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xxx分钟;出题人:xxx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五  总分  得  分   一、选择题
1.有关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7—9月 B.南极洲是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 C.资源十分丰富,可以任意使用 D.多冰雪,降水丰富
2.下列现象与形成原因连线,错误的是(    )
A.在喜马拉雅山区发现岩石中含有海洋生物的化石——地壳攀升。 B.海峡海底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断裂下沉。 C.非洲的西部海岩与南美洲东部海岸轮廓相似——板块断裂。 D.地中海将会不断扩张——成为新的海洋。
我们根据肤色、头发形状等体质方面的特征将人类分为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三个主要人中。在分布上,同一人种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也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结合你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3.下列特征的描述与白种人相符的是(   ) A.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体毛中等 B.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 C.头发呈波浪状,鼻梁较高,嘴唇薄 4.亚洲东部地区的人种主要为(   )
A.白种人        B.黄种人        C.黑种人 5.西亚最重要的矿产资源为    (     ) A.煤     B.铁     C.石油     D.铜
6.下列有关经线和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B.经线都是圆,所有经线长度都不相等 C.纬线都是半圆,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 D.同一度数的经线和纬线都有两条
7.下列这些中南半岛的国家中与我国不相邻的是() A.缅甸     B.泰国     C.老挝     D.越南 8.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极点位于厚厚的冰层上,该处海拔2000多米 B.撞沉“泰坦尼克”号巨轮的浮冰来自北极地区
C.北极地区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属白色人种 D.北极地区矿产资源贫乏,不像南极洲有丰富的煤、铁等矿产 9.有关南、北极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B.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更冷 C.南、北极地区都有企鹅和海豹 D.南、北极地区都有长年定居人口
10.某地西侧是西半球,东侧是东半球,北侧北寒带,南侧北温带,该地坐标是 A.20°W,66.5°N B.20°E,23.5°N C.160°E,66.5°N D.160°W,23.5°S 11.南极圈的纬度是 A.60°S B.23.5°S C.66.5°S
D.66.5°N 评卷人   得  分   二、判断题
12.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判断对错) 读俄罗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3.俄罗斯北部濒临的海洋是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北冰洋     D.大西洋
14.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短促而温暖,其主要原因是 A.面积太大     B.纬度较高     C.森林广布     D.地形复杂 15.下列称号,适合俄罗斯的是 A.世界加油站 B.世界办公室 C.世界造纸厂 D.世界物流中心
16.国际上将俄罗斯划分为欧洲国家,原因是 A.大部分领土在欧洲
B.大部分人口、经济和文化中心在欧洲 C.居民都是白种人 D.经济发达
17.中东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18.欧洲西部地形平原面积广大。            (     ) 19.判断对错(2X 5 = 10)
(1)D点的经纬度是20度W,45度S         (      ) (2)B点位于中纬度                        (      ) (3)A点位于西半球和南半球                (      ) (4)C点位于D点的正南方向                (      ) (5)D点位于E点的东南方向                (     ) 评卷人   得  分   三、填空题
20.德国科学家       提出了漂移假说。
21.马来群岛,我国人民也称为“_________”群岛,该群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是_________岛。 22.日本最大的岛屿是_______岛,该岛南半部属于_______气候。
23.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               、              、图例和注记等要素。
24.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场所。 评卷人   得  分   四、填表题
25.填写国家对应的首都 国家 首都
26.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在我国称为澜沧江的河流是                    评卷人 得  分 五、综合题
美国   印度   缅甸   澳大利亚   俄罗斯   法国   德国   巴西       27.(14分)读东北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东北三省大部分地处我国地势的          级阶梯, (2)上左图中数字代表的山脉名称是: ①            ,②              ,③              。
(3)上左图中字母A为            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请思考,该平原要退耕还湿的原因是                                              。(2分)
(4)上左图中C为       省,该省有辽河冲积而成的              平原。
(5)根据上右图中信息,推测e主要的工业部门为                ,d主要的工业部门为                ,这说明东北工业特点是以      工业为主;东北三省的工业分布的特点是                      。(4分) (6)20世纪90年代,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你认为是什么原因?请写出来。(2分)
28. 读我国土地利用结构的百分比图,分析回答。
(1)已利用土地的比重是      %,其中比重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目前,我国最重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2)据图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是         、林地比重小,可垦土地不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因此,我国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
参
1 .B 【解析】 试题分析:
A、南北半球季节相反,11月至次年3月是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此时南极地区气温较高,且有极昼现象,便于进行科学考查.故A不符合题意;B、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南极洲是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故B符合题意;C、南极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资源虽十分丰富,但不可以任意使用,目前南极的开发,仅限于科学考
察.故C不符合题意;D、南极洲的年平均降水量仅为55毫米,是地球上降水最少的,而且降水几乎全部是雪.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2 .C
【解析】试题分析: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在喜马拉雅山区发现岩石中含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是由于地壳抬升造成的.海峡海底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这是由于断裂下沉形成的.非洲的西部海岩与南美洲东部海岸轮廓相似是板块断裂形成的.地中海将会不断缩小成为新的陆地,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板块的运动. 3.C 4.B 【解析】 试题分析:
3.白种人是皮肤呈白色,眼色、发色一般较浅,头发呈波状,鼻梁较高,嘴唇薄,体毛较多,故选C.
4.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及印第安人,其特征是皮肤呈黄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体毛较少,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人种的判断. 5 .C 【解析】
试题分析:西亚地区最为重要的矿产资源就是石油,这里是世界上石油产量和储量最大的地区,石油主要集中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西亚的有关知识. 6 .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经纬线的性质解答.
解:A、观察地球仪可知,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叙述正确; B、经线都是半圆,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故叙述错误; C、纬线是圆圈,纬线长度不相等,故叙述错误;
D、除0°经线和180°经线以外,同一度数的经线有两条;除0°纬线以外,同一度数的纬线也有两条,故叙述错误. 故选:A.
【点评】考查了经纬线的性质,属于基础题. 7 .B
【解析】试题分析:我国面积辽阔,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陆上与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14个国家接壤,隔海与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相望。中南半岛上的国家主要有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其中缅甸、老挝和越南是与我国山水相连的陆地邻国,泰国与我国不相邻,故本题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东南亚。 8 .B
【解析】1912年4月14日深夜,当时世界上最大最豪华的邮轮“泰坦尼克”号,在驶经加拿大纽芬兰岛南部海面时,与北极漂来的浮冰发生剧烈的碰撞,这艘巨轮终于悲惨地沉没了,故B正确。 9 .A 【解析】
有企鹅,北极地区有北极熊;北极地区有常住人口,南极地区没有。所以正确的是A。 考点:该题考查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 10 .A 【解析】 试题分析:
西侧是西半球,东侧是东半球的点位于20°W经线上;北侧是北寒带,南侧是北温带的点位于66.5°N纬线上;由此可知,该地的地理坐标是66.5°N,160°E.依据题意,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11 .C 【解析】 试题分析:
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南极圈的纬度是66.5°S,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重要的经、纬线. 12 .× 【解析】
试题分析: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亚洲与欧洲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该海峡沟通了北冰洋与太平洋,直布罗陀海峡是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地中海与大西洋.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是徳雷克海峡,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丹麦海峡.
解: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洲界线,牢记即可. 13.C  14.B  15.A  16.B 【解析】 试题分析:
13.结合地图得知:俄罗斯北部濒临的海洋是北冰洋,东部濒临的海洋是太平洋;选项C正确,故选C.
14.俄罗斯地处高纬,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性气候,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凉爽.但由于俄罗斯领土辽阔,各地区气候有很大的差异,故选B.
15.俄罗斯蕴藏着大量的矿产资源,很多矿物的储量和开采量均居世界前列.俄罗斯的石油开采量居世界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沙特阿拉伯,被称为“世界加油站”,故选A.
16.俄罗斯人口达1.42亿.全国将近4/5的人口和大多数城市、经济和文化中心大多分布在欧洲部分,因此国际上将俄罗斯划分为欧洲国家,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俄罗斯. 17 .×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中东地理位置。中东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故本题错误。 考点:中东
18 .A 【解析】略 19 .(1)× (2)× (3)√ (4)√ (5)√
【解析】(1)根据经纬度的变化规律,纬度向北变大为北纬,用N表示,向南变大为南纬,用S表示;经度向东变大为东经,用E表示;向西变大为西经,用W表示;那么D点的经纬度是(20°E,50°N)。
(2)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所以B点位于低纬度。
(3)赤道---划分南北半球的分界线;20°W和160°E---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即从20°W向东到160°E为东半球,从160°E向东至为20°W为西半球),所以A点位于西半球和南半球。 (4)和(5)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判定:C点位于D点的正南方向               D点位于E点的东南方向。 【点睛】
本题考查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一点的位置,属于基础题。 20 .魏格纳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漂移假说的创始人。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漂移假说,他认为原始是在一起的,后来逐渐分离开来的。 考点:海陆的变迁 21 .南洋 加里曼丹  【解析】
试题分析:马来群岛称东南亚岛屿区,也叫南洋群岛,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群岛.它位于亚洲东南部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辽阔的海域上,由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爪哇岛、菲律宾群岛等2万多个岛屿组成;其中加里曼丹岛是该群岛面积最大的岛屿。 考点:该题考查东南亚的范围。 22 .本州 亚热带季风  【解析】
试题分析:日本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4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附近的海域组成,最大的岛屿是本州岛,该岛南半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考点:该题考查日本的主要岛屿。 23 .比例尺、方向 【解析】
试题分析:地图语言即地图不可缺少的三大要素,即方向、比例尺和图例、注记,不论是政区图、地形图还是各种各样的交通图、旅游图等都离不开以上三个要素。 考点:本题考查地图的应用。 24 .劳动生产  社会活动 【解析】
试题分析:聚落不仅是人们居住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居住在这些地方的人们分别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聚落的作用
点评:本题是一道基础题,识记聚落的作用,不同聚落人们从事不同的工作,即可解答 25 . 国家 美国 首都 华盛顿 印度 新德里 缅甸 仰光 澳大利亚 堪培拉 俄罗斯 莫斯科 法国 巴黎 德国 柏林 巴西 巴西利亚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国家的相关知识。本题考生记住世界各国的首都。 26 .湄公河
【解析】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在我国称为澜沧江的河流是湄公河,该河因流经国家多,被称为“亚洲的多瑙河”。 27 .(1)三
(2)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长白山脉
(3)三江平原 因为湿地可以 蓄水防旱、保持物种的多样性、调节气候、调节径流、降解污染、涵养水源等 (4)辽宁省 辽河平原
(5)石油加工(石油化工 石油开采) 钢铁工业(机械制造业 煤炭开采) 重(资源型) 靠近原料产地和铁路线
(6)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 【解析】 试题分析:
(1)我国地势自西向东分为三级阶梯,东北三省大部分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2)东北地区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根据地理位置读图可得:①是大兴安岭,②是小兴安岭,③是长白山脉。
(3)根据东北地区地形地貌的分布特点,据图可知:图中字母A为三江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该平原要退耕还湿的原因是考虑的环境效益,湿地可以蓄水防旱、保持物种的多样性、调节气候、调节径流、降解污染、涵养水源等。
(4)根据东北地区省级行政区的分布来看:C为辽宁省,该省的辽河平原就是由辽河冲积而成的。
(5)e是黑龙江省的大庆油田,该地区主要的工业部门为石油加工,d主要的工业部门为钢铁工业,东北工业特点是以重工业为主;东北三省的工业分布的特点是靠近原料产地和铁路线.
(6)20世纪90年代,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存在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一系列问题所致。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28 . 【解析】
(1)78.4 草地 耕地
(2)耕地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试题分析:
(1)据图可知,以利用的土地资源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把这几项加起来大约是78.4%。其中比重最大的是草地,占32.6%。我国最重要的土地是耕地。
(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我国的耕地、林地的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所以我国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