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班主题10以内数的多少教案反思

中班主题10以内数的多少教案反思

来源:华佗小知识
中班主题10以内数的多少教案

反思

1、中班主题10以内数的多少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可以用肢体动作表达节奏。

2 . 学习为歌曲《十个印第安人》伴奏。

3.感受旋律的氛围和与同伴一起参与团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 .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愿意参与音乐活动,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CD、各种打击乐器若干、印第安人头饰 活动过程: 一、情境感应 1.谈话导入

师:今天我们到野人部落去玩,部落的酋长专门派人和我们玩,我们一起听听是谁?(放音乐CD) 二、看图识谱

1.老师:印度人想考验我们。我们来拍一张节奏图,大家来看看。

2.师出示图谱:× ×× × ××、× × × ×、× ×× × ×、×﹣﹣﹣,引导幼儿用拍打肢体的方法拍出节奏。

3.老师展示挂图,引导孩子完整的拍下歌曲的节奏。 三、乐器演奏

1.老师:现在该用我们的小乐器为歌曲伴奏了。请拿起你的乐器试一试。

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幼儿的演奏姿势。

2.孩子们看地图册,玩乐器。老师纠正孩子的错误。 四、听音合奏

1.戴上印第安人头饰听音乐演奏。

老师:让我们也成为印度人吧。请轻轻戴上头饰,一起听歌玩耍。

2.整理好乐器,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活动组织井然有序,过渡比较自然 幼儿在活动中,收放乐器常规比较好,在用肢体动作拍打节奏时,幼儿会拍手、拍退、拍胳膊等等,对节奏的掌握很准确,这是因为幼儿平时积累了有关经验,在活动中,及时发现幼儿错误的地方,并给予纠正 最后一环节,在戴上印第安头饰演奏,使活动推向了**,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法,让幼儿站起来,围着圆圈走起

来,幼儿边走边敲,玩得很高兴。总的来说,活动的目标基本达成,活动效果也很好。

2、中班数学活动教案:10以内数的守恒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中产阶级的孩子在早期对数字和物体有一定的关系。当他们在10分钟内组合数字和物体时,一些孩子用不同的排列方法摆出物体,这引起了班上许多孩子的兴趣。大家积极尝试不同的排列方式。所以才考虑设计这一课,和孩子一起探讨节约的概念。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等量物品德数量不随实物的大小、颜色、种类及排列及排列形状的变化而改变,准确计算10以内物品的数量。

2、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现象。 3.逐步建立自信和创新意识。

4.引导孩子主动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能尝试不同的排列方法 活动准备

教具:泡泡卡、数字拼图、雪花或干片。几种不同大小的穿孔珠子和棉线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是有相互问候 2、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泡泡表演队来幼儿园演出了。看,他们20个队员分成了两组,每组演员都准备了精彩的节目,一起来看看吧。

引导幼儿拿出学具“吹泡泡”按照大小或颜色分类分为两类泡泡摆成不同的造型,数数泡泡的数量,感受泡泡不论大小、颜色及造型的变化,每一类总数不变,都是10个泡泡。 *进一步感知10以内等量物品的守恒。

请幼儿找出10个雪花片尝试不同的排列方式拼摆。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成果。 3、分组活动。

师:节目表演的太精彩了,可我发现演员们没有演出服和饰品。我们来帮它们一起做吧!

第一组:制作手镯。将一组10颗不同大小的珠子放入手镯中,并写下价格标签

第二组:制作服装。孩子们手中的彩珠组成一条龙,排列形式和规则不限。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各组请1-2名幼儿交流自己刚才玩了什么,做了什么活动,对数量相同的物品进行交换、排列之后发现了什么。

5、 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数的守恒对于中班小朋友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怎样吧这样的一个比较难的数学概念形象化,让幼儿好接受呢?想到了用情境展开并贯穿教学活动,让幼儿体验数守恒现象。 整个活动进行下来,感觉还是比较顺畅的,幼儿在活动中也基本掌握理解数的守恒概念。 反思活动,有以下不足:

1、 集体活动中的幼儿自主操作,感知物品数量不因排列形式的变化而改变,其实幼儿在操作中排列很多不同形式,但我在这个环节中并没有让幼儿将自己的成果在全班幼儿面前展示出来,幼儿的经验没有得到进一步提升,这是一个遗憾。 2.集体活动的材料比较单一,5分钟内孩子对使用这些教具不是很感兴趣。

3、中班数学5以内数的多少教案反思 教学目的:

1.初步感知5以内数与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2.发展比较、概括能力。

3.体验数学的生活和数学游戏的乐趣。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教学准备:

动物头饰:猫、狗、猪、熊、兔子;黑板画;点子卡片每人一套。

教学过程:

1.导入活动:拍手游戏,用动作感知数字的实际意义,比如一边看想法卡一边拍手,一边拍手数手,最后说出点数。孩子也可以根据想法的数量模仿拍几个球的动作,边拍边数,说出总数。

2.小动物去商店买气球,它们都买几只呀?(请幼儿扮演商店售货员,幼儿戴头饰扮演小动物买气球。5以内数字自由说)在黑板上摆出来小动物买的气球,让小朋友数,\"每个动物各有几个气球?

看颜色,说一说,几里面有几个1?

3.看黑板画,数一数,小动物一样多吗?谁多,谁少?怎样才能一样多?(添画少的小动物,观察谁比谁多1?谁比谁少1?教师讲完,幼儿动手画)4.运用听觉感知数,比比谁的耳朵灵。如老师请个别幼儿学动物叫声(数量是5以内),其他幼儿回答:\"是哪种小动物的叫声?共叫了几声?\"5.游戏《乒乓球》结束活动。 课下延伸:

用卡片练习,画小动物。 教学反思

从孩子喜欢的游戏开始,让孩子边说边做,在模仿和唱歌中初步感知5以内的数字。他们有兴趣将数学融入孩子们的生活,选择他们熟悉的情境做游戏。这次教学活动进行得很顺利,很完美。

4、中班主题10以内数的多少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可以用肢体动作表达节奏。

2 . 学习为歌曲《十个印第安人》伴奏。

3.感受旋律的氛围和与同伴一起参与团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孩子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孩子的表现力。 5 .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CD、各种打击乐器若干、印第安人头饰 活动过程: 一、情境感应 1.谈话导入

师:今天我们到野人部落去玩,部落的酋长专门派人和我们玩,我们一起听听是谁?(放音乐CD) 二、看图识谱

1.老师:印度人想考验我们。我们来拍一张节奏图,大家来看看。

2.师出示图谱:× ×× × ××、× × × ×、× ×× × ×、×﹣﹣﹣,引导幼儿用拍打肢体的方法拍出节奏。

3.老师展示挂图,引导孩子完整的拍下歌曲的节奏。 三、乐器演奏

1.老师:现在该用我们的小乐器为歌曲伴奏了。请拿起你的乐器试一试。

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幼儿的演奏姿势。

2.孩子们看地图册,玩乐器。老师纠正孩子的错误。 四、听音合奏

1.戴印第安头饰,听音乐。

老师:让我们也成为印度人吧。请轻轻戴上头饰,一起听歌玩耍。

2.整理好乐器,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活动组织井然有序,过渡比较自然 幼儿在活动中,收放乐器常规比较好,在用肢体动作拍打节奏时,幼儿会拍手、拍退、拍胳膊等等,对节奏的掌握很准确,这是因为幼儿平时积累了有关经验,在活动中,及时发现幼儿错误的地方,并给予纠正 最后一环节,在戴上印第安头饰演奏,使活动推向了**,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法,让幼儿站起来,围着圆圈走起来,幼儿边走边敲,玩得很高兴。总的来说,活动的目标基本达成,活动效果也很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