管理:加强犬和猫的管理,野犬应捕杀,家犬、猫应注射 兽用狂犬疫苗,发病的犬、猫立即击毙、焚毁或深埋。
(2).疫苗接种:我国现用的是地鼠肾细胞培养狂犬病因定毒的甲醛灭活疫 苗,免疫方
法为肌肉注射 5 针,即第 0、3、7、14、30 天各注射 2ml ,如咬伤 程度严重或伤处近中枢神经可加倍量注射疫苗, 疫苗使用如不及时或剂量不足都 会影响预防效果。疫苗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3) .高价抗狂犬病毒免疫血清的使用 :在人被咬伤后, 除对伤口立即清洗外, 还可
应用高价抗狂犬病毒免疫血清, 以人的免疫血清为佳, 剂量为每公斤体重肌 注 20-40 国际单位, 其中一半注射于伤口周围。如应用马的免疫血清应有用前 需做过敏试验,阴性者方可注射。
4、 若发现患有钩端螺旋体病的患畜,应如何处置
答:发生本病时应及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和扑灭疫情,防止疫病蔓延。
(1)发病动物可采取抗生素治疗,对受威胁动物可利用过端螺旋体多价苗进行 紧急预防接种。 (2)处于急性期并发热和表现高度衰弱的病畜,不准屠宰。
(3)宰后并病变明显,肉尸呈黄色并在一昼夜内不能消失者,肉尸及内脏作工 业用或销毁。
(4) 宰后未见黄疸,病变轻微,放置一昼夜后病变基本消失或仅留痕迹者,肉 尸及内脏高
温处理后出厂,肝脏则应废弃。
(5) 皮张用浸渍法加工或盐腌或保持干燥状态,两个月后送皮革厂。 (6) 处理钩端螺旋体病畜及其产品时, 必须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尤其在进行消
毒、处理被尿污染的废弃物时,更应加倍小心。
5、 简述一下传染病病原的确定法则
答:①必须在可疑病例中发现并分离出同同一病原微生物;
②病原微生物能在体
外纯培养并连续传代; ③纯培养物可通过细菌滤器; ④纯培养物接种易感动物能 引起典型的疾病; ⑤能从感染的实验动物中重新分离出相同的病原微生物; ⑥能 从感染的机体中检测到对这种病原微生物特异性免疫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