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校食堂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1、工作场所没有与工作无关的物品或私人物品。 2、工作场所和设施、设备保持清洁。
3、工作场所地面、墙壁、天花板等围护结构无损坏。
4、垃圾每天清除,不污染工作场所。 5、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虫害侵入工作场所。 6、采取有效措施,杀灭侵入工作场所的害虫。 四、学校食堂设施设备卫生管理制度
1、工作场所和设施设备保持清洁 2、不同用途的操作区域和设备设施分开
3、炉灶、蒸箱、冰箱、空调、紫外线灯等设施设备保持运转正常 4、接触食品的工用具无松脱或损坏 5、油烟机运转正常,无明显油垢
6、拖把、地刷、扫帚、簸箕等清洁工具的存放、清洗场所与食品、食品工用具、餐具清洗场所分开 7、清洁不同表面的抹布不混用 五、学校食堂人员卫生管理制度
1、食堂从业人员须取得健康证后上岗
2、严格执行晨检,出现有碍食品安全症状的从业人员不接触食品 3、食品从业人员剪短指甲,不涂指甲油,不佩戴外露首饰,按照要求洗手,保持手部清洁
4、食品从业人员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上岗,进入备餐间再次更换备餐间工作衣、帽并带口罩
第 1 页
六、学校食堂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1、学校应组织食堂人员参加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并建立培训档案 2、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培训效果的考核
3、制定本单位管理目标,检查各项制度落实和目标完成情况 4、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操作人员取得培训合格证后上岗
5、实行培训合格证统一管理 七、学校食堂食品采购查验管理制度
1、无违禁食品原料,不采购违禁食品
2、不采购各种感官异常,或经营、运输卫生条件差的食品 3、购入的食品验收应合格
4、采购的食品时索取票证应齐全,生产单位的应索取许可证 与工商执照、商店的应索取票据等 5、采购的食品台帐记录应完整 八、学校食堂食品贮存管理制度
1、采取一切措施防止食品贮存时受到污染 2、食品贮存做到生熟分开,严禁生熟混放 3、食品存放应离墙离地
4、食品取用做到先进先出,易腐食品原料、半成品限期使用 5、散装食品贮存应做到标识清楚 6、不因贮存不当而误用食品添加剂 7、易腐食品注意贮存温度并符合要求
8、严禁使用变质或超保质期等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
第 2 页
九、学校食堂食品加工操作管理制度
1、处理后的原料无变质现象和污物
2、肉禽、水产处理过程中,尽量缩短常温下存放时间 3、按照卫生要求严格使用食品添加剂
4、用于原料、半成品与成品,以及不同食品原料的工具、容器能够明显区分
5、不同用途的清洗水池能够明显区分
6、食品烧熟煮透,无外熟内生、未彻底烧熟的现象 7、无回收食品再加工的现象 8、烹饪后的熟食品不受污染
9、常温下食品加工后2小时内食用,存放超过2小时的,需热藏或冷藏保存
10、食品须再加热充分后食用并保证再加热以后的食品安全。 11、工具,配备专用消毒设施,使用专用冷藏设施
12、执行留样制度,留样量不少于200克,留样时间48小时 十、学校食堂餐具用具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1、根据设立的餐具用具专用清洗消毒水池标识进行操作 2、餐具和即食食品工用具、容器应清冼干净 3、餐具用具须经过有效消毒
4、消毒后的餐用具在专用保洁柜内存放 十一、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投诉管理制度
1、学校一旦遇食品安全投诉,校食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成员负责接待并进行原因调查
第 3 页
2、食品安全管理员负责对存在问题进行督促整改
3、如有突发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校食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向有关部门及时报告,并保护现场配合调查 4、积极配合医疗部门救治病人,控制事态发展 5、拟定食品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及制定事故处置方案 十二、学校食堂场所、设施、设备及工具清洁计划 1、食品加工处理区地面做到每餐次清理或有需要时; 2、排水沟每天用铲和刷子清除污物;
3、墙壁、天花板及门窗每星期一次或需要时进行清洗或冲刷; 4、工作台及洗涤盆每次使用后进行清洗和消毒; 5、工具和加工设备在每次使用后冲洗消毒晾干; 6、排油烟设施表面每星期一次或需要时进行清洗;
7、垃圾桶每天完工或需要时进行桶壁内外清洗、消毒并晾干。 十三、学校食堂内部检查计划
1、由校食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牵头总务处、办公室等部门参与组成检查组;
2、每周对食堂各关键环节进行检查;
3、每天下班前由食品卫生管理员对各岗位清扫情况进行检查; 4、由校保健老师负责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晨检并记录; 5、根据内部检查结果评出优秀示范岗位并公示。 十四、学校食堂食品验收操作规程
1、由专人负责进货质量验收;
2、每批食品进货时均进行验收,验收同时对台帐实行登记;
第 4 页
3、配备温度计对冷冻冷藏食品温度进行抽检; 4、认真查看食品、食品添加剂标签及保质期; 5、当场拒收不符合要求的食品
6、冷冻冷藏食品应快速进入冷库(冰箱),冷冻食品应保持冻结状态;
7、采购的食品台帐记录齐全,内容包括食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日期)、保质期等; 8、台账记录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
9、提倡有条件的建立电子台帐或按食品与原料分类分册登记。 十五、学校食堂食品贮存操作规程
1、各类物品拆去外箱后,分类整齐地存放在货架上,存放处张贴相应物品名称标签;
2、设立食品专用仓库或贮存区域; 3、食品与非食品分开贮存;
4、生熟食品贮存时按照原料、半成品、成品进行区分; 5、各冰室门上标示原料、半成品、成品;
6、生熟食品存放容器以材质、形状或标示加以区分; 7、食品存放的柜架底层离地15厘米以上,离墙5厘米以上; 8、食品取用先进先出,各类食品存放以标签示意; 9、控制进货数量,统一标签;
10、除生鲜农产品外的散装食品标明食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
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
11、定期检查冰箱,及时化霜,配备温度计,食品贮存温度符合要
求;
第 5 页
12、存放食品不超量和堆挤,留有空气流通空隙。 十六、学校食堂不符合要求食品处理规程
1、不误用变质或者超保质期等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 2、设立专门的不符合卫生要求食品存放场所或容器,有醒目标志; 3、严格执行制度并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等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 4、做好不符合卫生要求食品处理的登记。 十七、学校食堂食品加工操作规程
1、配备足够的原料处理场地和清洗水池; 2、检查食品原料,不加工已经变质的原料; 3、肉禽、水产处理过程中,尽量缩短常温下存放时间; 4、不在室温下解冻食品,采用安全的方法解冻; 5、用于原料、半成品与成品的工具、容器能够明显区分; 6、不同用途的清洗水池能够明显区分;
7、配备中心温度计,抽查最大体积食品的中心温度(70℃以上); 8、食堂大锅菜尽可能不选择豆荚类食品; 9、操作台上划定生、熟食品放置区域; 10、常温下食品加工后2小时内食用;
11、防止食品在备餐中受到污染,严禁在备餐间外分餐; 12、食品需要再加热的,加热前的冷藏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 13、备餐间配备温度计,温度控制在25℃以下; 14、每餐加工前使用紫外灯进行空气消毒30分钟。 十八、学校食堂食品添加剂贮存、使用操作规程
1、 不因贮存不当而误用食品添加剂;
第 6 页
2、由专人保管食品添加剂;
3、设立食品添加剂专用贮存场所,上锁保存,并与食品分开存放; 4、贮存时应保留食品添加剂原有包装;
5、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 6、制定食品添加剂使用清单,明确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用量和方法;
7、配备微型电子秤或量勺,严格定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8、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在食品中搅拌均匀。 十九、学校食堂备餐间食品操作规程
1、供餐或分餐必须在备餐间内操作;
2、原料、半成品、未经清洗的蔬菜水果不能进入备餐间; 3、配备温度计,温度控制在25℃以下; 4、供餐前使用紫外灯进行空气消毒30分钟; 5、备餐间操作人员相对固定;
6、进入备餐间应更换清洁工作衣、帽和口罩; 7、配备合适的手部洗涤剂和消毒剂; 8、按规范严格洗手消毒;
9、配备备餐间专用的容器、抹布及其他工具,不与其它场所混用; 10、备餐间内工具操作中每4小时消毒一次;
11、在二次更衣室设洗手消毒池,备餐间内设工具和手部消毒池; 12、消毒液浓度按产品说明配制; 13、备餐间冰箱张贴“备餐专用”标识;
14、备餐间冰箱内不存放食品原料、半成品和不洁物品★ 15、每2~3天消毒冰箱一次
二十、学校食堂餐具用具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第 7 页
1、消毒药物的配比浓度按照划定刻度线配制; 2、配制好的消毒液每四小时更换一次;
3、消毒物品完全浸没于消毒液中,时间五分钟以上; 4、蒸汽消毒100℃10分钟以上;
5、每2-3天清洁保洁柜1次,以保持清洁。
第 8 页
新光中学食堂内部检查情况表
检查日期 工作场所和设施设备清洁情况 从业人员食品储存食品加工制作是否规范 餐具用具清洗消毒保洁情况 个人卫生 规范情况 注:如符合,打“√”;不符合项描述具体发现问题。
新光中学食堂内部检查情况表
检查日期 工作场所和设施设备清洁情况 从业人员食品储存食品加工制作是否规范 餐具用具清洗消毒保洁情况 个人卫生 规范情况 注:如符合,打“√”;不符合项描述具体发现问题。
第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