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XX项目天棚吊顶安全性受力分析计算稿

XX项目天棚吊顶安全性受力分析计算稿

来源:华佗小知识


XX项目天棚吊顶安全性受力分析计算稿

一、总说明

XX项目天棚吊顶工程为常规的轻钢龙骨吊顶。受力传递为: 面层(乳胶漆、不锈钢板等)→基层(石膏板、阻燃板等)→覆面龙骨→主副龙骨连接件→主龙骨→U型卡件→吊筋→混凝土结构楼板。 此受力系统中,自面层→主龙骨处于前端,为基本受力单位。在保证按规范进行施工的前提下,不存在受力不足引起的安全隐患。即使施工存在缺陷,也仅限于局部,不会引起整体面层大幅度塌落。 故在此受力体系中,需对U型卡件及吊筋进行受力分析。U型卡件和吊筋均为竖向布置,需验证其抗拉强度。

此天棚吊顶为系统,不借用其他受力系统杆件,也严禁其他受力系统借用吊顶系统杆件。除吊顶本身外,仅允许小型吸顶灯、筒灯、射灯及摄像头等轻型物件放置于基层上。严禁吊灯、电缆桥架等借用吊顶系统杆件。

吊顶考虑为上人吊顶,上人时铺设木质跳板,跳板尺寸参考检修孔尺寸,设定为500mm*2000mm。

二、、 三、

四、

吊顶所用材料及其相关参数

1、吊筋:选用8吊筋,钢材为Q235,平面上按1000*1200间距布置,吊筋按 2m/根计算。

截面积:Aπr23.144250.2mm2

单位重量:MV7.851035.0210-510.394kg/m 单根吊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A21550.210793N

2、主龙骨:选用C60*27*1.2轻钢龙骨,平面上按1200mm间距布置 (

(0.060.0272)0.00121.074kg/m 单位重量:MV7.851033、

4、U型卡件:选用截面为15mm*2mm的C60轻钢龙骨专用U型卡件。 单个U型卡件抗拉强度设计值:FA21515250N 4、副龙骨:选用C50*20*0.6轻钢龙骨,平面上按600mm间距布置

(0.050.022)0.00120.848kg/m 单位重量:MV7.851035、石膏板:选用双层9.5mm纸面石膏板。市场上的纸面石膏板应生产厂家和本

身特性不同,密度在500kg/m³—900kg/m³之间,此处取最大值 ^

900kg/m³。

单位重量:MV90020.009517.1kg/㎡

6、乳胶漆:工艺按批三遍腻子,刷乳胶漆考虑。单位重量构成如下: 酚醛清漆 0.02kg/㎡ 白水泥 0.3kg/㎡ 聚醋酸乙烯乳液 0.04kg/㎡ 大白粉 0.4kg/㎡ !

羧甲基纤维素 0.04kg/㎡

107胶 0.075kg/㎡ 滑石粉 0.1386kg/㎡

乳胶漆 0.4326kg/㎡

其他零星 0.1kg/㎡ Σ 1.546kg/㎡ 7、不锈钢板:按1.0mm厚不锈钢板考虑 …

单位重量:MV7.851030.0017.85kg/㎡

8、阻燃板:选用18mm阻燃合成板。因市场上阻燃板制作工艺和添加的阻燃剂种 类繁多,但基材基本用木头制作,故在此保守取密度为1.2g/mm3 单位重量:MV1.21030.01821.6kg/㎡

三、

四、受力分析

根据本项目天棚吊顶图纸,选取普通平面吊顶,饰面平面吊顶及侧面吊顶三块区域进行受力安全性分析。

1、普通平面吊顶 ~

吊顶构成:乳胶漆+双层纸面石膏板+副龙骨+主龙骨+吊筋 构件重量分布:乳胶漆: 1.546kg/㎡ 双层纸面石膏板: 17.1kg/㎡

副龙骨: 0.848kg/m÷0.6m=1.413kg/㎡ 主龙骨: 1.074kg/m÷1.2m=0.5kg/㎡

吊筋: 0.394kg/m2m1.2m1.0m0.657kg/m2 ①、U型卡件受力分析 $

U型卡件的布置与吊筋一致,为1200mm*1000mm,即单位面积内U型卡件布 置数量为:1÷1.2÷1=0.833个

单位面积重量为:乳胶漆: 1.546kg/㎡ 双层纸面石膏板: 17.1kg/㎡

副龙骨: 0.848kg/m÷0.6m=1.413kg/㎡

主龙骨: 1.074kg/m÷1.2m=0.5kg/㎡

上人荷载(估算): 100kg/㎡ &

其他零星构件: 5kg/㎡ Σ 125.954kg/㎡ U型卡件受力:

FMg125.954kg10N/kg1259.54N0.6[F]0.6500.8333223.71N 式中:0.6为安全系数

U型卡件安全 ②、吊筋受力分析

吊筋按1200mm*1000mm布置,即单位面积内吊筋布置熟练为:

1÷1.2÷1=0.833根

单位面积重量为:乳胶漆: 1.546kg/㎡ 双层纸面石膏板: 17.1kg/㎡

副龙骨: 0.848kg/m÷0.6m=1.413kg/㎡

主龙骨: 1.074kg/m÷1.2m=0.5kg/㎡ 吊筋: 0.657kg/㎡ 上人荷载(估算): 100kg/㎡

其他零星构件: 5kg/㎡

Σ 126.611kg/㎡ 吊筋受力:

FMg126.611kg10N/kg1266.11N0.6[F]0.6107930.8335394.34N 式中:0.6为安全系数

吊筋安全

2、不锈钢平面吊顶

吊顶构成:不锈钢板+阻燃合成板+副龙骨+主龙骨+吊筋 构件重量分布:不锈钢板: 7.85kg/㎡ (

阻燃合成板: 21.6kg/㎡

副龙骨: 0.848kg/m÷0.6m=1.413kg/㎡ 主龙骨: 1.074kg/m÷1.2m=0.5kg/㎡ 吊筋: 0.394kg/m2m1.2m1.0m0.657kg/m2 ①、U型卡件受力分析

U型卡件的布置与吊筋一致,为1200mm*1000mm,即单位面积内U型卡件布 置数量为:1÷1.2÷1=0.833个 $

单位面积重量为:不锈钢板: 7.85kg/㎡ 阻燃合成板: 21.6kg/㎡

副龙骨: 0.848kg/m÷0.6m=1.413kg/㎡

主龙骨: 1.074kg/m÷1.2m=0.5kg/㎡ 上人荷载(估算): 100kg/㎡

其他零星构件: 5kg/㎡ Σ 136.758kg/㎡ &

U型卡件受力:

FMg136.758kg10N/kg1367.58N0.6[F]0.6500.8333223.71N U型卡件安全 ②、吊筋受力分析

吊筋按1200mm*1000mm布置,即单位面积内吊筋布置熟练为: 1÷1.2÷1=0.833根

单位面积重量为:不锈钢板: 7.85kg/㎡ 阻燃合成板: 21.6kg/㎡ )

副龙骨: 0.848kg/m÷0.6m=1.413kg/㎡

主龙骨: 1.074kg/m÷1.2m=0.5kg/㎡ 吊筋: 0.657kg/㎡ 上人荷载(估算): 100kg/㎡

其他零星构件: 5kg/㎡

Σ 137.415kg/㎡ 吊筋受力:

FMg137.415kg10N/kg1374.15N0.6[F]0.6107930.8335394.34N 吊筋安全 3、 侧面吊顶

侧面吊顶处构件连接、受力传递比较复杂,此处模型简化为竖向构件及下端 转角长度均为与吊顶侧面连接的单根吊筋承载设定。侧面高度按500mm计 入,下端转角按200mm长度计入。吊筋每米布置一根,取单位长度计算。

吊顶构成(总重量):

不锈钢板: 7.85kg/㎡*0.28m*1m=2.198kg :

阻燃合成板: 21.6kg/㎡*(0.2*2+0.5)m*1m=19.44kg 双层纸面石膏板: 17.1kg/㎡*0.5m*1m=8.55kg 乳胶漆: 1.546kg/㎡*0.5m*1m=0.773kg

吊筋: 0.394kg/m*2m=0.788kg 上人荷载(估算): 100kg ①、U型卡件受力分析

U型卡件的布置与吊筋一致,为每米布置一根。

侧面点荷载:不锈钢板: 7.85kg/㎡*0.28m*1m=2.198kg 阻燃合成板: 21.6kg/㎡*(0.2*2+0.5)m*1m=19.44kg 双层纸面石膏板: 17.1kg/㎡*0.5m*1m=8.55kg 乳胶漆: 1.546kg/㎡*0.5m*1m=0.773kg

上人荷载(估算): 100kg

其他零星构件: 5kg Σ 135.961kg

U型卡件受力:

FMg135.96110N/kg1359.61N0.6[F]0.65013870N U型卡件安全 ②、吊筋受力分析

吊筋按每米一根布置。

侧面点荷载:不锈钢板: 7.85kg/㎡*0.28m*1m=2.198kg 阻燃合成板: 21.6kg/㎡*(0.2*2+0.5)m*1m=19.44kg

%

双层纸面石膏板: 17.1kg/㎡*0.5m*1m=8.55kg

乳胶漆: 1.546kg/㎡*0.5m*1m=0.773kg

吊筋: 0.394kg/m*2m=0.788kg 上人荷载(估算): 100kg

其他零星构件: 5kg Σ 136.749kg 吊筋受力:

FMg136.749kg10N/kg1367.49N0.6[F]0.61079375.8N

吊筋安全

四、构造要求 1、吊杆构造要求

上人的吊顶,吊杆长度小于1000mm,可以采用8的吊杆;如果大于1000mm,应采用10的吊杆;大于1500mm时还应设置反向支撑。吊顶灯具、风口及检修口等应设附加吊杆。重型灯具、电扇及其他重型设备严禁安装在吊顶工程的龙骨上,必须增设附加吊杆 2、主龙骨构造要求

主龙骨宜平行房间长向布置,分档位置线从吊顶中心向两边分,间距宜为900~1200mm。主龙骨的接长应采取对接,相邻龙骨的对接接头要相互错开。跨度大于15mm的吊顶,应在主龙骨上每隔15m加一道大龙骨,并垂直主龙骨焊接牢固;如有大的造型顶棚,造型部分应用角钢或扁钢焊接成框架,并应与楼板连接牢固。

3、次龙骨构造要求

次龙骨间距宜为300~600mm,在潮湿地区和场所间距为300~400mm。 五、结论

本设计,从受力及构造上均符合要求,从设计上可以保证吊顶的安全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