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物联网?简述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2、物联网的三个技术特征是什么?
全面感知、互联互通和只智慧运行。
11、什么是三网融合?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三网融合”并不意味着这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是指技术融合、业务融合、行业融合、终端融合及网络融合。
12、什么是传感网?
传感网的定义为随机分布的集成有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的微小结点,通过自组网的方式构成的网络。传感网可以看成是传感模块和组网模块共同构成的一个网络。现在谈到的传感网,一般是指无线传感网络。
13、什么是M2M?
M2M即Machine to Machine,是一种以机器终端智能交互为核心、网络化的应用与服务。目前绝大多数的机器不具备本地或者远程的通信和连网能力,M2M是一种理念,是所有增强机制设备通信和网络能力的总称。M2M是物联网的雏形,是现阶段物联网的一种表现形式。
14、什么是CPS?
CPS即信息物理系统,作为计算进程与物理进程的统一体,是集计算、通信与控制为一体的下一代智能系统。CPS是在环境感知的基础上,深度融合计算、通信和控制能力的可控、可信、可扩展的网络物理设备系统。CPS通过计算进程和物理进程相互影响的反馈循环,实现深度融合和实时交互,以安全、可靠、高效和实时的方式检测或者控制一个物理实体。
二、 物联网体系结构
1、物联网从上到下依次可以划分为哪三层?
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2、感知层的功能是什么?
感知层主要解决人类社会和物理世界数据捕获和数据收集的问题,用于完成信息的采集、转换、收集和整理。即信息获取和短距离传输。
4、数据采集主要有哪两种方式?分别解释这两种方式。
自动识别技术:自动识别技术是一种高度自动化的信息与数据采集技术。自动识别技术就是应用一定的识别装置,通过被识别物体和识别装置之间的接近活动,自动地获取被识别物体的相关信息,并提供给后台的计算机处理系统来完成相关后续处理的一种技术。自动识别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综合性技术,它是信息数据识读、自动输入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重要方法和手法。
传感器技术:在利用信息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要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而传感器是获取自然和生产领域可靠信息的主要途径和手段。传感器是一种物理装置或生物器官,能够探测、感受外界的信号、物理条件或化学组成,并将探知的信息传毒给其他装置或器官。
5、什么是自组织网络?与无线传感网络有什么关系?
自组织网络就是无网络基础设施的网络,一般没有固定的路由器,网络中的节点可随意移动,并能以任意方式相互通信。无限传感网络就是一种自组织网络,有随机部署在监测区域内的大量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的形成一个多跳自组织网络。
6、信息短距离传输发生在物联网的哪一层?主要有几种方式?
信息短距离传输发生在物联网的感知层。其方式主要有ZigBee技术、蓝牙技术、RFID技术、IrDA技术、NFC技术、UWB技术等。
7、网络层的功能是什么?
物联网的网络层是在现有的网络和互联网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网络层与目前的移动通信网、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各类专网等网络一样,主要承担着数据传输的功能。
8、接入网在物联网的哪一层?主要有哪几种方式?
接入网在物联网的网络层中,包括无线接入技术、光纤接入技术、同轴接入技术、电力接入技术等。
12、物联网中间件的作用是什么?
中间件是一种的系统软件,处于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之间,总的作用的是为出于自己上层的应用软件提供运行和开发的环境,屏蔽操作系统的复杂性,是程序设计者面对相对简单而统一的开发环境,减轻软件开发者的负担。
三、 全球物品编码
6、什么是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一维条码是怎么构成的?
一维条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以及对应的字符组成的标记,“条”指对光线反射率较低的部分,“空”指对光线反射率较高的部分,这些条和空组成的数据表达一定的信息,并能够用特定的设备识读,转换成与计算机兼容的二进制和十进制信息。二维条码是在一维条码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的前提下产生的。二维码能够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同时表达信息,使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照一定规律咋二维平面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
一维条码由左右空白区、起始符、数据区、校验符、终止符、供人体读字符、中间分隔符等部分构成。
7、条码的6种代码形式是什么?
全国贸易项目代码(GTIN)、系列货运包装箱代码(SSCC)、全球位置标识代码(GLN)、全球可回收资产标识代码(GRAI)、全球单个资产标识代码(GIAI)、全球服务标致代码(GSRN)。
8、简述EAN-13条码的编码容量。
EAN-13条码前三位是国家前缀码,条码的编码容量为1000个国家;第四位到第七位是厂商代码,条码的编码容量为10000个厂商;第八位到第十二位为商品项目代码,条码的容量为1000000个商品项目;第十三位为校验码,因此全球总计有1000000000000个商品项目的编码容量。
四、 射频识别系统
1、什么是自动识别技术?
自动识别技术市一中高度自动化的信息或数据采集技术,是机器识别对象的总舵技术的总称。
2、自动识别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
标签、读写器和计算机网络。
4、说明条码识别的工作原理、工作流程和工作特点。
条码是由宽度不同、反射率不同的条(黑)和空(白),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编制而成,用以表达一组数字或字母符号信息的图形标识符。条码识别就是把条码中的数据读取出来。工作流程为扫描和译码。特点:速度快、准确率高、可靠性强、寿命长、成本低廉等。
5、说明磁卡识别的工作原理、制作标准、应用领域及存在的问题。
工作原理:磁卡上有磁条,磁条记录信息的方法是变化磁的磁性,一步解码器可以识读到磁性变化,并将它们准换为字母或数字的形式。制作标准:卡基尺寸标准,长(85.47~85.72)mm,宽(53.92~54.03)mm,厚度0.76mm,误差不超过0.03mm;印刷工艺,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有胶印。丝印、打印等多种印刷方式,同时根据需求还可以在卡片上增加烫金、烫银等特殊工艺专版,以达到用户所需的最佳质量及视觉需求。应用领域:银行卡、证券、保险、零售服务、社会安全、交通旅游、医疗、特殊证件、教育、娱乐等各种方面。磁卡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较差,有雨磁条上的信息比较容易独处,非法修改下磁条上的内容也比较容易。
6、说明IC卡识别的工作原理、分类方法,比较磁卡和IC卡的优缺点。
IC卡分接触式IC卡和非接触式IC卡,接触式IC卡是集成电路卡,它利用现代先进的微电子技术,将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嵌在一块小小的塑料卡片之中。IC卡通过表面9个金属触电与读卡器进行物理连接,来完成通信和数据的交换。IC卡主要氛围存储卡、加密存储卡、CPU卡、超级智能卡。与磁卡相比IC卡具有存储容量大、安全保密性好、具有数据处理能力、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7、说明射频识与别的条码识别、磁识别、IC卡识别的异同点。
8、说明射频识别系统的组成。
射频识别系统由电子标签、读写器、计算机网络组成。
11、射频识别的主要工作频率是什么?
射频识别的主要工作频率是0~135kHz、6.78MHz、13.56 MHz、869.0 MHz、915.0 MHz、2.45GHz、5.8GHz
14、电子标签的技术参数和功能模块是什么?
电子标签的技术参数:标签激活的能量要求、标签信息的读写速度、标签信息的传输速率、标签信息的容量、标签的封装尺寸、标签的读写距离、标签的可靠性、标签的价格。 功能模块:仅有存储功能、含有微处理器。
15、读写器的技术参数、功能模块和设计要求是什么?
读写器的技术参数:工作频率、输出功率、输出接口、读写器优先与电子标签优先、读写器的识别能力、读写器对有源电子标签的管理、读写器的适应性、应用软件的控制功能。 功能模块:天线、射频模块、控制模块和接口。设计要求:读写器的基本功能和应用环境、读写器的电器性能、读写器的电路设计。
五、 传感器与无线传感网
1、什么是传感器?传感器由哪几部分构成?
传感器市一种以一定的精确度把“被测量”转换为与之有确切对应关系的、便于应用的某种物理量的测量装置,是传感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被测量信号输入的第一道关口。即传感器是测量系统中的一种前置部件,他将输入变量转换为可供测量的信号。 传感器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转换电路组成。
3、简述传感器的分类方法。
主要按工作原理、用途、输出信号、材料、工艺和能量的转换的方式分类。
6、简述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优缺点,举例说明典型的应变式传感器。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转换为电阻的变化,这种传感器有在弹性元件上粘贴电阻应变敏感元件构成。在测试时,将电阻应变片用粘合剂牢固地粘贴在被测试件的表面上。随着试件受力变形,应变片的敏感栅也获得同样的形变,从而使电阻应变片敏感栅的电阻随之发生变化。由于电阻变化是与试件应变成比例的,因此如果通过一定的测量线路将这种电阻应变转换为的电压或电流的变化,兵营记录仪表将这种变化显示记录下来,就能知道被测应变量的大小。 优点:分辨率高,能测量极微小的应变;误差较小,一般小于1%;尺寸小、重量轻;测量范围大,从弹性变形一直到可塑性变形;即可测量静态,也可测快速应变力;具有电气测量的一切优点;能在各种严酷环境中工作。缺点:对于大应变有较大的非线性、输出信号较弱。 典型的应变式传感器有应变式压力传感器、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
7、简述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优点,举例说明典型的光电传感器。
光电传感器是采用光电元件作为检测元件的传感器。光电传感器首先把被测量的变化转换成光信号的变化,然后借助光电元件进一步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优点:检测距离长、对被测量物体的少、响应时间短、分辨率高、可实现非接触的检测、可实现颜色判别、便于调整。 典型的光电传感器有烟尘浊度监测仪、光敏电阻和CCD图像传感器。
8、简述超声波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优点,举例说明典型的超声波传感器。
超声波传感器是利用超声波能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可以被介质反射和折射的特性制作的。由发射传感器、接收传感器等组成,通过换能器完成超波能量和电震动能量的转换来实现。
优点:可以探测物体(组织)的内部、探测深度大、探测范围广、能工作在各种环境、精度较高、无接触探测、测量速度快。
常见应用:医学方面(B超)、液体测试。
9、简述半导体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优点,举例说明典型的半导体传感器。
半导体传感器是利用半导体材料各种物理和化学特性制成的传感器。半导体传感器利用了近百种物理效应和材料特性,种类繁多,具有类似于人的眼、而、鼻、舌、皮肤等的多种感觉功能。半导体传感器所采用的 半导体材料多数是硅以及化合物、优点是种类繁多、体积小、重量轻、检测转换一体化、应用广。 典型的半导体传感器有半导体气敏传感器、半导体温度传感器、半导体温敏传感器。
10、简述智能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优点,举例说明典型的智能传感器。
智能传感器一般由主传感器、微处理器和信号调理系统组成。主传感器将被测量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信号调理电路将电信号滤波、放大、转换,然后送入微处理器进行处理。 微处理器是智能传感器的核心,不但可以对传感器的 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存储和处理,还可以通过反馈电路对传感器进行调节。 优点:信号处理功能、自动诊断功能、软件组态功能、接口功能、人机对话功能、信息存储功能、数据处理功能、 典型的智能传感器有网络化智能传感器、智能微尘。
11、传感器选择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确定传感器的类型,灵敏度的选择,线性范围的选择,稳定性的选择,精度的选择。
15、无线传感网络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组网模式,拓扑控制,媒体访问控制和链路控制,路由、数据转发及跨层设计、QoS保障和可靠性设计。
18、无线传感网络可以在哪些领域应用?举例说明。
军事通信、精细农业、安全监控、医疗监控、工业监控、智能交通、动物监测。
六、 物联网通信
2、依通信范围的不同,无线传感网络从小到大依次可以分为几种?覆盖的范围有多大?
无线个域网(WPAN),范围一般在半径10米以内;无线局域网(WLAN),范围一般在十几米到几百米内;无线广域网(WMAN),范围在几千米到几十千米内;
3、WPAN的主要技术模式为哪几种?为什么说WAPN铺平了物联网的普及之路?
主要模式分为ZigBee、蓝牙、UWB、60GHz四种。近距离通信的各种特点与物联网中“通信无处不在”的特点正好契合。近距离无线通信是物联网通信的神经末梢,能满足于任何物体信息交互的需求,使物联网的通信触角无处不在,铺平了物联网的普及之路。
6、简述ZigBee的起源、技术特点、网络特点、协议和应用场景。
ZigBee的前身是英特尔和IBM等公司发起的、面向家庭网络的通信协议Home RF Lite。 它具有低功耗、低成本、低速率、有效范围大、短延时、高容量、高安全和工作频段灵活的特点。 网络特点:支持三种拓扑结构,星形、网状形和簇树形结构;是一种高可靠的的无线数据传输网络,采用自组织网络动态路由。 协议:ZigBee采用IEEE 802.15.4制定的物理层和MAC层作为ZigBee技术的物理层和MAC层。 应用场景:需要数据采集或监控的网点多;需求传输的数据量不大,而要求设备成本低;要求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高,安全性高;设备体积很小,电池供电,不变安置较大的充电电池或电源模块;地形复杂,监测点多,需要较大的网络覆盖。
7、简述蓝牙的起源、技术优势、技术特点、协议体系和应用场景。
蓝牙的创始人是瑞典爱立信公司,后来爱立信公司与其他设备厂商联系,激发了多家公司对这项技术的浓厚兴趣。而后五家公司爱立信、诺基亚、IBM、东芝、Intel组成了一个兴趣小组,他们共同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的小范围无线通信技术,也就是现在的蓝牙。 蓝牙具有全球可用、设备广泛、易于使用的优势,拥有跳频技术、TDMA结构、纠错技
术,具有层次性等技术特点。 蓝牙的协议体系可以分为四层:核心协议层、电缆替代协议层、电话控制协议层、可选协议。应用于居家、工作、途中等场景。
10、简述WLAN的起源、技术特点和标准。WLAN和Wi-Fi有什么关系?
1990年IEEE802标准化委员会成立了IEEE802.11WLAN工作组,开始制定无线局域网络标准。到1999年,工业界成立Wi-Fi联盟,致力于解决符合IOEEE802.11标准的产品和设备兼容性问题。 WLAN具有灵活性和移动性、安装便捷、易于进行网络规划和调整、容易定位故障、易于扩展、容易造成信息泄露。 主要标准有IEEE 802.11、IEEE 802.11b、IEEE 802.11a、IEEE 802.11g。 Wi-Fi是WLAN的一个标准。
11.简述WiMAX的起源、技术特点和IEEE 802.16标准。并对WiMAX和Wi-Fi进行对比。
WMAN主要用于解决城域网的无线接入问题,除提供固定的无线接入问题外,还提供具有移动性的接入能力。IEEE 802.16是WMAN的标准之一,IEEE 802.16标准的研发初衷是在WMAN领域提供高性能的“最后一公里”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现在这个标准已被统称为WiMAX。 WiMAX能实现更远的传输距离,提供更高速度的宽带接入,提供优良的“最后一公里”网络接入服务,但他并不支持用户在移动中无缝切换。 IEEE 802.16标准主要有802.16、802.16a、802.16b、802.16c、802.16d、802.16e、802.16f、802.16g、802.16h、802.16i、802.16j、802.16k、802.16m。 对比:从传输范围分析,WiMAX比Wi-Fi具有更大的传输距离;从传输速率分析,WiMAX拥有比Wi-Fi更高的速率,最高可达300Mbit/s;从安全性分析,二者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从移动性分析,WiMAX可以提供部分的移动性,但Wi-Fi不支持两个Wi-Fi基地台之间的终端切换,需要一个重新接入的过程。
12、简述3G的起源、技术特点、三种标准和网络结构。
1985年,美国圣迭弋成立了一个名为“高通”的小公司,这个公司开发出一种CDMA的新通信技术,就是这个CDMA技术直接导致了3G的诞生。 技术特点有:全球范围设计的,与固定网络业务用户相连,无线接口的类型尽可能少,具有高度兼容性;具有与固定通信网络相比拟的高话音质量和高安全性;具有在本地采用2Mbit/s高速率接入和在广域网中采用384kbit/s接入速率的数据率分段使用功能;具有在2GHz左右的高效频谱利用率,且能最大程度地利用有限带宽;移动终端可连接地面网络和卫星网,可移动使用和固定使用,可与卫星业务共存和互连;可同时提供高速电路交换和分
组交换业务,能处理包括国际互联网、视频会议、高速数据传输和非对称数据传输等业务;支持分层小区结构,也支持包括用户向不同地点通信时浏览国际互联网的多种同步连接;语音只支持移动通信业务的一部分,大部分业务是数据和视频信息,可使每个用户在连接到局域网的同时还能够接收语音呼叫;一个公用的基础设施,可支持同一地方的多个公共的和专用的运营公司;手机体积小、重量轻,据有真正的全球漫游能力;具有根据数据量、服务质量和使用时间为收费参数,而不是以距离为收费参数的新收费机制。 3G有WCDMA、CDMA2000、TD-SCDMA三种标准。网络结构有核心网、无线接入网和用户终端模块。
13、基于双绞线传输的接入网技术有哪些?分别描述他们各自的特点。
HDSL,实现简单,成本低,是对称性产品。ADSL,提供三个信息通道,一个标准的电话通道,一个上行通道、一个高速下行通道,三个通道相互。VDSL,传输速率高,能较好的支持各种应用,具有较好的频谱兼容性。
14、基于光纤传输的接入网技术有哪些?分别描述他们各自的特点。
有源光网络,传输容量大,传输距离远,技术成熟,成本较高。无源光网络,覆盖范围有限。
七、 物联网网络服务
4、什么是IP地址?简述IPv4和IPv6的特点。
一台计算机接入互联网,与一部电话接入电话交换网十分相似。每一个电话号码在全世界都是唯一的,互联网借鉴了电话系统的地址标识方法,给每一台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或路由器也分配了一个互联网的地址,这个互联网的地址就称为IP地址。 IPv4的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地址。IPv6扩展了地址空间提高了网络整体吞吐率,改善了服务质量和安全性,扩大了使用功能。
5、什么是域名?简述互联网域名的构成和域名的结构,说明域名解析过程。
域名是互联网上企业或机构间相互联络的网络地址,目前已经成为网上商标,是互联网上的一种品牌。域名是由一串用点分隔的名字组成的互联网上某一台计算机或计算机组的名
称,用于在数据传输是标识计算机的电子方位。 域名一般由3个部分组成,从左到右依次为至几名、机构性域名和地理域名,中间用小数点隔开。结构分为顶级域名,命名方式,管理方式。 域名解析:用户首先提交某主机域名解析请求给自己的本地域名服务器;如果本地域名服务器能够从其他系统中查询出B主机的IP地址,则本次域名解析完成,否则进行下一步; 如果本地域名解析服务器未能查询到B主机的IP地址,则本地域名服务器以客户的身份像其他域名服务器转发该解析请求,查询有地鬼和迭代两种方法实现,知道找出能够完成解析的域名服务器;含有目标的域名服务器对该请求做出回应,蒋查询结果经本地域名服务器返回给用户。
7、ONS和DNS有什么关系?说明ONS的工作流程。
ONS是基于DNS和互联网的。工作流程:经由RFID读写器读取标签内的EPC码;EPC码转换成URI格式;URI格式转换为DNS的查询格式;DNS的基础结构返回一串指向一个或多个的PML服务器的URL;本地解析器蒋URL发送到本地服务器;本地服务器连接正确的PML服务器,获取所需的EPC信息。
9、什么是万维网?解释WWW的工作过程。
WWW的中文译名为万维网,是基于超文本的信息查询工具。 WWW的工作过程如下:浏览器分析超链接指向页面的URL,获得服务器的名字;浏览器向默认DNS请求解析域名所对应的IP地址;DNS解析出IP地址,并告知浏览器;浏览器使用查询到的IP地址与WWW服务器建立连接;浏览器发出取文件的请求;WWW服务器响应用户的请求蒋页面发给浏览器;浏览器接收完页面后断开与服务器的连接;浏览器显示页面,同时等待用户的操作。
10、什么是超文本?什么是超媒体?什么是HTML?
超文本是一种文本,用来描述计算机中文件的组织方法,它是以非线性方式组织的,使用户阅读时可以随意地在文本之间跳转。超媒体不仅可以包含文字,而且还以包含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电视片段,这些媒体之间也是用超链接组织的,而且他们之间的链接也是错综复杂的。超媒体与超文本之间的不同之处是,超文本主要是以文字的形式表示信息,建立的链接关系主要是文句之间的链接关系;超媒体是超文本和多媒体在信息浏览环境下的结合,它一步扩展了超链接所链接的信息类型。HTML是一种用来制作超文本的标记语言,是目前网络上应最广泛的语言,也是生成网页文档的主要语言。
13、什么是PML?与XML有什么关系?
PML是一种用于描述物理对象,过程和环境的通用语言,其主要目的是提供通用的标准化词汇表,来描绘和分配Auto-ID激活的物体的相关信息。PML以可扩展标志语言XML(标准通用标记语言下的一个子集)的语法为基础。PML核心提供通用的标准词汇表来分配直接由Auto-ID的基础结构获得的信息,如位置、组成以及其他遥感勘测的信息。
PML语言是以XML语言础发展起来的。
八、 物联网中间件
1、什么是中间件?简述中间件的定义。
中间件是介于应用系统和系统软件之间的一类软件,通过系统软件提供基础服务,可以连接网络上不同系统,以达到资源共享、功能共享的目的。中间件位于客户机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之上,管理计算机资源和网络通信,是一种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分布式应用软件借助这种软件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源。
2、物联网的中间件的作用是什么?
物联网中间件的作用包括:控制物联网自动识别系统按照预定的方式工作,保证自动识别系统的设备之间能够很好地配合协调,自动识别系统按照预定的内容采集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筛选过滤采集到的数据,筛除绝大部分完整的冗余数据,将真正有用的数据传输给后台的信息系统;在应用程序端,使用中间件所提供的一组通用应用程序接口,就能够连接到自动识别系统。物联网中间件能够保证读写器与企业级分布式应用系统平台之间的可靠通信,能够为分布式环境下异构的应用程序提供可靠的数据通信服务
3、简述物联网中间件的工作特点和技术特征。
工作特点:实施物联网项目的企业,不需要进行程序代码的开发,便可完成采集数据的导入工作,可极大缩短物联网项目实施的周期;当企业数据库或企业的应用系统发生改变时,只需要更改物联网中渐渐的相关设置,即可实现数据导入新的信息管理系统;物联网中间件可以为企业提供灵活多变的配置操作,企业可以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和信息管理系统的实际情况,自行设定相关的物联网中间件参数;当物联网项目的规模扩大是,只需将物联网中间件进行相应设置,便可完成数据的导入,不必再做程序代码的开发。 技术特征:多种构架、数据流、过程流、支持多种编码标准、状态监控、安全功能。
5、中间件按照技术和作用是怎样分类的?
分为数据访问中间件、远程过程调用中间件、面向消息中间件、面向对象中间件、事件处理中间件、网络中间件、屏幕转换中间件。
6、中间件按照性是怎样分类的?
只要分为非中间件和的通用中间件两大类。
11、中间件的三个主要标准是什么?
COM标准最初作为Microsoft桌面系统的构件技术,主要是为本地的OLE应用服务。但随着Microsoft操作系统NT和DOCK的发布,Com标准通过底层的远程支持,使构件技术延伸到了应用领域。 CORBA分布计算机技术是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规范,该规范是OMG组织以众多开发系统平台厂商提交的分布对象互操作系统内容为基础构建的。CORBA分布计算技术是由绝大多数分布计算平台厂商支持和遵循的系统规范技术,具有模型完整、先进,于系统平台和开发语言,被支持程度广泛等特点,以逐渐成为发布分布式计算技术的标准。 J2EE是提供与平台无关的、可移植的、支持并发访问和安全的、完全基于Java的服务器端中间件的标准。
15、简述国内外物联网中间件的产品种类和产品特性。
IBM公司的RFID中间件是基于开放标准的解决方案,可以提供建议、灵活的业务流程,能够增强场景的创建、使用和管理功能,可以提供全面的SOA功能。 Microsoft公司的RFID中间件BizTalkRFID提供基于XML标准Web Services的开发接口,方便软硬件合作伙伴在此平台上进行开发、应用和集成;含有RFID识别标准协议及管理工具,其中DSPI设备接口是微软公司和全球40家RFID硬件合作伙伴定制的一套标准接口。所有支持DSPI的各种设备在Microsoft Windows上即插即用;对于软件合作伙伴,Microsoft公司的BizTalkRIFD提供了对象模型应用访问程序接口,这是为上层的各类软件解决方案服务的。BizTalkRIFD也提供了编码器/解码器的插件接口,不管将来的RFID标签采用何种编码标准,都可以非常方便地接入到解决方案中。 BEA公司的RFID中间件BEA WEBLOGIC RFID是一个端到端的RFID基础构架平台,能自动运行具有RFID功能的中间件。通过RFID基础构架技术与面向服务(SOA )驱动的平台相结合,企业可以利用网络边缘红日数据中心资产,并能在所有层次上获得扩展功能。 深圳力格公司的RFID中间件EPC中间件是国内第一个与国际市场同步开发的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AIT LYNKO-ALE目前已经完成了ALE规范的基本要求,可实现ALE接口规范所描述的工作状态,能够接受多种类型EPC事件,如HTTP、TCP、FILE等,可处理ECPec、ECReport等XML格式,并可为第三方提供Web Service接口。 清华同方“ezONE易众”中间件是基于J2EE/XML/Portlet/WFMC等开放技术开发的,提供整合框架、丰富的构件及开发工具的应用中间件平台。在ezONE平台上,融合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可以开发出智能建筑、城市供热、RFID、智能交通等多个行业类软件,能满足多个行业信息化的需求。
九、 物联网安全机制
1、信息安全的概念和基本属性是什么?
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
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漏,系统保护连续可靠正常的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 基本属性: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可靠性,不可抵赖性。
5、RFID数据传输的完整性主要存在哪两个方面的问题?
RFID数据传输的完整性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各种干扰,一个是电子标签之间的数据碰撞。;由于RFID系统内部有噪声干扰,系统外部有电磁干扰,这将导致数据传输发生误码。在RFID系统中,读写器的作用范围经常有多个电子标签同时要求通信,这将导致数据传输发生碰撞。
6、差错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式是什么?
基本原理:为了能判断传送的信息是否有误,可以在传送时增加必要的附加判断数据。如果既能判断传送的信息是否有误,又能纠正错误,则需要增加更多的附加判断数据。这些附加的数据在不发生误码的情况下完全是多余的,但如果发生误码,就可以利用信息数据与附加数据之间的特定关系,来实现检出错误和纠正错误,这就是误码控制的原理。
基本方式:反馈纠错(ARQ),即检错码方式;前向纠错(FEC),即检错和纠正;还有一种被称为“混合纠错”。
8、什么是密钥?简述加密模型和密码的。
密钥是一种参数,它是在明文转换为密文或将密文转换为明文的算法中输入的数据。
加密模型:密码是通信双方按照约定的法则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手段。按照这些信息变换法则,变明文为密文,称为加密变幻;边密文为明文,称为解密变换。如图所示:
密码学目前有两大,即公钥密码和单钥密码。公钥密码又称为非对称算法或双钥密码算法。单钥密码有课分为分组密码和序列密码,单钥密码算法又称为对称密钥算法,单钥密码的特点是无论加密还是解密都是使用同一个密钥。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
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 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between life and death But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 Yet you don't know that I love you.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 Yet you can't see my love
But when undoubtedly knowing the love from both Yet cannot be together.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being apart while being in love But when I plainly cannot resist the yearning Yet pretending you have never been in my heart.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struggling against the tides But using one's indifferent heart To dig an uncrossable river For the one who loves you.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