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心理护理在焦虑症中的探析

心理护理在焦虑症中的探析

来源:华佗小知识


心理护理在焦虑症中的探析

目的 探析焦虑症患者的心理护理疗效,为其提供心理康复指导。方法 用科学的心理护理对本科90例焦虑症患者进行了有效的心理护理。结果 焦虑症患者在经过心理护理后,症状明显减少。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个体的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视,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对于焦虑症患者的康复是很有必要的,其疗效也是肯定的。

标签:焦虑症患者;心理护理

由于心身疾病的治疗和转归与心理社会因素更加密切,患者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变化直接影响着疾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程度,因此,对心身疾病的心理护理就显得格外重要。

心理护理:指在护理全过程中,护理人员运用医学心理知识,以科学态度、恰当方法、美好语言对患者的精神痛苦、心理顾虑、思想负担、疑难问题进行疏导。用启发、诱导、说服、解释、安慰、劝解及调整环境等方法,帮助患者摆脱困难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身心状态。

焦虑症:又叫焦虑性神经症,是以焦虑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表现为没有事实根据也无明确客观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不安的心情,还有植物神经症状和肌肉紧张,以及运动性不安.焦虑症多发生于中青年群体中,诱发的因素主要与人的个性和环境有关,前者多见于那些内向,羞怯,过于神经质的人,后者常与激烈竞争,超负荷工作,长期脑力劳动,人际关系紧张等密切相关[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科收治焦虑症症患者共90例,其中男性49例,女性41例,年龄在20~50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26例,高中文化程度49例,高中以下文化程度15例。

1.2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这90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结果 焦虑症患者大都存在以下一种或几种心理特点。

2.1.1缺乏自控感 患者常会因轻微的刺激而产生较强的反应,情绪极不稳定,稍有拂逆就会烦躁、生气,甚至勃然大怒。

2.1.2生活沉重感 患者常感到生活沉重,压力太大,做任何事情都是不得已

而为之,不是出于个人意愿和兴趣,只是为了不被社会主流淘汰,为了占有名利和地位。特别是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这种被动的应付,决定了不会有好的效果,而这不好的效果又会使患者产生焦虑、胆怯心理,使患者在下一次的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之前就心事重重,产生预期性焦虑,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2.1.3焦灼、紧迫感 患者常有火烧眉毛的感觉,总觉得时间不够用,觉得许多事情都到了非办不可的地步而自己又无精力、力去完成,心情过度紧张而得不到缓解,休息的时候惦记着要做的事情而不能有效地放松,工作时候因过分焦灼而影响能力的发挥。

2.2分析 焦虑实际上是一种过度紧张的心理,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它是由于一种过度紧张的心理长期得不到有效缓解而形成的精神障碍。总之,随时随事处于适度的紧张或松弛状态,这就是正常的有效的自我调节,而焦虑症患者正是这种功能出现了障碍。生活不是真空,如果这些负性性格因素伴随着你,紧张、焦虑也就会伴随着你[2]。

3心理护理的方法

3.1安置患者于安静舒适的病房 避免与精神症状丰富的患者同居一室,特别是兴奋躁动、行为紊乱的患者,避开一切激惹患者的因素,以免加重其焦虑情绪。

3.2关心、体贴患者 对患者因焦虑而产生的痛苦体验表示出理解和同情,尽可能满足患者的一切不超出原则的要求,建立良好的值得信任的护患关系。

3.3护理人员自身应具备热情、爽朗、善良、宽容的性格并以这种胸怀去对待患者、家属及身边的每一个人。热爱生活,朝气蓬勃,以自身健康向上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患者。

3.4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性格特点、生活背景以及与疾病相关的重大生活事件 在此基础上,多与其沟通、交流,给予心理支持及疏导,对暗示性强的患者多给予良性的心理暗示。

3.5对患者进行与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宣教 使其客观地认识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帮助患者认识自身性格与疾病的关系,尝试并努力战胜自己。

3.6焦虑症患者的自我调节。

3.6.1增加自信 自信是治愈神经性焦虑的必要前提。一些对自己没有自信心的人,对自己完成和应付事物的能力是怀疑的,从而忧虑、紧张和恐惧。因此,作为一个神经性焦虑症的患者,你必须首先自信,减少自卑感。应该相信自己焦虑程度就会降低一点,恢复自信,也就是最终驱逐焦虑。

3.6.2转移注意 焦虑性神经症患者发病后,脑中总是胡思乱想,坐立不安,而这种思维会进入到一个恶性循环,越焦虑越想,越想越焦虑,从而无法摆脱。

此时,患者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4心理护理的注意事项

4.1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成功的重要保证。

4.2与患者正式交谈前要了解病情,计划交谈的具体目的和内容,使谈话内容具有针对并使患者乐意接受。

4.3要求护士在整个护理过程中都要善于运用沟通技巧,如应用上述倾听、保证、支持心理治疗3原则,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交谈中要保持适当的目光接触和自然、放松的姿势,用平静、友好和接受的方式清楚、稳健、有序地交谈,逐步与患者建立持续良好的治疗性护患关系。

5讨论

心理护理以临床护理实践为研究依据,促进了医患关系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心理护理干预可培养患者积极的心理对应能力,调整其负性情绪,增强与疾病斗争的信心。向患者介绍焦虑症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药物治疗过程,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让患者消除服药的恐惧感,了解坚持定期服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提高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和复诊的依从性。服药依从性的提高直接降低了疾病的复发率,而复诊依从性的提高,为患者更加科学合理的院外维持治疗,提供了指导。因此,对焦虑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是促进患者临床和社会康复,防止复发的重要措施,应积极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陈运岭,李一云,等.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神经症的疗效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66,10:617-739.

[2]Callaghan S,Copnell B,Johnston L.Comparison of two methods of peripheral intravenous cannula securement in the pediatric setting[J].J Infus Nurs,2002,25(4):256-257.

[3]Foster L,Wallis M,Paterson B,et al.A descriptive study of peripheral intravenous catheters in patients admitted to a pediatric unit in one Australian hospital[J].J Infus Nurs,2002,25(3):159-160

[4]汪向東.心理卫生判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00-2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