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蜗牛的生活习性 二、目的: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
三、课前准备:⑴大小相似的活蜗牛15—20只;⑵培养皿、玻璃盘、木盘、黑盒子、木箱;⑶滤纸、细沙、盐末、冰块;⑷表格 四、实施过程
上课时,教师不做任何暗示性说明(不说明将做的实验过程,更不说明将要得出什么结论,甚至课题也不进行交代)仅向学生说明:“今天的课,观察蜗牛。”然后,教师将学生分为四组(每组4—5人),各组分别作如下实验: 1、 方法
第一组:用一个培养皿,分别在培养皿两侧放入两张半月形的滤纸(或吸水纸),然后用滴灌向一张滤纸上滴几滴水,使其潮湿;另一张纸不滴水保持干燥,接着将4--5只活蜗牛放在干、湿滤纸中间,学生注意观察蜗牛将产生什么现象?
第二组:用一直径20—30厘米左右的玻璃盘(塑料盘),在其中一侧平铺0.5厘米的干燥细沙;另一侧平铺0.5厘米干燥盐末,中间空白。将将4--5只活蜗牛放在空白处,学生注意观察蜗牛将产生什么现象? 第三组:在一木盘的左侧放置一个黑盒子,里面较暗,黑盒子向右侧一方开口;木盘右侧用荧光灯照明,此处光线强,把4—5只蜗牛放在光线强的荧光灯下,学生注意观察蜗牛将产生什么现象?
第四组:在一个长形空木箱中,左侧放一堆冰块,右侧放一杯热水,将4—5只蜗牛放在中间,学生注意观察蜗牛将产生什么现象? 2、 观察
教师分别帮助学生完成上述观察的准备工作后,让学生观察,教师将表格挂在黑板上或钉在黑板上,让同学将观察的结论填入表格中。 第 一 组 第 三 组 姓名 每一名学生观察后,就可前面将观察的结论填入表格,也可修改自己观察的结果再重新填。 3、 讨论、交流
各组学生填完结论后,教师组织全体学生看着表格进行“蜗牛喜欢什么环境条件?”讨论。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及其他三组同学观察结果进行综合发言。最后得出“蜗牛最喜欢的地方是温度适中,光线较暗,淡水的潮湿环境中”的结论。教师肯定这一结论并指出某些植物丛中,就是蜗牛的栖息场所。
姓名 走向潮湿处 走向盒内 走向光明 第 四 组 走向干燥处 第 二 组 姓名 走向冰块 走向热水杯 留在中间 姓名 走向沙子 走向盐末 留在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