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8年第2期(总第133期) 疾病防治 规模化羊场疫病综合性控制措施 刘爱华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畜牧局口防控所257400) 中图分类号:¥851.3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08)02—0015—02 规模化羊场的特点是规模大、羊只密集、传染 病流行机会大。疫病的防治对策应从加强检疫,查 明、控制和消灭传染源,消毒、杀虫、灭鼠以切断 传染途径,提高羊对疾病的抵抗力,其中也包括加 强饲养管理,从免疫接种等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性 的防制措施。 1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检疫就是应用各种诊断方法,对羊群进行传染 病方面的检查,其目的在于查明、控制和消灭传染源。 1.1入场检疫这是检疫中最重要措施,只能从 非疫区购羊,购进羊只应及时检疫并隔离观察1个 月以上,确认健康者,经驱虫、消毒、补免,然后 方可与原有羊群混群饲养。羊场所有饲料和用具, 也要从安全地区购入,以防疫病传入。 1.2定期检疫规模化羊场应定期对羊群进行某 些传染病的检疫,如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等,并采 取相应的措施,如扑杀、隔离治疗等,防止其在羊 群中扩大传播。 2切断传染途径 2.1做好消毒工作 消毒是贯彻“预防为主”方 针的一项重要措施,其目的在于消灭传染源散播于 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染途径。 2.2羊舍消毒羊舍及病羊停留过的场所用适宜 的化学消毒液消毒时,应先将粪便、垫草、残余饲 料和尘土,加以清除。然后用消毒液将天棚、墙壁、 饲槽、地面完全喷湿不可留有空隙,消毒液的用量 为1 L/m 。此外还有预防性消毒、临时消毒、终末 消毒以及粪便消毒、污水消毒及皮毛消毒等,以上 工作要认真进行,不能敷衍了事。 2.3杀虫 蚊、蝇、蜱等吸血昆虫是羊传染病的 传染媒介。因此,消灭这些昆虫和防止它们的侵袭 在预防和扑灭传染病方面有重要意义。 2.4灭鼠 鼠类啮齿动物是许多传染病病原体的 携带者和传播者,因此消灭鼠类是预防和扑灭羊传 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3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激发羊体产生特异性抵抗力,使其 对某些传染病从易感转化为不易感的一种手段。有 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羊传染 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3.1 免疫接种须按合理的免疫程序进行 各地 区、各羊场可能发生的传染病不同,而可以用来预 防这些传染病的疫苗的性质不尽相同,免疫期长短 也不一样。因此,往往需要用多种疫苗来预防这些 疾病,也需要根据各种疫苗的免疫特性,来合理安 排免疫接种的次数和间隔时间。各地区可根据本羊 场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免疫程序。 3.2加强免疫有些疫苗在首次免疫之后2~3周 需要第二次免疫接种,2次免疫之后羊只将获得坚 强免疫力,如在预防肠毒血症、口蹄疫、气肿疽及 肉毒梭菌中毒时,需要加强免疫,随后,按常规免 疫方法进行免疫,不需要加强。 3.3羔羊的被动免疫和免疫接种产羔前6—8周 和2 4周,给母羊进行2次破伤风类毒素、羊梭菌 三联四防灭活苗及大肠杆菌灭活苗注射,这样羔羊 便可从母羊初乳中获得充分的被动免疫,而不容易 患上述疾病。在易患羔羊痢疾的羊场,还应给出生 羔羊皮下注射0.1%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1 m1,效果会更好。要特别注意,让羔羊吃到足够的 初乳。免疫接种过的母羊所生的羔羊,因为从母羊 初乳中获得了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可维持l0周 时间,因此10周龄以前不宜接种相应的疫苗,否 则由于抗原抗体反应使羔羊得不到免疫。 3.4疫病暴发期的免疫接种疫病暴发时,要根 据实际情况处理。可用药物治疗的疫病,可对全群 先用药物进行治疗性预防。1周后进行全群免疫接 种,或者立即进行全群免疫接种,对发病者进行治 疗,这样做可大大缩短疫病的流行时间,减少损失。 如疫病尚无有效治疗药物,不妨立即进行免疫接 种,对发病者进行对症治疗,加强护理,缩短病程, 减少损失。 3.5怀孕期弱毒疫苗的使用问题避免在怀孕期 的1个月内注射弱毒疫苗,否则有可能引起流产和 胎儿畸形。 3.6免疫失败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按疫 苗使用说明书保存和使用疫苗,或羊只体质太差不 能产生足够的免疫力。 4加强饲养管理 把羊养好,这是防治疾病的基础,可以说是重 中之重,否则,其他疾病防制措施也不能充分发挥 作用。因此,要根据羊的营养要求确定饲养标准和 饲喂方法,保证羊的正常发育和健康,防止营养缺 乏病。冬季应适当补饲,注意供给怀孕后期母羊更 多的营养需要,才能生出健康羔羊。(下转第19页) 1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8年第2期(总第133期) 疾病防治 一起肉鸭暴发曲霉菌病的诊治 魏保华 (山东省安丘市畜牧局26210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08)02—0019—01 赵桂荣 刘玉坤中图分类号:¥858.32 载玻片压碎并滴加生理盐水1滴,置显微镜下观 察,有大量游离的孢子和较完整的分隔菌丝。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及剖检特征和实验室 检查结果,诊断为曲霉菌感染。 4治疗 13日龄前使用土霉素原粉等,无明显效果。 亡率32.6%。 14日龄起使用制霉菌素,饲料中添加倍量素、 1发病情况 该场2007年2月28日,从宏飞鸭业购回樱桃 足量矿物质等,病情有所缓解,但病重者仍继续死  谷肉苗鸭3 860羽。育雏室为塑料大棚,使用青岛 亡。正大小鸭料,垫草为新购进稻草。育雏第8天出现 5讨论 病鸭,10日龄转群至大棚网架饲养,鸭群发病死 曲霉菌病是家禽育雏期常见病,在肉鸭短期内 亡显著增多。转群第1天死亡3O多羽,第2天死 由垫料引起并呈暴发性发生却不常见,说明农村饲  亡4O多羽,第3天死亡160多羽,第4天多达280 养户饲养管理技术水平有待提高。鸭群在充满霉菌的环境中育雏10 d,导致全群 多羽,以后病死率逐渐下降,共死亡1 258羽。全 群鸭表现生长速度显著迟缓,47日龄羽均体重2 发病,生长发育受阻,虽已消除致病因素,使用制 霉菌素,但效果缓慢。实践证明,该病关键在预防。 kg,仅达正常条件下3/5左右。 饲养户虽发现鸭群生长缓慢,怀疑饲料有问题 2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发病鸭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张嘴、伸颈、呼 (实际并无问题),但因未追根求源和及时诊治, 吸困难,有鸣叫声。剖检变化为:尸体消瘦,主要 造成全群发病,影响上市面的时间和屠体合格率,病变在肺部,布满米粒大灰白色结节,结节软而富 经济损失惨重。 有弹性,充满乳酪样内容物,气囊壁有大片霉斑, 农村粮食收获季节,一方面因连续阴雨、晾晒 气管有黏液,其它器官无病变。 不及时而使用稻草、秸秆等发生霉变,另一方面由 3诊治情况 于农村燃料结构更新(现多为煤球、木柴及液化气 3.1现场检查垫草呈褐黄色,有显著霉味,秸 等),忽视秸秆晒制、收藏而发生霉变;因此,农 秆和叶片布满灰褐色霉斑,霉变比例占80%以上。 村广大养殖户在选择垫料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3.2 实验室检查取肺部病变部位霉斑,用两块 (收稿日期:2OO7—11—27) 曲霉菌病是多种禽类均能感染的一种霉菌性 疾病,幼雏易感,常呈急性暴发,有较高的发病率 和病死率。本地某肉鸭养殖场饲养樱桃谷肉鸭3 860羽,因使用发霉的垫草育雏,造成肉鸭暴发性 发生曲霉菌病。死亡1 258羽,发病率100%,死 (上接第15页) 5定期驱虫 5.1 内寄生虫 寄生虫对养羊业危害较大,必须 重视羊群寄生虫病的防治。对临床发病的羊群要进 行治疗性驱虫,并根据当地寄生虫流行规律,对带 虫者进行全群预防性驱虫。可供选择的驱虫药很 多,无论选用何种药物,进行大群驱虫时,应先对 少数羊只驱虫,确证安全有效后再全面开展。预防 性驱虫的时问,通常在春季放牧前和秋季转入舍饲 以后,但原则上应选在羊群已经感染,但还没有大 批发病的时候。由于感染寄生虫的时问不完全一 样,驱虫药物发生作用又有一定限度,因此问隔适 当时问应重复进行。驱虫应在羊舍或指定场所进 行,驱虫后5 d内排出的粪便应集中起来进行生物 热发酵,消灭虫卵。 5.2外寄生虫 药浴或药淋浴是防治羊外寄生虫 病,特别是螨病的有效措施,一般可选择在剪毛后 7~10 d左右进行。常用的药物有螨净、巴胺磷、溴 氢菊酯等,配成药液在药浴池或淋浴场进行。 6避免应激 应激因素在疾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应激 强度大羊只就容易患病。应激因素包括长途运输、 气候过热或过冷、拥挤、去角、去势、打耳标、 饲喂不足、分群、转群、称重、胚胎移植等。这 些应激因素对动物的共同生物学作用是引起肾上 腺髓质释放 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释放类固醇激 素,大量激素进入血液导致羊的防御机能降低, 使羊对传染病更加敏感。因此,要尽可能的避免 应激,一切可能造成应激因素的生产环节,应安 排在短时间内完成,应以人性化的方式对待动物, 不要使其过度拥挤,保证足够饲草,运输过程要 保证有充足的饮水,不要一次装载过多,避免受 热或受凉等。 (收稿日期:2007—10—17)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