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铺镇中学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主备: 审核: 八年级语文组
课题 《回忆我的母亲》 1. 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手法。 课型 新授 2. 领会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方法。 教学目标 3. 揣摩本文的语言特点。 4. 学习朱德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培养学生懂得感恩的思想感情。 1. 领会文章质朴而又富有情感的语言特点。 重点难点 2. 学习文章通过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3. 领会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方法。 教学方法 引导法、问答法 教学过程设计 第1课时 一.导入: 1. 母亲对儿女的爱深沉、博大、无私。请欣赏龚钥的《母亲》,听后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2.谁都有自己的母亲。母亲的爱像高山,像海洋,像大地,像阳光,母亲的爱最崇高、最伟大、最无私、最宽广。儿行千里母担忧。养儿方知父母恩。 天地宽大,父母恩大。我们应该像母亲爱我们一样去爱她们。 二.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朱德1886年生,字玉阶。四川仪陇人。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的杰出领导人。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 2.什么叫回忆录? 回忆录主要属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 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评论。 4. 字音词义(见课件) 三.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开篇点题,悼念母亲逝世,引出回忆的内容。 第二部分(2-15):回忆母亲勤劳的一生。 第三部分(16-17):写母亲对作者的教育和影响,也表达了作者继续
1
课时安排 2课时 二次备课
的决心。 四.分析课文 (一)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并思考以下问题: 1、本段点明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2、表明叙事线索的句子是:特别是她勤劳的一生。 3、表明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 4、这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总领全文,点明回忆的内容。抒发作者悲痛的感情,奠定感情基调。 (二)阅读课文第2-13自然段 1.跳读课文,勾画表明时间的词语,并思考:这些时间母亲经历了什么事情?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思想品质? 时间 母亲所做(或经历)的事情 母亲的个性品质 作者小时候 “整日劳碌着”,煮饭、种田、种聪明能干,勤劳俭朴,菜、喂猪…… 宽厚仁慈 1885~1900 被逼退佃、搬家,遭遇天灾 坚强不屈;爱憎分明 年前后 1905年 节衣缩食,借债供作者读书 识大体、明事理 1908年 支持、慰勉作者参加 深明大义 1919年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回家继续劳动 勤劳朴实 大时期 支持一家人的生活 勤俭持家 抗战以后 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理解、支持 1944年 不辍劳作 热爱劳动 2. 连线 母亲的往事 母亲的品质 支持 A养大八个孩子 性格和蔼 B不和任何人吵架 支持我读书 C希望中国民族成功 勤俭节约 D东挪西借培养一个读书人 同情穷人 E回家继续劳动,直到最后 坚持劳动 F周济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第2课时 一.请同学们用“母亲是……”的格式为题说个句子,谈谈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例如:母亲是勤劳一生的人;母亲是整日劳碌着的人; 母亲是聪明能干的人;母亲是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人…… 二.小结2—13自然段内容 叙述贫苦的家境(2—3段)和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美德及坚韧顽强的性格、爱憎分明的情感。 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日常小事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 课文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叙事线索,按时间顺序安排记叙的内容本文采取了什么样的叙事方法?采用这样的叙事方法有什么作用? 倒叙、顺叙:使文章的脉络清楚;内容的安排极其自然 三.阅读第14-15自然段
2
1、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抒情和议论) 说说下列句子使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 A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抒情 ) B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 ( 记叙 ) C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 ( 议论 ) D那个季节,还不太冷,依稀有几片早落的黄叶,在风中飘落。 ( 描写 ) 2、作者从哪些方面书写了母亲对“我”的教育? A、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B、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 C、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的道路。 四.阅读课文16-17自然段 1.文章的结尾表达了哪几层意思? ①痛悼母亲的离去;②对母亲的高度评价;③决心尽忠事业。 2.作者怎样把对母亲的热爱与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事业的忠诚结合起来的?给我们什么启示? 感情升华,把爱母亲的感情升华到爱劳动人民,把报母恩的思想升华到报效中华的崇高境界。表达了朱德同志的博大胸怀与崇高思想。 启示:要博爱,要有为天下人服务的意识。 3. “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句中“创造了”和“创造着”能换位置么? 不能换。因为“创造了”是说劳动人民过去创造的历史;“创造着”是说劳动人民如今仍在继续创造着中国历史,二者有时态上的差别。 五.主题: 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六.作业布置 以《我的母亲》或《我的父亲》为题,写一篇短文,用一个小事例来表现母亲或父亲的一个特点。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