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二)及参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8页,包含第Ⅰ卷选择题(第1—20题,共20题)、第Ⅱ卷非选择题(第21— 28题,共8题)。本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 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 题卡的规定位置。 3.作答选择题(第1—20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 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50分)
一、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下列每小题中,
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敕造(chì) 槲寄生(hú) 锲而不舍(qiè) 长歌当哭(dàng) .... B.炽热(zhì) 汗涔涔(cén) 层峦叠嶂(luán) 百舸争流(kě) .... C.孱头(càn) 潭柘寺(zhè) 煊赫一时(xuǎn) 昙花一现(tán) .... D.茗烟(míng) 文绉绉(zhōu) 锱铢必较(zī) 间或一轮(jiàn) ....2.下列句子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商人可以拿着它走遍天涯,到任何地方兑现和流通。 B.它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陶醉在这个世界的欢愉之中。 C.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辩得出。
D.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里说:“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B.但北大的匿名《壁报文学》从此减少,几至绝了迹。
C.放的是他自己糊的蜈蚣(我们那里叫“百脚”),是用染了色的绢糊的。
.
精品文档
D.也许有人会问:我们人类怎么样呢?是否也要遵循伯格曼法则呢?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父亲是一个绝顶聪明的智者。
B.在哲学领域里,没有一条真理是能够不引起争论和怀疑的。 C.许多港督都曾对港督府进行过大规模装修、扩建和改建。 D.由于众人慢慢劝解,使得黛玉止住了哭,拜见了外祖母。 5.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拟人)
B.可他们为什么不把轮子作为交通工具呢?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驮兽比轮子更优 越。(设问)
C.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对偶)
D.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的更像样。(排比) 6.下列作品、作家、国别、文体,对应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小树林中的泉水》 康·帕乌斯托夫斯基 散文 B.《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凯勒 美国 散文 C.《茶馆》 老舍 中国 小说 D.《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德国 悼词
二、阅读理解(本大题共3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下列每小题中,选 出一个正确答案,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
(一)
①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这一问题特别重要。我所谓“持续性”,有些是时间的持续;有些是空间转移的持续,由于作品或者观赏者由一个空间逐步转入另一空间,同时也具有时间的持续性,所以又有时间、空间的综合的持续。
②音乐就是一种时间持续的艺术创作。我们往往可以听到在一首歌曲或乐曲从头到尾持续的过程中,总有一些重复的乐句、乐段——或者完全相同,或者略有变化。作者通过这些重复而取得整首乐曲的统一性。
.
精品文档
(选自梁思成《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7.选文第①段中,对“持续性”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时间上的持续。 B.空间转移上的持续。 C.作品或观赏者的持续。 D.时间、空间的综合的持续。
8.选文第①段是全文的“纲”,主要包含三个意思,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创作既要有重复,又要有变化。 B.作品的“持续性”包含三种类型。
C.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重复和变化特别重要。
D.以音乐为例,说明有“持续性”的作品都是重复和变化的统一。 9.关于选文第①②段之间的写作思路,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由总到分 B.由分到总 C.由此及彼 D.逐层深入
10.综合全文来看,下面关于作者的观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否定“重复”,因为它会导致作品单调枯燥。 B.否定“变化”,因为它会使作品陷于散漫凌乱。
C.既肯定重复,又重视变化,在艺术创作中可以随心所欲,任意使用。 D.艺术创作应以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
(二)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和蔚蓝色的原野。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和连绵的群山。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大海, 和百花盛开的峡谷。 我与世界面对面签订了和约。
.
) 精品文档
我是世界的真主。
我战胜了冷漠无言的忘川, 我创造了自己的理想。 我每时每刻都充满了启示, 我时时刻刻都在歌唱。
我的理想来自苦难, 但我因此而受人喜爱。 试问天下谁能与我的歌声媲美? 无人、无人媲美。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而一旦天光熄灭,
我也仍将歌唱……我要歌颂太阳 直到人生的最后时光!
(巴尔蒙特《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11.下面各项中,属于本诗使用的艺术手法的一项是( )
A.双关 排比 B.象征 复沓 C.夸张 对比 D.抒情 渲染
12.下列对“太阳”这一意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阳”是诗人反复歌颂的对象,承载着诗人满满的热爱。
B.“太阳”其实就是宇宙中的一个星体,同月亮、星星一样,只是这里诗人选择的 是太阳。
C.看“太阳”是作者为生命寻找的一个理由,表达诗人对“太阳”的一片深情。 D.“太阳”意味着一个崭新的富有生机的世界,代表着光明、希望、爱等生命中一 切崇高美好的事物。
13.诗人宣称“我是世界的真主”,对其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精品文档
A.因为“我战胜了冷漠无言的忘川”。 B.因为“我创造了自己的理想”。 C.因为“我每时每刻都充满了启示”。
D.因为“谁能与我的歌声媲美”,诗人歌唱得好。
(三)
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半晌。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①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②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 (冷冷地)③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侍萍 (怨愤)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 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周朴园 你可以冷静点。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如果你觉得心里有委屈,④这 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 (选自曹禺《雷雨》) 14.关于《雷雨》,下面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主要围绕周、鲁两家由于血缘纠葛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矛盾冲突展开情节。 B.反映了正在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现实。 C.周萍、鲁大海、鲁四凤都为梅侍萍所生。
D.主人公周朴园与年轻时的恋人重逢,家人团聚,这是一部喜剧。 15.文中画线句子的潜台词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你来干什么?(是来敲诈的吗?)
B.②谁指使你来的?(是不是有人在背后给你出主意?)
C.③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你可真能耐啊!还是忘不了“讨债”!)
D.④这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别哭!当心哭坏了身子!一家人 聚在一起多不容易啊!)
16.下面对鲁侍萍性格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精品文档
A.“悲愤”表明她性格不只是软弱,更有对周朴园的不满。 B.“我以为你早死了”,说明她已看透伪君子的真面目,恨之入骨。 C.说“命”说“天”,表明她对自己悲惨遭遇的根源有了深刻的认识。 D.是一个受侮辱、被损害的旧中国劳动妇女形象。
三、古代诗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请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 个正确答案,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 17.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相逢何必曾相识 B.生非异也
C.爱而不见 D.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18.下列各句中,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翻译: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 B.纵一苇之所如。
译文:任凭一片苇叶随风漂去。 C.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译文:如果公西华(赤)只能做一个诸侯的小相,那么谁能做大事呢?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文: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 19.下列表述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师说》的作者是唐代的韩愈。
B.《琵琶行》中“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C.辛弃疾是北宋豪放派词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D.《六国论》的作者苏洵与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都是“唐宋家”之一。 20.下列关于课文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咏赤壁,写壮景;下片怀周瑜,抒感慨。 B.《静女》刻画了聪明、活泼、可爱的男青年和憨厚、痴情的女青年形象。 C.《旅夜书怀》抒写了杜甫暮年漂泊的凄苦情怀,体现了杜诗沉郁悲壮的风格。
D.《青玉案·元夕》描写了一个自甘寂寞、不移、性格孤介的女性形象。
.
精品文档
第Ⅱ卷 非选择题(50分)
四、古代诗文默写(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请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 置,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2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王维《山居秋暝》) 2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李白《将进酒》) 2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 。(荀子《劝学》) 24.不忍登高临远, , 。(柳永《八声甘州》) 25.李煜《虞美人》中以江水喻愁绪的句子是: ? 。 五、综合实践与应用(本大题共2小题,10分。请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他 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班级举行“走进家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王明和他的同学将参加活动并完成 下列任务。
26.王明和同学们要去访问家乡博物馆张馆长,请他介绍家乡的历史变迁。为了更好地 记录有关信息,王明到学校信息中心借一支“美的”牌录音笔。
请你替王明同学向信息中心的张老师写一张借条。 要求:格式规范,内容完整。(6分)
27.王明和他的同学根据与张馆长约定的时间,准时来到张馆长办公室。经过初步交流,
张馆长决定带王明和他的同学到博物馆参观,先从各种展品中了解家乡的过去与现在。
请你写下王明同学和张馆长的对话。两个回合即可。(4分)
六、写作(30分。请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28.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离别时挥手流泪,重逢时拥抱落泪;失败时伤感流泪,成功时兴奋落泪;被误
解时委屈流泪,受肯定鼓舞时感动落泪。谁没有流过泪?风雨波折是成长,擦干眼 泪,我们依然坚强。
请你以“那一次,我流泪了”为题,写一段叙述文字,250字左右。
.
精品文档
参
一、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B 2.C 3.B 4.B 5.A 6.C
二、阅读理解(本大题共3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7.C 8.D 9.A 10.D 11.B 12.B 13.D 14.D 15.D 16.C 三、古代诗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7.A 18.B 19.C 20.B
四、古代诗文默写(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22.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23.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 24.望故乡渺邈 归思难收
25.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评分标准】每一空错1字扣0.5分,错2字及以上不得分。 五、综合实践与应用(本大题共2小题计10分) 26.示例
借 条
今借到学校信息中心张老师的 “美的”牌录音笔壹支,用于班级综合实践活动采访,预计4月10日归还。
××班级:王 明
4月2日
【评分标准】标题“借条”1分。正文写明所借何物、数量(数字大写)、归还时间三个要素,3分;缺损信息或数字没大写的每项扣1分。落款,2分;如果有残缺或顺序不当,扣1分。
.
精品文档
27.示例
王 明:张馆长,您好!今天我和同学们想向您了解一下我们家乡的历史和现状。 张馆长:同学们,大家好!非常欢迎你们来到博物馆参观,我也愿意帮助大家。 王 明:谢谢张馆长。我和同学们想先到博物馆参观,大家好从感性上对家乡有所认识。
张馆长:好的。我现在和同学们到博物馆里的展厅去参观。
【评分标准】完成1个回合,基本上围绕题目谈话,得2分;完成两个回合,基本上围绕题目谈话,得3分;完成两个回合,紧密围绕题目谈话,得4分。
六、写作(30分)
28.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写作提示】简单叙述“流泪”的经过,表达对人生的些许感悟。有叙有议,还要有情感的抒发。
【评分标准】按四类标准评分。
一类卷:立意较新颖,层次较清楚,语言较流畅。(24-30分)
二类卷:主题明确,内容较丰富,层次较清楚,语句较通顺。(18-23分) 三类卷:主题较明确,有一定内容,层次基本清楚,语句基本通顺。(12-17) 四类卷:内容不切题;观点错误或混乱;语句不通,不知所云;不足200字;明显抄袭。(11分及以下)
说明:
①不满200字,判为三类卷;少于150字,判为四类卷; ②错别字一般3字扣1分,扣满2分为止; ③标点符号每用错3个扣1分,扣满2分为止;
④卷面不整洁(大量涂划、字迹潦草、难以辨认等),酌情扣1—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