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1773758 U(45)授权公告日 2020.10.27
(21)申请号 202020100023.0(22)申请日 2020.01.16
(73)专利权人 中核五院岩土工程河南有限公司
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东路96号(72)发明人 刘淑清 王辉 马英明 王志超 
侯庆雷 王佳明 王莉芳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代理人 朱佳明(51)Int.Cl.
E02D 17/2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土钉墙支护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钉墙支护结构,属于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设在坡体上的支护结构,支护结构包括防护板和多个土钉,土钉插入坡体内与坡体连接,防护板铺设在坡体的坡面上与土钉可拆卸连接,土钉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容纳槽,容纳槽内滑动连接有加强杆,加强杆与容纳槽之间连接有滑移组件,容纳槽的深度大于加强杆的长度,加强杆连接有驱动其沿容纳槽滑动的驱动件。本实用新型具有降低资源浪费的效果。
CN 211773758 UCN 211773758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土钉墙支护结构,包括设在坡体(1)上的支护结构(2),其特征在于:支护结构(2)包括防护板(21)和多个土钉(22),土钉(22)插入坡体(1)内与坡体(1)连接,防护板(21)铺设在坡体(1)的坡面上与土钉(22)可拆卸连接,土钉(22)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容纳槽(221),容纳槽(221)内滑动连接有加强杆(222),加强杆(222)与容纳槽(221)之间连接有滑移组件(3),容纳槽(221)的深度大于加强杆(222)的长度,加强杆(222)连接有驱动其沿容纳槽(221)滑动的驱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钉墙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滑移组件(3)包括滑槽(31)和滑块(32),滑槽(31)开设在容纳槽(221)的内壁上,滑块(32)嵌入滑槽(31)内与加强杆(22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钉墙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驱动件为驱动丝杠(223),驱动丝杠(223)的一端与容纳槽(221)内壁转动连接,另一端插入加强杆(222)内部与加强杆(222)螺纹连接,驱动丝杠(223)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组件(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土钉墙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土钉(22)上开设有盛放槽(224),驱动丝杠(223)的一端位于盛放槽(224)内与驱动组件(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土钉墙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驱动组件(4)包括操作杆(41)、主动轮(42)、从动轮(43)和同步带(44),操作杆(41)位于盛放槽(224)内与盛放槽(224)转动连接,主动轮(42)与操作杆(41)固定连接,从动轮(43)设有多个,分别与多个驱动丝杠(223)固定连接,同步带(44)同时与主动轮(42)、从动轮(43)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钉墙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土钉(22)和防护板(21)之间设有固定组件(5),固定组件(5)包括固定螺杆(51)和固定螺母(52),固定螺杆(51)与土钉(22)固定连接,固定螺杆(51)穿过防护板(21)后与固定螺母(52)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土钉墙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固定螺杆(51)之间设有连接板(511),连接板(511)上与固定螺杆(51)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固定孔(5111),固定螺杆(51)穿过固定孔(5111)与固定螺母(52)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钉墙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加强杆(222)位于容纳槽(221)外侧的一端呈锥体状结构。
2
CN 211773758 U
说 明 书一种土钉墙支护结构
1/4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土钉墙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土钉墙支护是将钢筋制成的土钉插入坡体中以强化土体,并在边坡表面铺设一层钢筋网,并与土钉连接,然后在钢筋网喷射一层混凝土层以稳固坡面的支护方法。[0003]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9555941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土钉墙支护结构,包括边坡土层,边坡土层内从上向下植入有多排土钉,土钉的端部从边坡土层表面伸出并连接有钢筋网,钢筋网上铺设一层混凝土面层,混凝土面层的厚度从上向下逐渐增大,钢筋网包括呈平面的面网层以及固定在面网层内侧的三角形支撑架,三角形支撑架尖端朝上,下端设置为将面网层向远离边坡土层方向撑起的支撑杆,使面网层向下与边坡土层的间距逐渐变大,混凝土面层外表面与面网层平行。[000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土钉墙支护结构中混凝土面层需要用到大量的混凝土,而施工结束后,需要将混凝土面层拆除,则产生大量的混凝土建筑垃圾,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有悖于节能环保的绿色发展理念。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土钉墙支护结构,其具有降低资源浪费的效果。
[000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0007]一种土钉墙支护结构,包括设在坡体上的支护结构,支护结构包括防护板和多个土钉,土钉插入坡体内与坡体连接,防护板铺设在坡体的坡面上与土钉可拆卸连接,土钉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容纳槽,容纳槽内滑动连接有加强杆,加强杆与容纳槽之间连接有滑移组件,容纳槽的深度大于加强杆的长度,加强杆连接有驱动其沿容纳槽滑动的驱动件。[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土钉插入坡体中,使土钉与坡体连接;然后,驱动件驱动加强杆滑出容纳槽,使加强杆嵌入坡体内,增加土钉与坡体的连接强度,防止土钉从坡体内脱离;之后,将防护板铺设在坡体的坡面上,并与土钉连接,从而将防护板与坡体连接,对坡体的坡面进行防护,降低坡体滑坡的现象。[0009]施工结束后,解除土钉与防护板的固定,将防护板从坡体的坡面上取下,然后,驱动件驱动加强杆移动,使加强杆嵌入容纳槽内,降低土钉与坡体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助于降低土钉与坡体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便于将土钉从坡体内拔出,能够对土钉和防护板进行重复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达到节约资源的效果,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0010]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滑移组件包括滑槽和滑块,滑槽开设在容纳槽的内壁上,滑块嵌入滑槽内与加强杆固定连接。[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杆移动时滑块沿滑槽移动,能够降低加强杆移动时产生的晃动,增加加强杆移动时的稳定性,从而使加强杆便于插入坡体中;同时,设置滑块
3
CN 211773758 U
说 明 书
2/4页
和滑槽能够防止加强杆从容纳槽内脱离,增加加强杆与土钉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土钉与坡体的连接强度,使土钉的支护效果更好。
[0012]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驱动件为驱动丝杠,驱动丝杠的一端与容纳槽内壁转动连接,另一端插入加强杆内部与加强杆螺纹连接,驱动丝杠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组件。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杆与驱动丝杠螺纹连接,通过驱动组件使驱动丝杠转动,能够使加强杆沿驱动丝杠的轴线方向移动,从而使加强杆能够嵌入容纳槽或伸出容纳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0014]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土钉上开设有盛放槽,驱动丝杠的一端位于盛放槽内与驱动组件连接。[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位于盛放槽内,防止坡体中的泥土干扰驱动组件的正常使用,从而使驱动组件能够顺利驱动加强杆移动。[0016]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驱动组件包括操作杆、主动轮、从动轮和同步带,操作杆位于盛放槽内与盛放槽转动连接,主动轮与操作杆固定连接,从动轮设有多个,分别与多个驱动丝杠固定连接,同步带同时与主动轮、从动轮啮合。[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驱动加强杆移动时,转动操作杆,操作杆转动带动主动轮转动,从而在同步带的作用下能够带动从动轮转动,从而使从动轮带动驱动丝杠转动,即完成对加强杆的调节,能够实现同时对多个加强杆的调节,提高调节速度,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0018]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土钉和防护板之间设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螺杆和固定螺母,固定螺杆与土钉固定连接,固定螺杆穿过防护板后与固定螺母螺纹连接。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螺杆和固定螺母将土钉与防护板固定连接,即将防护板与坡体连接,对坡体的坡面进行防护,使坡体坡面的更加稳固。[0020]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多个固定螺杆之间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与固定螺杆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固定孔,固定螺杆穿过固定孔与固定螺母螺纹连接。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连接板,将多个土钉连接起来,使得坡体对土钉的拉力分散至连接板上,将拉力均匀分布,即对防护板的压力更加均匀,然后使连接板在固定螺栓的作用下均匀地压紧防护板,从而提高坡体的坡面当变形能力。[0022]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加强杆位于容纳槽外侧的一端呈锥体状结构。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杆的端部呈锥体状,则向坡体中插入加强杆时能够降低加强杆与坡体之间的阻力,便于将加强杆插入坡体中;同时,也便于将加强杆从坡体中拔出。
[002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0025]1、防护板与土钉可拆卸连接,施工结束后便于将防护板和土钉拆卸,并能够重复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设置加强杆和驱动件,能够将加强杆插入坡体中,增加土钉与坡体的连接强度,同时,需要取出土钉时,驱动件驱动加强杆嵌入盛放槽内,便于将土钉取出,以
4
CN 211773758 U
说 明 书
3/4页
重复利用。[0026]2、连接板将土钉受到的拉力均匀分布,并施加给防护板,增加防护板对坡体坡面的防护效果,使坡体的坡面更加稳固。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旨在清楚显示支护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0029]图3是旨在显示盛放槽的剖视图。[0030]图4是旨在显示滑移组件的爆炸图。[0031]图5是旨在显示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0032]附图标记:1、坡体;2、支护结构;21、防护板;22、土钉;221、容纳槽;222、加强杆;223、驱动丝杠;2231、连接轴;224、盛放槽;3、滑移组件;31、滑槽;32、滑块;4、驱动组件;41、操作杆;411、操作槽;42、主动轮;43、从动轮;44、同步带;5、固定组件;51、固定螺杆;511、连接板;5111、固定孔;52、固定螺母;6、钢筋网。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34]结合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土钉墙支护结构,包括用于支持坡体1的支护结构2,坡体1的坡面成倾斜面。支护结构2包括防护板21和土钉22,土钉22设有多个,分别插入坡体1内与坡体1固定连接,防护板21铺设在坡面上并与土钉22之间连接有固定组件5。
[0035]参照图2,防护板21与坡面之间设有钢筋网6,钢筋网6与坡体1侧面固定连接,防护板21铺设在钢筋网6上,与钢筋网6焊接,增加防护板21的支撑强度。[0036]参照图2,固定组件5包括固定螺杆51和固定螺母52,固定螺杆51与土钉22靠近防护板21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固定螺杆51的长度方向和土钉22的长度方向相同。每排固定螺杆51之间连接有连接板511,连接板511上开设有多个供固定螺杆51穿过的固定孔5111,固定孔5111沿连接板511的长度方向分布,并位于与固定螺杆51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螺杆51穿过防护板21和固定孔5111后与固定螺母52螺纹连接,从而将土钉22与防护板21固定连接。[0037]施工时,首先,将土钉22插入坡体1内,与坡体1固定连接;然后,将钢筋网6铺设在坡面上,使钢筋网6与坡体1固定连接;之后,将防护板21铺设在钢筋网6远离坡面的一侧,与钢筋网6焊接,此时,固定螺杆51穿出防护板21;最后,通过连接板511将每排的多个固定螺杆51连接后,通过固定螺母52与固定螺杆51螺纹连接,将土钉22与防护板21固定连接。[0038]参照图3,土钉22为圆柱状结构,底端呈圆锥状,土钉22靠近固定螺杆51的一端开设有盛放槽224,盛放槽224的长度方向和土钉22的长度方向相同。土钉22的外壁上开设有多组容纳槽221,多组容纳槽221沿土钉22的轴线方向间隔均匀分布,每组容纳槽221设有两个,并关于土钉22的轴线对称。每个容纳槽221内滑动连接有加强杆222,加强杆222的长度小于容纳槽221的深度,加强杆222远离土钉22中心的一端呈圆锥状结构,便于加强杆222插入坡体1中。
[0039]参照图4,加强杆222与容纳槽221之间连接有滑移组件3。滑移组件3包括滑槽31和
5
CN 211773758 U
说 明 书
4/4页
滑块32,滑槽31开设在容纳槽221的内壁上,长度方向和加强杆222的长度方向相同,滑槽31设有两个,并关于容纳槽221的中心线对称滑槽31。滑块32设有两个,分别位于两个滑槽31内与滑槽31滑动连接,滑块32与加强杆222固定连接。[0040]回看图3,加强杆222与容纳槽221之间连接有使其沿容纳槽221滑动的驱动件,驱动件为驱动丝杠223,驱动丝杠223的长度方向和加强杆222的长度方向相同,驱动丝杠223的一端与容纳槽221内壁转动连接,另一端插入加强杆222内与加强杆222螺纹连接。每组的两个容纳槽221内的驱动丝杠223均向盛放槽224内延伸,并通过连接轴2231固定连接,每组的两个驱动丝杠223的螺纹旋向相反,即一个是右旋螺纹,另一个是左旋螺纹,则转动连接轴2231,能够使每组的两个加强杆222相互靠近或远离。处于同一侧的驱动丝杠223螺纹的旋向相同。
[0041]将土钉22插入坡体1后,使转动连接轴2231,连接轴2231带动驱动丝杠223转动,使加强杆222伸出盛放槽224,并插入坡体1内,增加土钉22与坡体1的接触面积。[0042]结合图3和图5,连接轴2231之间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组件4,驱动组件4包括操作杆41、主动轮42、从动轮43和同步带44,操作杆41为圆柱状结构,位于盛放槽224内,操作杆41的长度方向连接轴2231的长度方向相同,两端与盛放槽224内壁转动连接,且操作杆41位于靠近固定螺杆51的一端。主动轮42与操作杆41同轴,并套设在操作杆41上与操作杆41固定连接。从动轮43设有多个,分别与多个连接轴2231固定连接,且从动轮43与连接轴2231同轴,同步带44同时与从动轮43和主动轮42啮合。[0043]参照图3,操作杆41的两端伸出盛放槽224,并与土钉22的外壁齐平,操作杆41的侧面开设有操作槽411,操作槽411的长度方向和操作杆41的长度方向相同,操作槽411的截面为正六边形。转动操作杆41时,在操作槽411内插接与之配合的转动杆即可。[0044]转动连接轴2231时,转动操作杆41,操作杆41转动带动主动轮42转动,主动轮42转动驱动同步带44带动所有的从动轮43转动,从动轮43转动带动连接轴2231转动,从而使连接轴2231带动驱动丝杠223转动,驱动丝杠223转动能够使加强杆222沿丝杠移动,从而使加强杆222伸出容纳槽221或嵌入容纳槽221。[0045]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0046]使用本支护结构2时,首先,将土钉22插入坡体1内;然后,转动操作杆41,从而使驱动丝杠223转动,则驱动丝杠223驱动加强杆222移出容纳槽221,并插入坡体1后,增加土钉22与坡体1的连接强度;之后,将钢筋网6铺设在坡面上与坡体1固定连接,再将防护板21铺设在钢筋网6上,与钢筋网6焊接;最后,通过连接板511将每排的固定螺杆51连接后,使固定螺杆51与固定螺母52螺纹连接,完成该支护结构2的安装。[0047]施工结束需要拆除该支护结构2时,首先,解除固定螺母52与固定螺杆51的固定;然后,解除防护板21与钢筋网6的固定后,将防护板21和钢筋网6从坡体1上拆除;之后,转动操作杆41,使之带动驱动丝杠223转动,从而驱动加强杆222嵌入盛放槽224内,降低土钉22与坡体1的接触面积;最后,向外拔出土钉22,完成拆除。防护板21、钢筋网6和土钉22均便于从坡体1上拆除,便于回收再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节约资源。[0048]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6
CN 211773758 U
说 明 书 附 图
1/5页
图1
7
CN 211773758 U
说 明 书 附 图
2/5页
图2
8
CN 211773758 U
说 明 书 附 图
3/5页
图3
9
CN 211773758 U
说 明 书 附 图
4/5页
图4
10
CN 211773758 U
说 明 书 附 图
5/5页
图5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