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例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例文和批注,进一步掌握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2.学习从不同角度用多种方法具体地表现人物特点。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分析习作例文,了解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及其好处。总结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表现人物形象。
2.学会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描写人物。 教学方法:
讲授法;展示法;启发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梳理方法
1.谈话导人。
同学们,在上节课“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中,我们对本单元的课文进行了一次回顾,梳理总结了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我们还利用课间十分钟观察一位同学 ,试着用学过的方法写写同学;还学着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家人身上的特点。
下面,老师带来了几位同学描写的片段,我们一起来找找他们分别用上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出示学生习作片段)     片段一:
课间,他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就跟个木头人似的,两眼死死地盯着书,周围的声音仿佛全都被他屏蔽了。只见他读着读着,一会儿发出呵呵傻笑,一会儿又瞪眼皱眉,我猜,他肯定是把自已也放到书中和主人公“同呼吸其命运”去喽!
                       ——节选自《小书虫》     片段二:
弟弟头上戴着自制的冠子,身上披着一床毯子,拿着手里的玩具剑对着爸爸说:“此
路是我开,此树是我载,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钱。”爸爸看他那“嚣张”的样子,大声吼了句:“你作业写完了吗?就在这儿玩?”弟弟吞吞吐吐地说:“还......就一点儿......”说完,立制灰溜溜地回到房间写作业去了。
——节选自《顽皮的弟弟》
片段三:
姐姐的“这糊症”又犯了。这不,为了找钥匙,她先是把沙发上的坐垫全部都掀了起来,挨着一条条的缝隙把手塞下去捞,忙了大半天一无所获,接着又打开手机照灯照着沙发底下,趴在地板上用眼睛四处搜寻,我们见她那样都哭笑不得.....                                       ——节选自《常犯迷糊的姐姐》
交流:片段是外貌(神态)描写;片段二是外貌(衣着、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片段三是动作描写,同时选取了典型事例。    2.揭示课题。
这些同学的片段描写中分别用上了外貌(衣着、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来突出人物的特点。那是不是当我们在写一个人的时候,方法用得越多越好呢?肯定不是。这节课,让我们跟随习作例文进一步掌握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板书:习作例文)     二、聚焦批注,读懂方法
1. 自读课文。
我们先来认识-个可爱的小女孩她叫容容。 (板书:我的朋友容容)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第一-篇例文《我的朋友容容》,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有关容容的哪些事?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师生交流:文中写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容容每天早上为“我”送报纸,第二件事是容容给“我”寄信。容容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出示思维导图1)
2.聚焦批注。
读完这两件事之后,一个助人为乐、天真可爱的容容就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箱习作例文和我们以往学的文章不太一样。不一样在哪儿呢?没错,多了
批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结合批注,想一想课文中作者是怎么写好容容这个人的。     (1)动作描写,如见其人。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处批注里提到的,通过细致描写动作表现容容取报纸的不容易,让我们一起到文中找一找作者写了容容的哪些动作。(生汇报,师相机出示段落,标红动词。)
我订了一份报纸,每天早上,容容总是搬着椅子,爬上去,踮起脚,从大门口的邮箱里取出报纸来,然后爬下椅子,奔来把报纸交给我:“任叔叔,报纸来啦!”
通过一连串细致的动作描写,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们感到了容容取报纸的不容易,体会到了蓉蓉取报纸的不容易,体会到她小小年纪就很乐于助人,我们仿佛看到了容容卖力取报纸天真模样。出示思维导图2。)
(2)典型事例,如入其境。
除了动作描写之外,作者还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容容呢?请同学们结合第二处批注思考交流。(生汇报)容容把取报纸当作自己的“权利”,一天没取到居然还发脾气。作者只好给她创造机会,“我连忙把报纸送回大门口去。容容就不哭了,又搬着椅子去把报纸取来交给我,才又高兴起来”。这个典型事例表现了容容什么样的品质? (忠于职守)(出示思维导图3)
(3)语言描写,如闻其声。
接下来,我们聚焦第三处批注。这处批注提醒我们要关注的是什么描写方法? (语言描写)容容“追问”了“我”哪些问题呢?我们一起去文中找找答案。(生汇报,师相机出示文段。)
一天我下班回家,容容给我拿来一封信,是我的一个老同学从外地寄来的。容容
似乎对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等我看完信,她好奇地问:“任叔叔,这是什么?”      “这是信。”      “信是什么?”
“信就是信。譬如说,我有个好朋友,我有话跟他讲,我就可以写一封信寄给她。信封上写个名字,就可以寄了。”      “那么我也可以寄信给好朋友吗?”
“当然可以,如果你有好朋友的话。“我笑着说。      “就拿这样的信封寄吗?”
“对!”
“到哪儿去寄呢?”
“往邮简里一塞就行。我们大门外边不就有个邮简吗?”
“知道啦!知道啦!”她高兴地说。这一连串的语言描写,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容容? (好奇心强)(出示思维导图4)更凸显出她的天真可爱。
3.小结反馈。
整篇例文读下来,一个助人为乐、忠于职守、好奇心强且天真可爱的容容便跃然纸上。由此可见,写好一个人,用上一种方法还不够.我们要仔细观察,尝试着综合运用写人的方法,具体地描写,才能突显出人物的某方面特点。     三、图文对照,,描摹人物
1. 图文对照,揭示课题。
在学习第二篇例文前,我们先来看看书上第81页的这张插图,图文对照,你观察到了哪些人物?(生汇报:留平头的小守门员、腆着肚子的小男孩——候补守门员、戴红帽子的小女孩、扎蝴蝶结的女孩、搂着小弟弟的“红领巾”、抱着洋娃娃的小女孩、戴帽子的小男孩、大个子叔叔,还有一只漂亮的白狗。)所以,题目是一(师相机板书题目: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出示学习要求。)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是怎样通过对小守门员和观众们的外貌、动作或神态的描写,
表现出人物的不同特点的。和同学交流,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     2.结合批往,汇报发言。
(1)先来看看对小守门员的描写。(出示句段)
看那个留平头的小守门员,他身着深蓝色的运动衣,浅蓝色的短裤,脚穿运动鞋,戴着手套。只见他分腿弯腰,上身前倾,日光警惕地注视着前方,膝盖磕破了也毫不在意,真像个专业的足球守门员!
他想着自己可千万不能大意,绝不让对手冲破最后一道防线。
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刻画出了一个怎样的小守门员的形象? (通过对小守门员衣着的描写,我们立刻在众多人物中确定了他的身份。加上细致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表现出了他的认真、专业、尽责。)
(2)作者笔下的其他人物有哪些不同的特点?这些人物的描写起到了什么作用?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师生交流讨论)(外貌、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描写表现了他们不同的特点,有急于登场、跃跃欲试的候补守门员;有焦急、紧张、激动、全神贯注的观众,通过对他们的描写表现出比赛进入了白热化阶段,精彩激烈;也有没什么表情,好像胜负都跟她不相干的观众,体现出了观众的多样性;尤其是对大个子叔叔的特写耐人寻味,“也许勾起了他小时候踢球的美好回忆”,如同神来之笔,表现出了孩子们快乐美好的童年。)
四、对比例文,加深理解     1.发现异同。
对比两篇例文,它们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快速浏览两篇例文,试着完成下面的表格(见表1)。
例文 相同点 不同点 《我的朋友容容》 两篇例文都通过典型事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综合运用动作、外貌、神态、描写一个人物 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选取了球赛中的一个场《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心理、 法突出人物特点。 景,描写了众多人物      2.课堂总结。
两篇例文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物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这离不开作者细心的观察,更得益于选取好了典型事例,用上了适当的方法。我们要把这些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
己平时的习作中,通过具体的描写,刻画好形形色色的人。
(作者单位:江西南昌市邮政路小学教育集团)
责任编辑    宋园弟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