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精品】烟台世茂项目ZSL50032动臂式塔吊爬升专项施工方案

【精品】烟台世茂项目ZSL50032动臂式塔吊爬升专项施工方案

来源:华佗小知识
 SELF-LIFT TOWER CRANE ZSL500内爬塔式起重机 爬升专项施工爬升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 方案 编制日期: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中建××公司 ZSL500内爬塔式起重机爬升专项施工方案 目 录 录 一、概述............................................................................................................3 二、编制依据....................................................................................................3 三、ZSL500塔吊性能参数..............................................................................3 四、塔机位置、埋件、牛腿及支撑钢梁图...................................................3 五、ZSL500塔吊爬升工艺及施工方法.........................................................8 六、应急救援预案.........................................................................................18 七、相关计算..................................................................................................22 第2页 ZSL500内爬塔式起重机爬升专项施工方案 一、概述 ××工程,设计高度:323米,混凝土结构高度:277.27米,为满足施工需要,我公司将安装1台ZSL500塔式起重机,工程内部设备编号为:××-01,此塔式起重机为内爬式,最大额定载重量为32吨,最大工作幅度为50 m,最大工作幅度起重量为4.6吨(具体见ZSL500塔吊性能参数),最大安装高度285米,最大吊钩高度:330米,爬升15次(具体位置见《塔吊爬升和埋件位置图》)。 二、编制依据 1、 《ZSL500塔机使用说明书》; 2、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3、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 4、 项目部提供的塔机位置等图纸资料及数据。 三、ZSL500塔吊性能塔吊性能参数性能参数 参数 四、塔机位置塔机位置、位置、埋件、埋件、牛腿及支撑钢梁图牛腿及支撑钢梁图 及支撑钢梁图 4.1具体安装位置(具体安装位置(××-01为中建八局ZSL500): 3页 第ZSL500内爬塔式起重机爬升专项施工方案 4.2埋件及牛腿 埋件及牛腿 图一:塔吊爬升埋件1 第4页 ZSL500内爬塔式起重机爬升专项施工方案 图二:塔吊爬升埋件2 4.3设计院对埋件及墙体处理的有关回复设计院对埋件及墙体处理的有关回复 5页 第ZSL500内爬塔式起重机爬升专项施工方案 第6页 ZSL500内爬塔式起重机爬升专项施工方案 4.44.4支撑钢梁 支撑钢梁 第7页 ZSL500内爬塔式起重机爬升专项施工方案 图三:支撑钢梁加工图 五、ZSL500塔吊爬升塔吊爬升工艺及施工方法爬升工艺及施工方法 5.1爬升施工前项目准备工作爬升施工前项目准备工作 施工前项目准备工作 1、根据图纸在核心筒相应位置放置埋件,埋件中心距离3680,每道埋件4个(具体位置见《塔吊爬升和埋件位置图》),并在埋件上根据技术要求焊接牛腿。 2、 塔吊所在井道内,在每道附着以下井道四周必须设置安全挑网,最下面一道附着以下设置封闭的安全网。 3、 支撑钢梁和附着框安装期间需塔吊配合施工,请项目妥善安排时间。 4、 场地的准备:项目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划出一块专门存放构件(如附着框、支撑钢梁等)的场地。 5、 搭设通往第各道附着的脚手架、通道,以便安装人员安装附着框及支撑钢梁,但该脚手架不得妨碍塔吊标准节的进入,即塔吊塔身及四周2米范围内不得有任何脚手架及杂物。 5.2塔吊公司准备工作 塔吊公司准备工作 1、安全技术交底:塔吊爬升施工条件相对较差,为安全顺利完成爬升工作,施工前必须对所有参加安装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第8页 ZSL500内爬塔式起重机爬升专项施工方案 2、塔吊爬升前,负责技术的工程师、负责拆装的工长必须事先熟悉施工现场,排除不利因素的影响,以免影响工期。 3、劳动组织及岗位责任 1)、项目负责人 1人 ×× 岗位职责:岗位职责:全面负责塔吊爬升及同项目的沟通协调工作。 2)、技术负责人 1人 ×× 岗位职责:岗位职责:对参与爬升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提供技术支持。 3)、安全总监 1人 ×× 岗位职责:岗位职责:负责塔吊爬升过程中的安全监督工作,及时制止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4)、工长 1人 ×× 岗位职责:岗位职责:带领拆装人员进行爬升施工 5)、信号指挥 2人 ×× 岗位职责:岗位职责:负责起重设备的指挥,部件的挂钩、摘钩工作。 6)、拆装人员4人:×× 岗位职责:岗位职责:工长指挥下完成爬升工作。 7)、电工 1人 ×× 岗位职责:岗位职责:负责塔吊爬升过程中的电气连接等。 8)、焊工 1人 ×× 岗位职责:岗位职责:负责塔吊待焊接部位的焊接处理。 9)、塔吊司机 1人 ×× 岗位职责:岗位职责:负责塔吊的操作。 4、工具、索具、安全防护用品准备: 序号 1 2 3 4 5 6 7 名称 塔吊专用工具 电气焊 麻绳 测量仪器 电工仪表 对讲机 敲击扳手 规格 随机 φ25×30米 60mm 单位 套 套 根 套 套 部 把 数量 1 各1 2 1 1 4 4 备注 第9页 ZSL500内爬塔式起重机爬升专项施工方案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敲击扳手 单头呆扳手 单头呆扳手 快速扳手 梅花扳手 开口扳手 活动扳手 活动扳手 活动扳手 活动扳手 活动扳手 冲子 内六角扳手 管子钳扳手 电工工具 链条葫芦 链条葫芦 榔头 榔头 手锤 50mm 60mm 50mm 12件套 12件套 8# 10# 12# 15# 18# 8# 5T×6m 2T×6m 24磅 18磅 4磅 把 把 把 把 套 套 把 把 把 把 把 件 套 把 套 个 个 把 把 把 4 4 2 1 1 1 2 2 2 2 2 4 1 2 1 2 2 3 3 2 4 4 4 4 4 4 10 10 20 4 3 2 各规格套筒齐全 进入施工区,每人必戴 登高作业,每人必戴 施工人员人手一副 第10页 钢丝绳吊索 6×37、φ20×8m 根 钢丝绳吊索 6×37、φ20×4m 根 钢丝绳吊索 6×37、φ20×2m 根 卸扣 卸扣 卸扣 安全帽 安全带 劳保手套 工具包 警戒带 灭火器 9.5t 8.5t 6.5t 个 个 个 顶 根 付 个 盒 个 ZSL500内爬塔式起重机爬升专项施工方案 40 撬棍 1m 根 4 5.3支撑钢梁、支撑钢梁、附着框安装工序:附着框安装工序: 安装埋件、支撑钢梁、附着框架采用YTSMT-02塔吊进行。 1.在距离第二道埋件12.6m(各道距离不同,具体见《塔吊爬升和埋件位置图》)安装第三道埋件,埋件中心距离3680mm,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墙体加固,浇筑混凝土。 2. 安装第三道牛腿,利用AL322水平仪复测牛腿水平度,将水平度控制在1‰以内,然后进行焊接。 3.在第二道附着框架上安装爬带(9m爬带在最上面) 第11页 ZSL500内爬塔式起重机爬升专项施工方案 4.安装第三道支撑钢梁,用AL322水平仪复测钢梁水平度,将水平度控制在1‰以内,然后进行焊接。注意:安装人员在钢梁上行走时必须将安全带系挂在钢梁上预先设好的安全绳上(可参考图5-1:钢梁上人员行走示意图)。 图5-1:钢梁上人员行走示意图 钢梁上人员行走示意图

5.进行自检并经质量安全部门验收合格后进行附着框的安装。 6.吊装附着框:吊装附着框的两主梁,放到支撑钢梁上,将两主梁间用8根8.8螺栓连接,所有螺栓必须拧到位,拧紧力矩达到1550N·M。 7. 进行附着框水平度的测量调整,确保水平度偏差不大于1‰ ,如安装场地不能支放水平仪,水平度测量可用水平尺进行,将四角四个牛腿座与钢梁焊接牢固。 5.4支撑钢梁、支撑钢梁、附着框安装安全注意事项附着框安装安全注意事项:安全注意事项: 1、 所有参加作业人员都必须遵守现场施工的各项安全规范及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塔吊司机、塔吊拆装人员以及塔吊指挥都必须持有当地市级劳动部门签发的特殊工种操作证;工人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统一着装,佩带齐全的安全防护用品; 2、 安装支撑钢梁及附着框时,必须使用安全绳,操作人员将安全带挂在安全绳 第12页 ZSL500内爬塔式起重机爬升专项施工方案 上进行施工; 3、 拆装单位必须指定一名熟悉相应塔吊、经验丰富的工长现场指挥,并在安装塔吊前,察看现场是否具备安装条件; 4、 支撑钢梁同附着框主梁间,采用8.8级高强螺栓连接,螺栓必须达到规定的预紧力; 5、 支撑钢梁及附着框必须进行调平,水平度偏差不得超过1‰; 6、 高空作业时严禁抛接工具、零部件等以免落物伤人; 7、 严禁酒后施工; 8、 作业现场必须设置不小于20×20米(以塔吊的回转中心为中心)的安全作业区,非塔吊拆装人员严禁入内; 9、 安装作业面以下,必须设置安全网。 5.5塔吊爬升过程(塔吊爬升过程(每次爬升待三道附着框安装完毕后进行)每次爬升待三道附着框安装完毕后进行) 1、 进行塔吊配平:塔吊吊起一定重量重物,调整起重臂角度,以改变幅度,直到塔吊起重臂及平衡臂达到平衡为止(此时塔吊塔身垂直度应在2‰以内),将塔吊停稳10分钟以上,确保平衡无误后,可以进入下一步工序。注意:在配平过程中严禁回转起重臂。 2、 打下塔吊附着框、标准节间的夹紧挡块,使塔身节能相对附着框产生垂直方向的位移。 3、 连接液压装置,(液压装置为原厂配备,每次转场后都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 第13页 ZSL500内爬塔式起重机爬升专项施工方案 启动液压泵站,空载试验将两侧油缸来回几个行程,排净里面的空气,确认全部接好并没有渗油现象后将千斤顶上端横梁同塔身连接,下端同第一道附着框连接。 图5-5-1:塔吊爬升过程图一 塔吊爬升过程图一

4、 启动液压机构,千斤顶(液压油缸)开始顶升,时刻观察压力表的数值,压力过大时立即停止顶升,使塔身穿过第一道附着框,向上爬升。 图5-5-2:塔吊爬升过程图二 5、 待塔身顶升专用节上的2个爬升爪伸出牢牢地撑在爬升梯的爬升孔内后,千斤顶开始回收。 第14页 ZSL500内爬塔式起重机爬升专项施工方案 图5-5-3:塔吊爬升过程图三 6、 当千斤顶下爬爪回收到爬升梯的爬升孔位置后,爬爪自动伸出撑在爬升梯上,至此完成爬升一个循环。 图5-5-4:塔吊爬升过程图四 7、 再次启动千斤顶伸长,使塔身相对于爬升梯向上爬升,直到塔身顶升专用节上的2个爬升爪再次伸出地撑在爬升梯的再上面一组爬升孔内后,千斤顶开始回收。如此循环,重复第五、六、七步骤直到爬升专用节上的4个支撑爪支撑在下一道附着框上为止,即完成塔吊本次爬升。具体过程参考下图: 第15页 ZSL500内爬塔式起重机爬升专项施工方案 图5-5-5:塔吊爬升过程图五 图5-5-6:塔吊爬升过程图六 图5-5-7:塔吊爬升过程图七 图5-5-8:塔吊爬升过程图八 塔吊爬升过程图八

图5-5-9:塔吊爬升过程图九 图5-5-10:10:塔吊爬升过程图十 塔吊爬升过程图十

注意:注意:塔吊固定支承块伸出并支承在支承框上后,塔吊固定支承块伸出并支承在支承框上后,需确保把油缸全部收起,需确保把油缸全部收起,以免露在空气中遭到腐蚀。免露在空气中遭到腐蚀。 8、 调整塔吊垂直度,将整塔垂直度控制在2‰以内。将四角八个楔块楔紧。 第16页 ZSL500内爬塔式起重机爬升专项施工方案 9、 塔吊附着爬升验收,合格后投入施工。 5.6塔吊爬升安全注意事项塔吊爬升安全注意事项:安全注意事项: 1、 所有参加作业人员都必须遵守现场施工的各项安全规范及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并对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技术规范交底;塔吊司机、塔吊拆装人员以及塔吊指挥都必须持有当地市级劳动部门签发的特殊工种操作证;工人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统一着装,佩带齐全的安全防护用品。 2、 爬升前组织专人对各类爬升器件(手动葫芦、钢丝绳以及吊环等)进行检查,确认没有安全隐患后方可使用。 3、 最上一道附着框以下塔身垂直度偏差不大于2‰ ,最上一道附着框以上不大于4‰ 。 4、 每次爬升,顶升操作通常是在一个现场技术负责人的监督下进行的。该负责人将指导进行正确的顶升作业。确保油箱内的油是满的,液压系统内不能有空气进入。 5、 塔吊爬升施工必须在各道附着框施工完毕并调平后进行。确保塔身的顶升横梁被正确安装及固定。横梁间距不小于12米并按要求固定在建筑物上。 6、 顶升前塔机必须保持平衡状态,参照下表给出的数据。此数据供参考,操作时如发现偏差较大,应立即停止顶升作业及时利用变幅进行调整到平衡状态后方可继续作业。 起重臂长度(米) 平衡重质量(吨) 起重臂平衡半径约数(米) 第17页 ZSL500内爬塔式起重机爬升专项施工方案 45.8m 50.4m 6.4t 4.3t 35m 40m 7、 塔吊在顶升过程中严禁回转起重臂,并在使用过程中严禁塔吊间及塔吊与建筑物之间发生碰撞; 8、 高空作业时严禁抛接工具、零部件等以免落物伤人; 9、 严禁酒后施工; 10、 11、 5级风以上严禁塔吊爬升作业; 爬升期间,施工的最顶层必须设置不小于20×20米(以塔吊的回转中心为中心)的安全作业区,非塔吊拆装人员严禁入内。 六、应急救援预案 应急救援预案 6.1应急救援工作流程 应急救援工作流程 第18页 ZSL500内爬塔式起重机爬升专项施工方案 事故目击人 事故发生后1小时内完成 第一时间报告 离事故突发地最近的项目领导(含专 业工长及级别以上的项目任何领导) 迅速前往出事地点开展救治工作, 并电话直接联系项目经理手机 通知现场任何一位办公室职员,通报 同时拨打外预警信息。(此信息要第一时间通知到交通:122 部报警电话 项目应急小组所有人及企业高管层) 急救中心:120 启动应急机制 项目应急小组 事故信息 组 长:项目经理 总部高层和工程指挥部 副组长:安全总监、项反馈 组长:企业总经理 目副经理 建设单上报 副组长:企业 组 员:项目总工程位和市组员:项目经理部、 师、 机电安装经理 事件处理 区 质量安全保证部、项目管 决策 理部 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修改、事后经验总结、报企业总部和部门 应急工作流程图 6.2应急救援方针与原则 应急救援方针与原则 为预防塔吊在发生机械设备事故后,能最大限度的减轻损失并及时有效的作好善后处理工作,特制定本预案。 预案原则:保护人员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扩大优先、保护环境优先。 预案方针: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损失控制、持续改进。 6.3 应急救援策划3 应急救援策划 应急救援策划 1)危险分析 塔吊在安装、爬升、使用、拆卸过程中,由于指挥失误或操作不当,容易造成设备倒塌的事故,主要危险分析如下: 第19页 ZSL500内爬塔式起重机爬升专项施工方案 a)安装或拆卸过程中:螺栓或销轴连接不当或不可靠;操作人员违章操作或指挥人员违章指挥;安装或拆卸程序错误;安装或拆卸用的汽车吊起重力不足。 b)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违章操作;维护不够或不当。 c)爬升过程中:油泵站操作不当;塔机爬升过程中回转;附着不可靠或被破坏。 2)资源分析 烟台市119、110救援组织机构; 烟台市由120统一管理的各医院救护车。 3)法律法规要求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烟台市有关通知及规定。 6.4 应急救援小组4 应急救援小组 应急救援小组 1)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 ×× 副组长 ×× 副组长 ×× 副组长 ×× 2)组员 ×× 3)成员职责 组长负责向上级部门汇报现场状况以及全局指挥。 组员负责协助项目部保护好现场,协助上级部门调查事故原因。如有人员伤亡,协助有关部门将伤员送往医院及善后。 6.5 应急救援小组激活时间5 应急救援小组激活时间 应急救援小组激活时间 事故发生后1小时内,启动应急机制,同时上报工程办公室和。全天24小时进入应急状态。事后处理报告提交企业总部、业主、部门48小时后,应急状态解除。 6.6 应急救援流程应遵循的原则6 应急救援流程应遵循的原则 应急救援流程应遵循的原则 1 紧急事故发生后,发现人应立即报警。一旦启动本预案,相关责任人要以处置重大紧急情况为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绝不能以任何理由推诿拖延。各部门之间、各单位之间必须服从指挥、协调配合,共同做好工作。因工作不到位或玩忽职守造成 第20页 ZSL500内爬塔式起重机爬升专项施工方案 严重后果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2 项目在接到报警后,应立即组织自救队伍,按事先制定的应急方案立即进行自救;若事态情况严重,难以控制和处理,应立即在自救的同时向专业救援队伍求救,并密切配合救援队伍。 3 疏通事发现场道路,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疏散人群至安全地带。 4 在急救过程中,遇有威胁人身安全情况时,应首先确保人身安全,迅速组织脱离危险区域或场所后,再采取急救措施。 5 截断电源、可燃气体(液体)的输送,防止事态扩大。 6 组长为紧急事务联络员,负责紧急事物的联络工作。 7 紧急事故处理结束后,安全员应填写记录,并召集相关人员研究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的对策。 6.7 应急救援响应措施7 应急救援响应措施 应急救援响应措施 1)电线起火 在发生火灾时,不能使用室内电梯和外用电梯逃生。 因为室内电梯井会产生“烟囱效应”,外用电梯会发生电源短路情况。最好通过室内楼梯或室外脚手架马道逃生。如果下行楼梯受阻,施工人员可以在某楼层或楼顶部耐心等待救援,打开窗户或划破安全网保持通风,同时用湿布捂住口鼻,挥舞彩色安全帽表明你所处的位置。切忌逃生时在马道上拥挤。 2)人员触电 一旦有人触电,立即切断电源进行急救。对触电昏厥的人员进行人工呼吸,同时拨打120急救。 3)人员伤亡 对由各种创伤和意外事故引起的大量出血,必须迅速止血,再送往医院急救。临时止血方法: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毛巾折叠数层覆盖在伤口上,再用三角巾或绷带加压包扎。 第21页 ZSL500内爬塔式起重机爬升专项施工方案 对于外伤骨折:有出血情况,先止血并包扎伤口,再进行骨折固定。 a)上肢骨折:用两块夹板在上肢内外两侧加衬垫后,用三角巾或绷带固定,再用三角巾或绷带悬吊于胸前。 b)下肢骨折:下肢骨折时,伤者仰卧。小腿骨折用两块夹板固定,加衬垫后,在骨折处的两端、膝下、大腿中部分别用绷带固定,外侧打结,脚部用八字型绷带固定,使脚面与小腿成直角;大腿骨折用一块自腋窝到脚跟长的夹板固定在伤肢外侧,夹板加衬垫后,用布条分段固定伤肢。包扎固定好后,迅速送往医院。 6.8 应急救援预案的终止8 应急救援预案的终止 应急救援预案的终止 事故的危险源得到控制后、消除后,所有人员到场清点,不存在其他危险源后,相关人员全部撤离,由应急救援组长宣布终止应急救援。 6.9 应急救援演练9 应急救援演练 应急救援演练 工程中标后三个月内,在现场摹拟演练应急事件的处理情况,以后不超过6个月一次的复练、复查,找出不足和存在问题,及时进行修定。由于施工过程中人员流动比较频繁,现场环境变化也比较快,根据工程的进展和人员的变化情况确定。当工程施工发生阶段性变化,或作业人员发生较大变化时,及时进行应急测试。演练检查的主要内容: 1) 事故期间通讯系统能否运作; 2) 人员能否安全撤离; 3) 应急服务机构能否及时参加事故抢救; 4) 是否有效控制事故进一步扩大。 七、相关计算 相关计算 7.1塔身的受力分析:塔身的受力分析: 塔身受力分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塔身上的载荷有:塔身自重、上部臂架和平衡臂上的各种载荷对塔身产生的作用力,起重机运行机构及回转机构制动时由塔身质量产生的水平惯性荷载及作用在于塔身上的风荷载。 根据中升建机(南京)重工有限公司提供的说明书,××-01塔吊(ZSL5046动臂塔式起重机)按照如下塔身载荷数据(如图一)进行分析: 第22页 ZSL500内爬塔式起重机爬升专项施工方案 塔机工作状态风速 20m/s及非工作状态风速 42m/s下塔身载荷数据如下: 最大支撑反力R=55t 最大垂直力P=160t, 塔顶弯矩M=45t.m 图一:ZSL5046动臂塔式起重机塔机塔身载荷数据 最大垂直力P是由塔身自重、上部臂架自重,平衡臂架自重及吊重产生;最大支撑反力是由起重机运行机构及回转机构制动时由塔身质量产生的水平惯性荷载及作用在于塔身上的风荷载产生。对以上载荷需按照最不利工况时的荷载组合进行支承钢梁计算及支承钢梁与墙体连接节点计算。 7.2支承钢梁计算 支承钢梁计算 对于上回转、动臂式塔式起重机的不动塔身作用在支承钢梁时受力状况,按以下三种情况进行最不利荷载工况组合进行计算。考虑本工程设计院要求水平力有厚墙承受,因此对厚墙处支承钢梁与墙体连接采用铰接支座,对薄墙处支承钢梁与墙体连接采用滑动支座(垂直于墙体方向滑动),计算简图见图二~图四所示。 1、臂架垂直于附着墙体,风平行于臂架吹。如图二所示 第23页 ZSL500内爬塔式起重机爬升专项施工方案 图 二 R1=R2=1.4×(1600/4+450/(2.7×2))=677kNR3=R4=1.4×(1600/4−450/(2.7×2))=443kN N=1.4×550/2=385kN初选支承横梁AC截面为H600×530×20×30(Q345B) AC梁为压弯构件,M=1135.8kN·M,N=385kN 平面内计算长度:6.4m 平面外计算长度:2.7m 强度计算净截面系数:0.850 1)、截面特性计算 A =4.2600e-002; Xc =2.6500e-001; Yc =3.0000e-001; Ix =2.8478e-003; Iy =7.4475e-004; ix =2.5855e-001; iy =1.3222e-001; W1x=9.4926e-003; W2x=9.4926e-003; W1y=2.8104e-003; W2y=2.8104e-003; 2)、构件强度验算结果 截面塑性发展系数: γx=1.05 强度计算最大应力(N/mm2): 144.695 < f=295.000 强度验算满足。 3)、构件平面内稳定验算结果 平面内计算长度(m):6.400 平面内长细比λx:24.753 对x轴截面分类:b 类 第24页 ZSL500内爬塔式起重机爬升专项施工方案 轴心受压稳定系数φx:0.936 等效弯矩系数 βmx:1.000 计算参数 Nex'(KN):128505.180 平面内长细比:λx=24.753 < [λ]= 150.000 构件平面内稳定计算最大应力(N/mm2): 123.883 < f=295.000 平面内验算满足。 4)、构件平面外稳定验算结果 平面外计算长度(m):2.700 平面外长细比λy:20.420 对y轴截面分类:b 类 轴心受压稳定系数φy:0.954 受弯整体稳定系数φbx:1.000 等效弯矩系数 βtx:1.000 平面外长细比:λy=20.420 < [λ]= 150.000 构件平面外稳定计算最大应力(N/mm2): 129.123 < f=295.000 平面外验算满足。 5)、局部稳定验算 腹板计算高厚比 H0/Tw=27.00 < 钢结构规范GB50017容许高厚比[H0/Tw]=.4 翼缘宽厚比 B/T=8.50 < 钢结构规范GB50017容许宽厚比 [B/T] =10.7 局部稳定验算满足 2、臂架平行于附着墙体,风平行于臂架吹。如图三所示 R1 Z=R4Z=1.4×(1600/4+450/(2.7×2))=677kNR1Y=R4Y=1.4×(550/4)=192.5kN R2Z=R3Z=1.4×(1600/4−450/(2.7×2))443图 =三 kN 第25页 ZSL500内爬塔式起重机爬升专项施工方案 初选支承横梁AC截面为H600×530×20×30(Q345B) AC梁为双向受弯构件,Mx=1135.8kN·M, Mx=356.1kN·M 1)、构件强度验算结果 截面塑性发展系数: γx=1.050 截面塑性发展系数: γy=1.200 构件强度计算最大应力(N/mm2): 258.288 < f=295.000 构件强度验算满足。 2)、构件整体稳定验算结果 平面外计算长度(m):2.700 平面外长细比λy:20 受弯整体稳定系数φb:1.000 构件整体稳定计算最大应力(N/mm2): 225.243 < f=295.000 构件整体稳定验算满足。 3)、构件折算应力验算结果 计算点(翼缘与腹板交点)以上对中和轴面积矩(m3):Sx2 =4.5315e-003 梁构件计算最大折算应力(N/mm2): 107.686 < 1.1f=324.500 梁构件折算应力验算满足。 4)、局部稳定验算 翼缘宽厚比 B/T=8.50 < 钢结构规范GB50017容许宽厚比 [B/T] =10.7 腹板计算高厚比 H0/Tw=27.00 < 钢结构规范GB50017容许高厚比[H0/Tw]=66.0 局部稳定验算满足 3. 臂架位于对角线,风平行于臂架吹。如图四所示 图四 第26页 ZSL500内爬塔式起重机爬升专项施工方案 R2=R4=1.4×1600/4=560kNR1=1.4×(1600/4+450/(2×2.7))=725kNR3=1.4×(1600/4−450/(2×2.7))=337kN R1x=R4x=1.4×(550/4)×2/2=136kNR1y=R4y=1.4×(550/4)×2/2=136kN初选支承横梁AC截面为H600×530×20×30(Q345B) AC梁为压弯构件,Mx=1266.8kN·M, My=251.6kN·M N=272 kN 1)、构件强度验算 截面塑性发展系数: γx=1.050 截面塑性发展系数: γy=1.200 构件强度计算最大应力(N/mm2): 244.808 < f=295.000 构件强度验算满足。 2)、构件平面内稳定验算结果 平面内计算长度(m):6.400 平面内长细比λx:24.753 对x轴截面分类:b 类 轴心受压稳定系数φx:0.936 等效弯矩系数 βmx:1.000 等效弯矩系数 βty:1.000 受弯整体稳定系数φby:1.000 计算参数 Nex'(KN):128505.180 平面内长细比:λx=24.753 < [λ]= 150.000 构件平面内稳定计算最大应力(N/mm2): 223.660 < f=295.000 构件平面内验算满足。 3)、构件平面外稳定验算结果 平面外计算长度(m):2.700 平面外长细比λy:20.420 对y轴截面分类:b 类 轴心受压稳定系数φy:0.954 27页 第ZSL500内爬塔式起重机爬升专项施工方案 受弯整体稳定系数φbx:1.000 等效弯矩系数 βtx:1.000 等效弯矩系数 βmy:1.000 计算参数 Ney'(KN):188822.723 平面外长细比:λy=20.420 < [λ]= 150.000 构件平面外稳定计算最大应力(N/mm2): 214.834 < f=295.000 构件平面外验算满足。 4)、局部稳定验算 腹板计算高厚比 H0/Tw=27.00 < 钢结构规范GB50017容许高厚比[H0/Tw]=66.4 翼缘宽厚比 B/T=8.50 < 钢结构规范GB50017容许宽厚比 [B/T] =10.7 局部稳定验算满足 综上所述,横梁截面取H600×530×20×30满足受力要求。为了节约资源,现场已有箱形钢梁□(610~1110)×350×25×60/40,其截面特性各项指标均比H600×530×20×30的截面特性各项指标都要大,因此采用□(610~1110)×350×25×60/40能满足受力要求。 □(610~1110)×350×25×60/40截面特性各项指标: A =8.5500e-002; Ix =1.41317e-002; Iy =1.69343e-003; ix =4.066e-001; iy =1.407e-001; W1x=2.5465e-002; W1y=9.676e-003; 7.3支承横梁与剪力墙之间的节点连接计算 支承横梁与剪力墙之间的节点连接计算 1、支座A受荷分析 3种情况下为最不利荷载工由支承横梁的最不利荷载工况组合分析知支座A在第○况,如图五所示。 第28页 ZSL500内爬塔式起重机爬升专项施工方案 图五 2、节点连接形式 该处节点必须能够有效可靠的传递支承横梁上的竖向及水平荷载,同时应考虑施工方便,因此通过设置牛腿由牛腿腹板传递竖向荷载,牛腿上翼缘与支撑梁下翼缘螺栓连接传递水平荷载,如图六所示。 图六 1)牛腿验算 牛腿受力如图五所示 集中力对梁端弯矩:Mx=725×0.3=217.5 kN·m My=136×0.3=40.8 kN·m 第29页 ZSL500内爬塔式起重机爬升专项施工方案 梁端剪力:VZ=725 kN Vy=136 kN 弯曲应力验算: Mx/(1.05 Wx)+ MY/(1.05 WY)=217.5/(1.05×2800)+40.8/(1.05×829)=45N/㎜2 剪应力验算:VZ S/(IXtw)=71 N/㎜2 VY S/(IYtw)=10 N/㎜2 牛腿满足受力要求 2)牛腿上翼缘与支撑梁下翼缘连接螺栓数确定 b采用10.9级M22高强螺栓承压型连接,NV=95kN,双排螺栓单面连接,如图六所示共12个螺栓, 每个螺栓承受的力=((272/12)2+(136/12)2=25.34<95kN 满足要求。 3) 锚筋验算 如图六所示,采用5行6列3028, 所有锚筋面积:As=18463mm^2 锚筋强度:fy=300N/mm^2 锚筋排数的影响系数 :αr=0.85 锚筋的受剪承载力系数:αv=0.4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式10.9.1-1: As≥(725+138)×103/(0.85×0.44×300)+272×103/(0.8×0.9×300)+725×0.3×106/(1.3×0.85×0.9×300×250)+138×0.3×10/(1.3×0.85×0.9×300×130)=12939mm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式10.9.1-2: As≥272×103/(0.8×0.9×300)+725×0.3×106/(0.4×0.85×0.9×300×250)+138×0.3×106/(0.4×0.85×0.9×300×130)=14205mm26 锚筋截面面积满足受力要求。 锚筋构造验算 行间距为250,最小限值为84,满足! 列边距为130,最小限值为84,满足! 第30页 ZSL500内爬塔式起重机爬升专项施工方案 行边距为60,最小限值为56,满足! 列边距为60,最小限值为56,满足! 锚固长度为930>1.1la=924,满足! 锚板厚度为30,最小限值为16.8,满足! 第31页 ZSL500内爬塔式起重机爬升专项施工方案 第32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