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二 班一周教学计划安排表
时间:2015年 5 月 4日 至 2015年 5月 8 日 周 次:第 十 周 主题名称 开汽车,坐汽车 1、 初步认识各种车,并对各种造型的车产生兴趣。 2、 了解红绿灯的作用,在游戏中学习最基本的交通规则。 3、感受游戏的快乐。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主题目标 时 间 每日安排 晨间接待 晨间活动 生活自理 活动一: 集体活动 上 活动二 个体活动 午 餐前游戏 餐后活动 户外活动 下 午 活动三 热情接待幼儿,引导幼儿观察植物角的植物,给植物浇水 晨间嘉年华,幼儿自主游戏 自主喝水、文明盥洗 艺术: 《皮球宝宝回家》 社会: 《找汽车》 语言: 《慢慢跑》 健康: 《炒豆豆》 科学: 《我会变》 自主游戏 快乐早操 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 故事欣赏 开心动画城 故事欣赏 餐后散步 儿歌表演 开心动画城 大型器械 游戏: 《找朋友》 游戏: 《小脚踢踢》 游戏: 《骑大马》 游戏: 游戏: 游戏:《天晴了,《宝宝练身体》 《大灰狼来了》 下雨了》 手指游戏: 游戏:《我的飞 《手指变变变》 机开始飞》 游戏: 《冰球和冰棒》 快乐带动跳 离园活动 保育重点 区域创设 建构积木 故事欣赏 音乐欣赏 建构积木 音乐欣赏 学习自己剥有皮或有壳的水果及食物,并能较主动地将废物扔进垃圾筒内。 1、 汽车轮廓图、油画棒,供幼儿进行涂色练习。 2、自制3~5张汽车拼图,供幼儿练习拼图。 1、 在接送孩子的途中,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看看说说看到的各种车,并尽可能带孩子坐一坐,家长工作 亲身体验各种车的不同。 2、给孩子购买一些关于汽车方面的图书、玩具,鼓励孩子带到幼儿园和同伴分享。 安全工作 1、 知道正确的洗手方法,不玩水。 2、不把地上的东西捡起来放嘴巴。
温十二幼教学活动设计表
2015 年 5月5日 周 次 第 十 周 周二 (上 午) 备课人 班 级 小小二班 活动名称:社会:《找汽车》 拖班幼儿的这个年龄阶段,喜欢到处走一走,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所以为他们设主 题 分 析 计的活动应该是可听可看可摸的,汽车是幼儿十分熟悉,喜欢的玩具,从幼儿最熟悉的物品入手,“认识汽车”、“玩汽车游戏”,引导幼儿在认识各种各样的车的过程中,学习绘车分类,懂得基本的交通规则,培养安全意识,通过创编儿歌,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等。 学 情 分 析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重 难 点 教 学 准 备 关 键 问 题 设 计 与 解 决 本班幼儿的年龄较小,生活经验少,但他们好奇心强,乐于探索周围的一切,而且注意力和兴趣都极其容易转移,需要设计丰富多彩的游戏,让幼儿始终保持积极的状态,乐于学习。 1、能够辨别特种车辆发出的声音。 2、感受游戏的快乐。 重点: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将声音与发出声音的物体相联系,发现事物间的联系。 难点:让幼儿通过亲身经历去发现,体验发现的乐趣。 警车、消防车、等胸饰各2-4个,汽车玩具若干 挂图 关键问题 1、听声音,找汽车 2、请幼儿听听各种车的声音,并把它从挂图中找出来,或找到相应的玩具汽车。 问题一:你刚才听到了什么声音?猜猜就哪辆汽车发出的声音? 3、听声音、找图片 4、玩法一,幼儿听汽车的声音,并根据声音在小筐中找出相应的卡片,摆放在桌上。 5、玩法一,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汽车,并戴上胸饰,听到声音,判断是否是自己,如果是,就出来绕活动室学开车一圈。 6、教师纠正个别幼儿的错误,请大家再来听一遍。 问题二:每辆汽车发出的声音都一样?听听这是什么声音?你还听过什么不同的汽车发出的声音? 解决策略一:通过出示挂图,结合幼儿已有的经验,引导幼儿猜一猜。 解决策略二:通过情境游戏,引导幼儿讨论各种车辆发出的不同的声音,同时找到相应匹配的车辆。 教学活动设计表
周 次 第 十 周 周 二 (上 午) 备课人 2015 年 5月5日
班 级 小小二班 活动名称:区域活动——开汽车,坐汽车 活动目标: 1、认识大小标记 2、学习按大小分类 活动准备: 益智区:各种各样的玩具汽车。 阅读区:投入有关各种各样汽车的绘本、图书、照片及图片,供幼儿观察欣赏。 活动过程: 一、区域新材料的介绍: 师:今天,我们益智区域来了很多客人——汽车。请小朋友认一认、看一看,都有哪些你认识的汽车?它们有什么不同?按大小把它们分一分,并能和大家一起说说。 二、引导幼儿说说益智区的要求及规则: 师:益智区玩游戏的时候小朋友应该怎么做? 1、安静的看玩玩具。 2、愿意和别人一起玩玩具。 3、完好玩具要整理收拾放回去。 三、幼儿自主开展区域活动: 1、幼儿自由选择区域进去开展活动,教师巡回观察、指导,教师观察并记录。 2、教师进入益智区,观察幼儿的自主游戏情况,并予以指导。 四、分享、交流并小结 1. 教师针对导入内容情况的讲评 2. 大家一起相互分享说一说。 3. 师幼共同讲评。
温十二幼教学活动设计表
2015 年 5月7日 周 次 第 十 周 周 四(上 午) 备课人 班 级 小小二班 活动名称:健康:《炒豆豆》 拖班幼儿的这个年龄阶段,喜欢到处走一走,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所以为他们设主 题 分 析 计的活动应该是可听可看可摸的,汽车是幼儿十分熟悉,喜欢的玩具,从幼儿最熟悉的物品入手,“认识汽车”、“玩汽车游戏”,引导幼儿在认识各种各样的车的过程中,学习绘车分类,懂得基本的交通规则,培养安全意识,通过创编儿歌,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等。 学 情 分 析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重 难 点 教 学 准 备 本班幼儿的年龄较小,生活经验少,但他们好奇心强,乐于探索周围的一切,而且注意力和兴趣都极其容易转移,需要设计丰富多彩的游戏,让幼儿始终保持积极的状态,乐于学习。 1.学习双脚并拢向上跳,能够按照老师的指示跳高或跳底。 2.能够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 重点:初步学会双脚并拢向上跳。 难点:运用多种形式让幼儿练习跳。 垫子若干,空旷场地 关键问题 关 键 问 题 设 计 与 解 决 1、教师带领幼儿以跳、滚、爬等形式进入活动室,帮助幼儿舒展筋骨。 2、出示豆豆的图片 3、幼儿学习双脚并拢向上跳,要求按照老师的指令,跳高或跳低。 关键问题一:你见过豆豆?豆宝宝有哪些本领?让我们一起学学豆豆跳? 4、游戏:《炒豆豆》 第一遍游戏时,集体炒豆豆,幼儿按照老师的语言提示“炒得重,跳得高;炒得轻,跳得低。”,在游戏中练习双脚并拢向上跳。 第二遍游戏一颗一颗地炒豆豆,让第一遍游戏时活动得不够多的幼儿多跳几次。 第三遍游戏时,老师不再用语言提示幼儿,幼儿通过观察老师的动作来判断,动作幅度大说明炒得重,要跳得高;动作幅度小说明炒得轻,要跳得低。 教师示范,幼儿集体学习。 5、“豆宝宝”蹦蹦跳跳离开活动室。 关键问题二:当儿歌念到炒得重时,小朋友要怎么跳?念到炒得轻时,小朋友要怎么跳? 解决策略一:通过出示图片,结合幼儿已有的经验,引导幼儿认识了解豆豆的特点。 解决策略二:通过教师示范引导幼儿观察,为集体游戏作好辅垫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